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背景
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23号),对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发展做出明确部署。2019年4月,国办秘书局制定《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首次将政务新媒体纳入量化考核。
2019年6月,江苏省正式开展政务新媒体检查抽查工作,按季度对全省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进行监测。2019年11月,市政府办公厅开发建设了“南京市政务新媒体备案检查系统”,并会同第三方机构在全市范围开展了政务新媒体自查自纠和清理规范工作。南京市政务新媒体检查抽查工作常态化推进,通过连续4个季度的检查抽查,在全面梳理掌握政务新媒体开设情况和运行状况的基础上,逐个逐项对政务新媒体进行排查,对存在问题的政务新媒体予以整改。截至目前,经多次集约整合,全市行政机关共保留政务新媒体668个,切实减轻了基层运营管理压力,在2020年三季度全省政务新媒体检查中合格率已达到100%,全市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规范运行的良好生态已初步形成。
4.1.2 项目建设遵循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23号)
国办秘书局《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9〕56号)
按照江苏省政务新媒体“清理规范”、“优化提升”两大发展步骤,进一步提升我市政务新媒体运维、监管水平,通过开展南京市政务新媒体检查工作为国办以及江苏省政府政务对政务新媒体抽查检查工作打下坚实根基,确保在国家、省政务新媒体抽查检查与监管考核工作中实现“全合格”目标,交出优异答卷。
完善政务新媒体监测系统,精确掌握全市政务新媒体开设运行情况。依托全市政务新媒体监测系统,开展事前主动预防、事中自动预警、事后全面复核三大监管工作。优化南京市政务新媒体季度检查工作,实现每季度对全市政务新媒体的全覆盖式检查,形成相关检查报告。
借助政务新媒体监测结果,继续做好清理规范和查漏补缺,巩固扩大整改成效,满足国办与省办相关考核指标要求,同时扶持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群众有口碑的优质精品账号和综合性移动客户端,持续增强企业群众体验感与获得感。
本项目不收取保证金。
4.2 产品清单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单位 |
1 |
政务新媒体备案检查系统升级 |
1 |
套 |
2 |
政务新媒体监管云监测系统升级 |
1 |
套 |
3 |
人工监测服务 |
1 |
项 |
4.3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1 政务新媒体备案检查系统升级
序号 |
名称 |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
1 |
★实质性要求 |
不低于以下要求: 系统应采用J2EE或其他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的技术架构; 系统应采用多层B/S应用结构体系,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访问层要分开; 系统可以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Linux、Unix等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 系统可以部署在Tomcat、Websphere、Weblogic、Resin、Apache等J2EE Server; 系统应支持Oracle、MySQL、Microsoft SQL Server等主流数据库系统; 支持IE各版本、Chrome、FireFox、360等其他主流浏览器及后续版本的浏览,支持手机浏览、使用。 监测项目平台应支持正常200个用户同时在线,100用户并发操作,“登录”事务平均响应时间≤5秒。 系统应提供7*24小时的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1天,平均故障修复时间:<30分钟。 应具有系统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 以上要求供应商提供承诺,并上传至系统。 |
2 |
非实质性要求 |
|
3 |
参考图片 |
暂无内容 |
2 政务新媒体监管云监测系统升级
序号 |
名称 |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
|
|
不低于以下要求: 监测项目平台应支持正常200个用户同时在线,100用户并发操作,“登录”事务平均响应时间≤5秒。 系统应提供7*24小时的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1天,平均故障修复时间:<30分钟。 应具有系统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 (一)事前主动预防 组织开发一套在线文档敏感信息检查工具,针对政务新媒体信息内容可能存在的敏感词、错别字、严重表述错误等问题,进行规范性扫描检查,主动发现疑似问题并告警。文档敏感信息检查工具部署在云端,面向全市政府系统各级部门单位提供在线文档检查服务,为各家政务新媒体信息编辑人员配置账号及使用权限。 |
1 |
★实质性要求 |
在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前,通过将文稿内容复制进系统中,通过文档信息与云端的敏感词库进行比对,在线文档检查工具主动发现文稿信息中不规范的内容并对不规范进行提示,文稿编辑人员可以通过提示对文稿进行修改,有效杜绝政务新媒体文稿信息内容敏感词、错别字、严重表述错误等问题,全面提升全市政务新媒体内容规范性。 应用类型 使用方式 安装部署 更新与升级 在线版应用 通过浏览器访问在线文档检查工具,粘贴要扫描的文本内容 服务端部署在政务外网,无需安装客户端 服务端实时无感更新 (二)事中自动监测预警 依托原有政务新媒体备案检查系统,完善政务新媒体自动监测功能,实现检查系统同步抓取入库政务新媒体发布内容并对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情况进行自动扫描和监测预警。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设定扫描周期和频率,并通过短信向存在未及时更新内容对政务新媒体的开设单位发送预警信息,以便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定期自动抓取全市政务新媒体发布内容(主要针对微信公众号与微博账号),对内容进行规范性扫描,及时发现内容文本中存在的敏感词、错别字和严重表述错误等,并通过短信向存在问题政务新媒体的开设单位发送预警信息,以便相关单位及时整改。 系统必须支持云架构模式部署,集中监测目标政务新媒体各项检查指标的同时, 及时结合最新政策和规范进行完善,完成系统在云端的快速升级迭代,确保政务新媒体监测服务的先进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实用性,还可统一更新检查标准, 持续提供更加全面周详的政务新媒体监测服务。为新媒体运维用户(信息管理员、机构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提供不同角色贯穿政务新媒体的全流程(规范、审核、检查、下载、查看等)差异化服务,及时掌握新媒体开设、变更、关停和注销状态,规范各地各部门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和运营,为政务新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站式监测服务。 系统具备政务新媒体数据综合统计分析能力,支持分级分类统计,可根据不同的条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数据呈现需要,可根据所提供出的数据字段进行组合筛选,系统将根据所选数据字段进行动态统计,实时掌握政务新媒体全局态势。同时支持一键导出功能,选择要导出的数据项,系统根据所选数据进行结果预览,对数据确认无误后进行一键导出。 系统具备数据导出能力,根据国家及江苏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南京市按季度开展政务新媒体检查抽查工作,并在每次检查完成后上报结果情况与相关数据。系统提供报送数据导出服务,可将每季度检查结果数据按照国家相关报送模板进行导出,实现精准无误、快捷高效,提升政府办公人员工作效率。所涉及数据项包括政务新媒体类型、名称、主体类型、代表主体名称、所属区、检查结果、存在问题等。 系统具备检查记录留痕能力,南京市政务新媒体检查抽查工作按季度开展,每季度检查抽查工作过程中,对本季度被抽查的政务新媒体数据进行留痕,包括智 能AI检查数据与人工检查数据,记录被检查年度、季度与每次检查周期,便于对往期检查过的政务新媒体按时间区间进行统计,持续掌握全市政务新媒体运行状态。 |
|
|
(三)事后全面复核 在每季度全省政务新媒体检查抽查工作启动之前,开展南京市政务新媒体检查。对标国办8项单项否决指标和江苏省10项扣分指标,对全市各级政务新媒体进行全覆盖式检查,并出具检查报告。 检查模式:目前南京市政务新媒体在政务新媒体备案系统中登记在案的一共668个。近期,市政府办公厅还会要求全市各单位对正在运行的政务新媒体进行精减, 目标是把保留的政务新媒体控制在600个以内。 检查周期:以季度为周期开展检查。每季度检查开始时间,按照采购人确认时间为准。 本次服务将由成交供应商对南京全市668个已备案的政务新媒体提供人工精准检查,根据划定出的人工检查部分,通过人工对政务新媒体的各个指标进行精准检查,紧扣国办单项否决指标与江苏省增补扣分指标,形成人工检查规则与流程,检查过程中对每项结果进行记录,为生成检查报告与统计分析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人工精准检查有效掌握政务新媒体的健康状况,确保全市政务新媒体的规范化运营和管理。 检查工作完成后,以行政/事业部门为单位生成检查报告,总体掌握部门内各个政务新媒体的开设情况、运行状况及健康指标,以便各部门参照检查报告对不合格政务新媒体进行整改或关停,精确掌握全市各区政务新媒体发展情况。通过统计报告及时掌握全区政务新媒体运行情况及健康状况,做到机动高效,运筹帷幄, 避免出现政务新媒体被国办、省政府和市政府通报现象。 检查报告支持基础信息汇总统计与多维度数据统计,需包含以下内容: (1)统计全区政务新媒体总数、报关停总数、实际关停总数、合格政务新媒体总数、不合格政务新媒体总数; (2)统计区级部门与各个镇、街道政务新媒体的总数、报关停数量、实际关停数量、合格数量、触发单项否决指标项数量、触发扣分指标项数量、实际关停占比 (实际关停数量/总数量*100%)、健康值(合格数量/总数量*100%); (3)分别统计触发了各项单项否决指标的政务新媒体数量。以为**街道为例, 在**区所有触发了单项否决指标的政务新媒体中,“出现严重表述错误”的共** 数量、“泄露国家秘密”的共xx数量、“未提供有效互动功能”的共**数量等等; (4)以政务新媒体类型(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APP、小程序、抖音、其他)为统计维度(x轴),统计各类型政务新媒体的总数、实际关停占比。通过统计报告及时掌握全区政务新媒体运行情况及健康状况,做到机动高效,运筹帷幄,避免出现政务新媒体被国办、省政府和市政府检查不合格的现象; (5)检查指标。依据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印发的《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0〕52号)以及 江苏省、南京市对政务新媒体的检查指标要求。本项目服务期内以国家、省、市最新要求为准。 以上要求供应商提供承诺,并上传至系统。 |
2 |
非实质性要求 |
|
3 |
参考图片 |
暂无内容 |
3 人工监测服务
序号 |
名称 |
功能、性能、配置要求 |
1 |
★实质性要求 |
不低于以下要求: 1、监测模式: 本次项目由采购人组织检查和抽查团队,成交供应商需安排项目人员配合采购人一起对南京市政务新媒体进行每季度一次的人工监测工作,成交供应商需对采购人组织的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支持的内容包括系统使用培训等,确保南京市政务新媒体在上级单位检查、考核工作中全部通过。 2、政务新媒体检查范围: 常规检查范围,南京市政务新媒体检查工作检查范围覆盖各区、各市级部门及下属单位开设的政务新媒体。对市级部门和单位政务新媒体每季度进行一次兜底式检查,年终进行年度全面检查,精确掌握市级政务新媒体健康态势。 3、检查结果报告: 每季度和年度检查抽查工作完成后,系统管理员可根据检查及抽查结果生成统计报告,精确掌握全市政务新媒体发展情况,找出不足,在要求的时间点内根据检查结果报告开展整改工作。系统支持以行政/事业部门为单位生成检测分析报告, 各单位管理员可查看本单位政务新媒体检测分析报告并进行整改。用户可自行选择不同维度的数据指标,系统将根据所选数据指标动态生成统计报告。实现基础信息汇总统计与多维度数据统计,统计全市政务新媒体总数、报关停总数、实际关停总数、合格政务新媒体总数、不合格政务新媒体总数。 每季度和年度检查抽查工作完成后,成交供应商应于15个工作日内提供全市检测分析报告和各被检测单位的检测分析报告。
以上要求供应商提供承诺,并上传至系统。 |
2 |
非实质性要求 |
|
3 |
参考图片 |
暂无内容 |
4.4 实施要求
序号 |
名称 |
采购要求 |
1 |
项目成员(除项目经理外) |
(1)供应商针对本项目拟派出的实施人员具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信息安全高级工程师证书。提供证书及供应商为其缴纳2020年1-12月中任意3个月社保的证明材料,并上传至系统; (2)供应商针对本项目拟派出的售后人员具有ITSS服务工程师证书。提供证书及供应商为其缴纳2020年1-12月中任意3个月社保的证明材料,并上传至系统; (3)供应商针对本项目拟派出的项目任务负责人具有3年及以上相关经验。提供证明材料及供应商为其缴纳2020年1-12月中任意3个月社保的证明材料,并上传至系统。 |
2 |
项目经理 |
(1)供应商针对本项目拟派出的项目经理具有PMP证书、高级项目经理证书。提供证书及供应商为其缴纳2020年1-12月中任意3个月社保的证明材料,并上传至系统; (2)供应商针对本项目拟派出的项目经理具有2年及以上同类政务新媒体监测系统开发与管理经验。提供证明材料及供应商为其缴纳2020年1-12月中任意3个月社保的证明材料,并上传至系统。 |
3 |
项目实施方案 |
供应商提供项目实施方案(包含组织管理、进度管理、质量保障措施等)。 |
4 |
项目演示 |
1、供应商在系统投标界面“其它部分响应”的“项目演示”中,按系统提示上传相应演示视频文件(格式MP4、AVI,每个视频文件容量不超过30M),每位供应商演示视频文件总演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供应商采用类似真实系统或系统原型(DEMO)方式演示,录制演示视频文件, 视频画面须清晰。 3、具体演示内容如下: (1)疑似错别字、敏感词、不规范用语检查,具有通过列表进行展示,点击后可以查看错别字、敏感词、不规范用语详细情况的功能; (2)可展示新媒体内容更新是否正常、未更新天数、最近更新日期,并查看更新内容; (3)支持对检查报告内容进行查阅、审核、修改等管理,实现人工对自动检查结果进行抽检及复核,确保检查报告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具有对新媒体检查后可以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报告,并提供导出报告的功能。 |
5 |
技术响应方案 |
供应商提供技术响应方案。 |
6 |
项目需求理解 |
供应商提供对国家、江苏省政府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的需求理解。 |
7 |
项目管理要求(完全响应) |
供应商必须明确陈述应用系统开发的组织与管理结构,包括下述内容:系统的开发体制;系统开发组织结构图;系统开发管理方法;系统开发管理所采用的工具;供应商对于本项目的项目管理规范等;对本次项目管理的规划、调研、实施、培训等安排;准确列出项目的进度安排,将工作分解量化,注明不同阶段投入的人力情况并提供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的详细情况说明(含技术专长、组织/开 发项目的经历和业绩)。 供应商要提高整个系统设计、开发、实施、管理的工具化程度。尽可能提前完成开发工作,留出充裕的测试时间。 供应商还需要提供详细的测试方案。 |
8 |
项目分包与转包(完全响应) |
本项目不接受分包与转包。 |
9 |
知识产权及保密(完全响应) |
1、供应商对本项目所有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不得侵害、外泄或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方法使任何第三人知悉或使用。 2、供应商保证信息介质的使用安全,做好介质的管理工作,不能随意摆放。 3、供应商保证参与采购人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关于网络安全的相关规定。所使用的电脑软、硬件设施都满足采购人的安全要求;需要在南京市政务内网工作时, 做好政务内网与外网的隔离,连入政务内网的机器、存储设备不能接入外网。 4、供应商结束采购人委托的工作时,要销毁工作期间使用的相关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不能保存相关文件。 |
10 |
系统建设成果要求(完全响应) |
供应商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及时提交建设成果,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项目启动阶段: (1)项目实施方案。 2、业务需求分析阶段: (1)需求说明书。 3、系统设计、开发阶段: (1)详细设计说明书; (2)数据字典; (3)系统接口说明书; (4)软件执行代码清单及代码媒质(包括源码)。 4、系统实施阶段: (1)软件安装与系统部署方案; (2)用户使用手册; (3)系统培训方案。 5、项目验收阶段: (1)系统测试报告; (2)项目验收申请单; (3)系统运行报告。 6、运行维护阶段: (1)系统维护手册; (2)系统运行维护记录。 |
11 |
系统验收要求(完全响应) |
供应商应负责在项目用户验收前将系统的全部相关的系统软件,各阶段开发文档,运行稳定可靠的本系统及其安装程序,注释清晰明了的、保证开发成果及其他应用系统交互接口功能的数据表结构,以及有关产品和系统说明书、安装手册、维护手册、技术文件、资料及安装、测试、验收报告等文档汇集成册交付项目单位。只有文档齐全后方可组织验收; 对整个项目的验收包括检查整个系统是否实现了采购人所要求的功能,是否与供应商提出的解决方案中既定目标功能完全一致(包括对应急预案的现场认证); 季度检查及相关报告、人工服务及系统维护是否符合相关检查方案及指标; 供应商必须根据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提出验收细则和验收文档清单(包含需求调研、系统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测试、实施上线、运行维护等阶段), 采购人将根据验收方案对系统每个部分逐一进行项目用户验收。 验收文档要求 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件应该真实、全面、完整、详细,应以中文书写。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件应是能满足系统进行所需的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及维护管理等的详细技术资料。电子文档是成果不可分割的部分; 根据开发进度及时提供软件的产品文档、管理文档、开发文档,及系统可执行程序交付给采购人;根据季度检查方案要求提供相关检查报告、统计数据给采购人; 供应商应负责在项目最终验收时将开发成果从合同签定之日起所有关于本项目的文档资料(包括初步验收文档的版本更新和试运行期产生的文档)交付采购人; 最终提供的软件产品应包括各种相关的软件系统、各阶段开发文档、运行稳定可靠的本系统安装程序、注释清晰明了的保证平台及其他应用系统交互接口功能的源代码和数据表结构等;采购人认为必要的其他文档。 |
12 |
自主研发能力 |
(1)供应商具有政务新媒体备案系统、政务新媒体普查监测系统、错别字监测系统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提供证书并上传至系统(如响应文件中提供的证书名称与竞争性磋商文件描述的关键字不一致,而该响应文件中能证明供应商拥有的软件著作权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和效果,且磋商小组认可的,视同符合要求); (2)供应商具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在有效专利权期限内的新媒体或网站类健康实时监测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提供证书并上传至系统(如响应文件中提供的发明专利证书名称与竞争性磋商文件描述的关键字不一致,而该响应文件中能证明供应商拥有的发明专利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和效果,且磋商小组认可的,视同符合要求)。 |
13 |
项目对接方案 |
供应商提供与江苏省政务新媒体备案系统检查指标、检查规则同步、新媒体新增及关停的对接方案。 |
4.5 服务要求
序号 |
名称 |
采购要求 |
1 |
权利保证(完全响应) |
免费维护期内服务内容及要求。 (一)免费维护期 从通过最终验收合格之日开始计算,为期一年,在此期间: 成交供应商须按照采购人要求,提供不少于一年的运维服务。未经采购人同意,不得更换运维服务人员; 成交供应商提供的售后服务包括以下内容:系统无法访问修复、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对于无法远程解决的故障,第一时间提供现场服务、当应用出现无法访问或异常时,将立刻响应,并在1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问题处理完,提供处理结果的报告、节假日提供相关技术值班服务、为项目服务运维建立档案,包括维护记录、工时汇总等、Web在线解答(含QQ、微信、钉钉、邮箱等在线技术交流)、有专员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征询对服务的满意度、提供服务年报,通过报告了解全年具体服务内容及系统运维情况。 (二)售后服务人员的列表 本项目主要技术支持人员、售后服务人员一览表,含电话、QQ、EMAIL联系方式( 及时更新,含质保期满后)。 |
2 |
质量保证(完全响应) |
1、协助用户完成日常系统及应用的维护工作,保证系统的稳定正常运行;问题、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系统配置和辅助应用系统部署与维护;软件版本的升级、调试;因第三方关联系统或业务规则变动而需要进行的配置修改或程序调整。 2、供应商提供技术后援支持,为今后系统软件提供长期的7*24小时技术支持服务。技术支持的方式包括:电话技术服务、现场技术服务等。在系统使用中发生应用软件故障,供应商应在接到采购人请求服务电话后1小时内予以响应,技术人员必须在2小时内到达现场(紧急时技术人员1小时内到达现场),6小时内恢复使用,12小时内完全修复。 3、供应商需具备同省政务服务APP对接的能力,若无对接经验,需提供承诺确保后期能够完成对接。 |
3 |
项目保障方案 |
供应商提供项目保障方案(包括人工检查规程、操作流程说明、培训方案、技术支持、保障能力、后续服务等)。 |
4.6 付款条件
1、合同签订后,且项目团队组建到位后十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60%;
2、项目正式验收后,支付合同总额的30%,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3、一年免费服务期满后支付合同总额的10%,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4.7 交付时间和地点
1、交付时间:合同签订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系统升级。季度检查服务,依采购人要求在两周内完成。
2、交付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