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采购的“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2022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基地(教育)智能教育教师发展中心”对应的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项目属性:服务类
品目类型:数据加工处理服务(C020302)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2022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基地(教育)智能教育教师发展中心项目。
2.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
3.服务地点:在服务期内,按采购人要求在项目具体服务方案指定地点内。
4.采购预算:200万元。
二、项目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中央网信办《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通知》要求“超前探索智能社会的运行模式、法律法规、标准规划、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公布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广州市入选首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特色基地。《广州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建设方案》明确“智能教育师训中心侧重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培训方面的实验和研究”。
为开展国家智能教育治理的实验研究,广州市成立四个智能教育中心,其中“智能教育教师发展中心”落地广州开放大学(原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开展智慧师训社会实验研究(下简称“AI实验”),包括教师智能助手工具、智慧师训元宇宙、教师大数据画像、AI课堂分析等社会实验研究。同时,依据广州市以地级市单位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广州市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广州开放大学为具体实施单位(下简称“AI助推”)。本项目结合两个国家级项目推进社会实验研究和试点建设工作,拟采购沉浸式教师研修环境、直录播互动教学助手工具、人工智能课堂测评等服务。
三、总体要求
(一) 项目目标
①模块一:沉浸式教师研修服务
提供7个可适用于教师培训的虚拟场景(其中4个场景分别面向天河区、越秀区、白云区和花都区共四个实验区建立行政区域特色培训场景,其他场景应基于数字孪生技术为广州开放大学的定制化多个满足不同需求特点的智慧师训场景),提供不少于20个定制化的数字虚拟教师角色,根据虚拟场景的功能开展教师研修活动,并可提供游戏化研修任务设计,在元宇宙概念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沉浸式教师研修。提供一批虚拟现实教学工具,包括问卷调查、互动练习、视频会议等,在元宇宙概念下通过开展虚拟现实的沉浸式培训活动解决线上参与者临场感不足、多方互动难、体验效果差等弊端。超前探究并建立“智慧师训元宇宙”,让线上参与者既能使用VR设备沉浸式参加研训活动,又能使用便携式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以第一人称视角参加研训活动。为达成服务目标,应提供不少于20套VR设备,能提供不少于50个同时在线的账户(含VR设备或智能手机等设备登录在线的账户),实现线上线下研训的深度融合,能通过定制化的数字孪生场景提升教师参与感、具身感和存在感。协助采购人完成“研判元宇宙概念的沉浸式教学环境对教师培训的影响”的研究任务,并提供服务过程的实验数据和形成专题报告。
②模块二:直录播互动教学助手服务
提供基于5G新基建的直录播互动教学服务,能够初步形成“互联网+教育”新型服务供给模式,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广州市“三个课堂”的建设与应用,打造市级示范性“双师课堂”优秀案例,智慧课堂建设赋能“双减”,推动智慧师训高质量发展。提供覆盖全市11个行政区的优质课堂教学资源,提供一批互动教学智能助手工具;推动网络教研规模化、常态化实施,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深入推进“三个课堂”研究与实践,探索教研帮扶新模式,整体打造线上线下教育相融合的广州品牌。
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建立“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模式,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打造一批区域“AI+智慧师训”典型案例和建设成果。协助采购人完成“研判教学智能助手工具对教师教学的影响”的研究任务,并提供服务过程的实验数据和形成专题报告。
③模块三:人工智能教师课堂测评服务
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教学测评服务,综合运用声纹识别、语音识别、视频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依据现代课堂教学评估评价教育理论,形成重要的分析维度,对课堂的教学互动、教学风格、思维特征、知识覆盖进行准确深刻的透视,重点评价课堂对学生合作交流、思维方式的培养,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评测诊断,与通常立足于学科知识的学科分析评价形成互补。通过以上常态化分析,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为教师提供第三方的观测工具,形成广州特色的教师智慧评价,帮助教师进行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课堂转型。
在课堂大数据分析基础上,通过关键因子分析,挖掘区域特征、结合人工专家评价,分析人工智能课堂各维度和学科年级的关联规律,建立广州课堂评价常模,开发课堂教学评价大数据指数,用于直观评价课堂和区域教学水平。为打通大数据评测评价和教师培训之间的通道作数据支撑,为精准培训奠定基础。开展智慧师训方面的前沿研究,培养一批具备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协助采购人完成“研判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师精准施训的影响”的研究任务,并提供服务过程的实验数据和形成专题报告。
(二)项目整体框架
整体对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下称“广州继教网”),以广州继教网为核心,为下述各个模块提供入口管理,实现集成整合一体化服务。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采购沉浸式教师研修服务、直录播互动教学助手服务、人工智能教师课堂测评服务等共三大模块,从教师智能助手工具、智慧师训环境、教师课堂大数据分析与评价等方向入手,打造新技术赋能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整体项目框架。
(三)项目详细建设要求
1.模块一
(1)系统需求
沉浸式教师研修服务按照教师培训场景开展教师研修活动,提供场景化、进阶式任务设计功能,建立“智慧师训元宇宙”,基于数字孪生技术为广州开放大学的定制化不少于3个智慧师训场景,场景1:支持一对多远程集中培训的互动教学和多对多远程研修活动的教学场景,场景2:支持混合现实技术的互动教学场景,场景3:支持远程观摩学习的互动教学场景。面向天河区、越秀区、白云区和花都区共四个实验区定制化场景,应能满足对应区域需求的按实际需求通过实地调研进行特色化培训场景定制。所有场景应能同时满足不少于50个人同时在线(含VR设备或智能手机等设备登录),其中不少于20人同时通过VR设备在线参与交互式研修,并支持裸眼参与,实现较好的教师研修效果,提升研训质量。
(2)系统组成
“智慧师训元宇宙”提供沉浸式教师研修服务,建立“数字虚拟中心”系统,系统包括功能租赁、场景定制、设备租赁服务、技术支持服务以及软件著作权申请服务组成。
(3)系统部署要求
“智慧师训元宇宙”具体执行支撑等服务需求如下,包括项目管控、培训、调测、活动支撑和设备供应及储运等。
服务类别 |
服务内容 |
数量 |
线上服务 |
专家培训(3.5小时内) |
不少于10次 |
专业培训(3.5小时内) |
不少于15次 |
|
专项支撑热线(5*8小时/周) |
不少于1期 |
|
线下服务 |
市内单会场调测(3.5小时内) |
不少于10次 |
市内单会场培训(3.5小时内) |
不少于10次 |
|
市内单会场支撑(7小时内)(20终端内) |
不少于10次 |
|
设备服务 |
VR一体机,128G,相当于NVIDIA RTX2060,视场角98°,wifi接入等。(设备参数不低于上述配置)由供应商提供设备用于本项目服务。 |
不少于30台 |
维护与储运 |
不少于1期 |
|
场景租赁 |
实验区校定制化场景4个 |
1年 |
广州开放大学定制化场景3个 |
1年 |
|
虚拟空间功能及空间应用服务 |
用户沟通需要使用的频道, 同时在线不少于50人 |
5个频道/年 |
2.模块二
(1)系统需求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5G新基建等技术的应用,应能满足教师的常态化教学需要,以解决教学分析评价的量化问题为目的,提供包含多种互动教学(工具)功能的一体化平台服务,同时能支持PC端、移动应用端等设备,具备不少于20万人同时在线学习的能力。常态化开展市级“双师课堂”服务,服务量不少于8次。
(2)系统功能
支持“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教学,支持1对1或1对多的双师课堂。支持OMO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研训),具备多样化不同形态适配教学需求。提供社群交流、电子白板、智慧课堂、直播录播、作业考试等系统,海量富媒体备课资源和题库,提供包括答题器、抢答器、分组、小黑板、多向屏幕共享、无线投屏和理科虚拟仿真实验等不少于20种课堂小工具,支持同步记录生成课堂实录、回放、存储和数据分析报告,能协助采购人建立“云端资源中心”并对接资源数据。
(3)系统组成
直录播互动教学助手服务由社群交流模块、直播录播模块、云盘空间模块、教学工具模块、在线教室模块、后台管理模块、活动支持服务以及软件著作权申请服务组成。
(4)系统部署要求
系统功能主要通过平台上各个模块实现,具体的清单如下:
1 |
社群交流模块 |
1.支持师生间发送文字、语音、本地文件、截图、图片等方式答疑; 2.支持创建临时教室,师生间进行一对一、一对多视频在线互动答疑; |
1套/年 |
2 |
直播录播模块 |
1.直播课堂应用统计管理系统可对教师授课以及学生上课情况进行多维度统计。 |
1套/年 |
3 |
云盘空间模块 |
1.支持学校资源建设: 2.提供教师个人资源库建设和管理功能:存储:支持教师在个人云盘存储个人私有资源;上传:支持单条上传教学资源; 3.操作:支持教学资源查看、移动、复制、上传文件,授权后的资源可以下载和删除。 |
1套/年 |
4 |
教学工具模块 |
1.教学互动工具不少于20种; 2.教学功能包括教学资源演示、画笔、桌面共享、文本协作、抢答、举手、计时器、随机选人、分组讨论、投屏、作业、测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保存和分享板书等; 3.支持教室内直接进行虚拟物理实验、虚拟化学实验; 4.支持多种保存分享板书的方式,不限于保存至本地和云盘、分享板书、保存和分享板书图片、手机扫码保存板书图片以及复制板书图片等 |
1套/年 |
5 |
在线教室模块 |
1.支持新建课程/教研活动 2.需支持课程检索功能 3.支持课节设置功能 4.支持课程/教研数据统计 |
1套/年 |
6 |
后台管理模块 |
1. 支持教师、助教、学生、班主任等身份管理; 2. 可以支持教师授课、学生课程数据统计。 3 提供教师、助教、学生、班主任、管理员等分级管理身份,可以支持各类角色用户权限设置管理。 4. 支持处理不同用户的权限、功能; 5. 登陆验证:验证用户权限; 6. 个人资料:填写或者修改自己的个人资料; 7. 隐私设置:支持用户性别、生日、所在地区等个人信息是否公开进行设置,支持是否通过手机搜索设置; 8. 角色权限配置:针对相应的角色,支持设置功能模块的浏览、操作等访问权限。 |
1套/年 |
7 |
活动支持 |
不少于2人的活动直播服务团队、双师课磨课支持、直播技术支持等 |
12次 |
3.模块三
(1)系统需求
结合AI大数据分析报告,对比分析教师提升的情况,让每一位教师的测量结果与原有数据进行对比,找到改进成果及继续待完善方向。为打通大数据评测评价和教师培训之间的通道作数据支撑。建立的教师管理与课堂测评评价云平台能够迅速分析出教师教学特征,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阶段性跟踪。实现根据不同类别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类别、分阶段、分层级精准施训,建立的区域评价标准和广州市评价标准能把教师的各个阶段从分析到精准施训以达到初测→精准施训→检验达标(升阶降阶)→再精准施训→再检验达标的闭环。整体方案全部实施将对应中小学“三类四阶段”、中职“两类四阶段”进阶式培训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2)系统功能
AI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特征,给出分析结果报告,量化指标建立课堂教学大数据指数。提供听评课结果报告的下载或打印功能,提供在线呈现的数据看板,提供教师课堂教学回放功能。协助采购人建立“AI教学测评中心”,并能具备对接数据到“智慧教育3D驾驶舱”的能力。
(3)系统组成
人工智能教师课堂测评服务项目由课堂教学特征AI分析服务、课堂教学评价大数据指数及辅助培训服务组成。
(4)系统部署
人工智能教师智慧评价实验采购课堂大数据分析服务需求如下,包括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评测诊断服务,在课堂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建课堂教学评价大数据指数、辅助培训服务。
序号 |
服务类型 |
参数/分析维度/用途 |
数量 |
1 |
课堂教学特征AI分析服务(公有云) |
系统支持课堂教学的语音或视频文件上传到云端,支持教案上传、并在云端进行分析报告下载,在分析文件上传时可按照区域、学校、年级、学科、老师等信息进行标注 支持分析结果在线复盘,复盘时同步提供对于课堂分析的参考数据,包括弗兰德斯互动、学习发生知行模型、IRE互动、知识图谱、教师语速、语言凝炼度、教师想象力、语言难易跨度等数据及数据量表 支持教学思维过程分析,包括教师兼顾学生思维的均衡情况、课程思维结构的清晰度、课程结构设计的四维均衡度、学生左右脑激发的平衡度、学生四种学生风格的激发情况、教师授课知行风格兼顾情况、教师推动有效学习的程度 支持交流互动过程分析,包括弗兰德斯互动、IRE问答评分析、以及S-T互动分析 支持知识点关联分析,包括知识点覆盖率、知识图谱辐射面、学生响应知识的情况、师生发言的相关度 其他课堂支撑细项分析,包括课堂信息量、教师情感饱满度、教师语言凝练度、教师授课的语速、教师课堂想象力激发度、教师积极情感占比、课堂语言可理解度、学生积极情感占比等 |
1000份 (前后测对比报告) |
2 |
课堂教学评价大数据指数 |
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达成三个类别,具体化9个评价指标建大数据指数,包括目标定位、课堂艺术、课堂调控、思维激发、评价反馈、整体发展、合作交流、学习体验、目标达成 |
1000份 (前后测对比报告) |
3 |
辅助培训服务 |
结合AI大数据分析报告,协助邀请学科测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报告解读,辅导教师发现教学改进方向 |
2次 |
详情见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