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按照省林草局印发《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推进方案》,结合阿坝州实际,特制定阿坝州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推进工作方案,需要完成相关工作。
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规划范围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1°38′4″~103°22′51″、北纬32°44′24″′~33°59′51″,总面积8336平方千米,其中核心保护区4198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4138平方公里,涉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阿坝县、红原3县,共计1州3县20个乡(镇)和1个四川省白河国营牧场。
★二、服务内容
根据阿坝州《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任务清单》,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推进体质机制建设、有序调处矛盾冲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监测监管体系、加强宣传普及,凝聚社会共识以及促进社区协调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共计11项报告编制,具体如下。
1、《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资源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方案(建议稿)》。
收集林草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自然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相关律法规条例、水资源、渔政、河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综合执法部门设置等意见,综合考虑若尔盖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管理范围、性质、强度等,明确管理能力建设目标,编制《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资源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方案(建议稿)》,建立健全完善的管执法管理体系,实现严格规范管理。
2、《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创建阶段拟建区内生产经营活动管控意见》
实地调查若尔盖国家公园林草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旅游业生产经营活动、工矿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状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编制《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创建阶段拟建区内生产经营活动管控意见》,确定特许经营者的准入方式,拟定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管理方式,行为约束要求,监督管理机制等内容。
3、拟建区内人工商品林调处方案
若尔盖国家公园范围内林地面积427.09平方公里,其中乔木林地9.17平方公里,灌木林地417.91平方公里,其他林地0.01平方公里。
收集最新国土三调融合数据、最新林地一张图数据,实地调查核实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内的人工商品林情况,并编制人工商品林调处方案。
4、《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核心区内原住居民有序搬迁建议方案》
若尔盖地区的若尔盖、红原和阿坝县2020年户籍人口分别为79668人、48855人和81614人,以藏族为主,第一经济产业为畜牧业。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统计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核心区内原住居民具体户数、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分布情况、学历程度等基本情况;统计牛羊数量、分布情况;收集核心区居住民搬迁的相关政策文件等,编制《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核心区内原住居民有序搬迁建议方案》,评估原住居民活动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统计现有居民每人搬迁成本数据;每人安置地建设成本(包括征地成本)数据;每人过渡费数据。
5、《共同保护协议》
收集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偿、天然商品乔木林停伐管护补助、林权所有者补偿、商品林赎买、草畜平衡补偿、草地所有者补偿、湿地所有者补偿、耕地保护补偿、文化资源保护补偿等资料,调查核实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内的集体土地、公益林、草原、湿地面积,与土地所有权人进行沟通走访,询问意见,形成《共同保护协议》。
6、编制《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生物多样性专项保护行动方案》
收集《自然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阿坝州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方性生态保护类条例、《阿坝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规划》等,通过实地调查生态系统,国家保护动植物、景观资源等分布情况,制定《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生物多样性专项保护行动方案》,针对若尔盖国家公园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生态保护任务、生态修复任务、物种保育任务、自然景观和遗迹保护任务以及管理体系建设。
7、编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
梳理各项生态补偿资金和渠道,实行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社区内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方式与标准,引导生态补偿资金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完善国家公园经营收入的利益分配机制,结合资源资产权属现状,推进国家公园经营收入合理分配。
编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探索国家公园内保护地役权改革,提出新的补偿方式,提高原住民收入。
8、《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灾害防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案(建议稿)》
调查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内保护站点、外来入侵物种防范检疫站建设情况及设备设施硬件情况、巡护道路及森林草原火灾及有害生物预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收集《森林草原防灭火标本兼治规划》、林草有害生物报告、地质灾害报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情况报告等资料,编制《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灾害防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案(建议稿)》,提出森林草原防火体系、林草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疫源疫病防空体系等建设方案,并进行投资估算,制作相关图件。
9、《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自然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收集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生态旅游专项规划、建设情况报告、林业和草原发展规划、自然保护地的总体规划、科考报告或生物多样性报告;调查统计巡护员数量及基本信息;调查各县教育事业现状、教育发展规划、县内研学活动开展情况、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课程开展情况、教育制度、自然教育机构等基本情况,统计目前各县宣传渠道具体信息;调查停车场、环卫、供电、通信、给排水、消防基础设施现状及规划;各级道路现状及规划;县内交通发展规划。针对若尔盖国家公园实际情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调查与梳理,编写《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自然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具体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自然教育设施体系、师资体系、运营体系、投资估算等内容,并制作相关图件。
10、《城乡社区共建共有共享试点方案》
实地调查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社区基本情况,包括社区数量、名称、面积、管理户数、分布情况、常住人口等;收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城乡社区共建共有共享试点方案》,找准主要任务,尊重社区居民的合理发展诉求,引导国家公园社区居民参与国家公园管理与经营,合理测算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公益服务等需求,规划生态管护岗位、社会公益服务岗位,并落实到乡、村、组,建立城乡社区共建共有共享队伍和保护机制。
11、《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社区绿色转型实施方案》
调查统计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内社区基层党组织数量、人员、运行、场地等情况;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情况,包括社区活动中心数、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服务站、体育设施、学校、社区托幼等基本情况;收集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社区近3年的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收集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有效措施;收集城乡社区三治情况。
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综合分析评价社区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情况以及发展潜力等的基础上,促进社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编制《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社区绿色转型实施方案》。
★三、成果要求
根据服务内容提交11项成果报告。每项成果提供10套纸质版,包含文本、表图(如有),每项成果提供电子版一套。
★四:商务要求
1、服务时间:签订合同后1个月以内完成成果报告提交。
2、服务地点: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
3、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公园设立工作指南(试行)》和《国家公园管理局关于同意开展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的函》(公园函字〔2022〕3号)要求,并通过州林草局组织的相关审查。后续随时根据州林草局要求对编制内容进行免费修改,确保所有服务内容完全满足业主要求,并顺利上报省林草局。
4、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15天内,支付合同金额的30%;编制完成11个方案的送审稿,支付合同金额的50%;提交的成果报告通过州林草局组织的相关审查后,支付合同金额的20%。
5、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205号)的要求进行验收。
注:标注“★号”的为本次采购项目的实质性要求,不满足作无效响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