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项目范围及要求
1.工作目标
对绍虞平原地面沉降易发区开展水准监测,建立水准监测网络,进行监测数据分析及地面沉降预测预警工作。
2.项目范围
为绍虞平原地区地面沉降易发区,总面积768.76平方千米。包括越城区的灵芝、东浦、斗门、东湖、马山、孙端、陶堰、沥海等镇街,柯桥区的马鞍、齐贤、安昌、柯桥、华舍、钱清等镇街,上虞区的松厦、盖北、谢塘、百官、道墟、曹娥、东关、小越、驿亭等镇街。
3.项目内容
建设观测水准线路,具体包括二等水准网的技术设计、基准点和监测点的实地选定、水准标石的埋设、二等水准观测、水准网平差计算、首期监测报告的编制等。预期工作量为水准观测线路约230千米、新建水准点约110个、利用旧水准点约30个。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3.1资料收集与沉降监测网设计
水准网布设前,进行踏勘,收集水准资料、地质、水文、气象及道路资料。在已有的一等水准路线基础上进行技术设计,根据大地构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优选最佳路线构成监测网形。
3.2 选点和埋石
选择地基稳定,具有地面高程代表性,并且利于标石长期保存和高程连测的地点,根据其埋设地点、制作材料和埋石规格的不同,设置基岩水准点、基本水准点、普通水准点。
3.3水准观测
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进行二等水准测量。
3.4开发数据分析软件及图件报告编制
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对异常点开展实地调查、分析筛选,编制沉降观测成果表。开发基于 GIS 的沉降分析系统,系统应自动绘制监测点位置分布图、地面沉降等值线图等图件,输出沉降观测分析报告。GIS沉降分析系统,应采用不低于0.2米的航空DOM影像(当年度影像由中标单位提供)及DLG矢量数据(由甲方提供)为底图,系统应具有观测数据处理、监测数据管理、浏览查询输出、监测分析、三维模拟、回归分析等功能。
4.技术要求
4.1技术标准
(1)DZ/T0283-2015《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
(2)DZ/T0154-2020《地面沉降测量规范》;
(3)GB/T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4)CJJ/T73-2019《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
(5)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
(6)GB50026-2020《工程测量规范》;
(7)GB/T20257.1-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8)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9)CH/T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4.2空间参考
平面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0度,按3度标准分带)
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重力基准:2000国家重力基准;
时间系统:北京时间。
4.3精度要求
技术等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
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不超过1.0mm,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W不超2.0mm。
5.成果要求
主要成果包括:图件成果及相关文档成果。
1)技术设计书;
2)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3)水准仪、水准标尺检验报告;
4)沉降观测成果表;
5)沉降曲线图及沉降等值线图;
6)基于 GIS 的沉降分析系统;
7)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6.服务期限
工作周期为二年,具体实施工作年限为2022-2023年。其中2022年开展项目招标、二等水准网的技术设计、基准点和监测点的实地选定、水准标石的埋设等工作。2023年开展二等水准观测(水准点埋设经一个雨季稳定后)、水准网平差计算、首期监测报告的编制等工作,提交项目成果资料。
7.售后服务
本项目验收完成后,中标人还需提供完整可行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内容包括监测网络维护、数据临时处理,及时响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承诺售后服务年限等并在项目所在地设有服务网点,以便及时响应。
8.质量要求
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及技术标准等相关要求。
9.验收
经省级及以上法定测绘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并出具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10.付款方式
10.1合同生效以及具备实施条件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支付合同总额的60%作为预付款;
10.2项目通过验收并提交最终成果后30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40%;。
11.其他要求
中标供应商必须按规定程序和安全文明服务有关要求进行实施,承担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意外其责任由中标供应商承担采购人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