W
水头镇麻园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调查的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12160000130368 文档页数:110页 所需下载券:10
水头镇麻园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调查的项目

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二、 采购内容(以下所有参数是为了对拟投标的货物的技术指标和功能要求更好的说明,欢迎其他能满足本项目技术需求且性能相当的产品参加。产品性能是否相当由评标委员会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认定。

1、总述:

水头镇污水零直排建设污染源技术调查项目,此次项目实施及调查区域范围主要麻园工业区内所有纳入城镇管网的区域,地点位于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

1、涉水污染源调查

序号

调查范围

涉水污染源调查类别

计量单位

暂定工程量

综合单价最高限价(元/个)

1

涉水污染源调查

工业企业污染源调查

1

550

2、排水管口水质检测

序号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暂定工程量

综合单价最高限价(元)

1

排水管口水质检测

检测内容包含:ph,氨氮,总磷,COD,总氮,SS

1

300

2

排水口测量

 个

1

100

3

排水口调查

 个

1

100

3、雨污混接点调查

序号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暂定工程量

综合单价最高限价(元)

1

管道CCTV检测疏通

1

50

2

管道QV检测疏通

1

40

3

管道开井调查、测绘

1

8

4

DN200-DN250管道局部固化修复

1

4725

5

DN300-DN500管道局部固化修复

1

5235

6

破损井盖更换

1

350

7

井座修复

1

8000

四、相关资料、报告的编制

项目

具体工作内容

实际工作量

人数/天

天数

性质

综合单价最高限价(元)

撰写背景资料、调查目的、内容、设备、技术路线及调查方法、法律法规等

编制背景资料、调查目的、调查情况、服务内容、设备使用、技术路线及调查方法、法律法规等

1项

5

 20

内勤

100000

图纸编绘

绘制CAD图纸

 6

 30

内勤

统计、梳理、撰写调查报告

统计、梳理调研结果,撰写整体调研报告

 6

 20

内勤

注:1、安全保障:本项目的中标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由中标单位全权负责。

2、 本次各项服务工程量暂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中标单位实施的工作量按实统计。本次投标实行统一折扣率报价,中标单位的各项服务的中标综合单价=综合单价最高限价*统一折扣率,结算金额依据中标人的中标综合单价及实际作业量进行计算,并须采购人确认同意。实际采购金额已经接近或达到采购预算81.69万元,则终止合同,整个项目完成。

3、 供应商的报价须在控制综合单价(综合单价包含税金、管理费、规费及运保、安全施工、招标代理费等全费用单价,并综合考虑各管道、井的不同埋深及实际情况)基础上进行折扣,所有服务单价需同比例折扣,投标折扣率同时为控制综合单价折扣率。

4、本项目调查须根据采购人要求分区块进行,并提供相对应的调查及修复方案至采购人。

三、作业要求

供应商针对本项目污水零直排区技术调查须相关规范进行作业,其他作业内容需按标准、规范实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涉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估

1.1 基本要求(注:具体以上级考核文件为准)

1. 涉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估的范围为:作业范围内所有排放污水(废水)的污染源。

2. 涉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估的目的是获得污染源的地理位置、排水性质、水量、出口管径、管底标高、受纳水体或管道、内部排水设施现状等基础信息。

3. 涉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估步骤应包括:现有污染源成果整理、现场调查、成果编制等。

1.2 现有污染源成果整理

  通过已有可利用的资料,收集现有涉水污染源的污染排放资料,包括机关团体、商业单位和第三产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医疗单位污染源等。

1.2.1机关团体、商业单位和第三产业污染源

1. 收集资料了解机关团体、商业单位和第三产业单位污染源的用水量情况;

2. 收集资料了解机关团体、商业单位和第三产业单位污染源的排放口位置,污水排放形式(直接或间接)、排放途径和排放去向;

3. 收集资料了解机关团体、商业单位和第三产业单位污染源内部排水设施建设情况;

4. 收集资料了解机关团体、商业单位和第三产业单位污染源所在区域的市政排水管网建设情况。

1.2.2 工业企业污染源

1. 收集资料了解工业企业污染源的种类、性质、规模和排放许可证管理等相关情况;

2. 收集资料了解工业企污染源的用水量和水源情况,了解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3. 收集资料了解工业企业污染源内部排水设施建设情况;

4. 收集资料了解工业企业污染源的排放口位置、污水排放形式(间接或直接)、排放途径、排放去向;

5. 收集资料了解工业企业污染源所在区域的市政排水管网建设情况;

6. 收集资料确定工业企业污染源的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总量、超标程度;

7. 为工业园区(集聚区)服务的工业废水处理厂(站),应调查其处理规模、设计水质与水量、实际处理水质与水量、排放标准、处理工艺流程及排放去向等。

1.2.3医疗单位污染源

1. 收集资料了解医疗单位污染源的用水量情况,了解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2. 收集资料了解医疗单位污染源的排放口位置、污水排放形式(间接或直接),排放途径和排放去向;

3. 收集资料了解医疗单位污染源内部排水设施建设情况;

4. 收集资料了解医疗单位污染源所在区域的市政排水管网建设情况;

5. 收集资料确定医疗单位污染源的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总量、超标程度。

1.2.4 畜禽养殖污染源

1. 收集资料了解畜禽养殖场(户)的养殖种类和存栏量等;

2. 收集资料了解畜禽养殖污染源的用水量和水源情况,了解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3. 收集资料了解畜禽养殖污染源排放口位置、污水排放形式(间接或直接),排放途径和排放去向;

4. 收集资料了解畜禽养殖污染源内部排水管道建设情况;

5. 收集资料了解畜禽养殖污染源所在区域的市政排水管网建设情况;

6. 收集资料确定畜禽养殖污染源的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总量、超标程度。

1.2.5 生活污染源

1. 以村庄、社区、住宅小区、城镇等村民(居民)集中居住地为调查对象,收集资料了解生活污染源的的用水量情况;

2. 收集资料了解生活污染源的排放口位置、排放途径、排放去向;

3. 收集资料了解生活污染源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总量;

4. 收集生活污染源内部及周边排水系统(管网)的资料,包括排水管网的规划图、排水管道系统概况、排水管线(包括污水、雨水、雨污合流、用户连接污水管道)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示意图、竣工测量成果或外业探查成果、及相关技术说明资料,排水管线工程规划审批资料,排水管道养护资料,现有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等。

1.2.6其他污染源(如有)

如: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农贸市场、矿山等。

1.2.7其它辅助资料的收集,通过向有关部门、单位收集有关辅助资料,包括:

1. 地球物理特征;

2. 地形图、电子地图、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资料。

1.3 现场调查

1.3.1 基本要求

通过现场调查,应核实并掌握其以下基本信息:

1. 涉水污染源(各作业范围)基本信息,包括:空间位置信息(平面坐标系统:经纬度或国家2000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平面布置图、性质、规模等相关情况。

2. 涉水污染源(各作业范围)用水量和水源情况。

3. 涉水污染源(各作业范围)排出口坐标位置、管底标高、形状、尺寸、材料、埋设年代、流量,以及废水排放形式(间接或直接)、排放途径、排放去向。

4. 涉水污染源(各作业范围)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总量、超标程度。

5. 涉水污染源(各作业范围)内部排水设施分布情况,绘制内部排水管网分布图。

6. 涉水污染源周边排水设施分布情况及周边污水接管的数量、管径、接入位置等,绘制外部排水管网分布图及污水接管示意图。

7. 对涉水污染源内部缺乏资料的已建排水设施,应通过排水设施的普查和探测进行确定。

8. 根据需要,对涉水污染源内部排水管网、检查井、排污(水)口排查进行调查评估,对雨污混接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1.3.2 特定要求

根据各类涉水污染源分布类型,在现场调查中应根据不同的功能区特点,进行以下重点区域调查。

1. 老小区

(1) 老小区内居民户数、平面布置图、所在区域排水管网现状及规划图、所在区域排水体制;

(2) 老小区内部排水管道的平面位置、管道编号、埋设年代、产权单位、管材、管径、长度、起末点管底标高和埋深、水流方向、流量、坡度和节点坐标位置、管道状况等;

(3) 以每幢居民楼为单位调查阳台落水排放途径及去向,雨污水管道合流、混接、错接情况;

(4) 老小区污水接入管的平面位置、管道编号、埋设年代、产权单位、管材、管径、长度、起末点管底标高和埋深、坡度和节点坐标位置、管道状况,是否同化粪池连接等;

(5) 对老小区内其他的重要污染源进行调查。

2. 旧城区

(1) 区域内各类社区、住宅小区、商业区等的平面布置、所在区域排水管网现状及规划图、所在区域排水体制;

(2) 区域内市政排水设施的建设及规划情况;

(3) 区域内各类社区、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排水设施建设情况;

(4) 以每幢居民楼为单位调查阳台落水排放途径及去向,雨污水管道合流、混接、错接情况;

(5) 区域内排水设施的普查,以及排水管网、检查井、排污(水)口排查的调查评估,雨污混接情况的调查与评估。

3. 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城郊村)

(1) 区域内各类村庄、社区、住宅小区、商业区等功能区的平面布置、所在区域排水管网现状及规划图、所在区域排水体制;

(2) 区域内市政排水设施的建设及规划情况,对市政排水设施覆盖程度进行评估;

(3) 区域内各类村庄、社区、住宅小区、商业区、企事业单位内部排水设施建设情况;

(4) 区域内排水设施的普查,以及排水管网、检查井、排污(水)口排查的调查与评估,雨污混接情况的调查与评估。

4. 乡镇(街道)建成区

(1) 区域内各类村庄、社区、住宅小区、商业区等的平面布置、所在区域排水管网现状及规划图、所在区域排水体制;

(2) 区域内市政排水设施的建设及规划情况;

(3) 区域内各类村庄、社区、住宅小区、商业区、企事业单位内部排水设施建设情况;

(4) 以每幢居民楼为单位调查阳台落水排放途径及去向,雨污水管道合流、混接、错接情况;

(5) 区域内排水设施的普查,以及排水管网、检查井、排污(水)口排查的调查与评估,雨污混接情况的调查与评估。

5. 中心村、自然村

(1) 村庄的人口、平面布置图,所在区域的排水规划、所在区域排水体制;

(2) 村庄现有污水治理设施(管网、终端)的资料,包括受益户数、处理规模、主要工艺、排放标准、排放去向等基础资料及相关的管网、附属设施、分散式的处理终端、纳管式的污水接入管图纸。

6. 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

(1) 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平面布置图,所在区域排水管网现状及规划图、所在区域排水体制;

(2) 区域内市政排水设施的建设及规划情况;

(3) 区域内各类工业企业内部排水设施建设情况,重点包括:

①工业企业内部的雨污分流情况,如企业内部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是否实行严格的清污分流和分质分治,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受污染的工艺废水、公用工程排污水、作业场地冲洗水、固废堆场渗滤水、废水喷淋吸收废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等是否做到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循环回用、达标排放;

②企业是否建有独立的雨污分流系统,且雨污水管网走向清晰;

③特殊行业,如化工、酸洗行业、石油存储、金属拆解等厂区地面受到污染的企业,其雨水是否进行弃流处置,受污染的雨水与工业废水污染因子相同的,初期雨水和工业废水是否合并处理,并实行达标排放;

④集中治理的或建有工业废水处理厂(站)的工业集聚区,是否按环保要求进行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厂(站)应调查其处理规模、设计水质与水量、实际处理水质与水量、排放标准、处理工艺流程及排放去向等;

⑤产生一类污染物的生产车间废水是否单独处理达标后排放。

(4) 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排水设施的普查,以及排水管网、检查井、排污(水)口排查的调查与评估,雨污混接情况的调查与评估。

7. 畜禽养殖场(户)集聚区

(1) 畜禽养殖场(户)集聚区基本情况,如位置、平面布置、养殖种类及存栏量;

(2) 畜禽养殖场(户)集聚区污染治理情况,如粪污清理、污染处理方式、污水排放量、尾水排放标准及排放去向;

(3) 畜禽养殖场(户)集聚区所在区域排水管网现状及规划图、所在区域排水体制。

8. 十小行业、沿街店铺集聚区

(1) 集聚区内各类十小行业、沿街店铺的位置及平面布置、所在区域排水管网现状及规划图、所在区域排水体制;

(2) 区域内市政排水设施的建设及规划情况;

(3) 区域内各类十小行业、沿街店铺内部排水设施建设情况;

(4) 区域内排水设施的普查,以及排水管网、检查井、排污(水)口排查的调查与评估,雨污混接情况的调查与评估。

1.4 成果编制

调查成果由调查图纸、调查记录表及调查报告及修复方案组成。

1.4.1 调查图纸

可采用电子图纸和纸质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图纸应反映涉水污染源(各作业区域、小区等)的名称、位置、平面布置、污水排放去向、内部排水管网分布、污水连接管及外部排水管网分布、内部排水管道及检查井缺陷类型及分布、内部雨污混接点位分布;调查成果应使用国家200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调查成果底图比例尺不应小于1:1000,宜采用1:500

1.4.2 调查记录表(下表仅供参考,具体以考核文件为准)

1. 涉水污染源调查记录表

对划定的调查区域内的所有涉水污染源进行调查,形成调查记录表,详见表1~表5。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