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为加强余姚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工作,规范用海行为,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岸线统筹协调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遏制违法用海行为的通知》(浙自然资厅函〔2019〕537号)、《关于加强海岸线巡查和疑点疑点区核查工作的通知》(〔2018〕125号)、《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加强海域巡查监视和疑似违法海域使用核查执法工作的通知》(〔2019〕350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用海项目施工期海域使用监管的通知》相关要求,实施三年余姚海岸线常态化监视监测、在建用海项目监视监测等动态监管工作,保障生态管海、依法用海,为海洋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减少违法用海发生。
二、服务内容
1.海岸线监测
对余姚市约23千米海岸线巡查监测,并编制监测报告。
(1)监测范围:余姚市全市辖区约23千米海岸线。
(2)监测时间:每月监测一次,监测时间三年。
(3)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海岸线变化情况监测和海岸线使用变化情况监测。
①监测内容包括海岸线类型、位置、长度的变化等;
②海岸线使用变化情况包括海岸线使用的项目名称、类型、方式、范围等,已使用的海岸线类型、位置、长度等;
③疑点疑区用海情况监测,通过遥感监测、现场监测等方式,包括涉及海域的范围、占用海域情况、是否属于临时性用海等。
2.在建用海项目监视监测
根据《建设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工作规范(试行)》等技术规范的通知(国海管字〔2017〕3号),根据用海审批情况和需求,对5个用海项目区块约82公顷开展监视监测工作,并编制监测报告。
(1)监测范围:根据用海审批情况和需求,对相应用海项目区块开展监视监测工作。
(2)监测时间:每月监测一次,监测时间三年。
(3)监测内容包括:
①基本特征包括项目用海位置、范围、面积、用海类型、用海方式、海岸线占用和形成等;
②实施进展包括主体工程完成情况和关键工程节点实施情况;
③施工方案包括围堤、填海、构筑物等工程的施工工艺、物料来源以及临时用海设施情况;
④显著影响包括项目施工对周边用海活动影响、引起海域资源环境的显著变化。
三、技术要求
(1)测量技术指标:大地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深度基准采用理论最低潮面;分幅采用标准分幅;
(2)现场调查成果符合《海籍调查规范》(HY/T124-2009)要求;宗海图绘制符合《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试行)》要求;
(3)实地勘测主要采用RTK星站差分接收机、移动终端、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设备;
(4)实地勘测精度:定位点位中误差应一般不大于±0.1m;最大误差不超过2倍中误差;
(5)遥感监测遥感影像要求分辨率不低于1米、定位精度不低于1米。遥感影像一般要求云量≤10%,影像色彩自然、层次丰富、反差适中;影像纹理清晰、无影像发虚和重影现象,各种地类物征明显、边界清晰;
(6)监测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取得测绘作业证书,测量设备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项目依据
(1)国家海洋局《海域使用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试行)》;
(2)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工作规范(试行)》等技术规范的通知(国海管字〔2017〕3号);
(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岸线统筹协调管理工作的通知》;
(4)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遏制违法用海行为的通知》(浙自然资厅函〔2019〕537号);
(5)《关于加强海岸线巡查和疑点疑点区核查工作的通知》(〔2018〕125号);
(6)《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加强海域巡查监视和疑似违法海域使用核查执法工作的通知》(〔2019〕350号);
(7)《海籍调查规范》(HY/T124-2009);
(8)《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HY/T251-2018)。
五、成果提交与验收
按照有关规范和任务开展情况,三年监测期间,每年提供余姚市月度大陆海岸线巡查表、月度在建用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表、年度海域使用常规监视监测总结报告等项目成果。
六、商务条款
1、服务期限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年。
2、付款方式
(1)合同签订生效并具备实施条件后7个工作日内,采购人支付合同价的20%作为预付款。
(2)采购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每满一年对投标人提供的成果报告组织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采购人支付合同价款的1/3。第一年支付合同价款的1/3时应当扣除20%的预付款。
3、履约保证金
为保障合同相关条款顺利履行,中标人应向采购人交纳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为合同价的2.5%
履约保证金形式:以银行汇票、转账、电汇、保函等形式缴纳至业主专用帐户。履约保证金在服务合同完成后无息退还。如中标供应商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任何义务,采购人有权从履约保证金中得到补偿。
4、价格约定
(1)本项目最高限价:720000元
(2)合同履行期间,投标人承诺的投标报价已包含所有费用,且不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变动而调整,投标人应充分考虑合同执行期间所有市场风险及工程环境风险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