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项 中青年骨干教师提升研修项目
(一)培训目标
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培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过硬的年轻化中坚力量。特安排农村地区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0人参加培训,初中、小学培训学科领域为音体美等,幼儿园为学前教育,培训地点为异地培训。
(二)培训方式
深度培训。为期3年的分阶段、递进式、一体化连续培养,其中脱产研修分阶段进行,合计不少于158天(含教师发展基地学校、幼儿园跟岗研修不少于1学期)。
第2项 培训者团队研修项目
(一)培训目标
提升骨干教师、教研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专项培训能力,为发挥“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校本培训打造县级骨干力量。特安排县域内承担培训任务的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专兼职教研员等209人参加培训,初中培训学科领域为语文,小学培训学科领域为数学,幼儿园培训学科领域为学前教育,培训地点为本地培训。
(二)培训方式
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在多个重点领域,围绕制度建设、教学研究、专业指导、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分学段、分学科开展为期5天的专项培训。
第3项 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项目
(一)培训目标
提升示范学校管理团队的政策理解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有效支持能力提升工程2.0的整校推进。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后期及完成之后,聚焦示范学校管理团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管理团队的领导实施和组织评价能力,深化巩固能力提升2.0实施成果。特安排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学校管理团队24人参加培训,初中、小学、幼儿园培训学科领域为全学科,培训地点为线下异地培训。
(二)培训方式
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规划和校本研修规划为核心任务,开展60学时工作坊混合式研修,其中线下18学时(3天)、线上42学时。
第4项 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一)培训目标
切实做好整校推进和校本应用考核,深化对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形成常态化应用的意识,进一步尝试和探索不同环境下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实践案例,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局面。特安排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学校学科骨干教师73人参加培训,初中、小学、幼儿园培训学科领域为全学科,培训地点为线下本地培训。
(二)培训方式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例研修、专家指导等方式,打磨优秀案例,提炼应用成果,形成可迁移、可辐射的优质案例资源。培训时间为54学时,其中线上48学时、线下6学时(1天)。
第5项 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一)培训目标
提升培训团队的政策理解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有效支持学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后期,聚焦指导团队的信息化学科教学指导能力,巩固和发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成果,通过学科案例打磨和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取,扩大成果的辐射和影响范围。特安排县级培训团队(骨干教师和教研员)25人参加培训,培训学段为全学段,培训学科领域为全学科,培训地点为线下异地培训。
(二)培训方式
以区域能力提升工程的高成效落地为核心任务,开展工作方式混合研修。培训时间为48学时,其中线下30学时(5天)、线上18学时。
五河县2021年“国培计划”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设置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培训对象 |
学段 |
学科 领域 |
培训目标 |
培训方式 |
培训 人数 |
备注 |
||||||||||||||||||||||||||
一、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
||||||||||||||||||||||||||||||||||
1 |
中青年骨干教师提升研修 |
农村地区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
初中 |
音体美等 |
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培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过硬的年轻化中坚力量。 |
深度培训。为期3年的分阶段、递进式、一体化连续培养,其中脱产研修分阶段进行,合计不少于158天(含教师发展基地学校、幼儿园跟岗研修不少于1学期)。 |
20 |
异地培训 |
||||||||||||||||||||||||||
小学 |
音体美等 |
30 |
||||||||||||||||||||||||||||||||
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10 |
||||||||||||||||||||||||||||||||
二、县教师培训团队研修 |
||||||||||||||||||||||||||||||||||
2 |
培训者团队研修 |
县域内承担培训任务的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专兼职教研员等。 |
初中 |
语文 |
提升骨干教师、教研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专项培训能力,为发挥“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校本培训打造县级骨干力量。 |
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在多个重点领域,围绕制度建设、教学研究、专业指导、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分学段、分学科开展为期5天的专项培训。 |
49 |
本地培训 |
||||||||||||||||||||||||||
小学 |
数学 |
80 |
||||||||||||||||||||||||||||||||
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80 |
||||||||||||||||||||||||||||||||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
||||||||||||||||||||||||||||||||||
3 |
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 |
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学校管理团队。 |
初中、小学、幼儿园 |
全学科 |
提升示范学校管理团队的政策理解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有效支持能力提升工程2.0的整校推进。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后期及完成之后,聚焦示范学校管理团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管理团队的领导实施和组织评价能力,深化巩固能力提升2.0实施成果。 |
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规划和校本研修规划为核心任务,开展60学时工作坊混合式研修,其中线下18学时(3天)、线上42学时。 |
24 |
线下异地培训 |
||||||||||||||||||||||||||
4 |
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 |
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学校学科骨干教师。 |
初中、小学、幼儿园 |
全学科 |
切实做好整校推进和校本应用考核,深化对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形成常态化应用的意识,进一步尝试和探索不同环境下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实践案例,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局面。 |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例研修、专家指导等方式,打磨优秀案例,提炼应用成果,形成可迁移、可辐射的优质案例资源。培训时间为54学时,其中线上48学时、线下6学时(1天)。 |
73 |
线下本地培训 |
||||||||||||||||||||||||||
5 |
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 |
县级培训团队(骨干教师和教研员) |
全学段 |
全学科 |
提升培训团队的政策理解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有效支持学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后期,聚焦指导团队的信息化学科教学指导能力,巩固和发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成果,通过学科案例打磨和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取,扩大成果的辐射和影响范围。 |
以区域能力提升工程的高成效落地为核心任务,开展工作方式混合研修。培训时间为48学时,其中线下30学时(5天)、线上18学时。 |
25 |
线下异地培训 |
||||||||||||||||||||||||||
合计 |
|
|
3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