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系统依托于自然资源管理平台,集建设用地审批、矿业权审批及测绘行政审批三大业务审批应用于一体,实现了自治区、市、县(区) 三级联审,审批事项“一网”申报、报件合规性“通查通验”、审批结果电子证照自动推送,与自治区政务服务网深度对接,形成了以政务服务门户网站为核心,集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政务公开、数据开放共享为一体的政务服务系统。但系统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根据自然资源部有关要求需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事项流程搭建;二是建设用地审批子系统自 2010 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目前已无法满足安全性、实用性等需求,急需按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等要求对建设用地审批子系统进行升级优化;三是需对行政审批系统和测绘作业证管理系统日常故障处理和安全防护。
总 预 算:120 万元。
序号 |
标的名称 |
品 目 分类编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是否进口 |
1 |
电子政务系统升级改造运维(行政审批系统运维及优化升级、测绘作业证管理系统运维) |
C020603 |
项 |
1 |
否 |
(四)技术商务要求
1.技术要求
(1)建设目标
按照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等有关要求,对宁夏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改造数据库,重构、搭建业务流程等,形成以政务服务门户网站为核心,集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政务公开、数据开放共享为一体的政务服务系统。同时对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系统和测绘作业证管理系统开展日常运维。
(2)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分为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事项流程搭建,建设用地审批子系统重构,行政审批系统和测绘作业证管理系统日常故障处理和安全防护三个主要部分。
1)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事项流程搭建
搭建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事项流程,包含新报、延续、变更、遗失补办和注销。
2)建设用地审批子系统升级优化
升级现有数据库,开展用途管制数据整理,补充完善用途管制数据库。具体包括数据库改造、系统代码翻译、审批流程重构、指标管理模块优化、升级通查通验模块、升级优化图形分析功能、新建用途管制实施监测模块、新增“一码管理”应用等。
3)日常故障处理和安全防护
对行政审批系统和测绘作业证管理系统开展日常故障处理和安全防护。
(3)执行标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矿产资源勘查》《GB/T 25283-2010》;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 1055-2019);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TD/T 1057-2020);
《档案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
《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T 39477-2020);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8566-200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 15532-200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9385-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9386-2008);
《电子证照 共享服务接口规范》(GB/T 36906-2018);
《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做好规章集中公开并动态更新工作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21〕33 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促进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72 号);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2019.11);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
《自治区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做好政府规章集中公开并动态更新的通知 》(宁政公开办发〔2021〕36 号);
包括但不限于本项目实施和验收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4)技术要求
统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 号)、“信创工程”适配、国产化商用密码应用等要求,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结合已有业务应用系统,通过新、改、扩建等方式,搭建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事项流程,逐步构建全流程用途管制应用体系,提高便民利民和空间治理水平。
1)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事项流程搭建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事项包含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新报(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延续(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涉及合并、分立、改制)变更(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名称、法人、地址)变更(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遗失补办(乙级) 和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注销(乙级)。
2)建设用地审批子系统升级优化
按照用途管制数据规范对现有数据库进行升级,保证数据与数据规范的一致性,全方位开展用途管制数据整理,分析缺失的数据内容和存在的数据问题,对缺失内容进行补充、对不规范内容进行修改等,高水平建设用途管制数据库,为系统建设、决策分析、数据共享等奠定基础。
数据库改造:按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对建设用地审批子系统数据库进行改造,对标数据规范,对数据库重新设计,并对原始数据按照新的标准规范进行清洗、整理,并导入新建数据库。
系统代码翻译:为满足系统运行安全要求,采用JAVA 语言重新对系统代码翻译,保持基础功能不发生变化。
审批流程重构:以新增建设用地报批管控为导向,对审批流程进行重构, 以分批次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审核报批业务为内容,支持组批次建设用地报批项目指标的自动核算,同时,支持与建设用地指标管控应用的联动管控,通过一键获取相关指标,实现各地类面积的自动核算核减, 整体提升审查效率。
指标管理模块优化:基于建设用地审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和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对现有的计划指标管理功能进行优化升级, 开发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下达(产生)、调整、结转、使用、核销、备案功能,改造计划指标查询、统计、监管功能,增加市县级指标管理功能。升级后能够实现在建设用地审批中指标自动审核、自动核减。
升级通查通验模块:基于规则和各类准入清单,将报件合规性审查自检升级为具有数据的完整性、逻辑关系正确性、基本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属性检查、附件材料检查、坐标有效性检查、空间叠加检查等自检功能智能通查通验模块。
图形分析功能升级优化:利用部署在测绘网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分析功能及搭建的内外网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外网受理接件,内网合规性分析计算,提供项目范围区土地利用、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压覆分析结果和图片进行辅助审查。
新建用途管制实施监测模块: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及三类空间管制要求,制定差别化的管制规则和用途转换规则。基于上述规则重点实现对征地实施、用地报批、批后监管等业务过程进行监管,辅助办理调整使用批而未供土地的审查,实时核算各地处置闲置土地任务产生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并且能够实时统计不同需求的计划指标和用地审批数据统计报表。
“一码管理”应用:开发信息上报、审核、综合统计等模块,填报、汇集业务管理数据,形成综合统计基础数据库;使用实体编码串联“规、批、供、用、登、管”等要素管理和空间治理全生命周期,关联集成规划、供地、耕地保护、批后监管、确权登记、生态修复等业务场景,实现“赋码管理”、“一码串联”、“一码管空间”。
其他要求:本次对建设用地审批子系统重构后,应满足信创适配要求。
3)日常故障处理和安全防护
引入专业化运维队伍,采用标准化运维业务流程,对行政审批系统和测绘作业证管理系统进行专业化运行维护,做好日常巡检、故障排查、数据备份、安全防护等工作,确保各业务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提供驻场运维人员 1 名,要求从事运维工作或开发工作 3 年以上。
测绘作业证管理系统运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测绘主管部门提供日常服务工作,包括密码丢失重置、系统操作帮助、远程服务指导咨询等;对新申请测绘资质的单位及现有的测绘资质单位,提供 USB-Key 的发放及更换服务, 并对 USB-Key 的使用提供说明指导;负责维护更新系统的说明书及相关文本材料,并对系统常见问题归纳整理定期更新到系统帮助模块等。
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系统运维:解决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优化系统性能、扩充系统功能、完善开发和维护文档、维护系统载体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配合等保测评及攻防演练等。
4)系统运行性能要求
指标 |
指标值 |
稳定性 |
系统有效工作时间:7*24 小时;不出现重大系统故障。 |
吞吐量 |
具备承受峰值≥500 并发访问量的服务能力。 |
数据调用响应速度 |
在高并发访问情况下,数据调用时间<7s。 |
数据查询响应速度 |
在高并发访问情况下,数据调用时间<7s。 |
安全要求 |
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建设。 |
运行环境 |
系统和数据部署在互联网、自治区电子政务云平台、业务专网。 |
5)系统对接要求
依托自然资源管理平台开展系统对接工作,同时开发数据交换监控模块,实现对数据交换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展示,出现问题可实时预警等功能。
① 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对接
对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依托平台提供的各类数据服务和大数据分析服务,构建决策数据集;本系统建设过程中搭建的各类专题分析模型和指标库,以微服务的形式注册在平台中。
② 与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对接
对接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获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等事项审批结果。
③ 与自然资源部审批系统对接
将合规性审查、表单格式、数据要求、资料清单等与自然资源部审批系统对接,实现自动报盘、一键导入功能。
④ 与宁夏政务服务综合平台对接
按数字政府要求完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对接和电子证照推送。主要涉及服务内容包括:服务评价、登录对接、数据对接和电子证照等。
⑤ 与宁夏土地征收和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对接
与宁夏土地征收和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对接,获取系统中土地征收预公告、社会风险评估、征地补偿方案公告、调查确认、听证、协议等材料, 满足土地报批申请的前期工作及相关资料查询、审查等需求。
⑥ 与其他系统对接
衔接耕地动态监管系统,为农用地内部用途转用审批监管预留端口。借助历年遥感影像和卫片数据,辅助对申报用地是否存在违法状态进行审查。
2.成果要求
1)文档成果:
需求分析报告、技术设计书、数据库详细设计、系统试运行报告、技术总结、用户手册、运维记录、第三方测试报告等。
注:需要符合《自治区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指南》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文档。提供纸质版和电子版各 1 套(.docx 和.pdf 格式各 1 份)。
2)软件成果
优化升级后的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系统(提供源代码)。
3.验收要求
2022 年 10 月 30 日完成建设内容工作并于 2022 年 11 月 30 日前完成上线工作且通过项目中期验收,2023 年 8 月 20 日前通过第三方测试并完成项目验收。
验收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银川市金凤区尹家渠北街 25 号)。
4.商务要求
运维周期:2022 年 8 月 20 日至 2023 年 8 月 20 日。
交货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银川市金凤区尹家渠北街 25 号)。
付款条件:按合同约定。
5.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要求
(1)有专业运维人员驻场提供运维服务。
(2)在服务期内,应始终通过现场服务、电话服务、远程服务等方式提供快速、高效的维护服务。
(3)服务期内须提供所供软件系统的系统 BUG 修复、系统性能优化等服务。
(4)协助提供系统数据备份服务,并定期检验数据备份的有效性。
(5)协助采购人对产品运行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以及其它相关软件)及时进行打补丁、查病毒服务。
(6)投标人在投标时须提出软件系统及运行环境的定期维护计划,对采购人要求的不定期维护提出响应措施。
(7)实施系统维护或修改设计后,应在 1 周内更新有关技术文档并提交采购人。
(8)技术支持方面,提供 7×24 小时的技术咨询服务,每年提供至少 2次对系统运行状况的评估服务,提供每月 1 次巡视服务,检测软件系统及运行环境的运行情况。
(9)故障响应方面,提供 7×24 小时的故障服务受理;对重大故障提供 7×24 小时的现场支援,一般故障提供 5×8 小时支援;故障服务的响应时间小于 1 小时;中断时间不能超过 3 小时。
6.培训要求
(1)投标方需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改进系统功能和性能,并提供有效的二次开发培训。
(2)应针对本项目的最终用户和系统运行维护用户提供分层次培训。需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最终用户的操作培训、对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等。
(3)应制定详细的人员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目的、培训时间安排、人员层次、人数、次数、培训课程(包括课程介绍)主要内容(列出培训基本内容)培训组织方式等。
(4)对于提供的所有培训,必须保证师资力量,主要培训教员应是产品的主要设计和开发者。
(5)培训的内容及方案应由双方协商制定。供应商前来进行技术培训的人员的费用包括在合同总价中。
7.其他要求
投标人需自备生产、开发用电脑、软件等工具。
系统升级后需配合完成等保测评和商业密码应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