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采购需求总体说明
以亳州市华佗中医院为核心,依托华佗中医院机房扩展建设区域影像数据中心; 影像数据中心主要负责采集华佗中医院产生的医学影像数据,以及全区2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像数据,进行集中的存储管理,同时面向所有医疗机构进行影像数据的共享调阅;建设以华佗中医院影像科为中心的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由基层医疗机构向华佗中医院发起影像诊断申请,华佗中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进行阅片、诊断报告编辑,诊断报告审核后,由基层医疗机构完成诊断报告的打印发布。
区域影像系统(PACS)系统实现与基层云 HIS 系统、亳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安徽省影像云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影像检查及诊断数据按照安徽省医疗影像云平台统一数据标准在各系统间生成、传输及存储;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 DR、CT、MR 等检查的图像通过县域 PACS 系统上传至县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为保证远程影像诊断在服务平台的合法性与可持续性,便于与安徽省影像医联体对接开展疑难杂症远程影像会诊服务,并提供与安徽省影像医联体对接的相关证明材料。
二、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 采购清单
序号 |
名称 |
规格 |
数量 |
1 |
区域影像(PACS)系统 |
套 |
1 |
2 |
影像数据管理核心服务 |
套 |
1 |
3 |
RIS 数据管理核心服务 |
套 |
1 |
4 |
Web 影像调阅服务 |
套 |
1 |
5 |
区域影像管理系统 |
套 |
1 |
6 |
区域影像诊断中心系统 |
套 |
1 |
7 |
区域影像申请端系统 |
套 |
25 |
8 |
乡镇防火墙 |
台 |
25 |
9 |
网闸 |
台 |
1 |
10 |
光模块 |
个 |
8 |
11 |
阅片显示大屏 |
台 |
4 |
12 |
超融合服务器 |
台 |
2 |
13 |
核心交换机业务板卡 |
个 |
2 |
14 |
乡镇前置服务器 |
台 |
25 |
15 |
移动签名系统 |
套 |
1 |
16 |
医生签名 APP |
套 |
1 |
17 |
移动签名医师服务(张/年) |
张 |
20 |
二、采购内容及技术参数要求
序号 |
货物名称 |
技术规格要求 |
单位 |
数量 |
1 |
区域 PACS |
中标供应商负责建设区域 PACS 系统,系统须满足: ★1. 区域 PACS 系统与基层云 HIS 系统、亳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安徽省影像云平台的互联互通(提供承诺函或相关证明材料) |
项 |
1 |
|
|
2. 实现影像检查及诊断数据按照安徽省医疗影像云平台统一数据标准在各系统间生成、传输及 存储 3. 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将 DR、CT、MR 等检查的图像通过区域 PACS 系统上传至影像诊断中心 4. 为保证远程影像会诊诊断在服务平台的合法性与可持续性,便于与安徽省影像医联体对接开 展疑难杂症远程影像会诊服务,并提供与安徽省 影像医联体对接的相关证明材料,仅提供对接承 诺函无效。 5. 实现项目数据安全,配置相应的安全设备 |
|
|
2 |
接口 |
操作系统,数据库,医院软件与各类平台接口费 用 |
台 |
3 |
3 |
全院 PACS 系统 |
与亳州华佗中医院 HIS 系统深度对接。 |
项 |
25 |
4 |
影像数据管理核心服务 |
1. 所投产品厂家提供影像归档传输系统相关著作权证书(提供复印件并加盖供应商公章) 2. 支持多种存储架构和存储介质,包括 DAS、NAS、SAN、CAS,支持光盘塔、磁带库等近线/离线存储设备。 3. 支持私有云与混合云架构模式部署; 4. 支持在线、近线及离线存储与管理,均衡负载,可设定存储管理策略,支持自动和手动方式管理。 5. 根据存储硬件设备的特点及属性,将存储设备划分为在线存储、近线存储和离线存储。 6. 在线存储: 一般由高速硬盘或 SSD 固态硬盘组成,提供对数据高速、低延迟的访问。 7. 近线存储:一般由中速硬盘和经济型硬盘组成,提供对数据中速及随机的访问 8. 离线存储:一般由磁带库或光盘存储组成,提供对数据的离线存储。 9. 均衡负载,可设定存储管理策略,支持自动和手动方式管理。 10. 支持所有影像数据全部永久在线。 11. 支持服务器集群、双机容错工作模式、并行模式。 12. 支持医院的在线动态添加和管理,无需停止服务即可配置医院影像设备的 DICOM 参数。 13. 自动将影像按照预定策略写入长期存储媒介。预定策略应该能够选择系统空闲时间进行操作。 14. 支持数据库中影像数据和用户的在线动态添加和管理。 15. 存储图像格式为 DICOM 标准,符合 DICOM3.0 标准;图像存储 SCU/SCP,DICOM 工作清单,DICOM MPPS,DICOM SOP,PATIENT/STUDY ROOT |
套 |
1 |
|
|
QUERY/RETRIEVE SCU/SCP。 16. 支持符合 DICOM JPEG2000 国标标准压缩格式进行存储。 17. 支持完整的 DICOM Worklist 工作清单。 18. 支持影像有损压缩( LOSSY ) 和无损压缩(LOSSLESS)两种方式。 19. 影像数据仓库支持接收 HL7 患者基本信息更新功能,可进行患者更名、合并等信息修改, 确保归档的影像资料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20. 提供查询和获取病人影像数据的接口服务。 21. 自动将影像与 RIS 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匹配、统一。 22. 支持主流厂商的云服务。 23. 对影像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路由到相应的工作站中。 24. 通过脚本语言灵活的对影像的分发、获取、存储机制进行设置。 25. 支持从所有设备直接接收影像,同时支持从第三方影像平台直接接收影像。 26. 提供详细的系统日志记录和管理功能,易于进行系统维护。 27. 影像数据分片管理: 28. 为实现影像系统的扩展性和高性能,在影像数据持续增加的情形下,达到系统的整体访问性能不下降的目标。对影像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片存储,使每一个数据分片区域都不会触及各子系统性能瓶颈,从而实现系统整体性能不变前提下的持续横向扩展。 29. 影像数据的分片规则由数据产生的医疗机构唯一标识及数据产生时间两部分组成,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调整,调整后规则实时生效。 30. 影像生命周期管理: 31. 管理员根据 PACS 中影像数据的特点,同时结合医疗机构影像设备的拥有情况,可以制定不同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使影像数据按照策略有序地在在线存储、离线存储中有序流动,达到影像数据高效、经济的管理目标。 32. 数据在各级存储之间的有序流动及迁移,由后台服务根据管理员制定策略自动执行,执行情况可以随时监控及干预。 33. 数据的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涵盖影像数据的分类(CT,MR,DX 等),数据的薄层属性(层厚5mm 以下),数据的产生时间,数据产生的机构等。 |
|
|
5 |
RIS 数据管理核心服务 |
1. 使用大型数据库软件,支持多个数据库分级、 性能分级、业务分级。 2. 为每个共享文档建立中心端索引并提供查询服务;区域 PACS 共享平台的注册服务包括对个人、医疗卫生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术语的注册管理服务,平台对这些实体提供唯一的标识。针对各类实体形成各类注册库(如个人注册库、医疗卫生机构注册 库等),每个注册库都具有管理和解决单个实 体具有多个标识符问题的能力。 3. 收集、管理医院 PACS 提交的元数据信息,记录患者检查的影像、报告等数据在数据仓库中存储的位置或唯一 ID,以便日后检索。 4. 根据注册中心提供的检索条件,文档注册系统将患者的影像、报告、申请单等的信息列表(包含文档 UID、数据存储仓库 ID 及文档 URI 信息)返回。 5. 提供详细的系统日志记录和管理功能,易于进行系统维护。 6. 支持CA 认证服务,可保障诊断报告的安全性、完整性。 7. 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具有完善的应急方案。当整体网络发生故障时,提供网络和院内前置机的切换方案,优先保证检查工作不停顿,当系统从故障中恢复后,提供故障期间数据的自动上传方案。 8. 病人数据管理,记录、修改和查询任意病人记录。 9. 病人预约管理。 10. 区域化多级授权,权限资源访问可以指定到医疗机构、具体设备类型、亚专业医生组。 11. 支持对下属医疗机构人员管理,按角色分配权限。 12. 支持按需诊断、托管诊断、一线报告托管、影像诊断模式; 13. 支持多级管理员设置。 14. 支持系统安全管理。 |
套 |
1 |
6 |
Web 影像调阅服务 |
1. 支持 B/S 的影像浏览和诊断报告编辑 2. 支持移动端影像浏览 3. 支持内、外网用户的医学影像信息共享调阅采用不同的实现机制,确保平台管理的影像信息的使用安全。 |
套 |
1 |
7 |
区域影像管理系统 |
1. 基层医疗机构设备管理统计。 2. 基层医疗机构工作量统计。 3. 每月的收入情况。 4. 阳性率统计。 5. 支持统计权重预设功能。 6. 支持智能化统计报表,可向下钻取数据。 |
套 |
1 |
|
|
7. 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统计。 8. 不同临床科室申请检查情况的统计。 9. 不同时间段的统计情况。 10. 支持多种报表显示模式,如图表、饼状图、柱状图等。 11. 依托区域PACS 系统影像集中存储模式建立区域内各医院的阅片质量追踪数据库;通过灵活的质控抽取规则的设定,实现区域内的集中质控。 |
|
|
8 |
区域影像诊断中心系统 |
区域影像中心端: 1. 所投产品厂家提供远程影像诊断系统著作权证书(提供复印件并加盖供应商公章) 2. 诊断中心与县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院内 PACS 系统深度融合,提供统一的阅片及报告书写界面承诺(提供相关功能截图并加盖供应商公章) 3. 符合 DICOM3.0 标准,图像存储 SCU/SCP,支持 JPEG2000 压缩 DICOM 影像文件。 4. 在网络条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确保能快速调阅图像:普放图像≤5 秒。 5. 支持单屏及多屏显示,支持高分辨率灰阶及彩色医用显示器显示处理。 6. 旋转:进行各种翻转(左、右、水平、垂直)。 7. 伪彩色:改变图像颜色(各种色彩)。 8. 反色:使图像呈相反的颜色显示。 9. 影像缩放:图像整体缩小、放大。 10. 局部放大:放大镜功能。 11. 图像漫游:当图像放大以后不能完全显示时, 可移动画面查看任意部分。 12. 框大小显示:图像被放大、缩小后,恢复原始大小。 13. 掩膜显示:遮住图像其他部分,只显示感兴趣部分。 14. 动态播放:同时打开多个图像或多组序列时, 连续播放图像。 15. 线灰度图:显示一条直线下的图像灰度值和频率。 16. 点灰度值测量:随着鼠标的移动,可以实时测量并显示图像上某个点的精确灰度值。 17. 重新加载:对图像进行了缩放、反色显示、翻转、平滑、锐化、去噪或窗宽窗位调节等操作后,可以使图像还原到操作前的状态。 18. 标注:在影像上标注线条、箭头、各种形状及文字;各种标注、箭头等可整体移动,各热点端亦可灵活改变,改变后能实时显示相关信息。 19. 测量:进行角度、长度、面积及灰度值测量,测量线可整体移动,两线段亦可灵活改变, |
套 |
1 |
|
|
改变后能实时显示相关信息。 20. 窗宽窗位值调整:鼠标动态调节、选取感兴趣区(ROI)调节,快捷键调节(在系统中可预设)。 21. 影像比较:在同一屏幕上,可同时方便地调阅一个患者或多个患者不同诊断序列、不同影像设备、不同时期、不同体位的影像进行同屏对比。 22. 可按不同的影像模式对常规的图像处理按钮进行自定义定制,并且在调图时,常规用的功能按钮能按预先定制的方式自动设为默认方式; 23. 时间轴管理功能:打开患者检查时,患者在区域内所产生的历史检查信息以时间轴的方式显示,鼠标指向任意历史检查,可查看历史诊断信息简要描述,双击鼠标左键即可调取历史检查图像。 24. 支持显示 CT、MR 定位线: 25. 针对于 CR 及 DR 等普放片子提供专业的“影像图像增强”功能,可根据不同部位设置专业参数。 26. 支持长骨拼接功能。 27. 严密而灵活的报告审核制度,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三级审核机制、二级审核机制或无级审核机制进行工作。 28. 诊断报告留痕功能:能把进入系统的病人流程及报告修改流程详尽的记录下来。 29. 系统提供模板,可在此基础上修改另存;并能提供专用的报告模板编辑器,让使用者可以建立全新的模板。 30. 内置标准的专家术语库和常见词组(症状和检查所需的数据字典),供用户选用。 31. 从系统专家术语库选取词条完成报告或手工编辑报告,可在报告中添加影像、设置文字颜色和字体,并可查阅相关病史进行参考对照。 32. 打印得出“所见即所得”的报告。 33. 支持设备管理功能。 34. 支持深色及浅色界面主题切换功能 35. 设置系统的用户信息以及权限。 36. 支持科室人员管理功能。 37. 方便设置系统的工作流程。结构化报告书写 38. 提供报告书写矛盾词提示 39. 病人数据管理,记录,修改和查询任意病人记录。 40. 检索管理患者的历史信息,基于“患者 ID”“患者姓名”等的检索。 41. 建立整个区域的影像读片资料库;建立区域 |
|
|
|
|
内各医院的阅片质量追踪数据库;应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 42. 技师评片,对摄片质量进行优、良、次、废片评定。 43. 集体评片,对技师评片结果进行审定,确定技师评片是否准确。 44. 审核医师对书写医师的报告进行评分。 45. 报告诊断医师对影像的总体质量进行评分。 46. 对照病理结果或病例随访或者更高资历的医师,再对发出的诊断报告进行评分。 47. 支持对书写报告打回重写功能。 48. 对优、良、次、废片进行统计 49. 对集体评片的审定结果符合率进行统计。 50. 对书写医师的报告书写质量进行统计。 51. 对技师的影像总体质量进行统计。 52. 对发出的诊断报告诊断质量进行统计。 |
|
|
*详情请见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