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注:
本说明中提出的技术方案仅为参考,如无明确限制,供应商可以进行优化, 提供满足用户实际需要的更优(或者性能实质上不低于的)服务方案,且此方案须经磋商小组评审认可。
序号 |
条款名称 |
内容、说明与要求 |
1 |
付款方式 |
合同签订后,按《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通知》(皖财购〔2022〕556号)要求,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金额40%的预付款,项目建设完成并验收 合格后付至合同价的100% |
2 |
服务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3 |
服务期限 |
合同签订后 3 个月完成项目建设工作 |
4 |
|
|
二、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虽然阜阳市部分家政企业在“互联网+家政服务业”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总体规模偏小,使用范围偏窄,与先发地区发展对比有较大差距, 信息不能实现共享,资源不能共用,行业发展因此进入瓶颈期。从上海等沿海先发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家政服务企业只有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 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道路,才能有效拓展市场空间,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2、建设目标
整合多方数据资源、创新家政商业模式、形成阜阳市“阜大姐”家政品牌,打造一个具有认知度、公信力、开放化、可持续运营的互联网家政公共服务平台,旨在推动家政服务行业提质扩容,提升行业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为家政企业及家政服务人员提供公共综合服务及需求撮合,加强对家政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服务和监管,规范经营行为, 推动家政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构建“诚信、优质、便民、高效”的家政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并促进阜阳市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服务需求
一、建设内容
(一)搭建阜阳市放心家政公共服务平台
阜阳市放心家政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桌面端及移动端,桌面端包括家政企业端和管理端(市县两级商务部门管理+协会管理),移动端包含消费者端(可为微信小程序)和家政服务人员端。
平台能实现线上、线下的互通,使家政企业、从业人员、普通消费者从中受益。解决家政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当地家政企业发展。
平台可实现功能为:
1.提供养老陪护、育婴师、月嫂、保姆、钟点工、医疗陪护、家庭护理、涉外家政、照顾老人、物业、维修、私人订制等工种的服务展示;
2.能完成选择服务、下单、确认订单、付费、评价、订单申诉等服务流程;
3.可依据服务质量、仪表仪容、上门速度、服务回访等进行评价:
4.消费者可查看并选择家政信用信息,查询家政从业人员的服务历史和评价记录,直接在网上下单;
5.消费者可在平台发布家政需求信息,让家政企业或从业人员查看其需求,双方展开互动;
6.建立家政服务人员信用档案,争取与商务部统一平台数据打通,指导从业人员标准化操作,实现对人员的规范管理,加强对家政企业的实时监督。
(二)接口互联
打通与安徽省“皖事通”、信用中国(安徽阜阳)、人社等部门的数据互联。
注:皖事通接口互联属于验收项目,其余根据发改委、人社局等单位实际情况,不作为强制性验收项目。外部接入第三方服务预计包括手机支付服务(家政企业选择性使用,使用者支付费用)、即时消息服务等,此服务中包括上述第三方服务费用,其中需按年付费项目,至少包一年,按使用频率支付项目,需预估频率,做好预算,并在标书中注明。
二、项目开发、实施要求
(一)技术要求
平台需基于阜阳政务云平台开发、部署,统一采用政务云平台提供的软硬件资源环境及安全保障体系,参考硬件设备配置,以阜阳政务云实际情况为准。
服务器 |
数量 |
最低配置 |
备注 |
政务云服务器 |
1 |
2 核 4G,带宽 5Mbps,40G 硬盘国产操作系统 |
WEB 服务器、负载均衡器、网关、消息中间件 |
政务云数据库 |
1 |
国产数据库(TiDB、OceanBase、PolarDB) |
—— |
政务云对象存 储 |
1 |
1T 存储规格 |
—— |
政务云SLB |
1 |
SLB,选择 6Mbps |
—— |
平台开发需基于成熟先进的技术框架,确保可持续、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方便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平台移动端为微信小程序, 需基于微信开放平台开发、部署。平台设计所使用的软件最大程度满足国产化要求。
(二) 安全要求
项目按照《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要求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采用安全技术, 建立系统安全保障体系,项目完成后需要通过一次三级等保测评,项目费用包含测评费用。
(三) 数据要求
通过建立阜阳市放心家政公共服务平台,归集阜阳市家政领域数据资源,可将家政服务人员就业情况(包括从业人数、年龄学历分布、职业技能培训情况),企业主体基础数据、信用数据、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共享数据、家政相关的订单数据、成交金额等数据进行共享。
(四)售后服务
承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方案,开展应用系统的日常监控和维护,保证系统 7×24 小时不间断服务;提供 7×24 小时本地化技术服务支持,系统出现故障时,技术人员在 2 小时内响应,12 小时内解决故障并恢复系统运行。
(五)项目实施工期要求
合同签订后 3 个月完成项目建设工作,试运行 3 个月后正式上线。
需配备 1 名项目经理;项目研发人员不少于 3 人,项目运维人员 1 人。
(以上人员名单须在服务前提供给采购人并经采购人认可)
三、工作内容及成果提交
1.项目任务
主要任务包括需求调研、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部署调试、用户培训、系统文档移交、项目验收、项目运维等工作。
项目投标供应商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编制数据接口规范、服务调用规范。
2.技术文档要求
主要包括:软件需求分析报告、软件设计报告、数据库设计文档、用户操作手册、系统部署实施手册等项目全过程所需的相关文档。
3.培训售后服务
项目验收合格后,要求项目承建单位提供 3 年免费技术维保服务(含系统维护、技术咨询、缺陷完善、系统培训以及其他相关维护保障工作)。
投标供应商应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向采购人提供全面的产品培训和软件使用培训,需指定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系统安装培训。
(2)系统维护管理培训。
针对不同系统使用对象的系统操作使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