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潍坊市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规划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整合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201100000205560 发布时间:2022-01-10 文档页数:72页 所需下载券:10
潍坊市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规划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整合项目

项目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说明

本项目为潍坊市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规划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整合项目。预算金额人民币 398.2 万元,共 2 个标段。一标段为:潍坊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项目(二期)数据治理部分,预算为 208.6 万元,二标段为:潍坊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项目(二期)软件部分,预算为 189.6 万元,投标人须对所报内容全部响应,报价若有遗漏则视为对采购人让利,投标人均应免费提供。

二、项目内容

本次项目建设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期)数据为基础: 对三维数据建库、历史档案数据电子化矢量化,并进行查漏补缺和完善入库,但不限于对机构合并后新增的数据进行治理、整合、入库、分析、评价、治理、数据关联融合等;二是拓展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功能,但不限于建设自然资源三维一张图分析、临时建设用地场景建设、建设项目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场景建设、一码管地场景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及系统对接等工作。

三、建设依据

按照国家、省各级信息化顶层设计的要求,充分运用空间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统一数据目录体系、分级管理、共享关联为导向,建立面向自然资源业务管理、监管决策和社会服务的数据资源体系,实现自然资源数据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为履行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支撑。

随着自然资源数字化改革政策的推进,潍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的职责定位,落实山东省“数字赋能”2021 年度实施方案要求,遵循“统一规划、迭代建设、分级应用”思路,通过对自然资源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和业务现状进行进一步调研,全面梳理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等自然资源,以及人口、经济、社会等与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数据资源,摸清自然资源数据家底,理清数据脉络,形成涵盖自然资源全要素的数据目录体系和数据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以自然资源业务整合为核心的数据融合工作,将原先分离的国土、规划等部门的现状数据、规划数据和林业数据、管理数据进行全面甄别梳理、清洗、治理,通过共享交换的模式获取统计、发改、住建、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数据,形成地上地下、集成融合、可持续更新的自然资源融合“一张图”,同步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分布式管理、应用和共享服务机制,为自然资源审批与监管提供统一的底图、底线、底板,实现自然资源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便捷高效利用、“内外”共享。

3.1政策依据

3.1.1自然资源部政策文件

《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8 号)。2.3 形成一张底图。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统一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和 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在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前提下,可整合集成遥感影像(高分辨率)、基础地理、基础地质、地理国情普查等现状类数据,共享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国土空间相关信息,开展地类细化调查和补充调查,依托平台,形成一张底图,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2.4 建立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自然资源部将统一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标准、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汇交要求、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质量检查细则和相关接口规范。各地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同步开展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建设。逐步形成以一张底图为基础,可层层叠加打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19〕170 号),2019 年 11 月。立足已有基础,协调相关数据标准,整合、规范、扩展现有的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土地、地质、矿产、海洋、林草、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数据,构建地上地下、陆海相连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三维“一张图”。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技术机制建立分布式分工维护、有机集成、统一服务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机制,实现各单位部门的数据互通,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自然资源数据共享与服务。通过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海洋调查监测、基础测绘等专项工作,不断提高“一张图”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完善数据更新机制,利用数据相互印证的方法,提升数据质量。逐步推进地上地下三维实景数据的管理与应用,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更直观、更精准的应用。

《国土资源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83 号),2017 年 7 月。(一)工作目标。具体目标包括:1.建立全面、翔实、准确的权威性国土空间数据资源体系。通过聚合集成各类与国土空间相关的数据,形成覆盖全国范围、包含地上地下、能够及时更新的以基础地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矿产资源现状、地理国情普查、基础地质、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等现时状况为主的空间现状数据集、以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扩展边界、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管控性规划为主的空间规划数据集、以不动产登记(土地、房屋、林地、草地、海域)、土地审批、土地供应、矿业权审批等空间开发管理和利用信息为主的空间管理数据集;通过收集或汇聚形成人口、宏观经济等社会经济数据集; 通过整合定制形成国土资源承载力评价、矿产资源分布等数据产品集。(三)数据资源体系建设。通过对国土资源、测绘地信系统各单位和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现有数据的调研、梳理与分析,结合国土空间管控的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分类体系,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形成跨行业、跨部门、跨级别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资源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统一的数据模型,进行统一的数据注册、接入、汇集、建库,建设成全国覆盖、内容完整、准确权威、动态鲜活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同时,建立分布式、开放式的数据更新模式,确保全国各级、各部门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的持续更新。

3.1.2山东省政策文件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山东省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鲁自然资办字〔2029〕43 号),2020 年 12 月。六、建立三维立体的自然资源“一张图”,(二)“一张图”大数据体系,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的工具和服务,实现数据汇聚、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产品制作及应用,完成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生产环境中的数据经过评估满足质量要求后进行汇聚形成核心数据库(专题库),核心数据按照统一的数据目录进行分类编目,并通过平台实现统一的元数据管理和数据更新管理。为加强数据的挖掘利用, 通过平台治理工具持续开展数据治理,深度萃取数据价值。围绕自然资源业务设计的政务主体领域,将相关专题库按需整合形成主题库,作为山东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有效补充,强化自然资源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将主题库融合指标库,知识库,模型库, 构建主体仓库,围绕需求开展数据产品制作。(六)开展数据治理,本着前瞻、全面、统一、安全、可持续等原则,制定完善的数据治理策略,全面监督数据治理过程,强化治理后持续评价与优化,形成数据治理体系,保障自然资源数据质量。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山东省自然资源“数字赋能”2021 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鲁自然资办字〔2021〕7 号),2021 年 3 月。二、重点任务,(二)丰富一张底图, 推动自然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5.完善自然资源“一张图”,全面摸清自然资源的数据源、数据量以及数据内容和标准、时点、权属等情况,建立自然资源数据目录清单。研究制定《山东省自然资源数据管理办法》,建立自然资源汇聚和更新机制。按照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统一编码规范体系、统一空间定位基准,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底版,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基础,建设完善二、三维自然资源“一张图”,为自然资源各业务提供底版数据支撑。《山东省自然资源“数字赋能”行动计划》。

3.1.3潍坊市政策文件

根据《潍坊市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完善 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建立地理信息跨部门协同更新机制,构建覆盖全市的政务空间地理信息一张图,为各类指挥系统提供统一底图和 GIS 应用服务支撑。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数字赋能”推进方案》。

3.2行业标准规范

《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框架》(2008);

《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化指南》(2003);

《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2006);

《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框架》(2008);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指南》(2006);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18578-2001);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020);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2007);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18315-2001);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2003);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

《潍坊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治理部分)建设方案(专家评审版)》

潍坊市大数据局关于《潍坊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二期)的评审意见》及按照评审意见修改的潍坊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二期)建设方案。

备注: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如有最新出台的,最新出台为准。

3.3软件技术标准规范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2006);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3-2006);

《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GB/T21052-2007);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5070-2010);

《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8452-2012);

《安全漏洞标识与描述规范》(GB/T29245-2012);

《信息安全漏洞管理规范》(GB/T30276-2013);

《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9385-2008);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风险管理》(GB/T20918-2007);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

《信息技术软件维护》(GB/T20157-2006);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18726-2002);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15532-2008);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9386-2008)。

备注:相关软件技术标准规范如有最新出台的,以最新出台为准。

四、项目内容及要求

4.1一标段数据治理部分:

4.1.1本标段建设内容要求: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期)数据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和完善入库以及机构合并后新增数据处理、整合、入库、分析、评价、治理等,对三维数据建库、历史档案数据电子化矢量化,并进行查漏补缺和完善入库,但不限于对机构合并后新增的数据进行治理、整合、入库、分析、评价、治理、数据关联融合等,并在 2022 年 11 月后对自然资源专网桌面云系统进行维护。

4.1.2不限于经市大数据局评审的《潍坊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二期)建设方案》

数据治理部分内容及数量。

4.2二标段软件部分:

4.2.1本标段建设内容按照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空天地”一体化综合指挥模式和潍坊市一体化指挥平台指挥方案,进一步拓拓展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功能,但不限于建设自然资源三维一张图应用、临时用地场景建设、建设项目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场景建设、一码管地场景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相关系统对接等工作,并在 2022 年 11 月后对自然资源专网桌面云系统进行维护。

4.2.2软件响应指标:一般页面响应度不高于 3 秒,图形页面不高于 5 秒,三维页面不高于 10 秒,其他软件指标参数参照相关国家标准、规范执行,须提供相同案列其他应用地市第三方软件测评报告。

4.2.3不限于经市大数据局评审的《潍坊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二期)建设方案》

软件部分内容。

五、提交成果

一标段数据治理部分:

成果名称

数量

主要内容

成果形式

项目实施方案

1 套

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实施的技术设计方案、工作方案、计划安排、人员配置等内容。

纸质文档/电子成果

自然资源数据标准规范文本

1 套

包括自然资源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目录体系、数据库结构标准、元数据规范、成果汇交规范、质量检查细则、安全分级规范,以及自然资源数据治理运行管理规范等。

纸质文档/电子成果

第三方软件测评报告

1 套

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等有关测试

纸质文档/电子成果

数据资产台帐

1 套

调查梳理的基础上,如实记录数据资产现状情况。

纸质文档/电子成果

数据评价报告

1 套

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齐全性、可用性、格式、内容、坐标等方面的情况分析。

纸质文档/电子成果

数据存储档案

1 套

记录数据入库前整理磁盘存储情况、数据库存储情况和专题图切片服务存储情况。

纸质文档/电子成果

数据质量检查报告

1 套

包括数据质量检查情况总结报告,以及两次检查、抽检的检查记录、问题整改情况。

纸质文档/电子成果

项目工作报告

1 套

主要包含项目背景、工作概述、各项工作内容总结。

纸质文档/电子成果

项目验收报告

1 套

主要包含专家委员会组成、验收方案、验收情况、验收意见等。

纸质文档/电子成果

有关软件设计的有关文档

1 套

主要包含用户需求分析及用户手册等文档

纸质文档/电子成果

五、服务要求及期限 一标段数据治理部分:

(1)项目周期要求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原则,分析各个建设任务的优先级,项目进度计划分 6 个月建设,免费维保期为 3 年。

(2)项目管理要求

①投标人应充分考虑满足投标项目的建设要求,提供完整的项目实施方案,包括项目组织架构、配置管理、实施阶段设计等,应充分体现投标方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以及对该项目管理的设想和具体方法。

②投标人需针对本项目的特点,按投标要求指派项目负责人,并合理的组织和匹配各种人员,而形成一个高效的实施团队和管理组织机构,以确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并有序的组织实施工作。

(3)实施要求

①中标人在项目实施前需对本项目进行深化设计,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

②投标人需要根据项目工期要求,提出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列出详细的工程进度安排表, 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③中标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按时提交进度报告,对项目问题及进度延迟原因进行说明, 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并有效执行。

④中标人应针对项目实施过程及交付结果进行质量管理控制,并接受采购人的质量监督检查,提供真实有效的相关质量活动记录、证据,承担质量问题及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进度延迟责任。

(4)保密要求

在任何情况下,中标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采购人的业务活动和商务方面的情况。

信息保密:中标人须和采购人就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保密内容,单独签订保密协议。二标段软件部分:

(一)技术要求

本期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二期)建设内容须依托现在正在运行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系统框架、技术、数据及业务,供应商须确保前后系统架构的一致和用户体验的继承性, 涉及与现有系统对接工作由供应商自行负责处理。若供应商提供给采购单位的系统如不符合本项要求的,采购单位有权终止合同,并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工期要求

合同签订 10 日内完成现状调研等前期工作;

在 2022 年 8 月底,完成整体系统建设;并完成初验收或中期验收;

在 2022 年 10 月底,完成培训及试运行,完成整体项目验收,桌面云维护期为 2022 年 11 月开始。

(三)售后服务要求维护服务期

系统验收通过之日起至少提供 1 年的维护服务,维护期内,须提供不少于 2 人的驻场服务, 要求每位驻场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独立承担日常维护的能力,确保服务需求。

服务响应时间

提供 7*24 小时技术服务。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