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描述及工作内容
1.1 项目背景
为深入贯彻《浙江省生态海岸带建设方案》(2020-2025年)、《浙江省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2019-2025)和《浙江省省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象山海岸带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进宁波市滨海大都市建设,亟需开展“象山县北纬30°最美海岸带规划”的编制工作。
1.2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两个层次,分别是规划研究范围、规划协调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以临近岸线的山体线为界,延伸至岸线临近水域,整体范围约328km2,涉及海岸线 542km。
规划协调范围:则涵盖近海所有岛屿,包含大陆及周边岛屿主要岸线,范围总面积704km2。
1.3 规划任务与原则
规划任务
基于《浙江省生态海岸带建设方案》、《浙江省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浙江省海洋功能区规划》以及《象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编)的总体要求,深入优化象山海岸带总体布局结构,明确规划重点;分区优化海岸带生态保护与发展提升发展的关系;分段判断不同海岸带,如北港、南湾、东海三段发展的格局;分类引导不同特色海岸带发展方向与建设控制要求,积极推进象山南部海岛公园的建设及构建象山北纬30°最美海岸带。
三方面重点规划任务
一个概念规划:对整体规划结构的把控,建立全域海岸带总体结构,明确以主体岸线为特色轴带,串联各大城区,联动滨海资源的岸线总体布局,强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景观风貌、旅游开发等支撑体系的落实。
一组项目策划:对象山海岸带的特色段落进行重点项目的策划,充分挖掘各海岸带区域资源的特点,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明确各重点项目的发展方向及空间意象,梳理景观风貌,形成具有可落地性的重点项目策划。
一个项目库: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及实施性,深入研究象山海岸带的建设目标,分步实施,统筹发展,提出合理有序的实施建议,形成象山北纬30°最美海岸带的实施项目库及近期规划建议,有效的指导象山海岸带的规划建设发展。
规划原则
1.生态底线:尊重象山海岸带自身生态特征,严格保护绿色生态本底,强调象山魅力海岸带可持续健康发展。
2.融合发展:注重象山海岸带发展建设的多元化需求,结合湾、滩、涂、岛等资源优势,集生态保护、城市建设、海洋经济、休闲旅游、运动健康等多元化的融合发展。
3.人本体验:深入研究、挖掘地域文化及风貌元素特质,将文化、休闲、旅游、商业与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万象山海的人文特色。
4.滨海活力:注重滨海区位优势,规划融入时代热点,融合浙江大花园建设、生态海岸带建设等政策优势,通过魅力海岸带的打造场所激发滨海活力,提升城市魅力和价值。
1.4 规划依据
——相关规划
1.《象山县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
2.《象山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象山县绿道网布局规划(2014-2020)》;
——法律法规
1.《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
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16);
3.《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
4.《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
5.《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12年);
6.《城市生态评估与修复导则》(2016年);
7.国家有关现行法规、规范及规定
——其他资料
1.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与地形图;
2.招标文件;
3.其他相关法规、规范、技术标准、资料、文件等。
二、采购需求
1.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全部内容并出具相关成果,完成相关审批工作,并提供后续服务。
2.供应商应根据项目特点投入有经验的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和完成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保证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3.服务期限:合同签订后90天完成成果,出具符合要求的成果方案,并通过规划、建设部门审核。配合服务期限为合同签订后12个月。
三、成果构成及格式要求
3.1 成果构成
主要包括:总体概念规划文本、重点项目效果图、汇报文件等;
3.2 规划成果
依据规划设计要求及成果内容撰写规划文本,并绘制相关规划图纸,具体包括但不限以下图纸内容:
总体概念规划图
总体规划结构图
功能分区图
岸线分类引导图
重点区域管控引导图
交通规划图
重点项目策划图
重点项目效果图
海岸带实施项目建议
其他有助于反映规划意图的图纸
3.3 成果文件数量
提供最终成果文本纸质版/ 套,电子成果稿/ 套。具体由双方在合同中详细约定。
四、付款方式:按进度付款,支付比例由双方在合同中详细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