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12270000203210 文档页数:84页 所需下载券:10
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招  标  需  求

一、 项目背景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是生命安全的守护者、生产发展的护航者、生活富裕的助力者、生态良好的践行者。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加剧,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的趋势,迫切需要气象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在新中国气象事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此后,在2020年7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精准预警严密防范,及时准确对雨情、水情等气象数据进行滚动预报,加强对次生灾害预报,特别要提高局部强降雨、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预测预报水平,预警信息发布要到村到户到人。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涉及气象监测、气象预报、气象预警等多方面能力,是一项综合系统性工作。在气象防灾减灾过程中,气象信息化系统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是气象数据采集、气象信息传输、气象数据分析、部门间气象信息沟通等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覆盖面、精准度和时效性,对增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完善气象灾害事前防范工作,降低气象灾害事后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宁波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城市能级提升的突破期、综合竞争优势的重塑期和城市治理效能的提升期,全市将围绕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要求,切实扛起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的使命担当,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为此,《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要强化前沿信息技术应用,加强装备和信息化支撑,保障气象业务稳定运行。

同时,《江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区上下要围绕打造“创智之城、和美江北”的总目标,着力提升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和战略地位,加快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相关发展目标,江北区需要进一步强化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江北区气象局于2020年6月挂牌成立,目前在气象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巨大短板,严重制约了相关防灾减灾业务的开展。因此,根据江北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需求,结合市级气象规划相关指导意见,宁波市江北区气象局计划实施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项目,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压缩编码技术和网络数据传输等新技术的融合,建设集天气实时监测、灾害性天气报警提示、预报制作、产品共享、天气联防、预报工具、服务会商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补足现有信息化建设短板,为区域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 建设规模

根据江北区气象信息化系统建设现状,并结合上述需求分析,本项目所建设的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应包含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音视频系统、大会议室音视频系统等功能子系统,同时为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转,并满足相关安全防范需求,将同步建设网络系统和支撑系统。

三、 项目需求

项目将开展江北区气象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满足全区气象部门加强气象会商能力、补足网络安全短板、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等三方面的业务需求。

1、是加强气象会商能力,提升预报预警服务水平的需要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内容繁杂,在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分析研判、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等多个环节均需要与政府各个部门及上级气象部门开展沟通交流,因此气象会商沟通能力是开展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的基础之一。目前,浙江省气象会商系统已实现了高清信号的覆盖,宁波气象部门已接入全省气象天气会商系统中,但由于江北区气象部门成立仅一年多时间,因此相关会商系统建设存在滞后现象,现有会商系统也无法满足省气象局的高清会场画面和PC画面“双流传输”等要求,因此对江北区气象会商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项目将在江北区气象局内建设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包含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音视频系统、大会议室音视频系统等功能子系统。项目建成后,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可以容纳最少4人专门会商使用以及5人位的业务办公,大会议室可实现最少13人的专门会商,将显著提升江北区气象局与区其他部门及上级气象部门的会商沟通能力,从而显著提升江北区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2、是补足网络安全短板,完善气象信息安全系统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业务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日渐凸现,气象信息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也愈发严峻。目前,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等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攻击方式,以及利用“0day”漏洞的先进的攻击手段,已经成为当前气象网络安全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此外,断电、火灾等事故及灾害也对气象信息系统的硬件安全造成了危害,从而影响了气象信息系统的整体稳定。目前,宁波相关信息化系统已经达到了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但江北区气象局因成立时间短,在网络及硬件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项目在建设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的同时,也将同步开展网络系统及支撑系统的建设。通过广域网链路和路由设备的双热备以及广域网边界安全隔离措施的建设,项目能够满足各气象业务和服务系统对广域网的需求,同时将提升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此外,通过视频监控、配电及防雷接地等支撑系统建设,项目能够强化对网络硬件设备的保护,从而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实现对气象信息安全系统的全方位支撑。

3、是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的需要

气象事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气象科技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为主导的科技进步更加丰富了气象现代化的内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业务开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十四五”期间江北区“创智之城、和美江北”这一发展总目标的提出,江北区气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事业提出的更高要求。

项目将以气象信息系统这一江北区气象建设的短板为切入点,开展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音视频系统、大会议室音视频系统、网络系统和支撑系统建设,打造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江北区气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会商沟通能力,同时也将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补足气象信息安全系统漏洞,从而推进区域气象信息系统建设,为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四、 功能需求

参照宁波市现有气象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功能参数,江北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应包含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音视频系统、大会议室音视频系统等功能子系统。

五、 性能需求

项目所建设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属于具有高可靠性、可用性、开放的、多种交互方式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发时需要满足以下性能需求:

1. 平台的统一性:平台所有应用需要符合平台的统一规划和部署要求,能够统一使用平台提供的虚化资源及数据分析接口。

2. 平台的规范与标准性:平台的建设需要符合国家电子政务中心制定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规范和要求。

3. 平台的开放性:基于目前先进开发技术和开放标准,具备信息共享,接口交互的能力,能够充分考虑到和省局市局数据的计算、分析、挖掘及数据开发工具之间的接口开放。

4. 平台的易用性:能够提供友好的界面,满足管理人员日常管理监控业务的需求,同时满足相关业务人员在可视化界面下灵活方便的操作。

5. 平台的稳定性:确保平台7×24小时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平均每年出现故障的总时长)<3天,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发生故障时平均需要花费的修复时间)<4小时;软件的缺陷<0.2%、故障率<0.5%,确保基础平台稳定可靠的运行。

6. 平台的可扩展性:支持现有环境下使用人员并发量、存储量等平滑扩展和硬件随需扩展需求,在未来信息量、使用人员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平台能够同步扩展增长。

六、 安全需求

项目所建设的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将基于宁波相关信息化系统开展建设。目前,宁波相关信息化系统已经达到了等级保护二级的要求,因此,结合实际应用情况,从安全风险分析的角度出发, 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的安全体系,应具备保障电子政务外网及其他外部网络的信息安全的能力。

(一)数据安全需求

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数据应确保以下安全需求:

1. 数据完整性:应能够检测到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

2. 数据备份和恢复:应提供本地数据(点位数据、管理数据等)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天一次;应采用冗余技术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避免关键节点存在单点故障;应提供主要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二)网络安全需求

当前浙江省气象省内广域网通过树形结构的MSTP组网,全省统一采用OSPF路由协议,覆盖全省各市县并上联国家局,为实现区县、地市、省级、国家局的业务互访提供支持。

因此,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对信息系统所涉及的通信网络进行安全防护,范围包括通信过程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保证通信可靠性的设备和线路冗余、通信网络的网络管理等方面。本项目的网络安全应进行特别设计,以达到相关的安全需求。

1. 结构安全: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应实现MPLS VPN线路与MSTP线路的自动切换,能保障各级气象部门各类办公、业务全年24小时无间断运行。

2. 安全审计: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3. 入侵防范: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攻击行为;应在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

4. 恶意代码防范: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

七、 主要设备参数清单

一、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音视频系统

 

1.1、

音频系统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参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音箱

1、频响范围:105Hz~20kHz;
2、额定功率:100W ;
3、标称阻抗:8Ω;
4、输入灵敏度:89dB;
5、最大声压:108dB ;
6、覆盖角度:水平120°,垂直10°

7、单元结构:4x3"全频喇叭单元。
8、随包装提供原装支架

2

 

2

功放

1、超大容量的开关电源数字功放;
2、具备全功能软保护线路,自动限幅输出、短路、过载、过温、开机延时等保护功能;
3、频率响应:≥20Hz-20KHz±3dB;
4、立体声功率:≥2x200W/8Ω,2x300W/4Ω;
5、桥接功率:≥600W/8Ω;
6、信噪比:≥112dB;
7、输入灵敏度:≥0.775V;
8、总谐波失真:≤0.05%;

1

 

3

数字音频矩阵处理器

1、不少于8路平衡/线路输入,8路平衡/线路输出,8*8全功能矩阵混音;
2、采用ADI SHARC处理器芯片作为运算核心,专业级的数字音频算法;
3、采用DSP音频处理技术,内置不少于8通道自动混音台,自适应反馈抑制(AFC),噪声抑制(ANC),自适应回声消除(AEC),自动增益(AGC),闪避器等;
4、具有噪声增益补偿功能,可根据现场噪声值大小自动调整语音输出音量大小(提供噪声增益补偿界面截图);
5、全模块化、全开放式功能架构,用户可根据需求,自定义每路输入输出通道功能(提供每路输入输出通道功能全清除及自选功能的软件截图,要求输入通道不少于16个功能可选,输出通道不少于9个功能可选);
6、可自定义终端用户操作界面,支持将多台设备管理(如音量加减、静音、预设等)编辑到一个界面内,真正实现多设备的统一管理(提供实现多台设备自定义编辑控制界面的截图);
7、可实时监控显示设备当前CPU及内存运行状态(提供CPU及内存运行状态界面截图);
8、可通过本机的UDP、RS232、RS485控制第三方设备(提供在控制第三方设备命令编辑界面截图);
9、支持输入输出通道拷贝、粘贴、联控、分组功能;
10、输入每通道可调:前级放大、+48V幻象供电、反相、信号发生器、扩展器、压缩器、自动增益、延时器、5/8/12段参量均衡、10/15/31段图示均衡、8/12/16段反馈抑制、闪避器、噪声门、噪声增益补偿;
11、输出每通道可调:高低通滤波器、5/8/12段参量均衡、10/15/31段图示均衡、延时器、反相、限幅器、最大输出电平调节;
12、内置USB声卡,支持音频录制和电脑音频播放;
13、同一界面内可添加多台设备,无需断开连接,快速切换,方便实时管理多台设备(提供不断开连接同界面下不少于8台设备控制的软件截图或视频佐证);
14、内置自动摄像跟踪功能,支持视像联动控制;
15、开放的RS-232、UDP协议,UDP端口可设定,实现第三方控制(提供UDP端口设置的软件界面截图佐证);
16、内置中控命令生成器,可查看软件控制代码;
17、支持16组场景预设功能,可通过UDP、RS-232协议调用;
18、不少于8组GPIO可编程控制接口,可自定义输入输出;
19、带断电自动保护记忆功能;
20、支持手机、平板控制与电脑控制,支持windows、iOS系统;
21、可选配墙面控制面板,支持软件自定义功能编辑;

1

 

4

无线话筒

1、一拖四无线鹅颈话筒,支持混合和独立输出;
2、具有LCD显示屏,可显示RF和AF信号强度,频率,频率组/频道等工作状态;
3、支持红外线数据自动同步(SYNC), 能快速将接收机频率同步到发射器上;
4、支持≥200个调谐频点可选;
5、使用距离理想环境不低于80m,复杂环境使用距离不低于20-45m;
6、频率范围:≥610MHz-670MHz;

1

 

5

有线会议话筒

1、超强抗手机及电磁干扰;
2、具备-12dB的隐藏式衰减开关;
3、可设定10 Hz高通滤波及平直回应;
4、拾音头:静电型电容式;
5、指向特性:超心型指向性;
6、频率响应:50~18,000Hz;
7、灵敏度:-47dB;
8、讯噪比:>62dB;
9、最大承受音压:120dB;
10、幻象电源:DC48V AC4mA。

1

 

6

电源时序器

1、8路电源时序器,采用多功能一体化设计
2、设备级联接口采用RJ45网头设计
3、支持设备多台级联
4、工作电压:AC220V/50~60HZ
5、可控路数:8路
6、外部控制:标准RS232/RS485串口控制

1

 

1.2、

显示及视频传输系统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参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智能交互会议平板

投标产品采用红外触控技术,整机屏幕与屏幕保护层零贴合技术,减少显示面板与玻璃间的偏光、散射,画面显示更加清晰通透、可视角度更广,有效将单点、多点触摸精度提升至1mm,触控响应时间达到<5ms, 书写延时达到<30ms;支持20点触控,20笔同时书写;

投标产品内置2个16W音箱,支持双声道和音量自定义调节;

投标产品机身材料采用金属材质,两边正面双磁吸笔形式,可以同时固定至少两支笔,独立物理按键集系统开机、关机和节能待机三合一,状态指示灯合二为一,除电源线外,无需其他连接线,设备可正常工作;

投标产品屏幕具有环境光自动检测功能,根据环境光的不同,自动调节屏幕亮度,支持用户自定义屏幕亮度;

投标产品须具备抗振动、防跌落特性,显示屏供电系统及线路具有防雷功能,符合GB/T17626.5-2019中防雷4级要求,设备通过IPX3防水检验标准测试,整机环境适应性强,整体功能能稳定使用;

 投标产品在不关闭整机电源的情况下可一键开启节能模式、关闭液晶屏背光,实现功耗降低超过90%;系统具有自动待机功能,当屏幕一段时间无操作,设备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待机屏保可设置,预置图片具有正版版权,待机状态下触控屏幕即可实现屏幕的快速唤醒,待机功耗:< 0.5 W;

投标产品具备有效监控、预繁、降温和断电保护功能的智能温控系统。 当设备温度超过用户设罚的警告或报警温度时会进行报警提示, 避免设备过热造成损坏。

支持开机logo和开机动画的自定义更换;

投标产品支持与热成像、雷达等探测器或第三方物联网网关等设备的联动对接,为最大化提升会议室效率,可检测使用状态,如在无人状态下的会议室释放或设备自动开关机等;

系统UI采用底边栏设计,无侧边栏中控菜单遮挡主界面展示,且底边栏支持底部向下滑动1-2秒自动收起和底部向上滑动1-2秒自动展开,方便用户操作和全屏展示;

吸附在整机笔槽上的书写笔,提笔之后,可出现提示窗口,引导用户调用白板或批注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支持在任一应用界面打开底栏应用弹窗,点击即快速切换应用,拖动触发多屏实现便捷分屏,满足灵活使用需求;

投标产品需提供内置播放器、应用商城、平板管家和远程在线升级系统,系统键盘大小支持自定义调节,且支持自由拖动,预装输入法支持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

支持白板内容锁定:白板支持图片或书写内容锁定,锁定后仍支持在锁定内容上书写或擦除,不影响锁定内容;支持长按1-2秒锁定内容解锁或点击解锁图标恢复锁定内容状态

2

 

具体见招标文件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