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江北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208100000291638 文档页数:66页 所需下载券:10
江北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项目

 招标需求

一、项目背景

浙江省提出,2021 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启动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城市风貌整治提升聚焦城市、县城的中心城区,突出重要节点和重要区域建设,注重推进城市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自 2022年起,每年建成 50 个左右城市风貌样板区,择优公布 20 个左右“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县域风貌整治提升聚焦美丽县城、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联动发展,注重推进县域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自 2022 年起,每年建成 30 个左右县域风貌样板区,择优公布 10 个左右“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

江北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落地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持续推进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举措,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为打造整体大美、浙江气质、江北特色的城乡风貌新时代“富春山居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结合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组织编制的《浙江省市县(市、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导则(试行)》文件要求,启动编制江北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宁波市江北区行政辖区。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浙江省市县(市、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导则(试行)》

4、《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四、规划目标

为推进全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规范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内容和技术深度,引领各项工作的开展。到“十四五”期末城乡风貌管控的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基本完善,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江北区城乡风貌品质进一步提升。

五、规划原则

规划引领、整体协调。注重“规划引领、整体设计”,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坚持规划和后期运营相结合,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做亮全域美丽大花园的生态底色,提升城乡风貌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打造生态、宜居、自然、和谐的大美画卷。

特色彰显、文化传承。注重挖掘和展示江北区的历史及文化特色,展现文化自信,彰显建筑地域特色,落实文化传承和现代营造的有机统一,着力增强风貌辨识度,展现特有气质。

未来导向、系统治理。将未来社区理念贯穿城乡建设和风貌整治提升全过程,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将风貌提升与功能提升、生态提升、治理提升一体推进,注重加强与未来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的深度融合和集成推进。

示范引领、全面推动。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开展整治提升样板项目、样板区域建设,注重更新改造、整合提升,强调量力而行、民生导向,探索形成样本,积累一批技术,走出一条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的科学路径。

六、 主要任务

制定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开展城乡风貌评估,梳理地域风貌格局及特色元素,查找短板问题,明确特色定位、整体格局和整治提升的重点区域,落实“十四五”重点项目和年度工作推进要求。可结合实际在行动方案中对廊道界面、建筑控制、色彩指引、绿化提质、管控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落实。整治提升行动方案要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为指导,与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统筹推进城乡自然人文整体格局保护和塑造。保护城乡的自然山水格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指导各地在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中落实好风貌整治提升的要求,加强自然生态修复,落实重要的城市景观轴线、景观廊道和县域特色风貌大走廊、生态廊道,营造更具魅力的城乡风貌空间。注重蓝绿空间的生态价值保护和利用,按相关规范标准做好功能及业态的植入,让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真正成为魅力空间和活力空间。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按规定完成保护规

加强城市重要节点和区域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把未来社区理念全面落实到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加快推进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未来社区建设项目落地和有效运营。注重自然空间、历史文化、建筑形态的系统融合,加强建筑形态、高度、材质、色彩以及与空间界面的协调统一。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打造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建筑,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加快推进城市风貌整治提升项目建设,把入城门户、特色街道、中心广场、滨水空间、历史地段、未来社区、城乡接合部等作为重点,打造一批整体风貌协调、地域文化突出、空间体验丰富、功能活力十足的城市风貌标志性成果。

 

六、编制内容及深度

开展城乡风貌评估,梳理江北区地域风貌特色,提出城乡风貌短板问题。因地制宜,对城乡风貌的整体格局、廊道界面、建筑控制、风貌管控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落实,明确整治提升的城乡重点区域。

(1)现状基础与风貌评估

简述江北区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概况,提出江北区在浙江以及宁波市经济社会和自然人文环境格局中的地位和特色。对各类现状要素进行系统梳理,总结问题、挖掘特色,在下一步方案编制中扬长补短。

(2)总体风貌特色框架

结合江北区发展特色,从整体层面出发,明确城乡风貌总体目标与总框架突出地域内涵,彰显地方气质。

(3)城市风貌整治提升方案

在上位规划的指引下,从城乡风貌提升的系统提升的角度出发,提出自然、社会、城建等方面的行动策略,尤其是明确城市入城门户、重要公共空间、地标节点、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提升要求

(4)样板区项目库

根据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结合“十四五”重点项目,明确县域、城市样板区范围与时序,同时提出近期重点实施的项目清单,对近五年实施内容按年度进行清单化管理,提出实施举措,制定建设项目分布图。

 

七、成果体系

江北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的成果由方案文本、图集和项目库表组成。规划文本对城乡风貌提升进行系统阐述和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思路和具体措施。图集结合文本配置,图集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图件:

(1) 项目总述特色资源分布图:表达全域范围内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环境、空间环境等各类特色资源分布。

(2) 综合现状图:结合深入的调研,提出综合反映城乡现状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及城镇村分布,以及特色资源等分布情况。

(3) 江北区风貌结构规划图:表达城乡总体景观风貌格局的优化意图和布局结构,包括重要的区域、节点以及廊道。

(4) 中心城区风貌格局规划图:在全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对城区的研究分析,表达中心城区景观风貌的优化意图和布局结构。

(5) 城市风貌整治提升重点项目分布图:结合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规划要求,结合风貌提升的目标,表达城市风貌整治提升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位置、范围以及控制要求等。

(6) 城市风貌整治提升重点区域规划图:表达城市风貌整治提升重点区域分布,根据各个板块的发展条件和风貌特色,选取对于江北特色风貌彰显具有特别意义的区域,提出重点区域风貌提升措施和建设指引等。

(7) 江北区风貌整治提升重点建设项目分布图:确定合理的项目实施的顺序,并结合实际需求,表达县域风貌整治提升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位置、范围以及控制要求等。

(8) 江北区美丽风景带规划图:表达县域美丽风景带规划布局,串联的未来社区、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节点,以及美丽风景带提升措施和建设指引等。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