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服务内容 |
服务时 间 |
服 务 地点 |
备注 |
1 |
空气监测设备的运维服务 |
1 年 |
淮滨县 |
负责城区 5 个小型空气站、4 台便携 颗粒监测设备和 2 台多参数颗粒物监测设备的应用与维护 |
2 |
激光雷达的应用及维护服务 |
1 年 |
淮滨县 |
负责 1 台固定激光雷达和 1 台走航 激光雷达的应用维护,并出具报告 |
3 |
数据平台的运行维护服务 |
1 年 |
淮滨县 |
负责淮滨县综合决策平台的数据应 用和平台系统的整体维护,为淮滨县提供数据支撑 |
4 |
监测车的运维服务 |
1 年 |
淮滨县 |
负责移动监测车及其上面的标准 站、走航 voc、温室气体、甲醛分析仪等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应用 |
5 |
高空瞭望系统运行维护服务 |
1 年 |
淮滨县 |
负责淮滨县域 36 个高空瞭望及服务 器的运行维护和视频监管应用 |
二、技术服务要求
为实现整体改善空气质量的目标,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健全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管控、评 价、质量控制以及公众参与“四位一体”的多主体协同防控体系,本项目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以及国家要求,计划投入人力、物力确保在现有监测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下,进一步完善我县区域内 臭氧前置体和 PM2.5 的重点监测监控,提高治理管控的时效及精准,进一步加强臭氧监测体系,并积极响应国家总体部署,主动开展碳排放监测,提升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和城市发展筹划。
(1)空气监测设备的运营维护服务
1、运维服务目标及原则:
1.1运维目标:
建立完善的运行维护工作规范与质量管理体系,对现有及本项目建设的5套小型空气质量监测站、
2套多参数颗粒物监测设备、4套便携颗粒监测设备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运行维护,确保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确保空气站的运行质量达到以下指标:
(1)所获取的各项指标的有效监测数据必须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规定的污染物浓度数据有效性最低要求。
(2)数据获取率达到90%(以小时值计)以上;
(3)数据质控合格率达到80%(以小时值计)以上;
(4)运维任务完成率100%;
(5)异常情况处理率100%。
1.2总体原则:
要符合以下技术规范: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HJ664-201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T 55-200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 193-201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654-2013《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建立站点日常运维管理的方案及保证数据有效性的措施;
如有突发事件需立即响应并釆取有效措施;
2、运维机构、人员、车辆等要求
2.1运维公司必须在淮滨县设有子公司或运维办事处(提供具体地址及办公地使用权证明文件),配置有专业的工具、备机(提供备机证明材料)、备件及耗材,配备必要的质量控制设备包括配套的流量计、校准仪、比对设备等所需的配件,并在淮滨设立备件库,包括本项目运维所涉及设备的耗材和备件,耗材按照至少半年消耗量配置,备件按照至少1年使用量,有严格的空气子站运行的规章制度
(提供清单及制度);
2.2驻场服务人员不少于2个,所配备的运维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并提供证明,专门负责小型空气站、便携颗粒物监测仪和多参数颗粒监测仪的应用和日常维护,并接受采购人的管理,运营期间更换运维人员需向县环保局报备;
2.3配备1辆专用巡检车辆在淮滨,不得转做他用,确保运维巡检工作及时高效。
3、小型空气站的运维工作内容
3.1日常巡检内容
①常规巡査内容
保持户外站房内部环境清洁,布置整齐,各仪器设备干净清洁,设备标识清楚;检查供电、网路通讯的情况,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空调正常工作,仪器运行温度保持在25℃左右,站房内温度日波动范围小于3℃,相对湿度保持在80%RH以下;
设备固定牢固,门窗关闭良好,人走关门,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定期检查消防和安全设施;
每次维护后做好系统运行维护记录;
进行维护时,规范操作,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②每日工作
至少每天上午和下午两次远程查看子站数据并形成记录,分析监测数据,对站点运行情况进行远程诊断和运行管理,内容包括:
判断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情况;
根据电源电压、站房温度、湿度数据判断站房内部情况;
发现运行数据有持续异常值时,在每日6时〜23时岀现的故障,能在4小时内解决(通信线路、电力线路故障除外,但需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解决);
根据仪器分析数据判断仪器运行情况;根据故障报警信号判断现场状况;
每日检查数据是否及时上传至平台。
对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分析等气态传感器进行零点检査,如果漂移超过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校准或更换传感器。
③每周工作
每周至少巡视空气站1次,并做好巡查记录,巡检时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查看空气站设备是否齐备,无丢失和损坏;检查接地线路是否可靠,排风排气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检查采样和排气管路是否有漏气或堵塞现象,各分析仪器釆样流量是否正常;检查各分析仪器的运行状况和工作参数,判断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仪器运行正常;
检查电路系统和通讯系统,保证系统供电正常,电压稳定;
检查空气站的通讯系统,保证空气站与远程监控中心的连接正常,数据传输正常;检查监测仪器的釆样入口与釆样支路管线结合部之间安装的过滤膜的污染情况,每周更换滤膜,每周检查监测仪器散热风扇污染情况,及时清洗;
在冬、夏季节应注意空气机柜室内外温差,若温差较大,应及时改变机柜温度或对采样总管釆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冷凝现象;
应及时清除监测站房周围的杂草和积水,当周围树木生长超过规范规定的控制限时,应及时剪除对釆样有影响的树枝;
应经常检查避雷设施是否可靠,空气站房屋是否有漏雨现象,气象杆和天线是否被刮坏,
站房外围的其它设施是否有损坏或被水淹,如遇到以上问题应及时处理,保证系统能安全运行;检查站房的安全设施,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每周对气象仪器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每周对颗粒物的釆样纸带或滤膜进行检查,如纸带即将用尽或滤膜负载超过
50%,及时进行更换;
每周对机柜内外环境卫生进行检査,及时保洁。
④每月工作
清洗PM10及PM2.5切割器,检查颗粒物分析仪仪器喷嘴、压环等部件;检査PM10及PM2.5监测仪、气态传感器等,超过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及时进行校准。
对仪器显示数据和数据釆集仪之间的一致性进行检查;每月对数据进行备份。
⑤每两个月工作
更换PM10、PM2.5分析仪滤纸带(必要时),进行系统自检;校准和检查PM10及PM2.5分析仪的温度、气压和时钟;
用标准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手持式风速风向仪,校准相关的自动仪器;每季度工作
对PM10和PM2.5监测仪器进行标准膜校准或K0值检査,超过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时,及时进行校
准。
⑥每半年工作
检查PM2.5、PM10分析仪相对湿度、温度传感器和动态加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对气态污染物传感器进行校准,检验相关系数、斜率和截距;
⑦每年工作
对所有的仪器进行预防性维护,按说明书的要求更换备件。更换所有泵组件。
日常运行维护记录
建立子站维护档案,将子站的运行过程和运行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归档管理。日常运维中使用运行管理相关记录至少应包括:
空气站运行维护记录表;颗粒监测仪校准检査记录;
气态污染物监测仪校准检查记录;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仪器设备维修记录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备品备件管理记录表;空气站主要消耗材料使用登记表;
多点线性校准表格;
空气站室内外环境记录;标准物质使用记录;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仪器资料保管清单。
其他:保证满足环保部门对子站故障的响应时间要求,当子站每日6时〜23时出现故障,在1小时之内响应,4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通信线路、电力线路故障除外,但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解决)。若仪器故障无法排除,中标方在24小时内提供并更换相应的备机,保证自动站正常运行。保证站点网络、供电正常,负责相应费用。
3.2日常质量控制
分析仪在以下情况下需进行校准和再校准:
安装时;移动位置时;进行可能影响校准结果的维修或维护后;分析仪暂停工作一段时间后;有
迹象表明分析仪工作不正常或校准结果出现变化;达到国家规范或本招标文件要求的校准周期或校准要求的。
异常数据的审核与检验
对监测数据异常值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如属于系统或仪器故障,应在24小时内处理并上报县环保监测站。
说明异常数据处理的方法。质量控制资料整理
各种技术与质量文件均保持现行有效,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调整或修订,巡检记录、维修记录、日常检查与监督抽查等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记录均须按要求进行填写,每年进行整理归档。
3.3系统设备维修运行维修工作界定
负责系统所有设备和仪器的维护、维修和部件更换(包括空调设备等附属设施),尤其是气象五参的传感器、气态五参的传感器和泵组件及过滤器为重点更换对象,并将维修费用计算在运维报价中。本服务内容同样包括由于运维人员原因意外丢失和损坏设备的维修或更换。
设备维修质量控制
监测仪器被修复后,当其检测性能受到影响时,需要进行检验,釆用标气测定、颗粒物手工比对等方法进行。
仪器大修后(更换设备测试关键部件),应按顺序进行漂移实验(零点漂移、量程漂移)、重复性及准确度实验、多点线性实验,并提交相应报告。
3.4远程质控管理系统系统控制
系统可以读取各站点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校准、报警),实现设备零点检查、跨度检查、零点校准和跨度校准操作,支持校准、零点检査等数据读取和变化趋势。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包括设置系统时间,超时与重发时间、最大次数,数据上传间隔时间。参数读取
读取设备的状态参数:仪器零点检查中、零点校准中、跨度检查中、检査未通过、维护、仪器是否存在故障、仪表内部温度、内部压力、流速、量程、流量等,以及各类仪表自身的状态标识。
运维监理管理系统
保证数据有效、及时的交由业主方,数据应以电子报表和纸质报表的形式同时呈送,数据报表包含:原始数据、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等。未经招标人允许,不得将数据提供给任何单位和个人。
在数据平台上每日审核前一日数据,对审核过程中缺失和剔除的数据均应说明原因,并保留详细的原始数据记录。
数据有效性判断
数据的有效性以平台的数据统计及历史数据查询等进行判断。
4、便携式颗粒物监测仪的运维工作内容:
4.1日常巡检内容
①常规巡査内容
保持设备机箱内部环境清洁,布置整齐,各部件干净清洁,标识清楚;检查供电、网路通讯的情况,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每次维护后做好系统运行维护记录;
进行维护时,规范操作,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②每日工作
至少每天上午和下午两次远程查看设备数据并形成记录,分析监测数据,对站点运行情况进行远程诊断和运行管理,内容包括:
判断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情况;
发现运行数据有持续异常值时,在每日6时〜23时岀现的故障,能在4小时内解决(通信、电力线路故障除外,但需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解决);根据仪器分析数据判断仪器运行情况;
根据故障报警信号判断现场状况;每日检查数据是否及时上传至平台。
③每周工作
每周至少巡视设备1次,并做好巡查记录,巡检时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查看设备是否齐备,无丢失和损坏;检查接地线路是否可靠,排风排气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检查采样和排气管路是否有漏气或堵塞现象,仪器釆样流量是否正常;检查仪器的运行状况和工作参数,判断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仪器运行正常;
检查电路系统和通讯系统,保证系统供电正常,电压稳定;
检查设备通讯系统,保证设备与数据中心的连接正常,数据传输正常;每周检查监测仪器散热风扇污染情况,及时清洗;
设备外围的其它设施是否有损坏或被水淹,如遇到以上问题应及时处理,保证系统能安全运行;检查设备的安全设施,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每周对颗粒物的釆样纸带或滤膜进行检查,如纸带即将用尽或滤膜负载超过
50%,及时进行更换;
④每月工作
清洗PM10及PM2.5切割器,检查颗粒物分析仪仪器喷嘴、压环等部件;检査PM10及PM2.5监测仪等,超过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及时进行校准。
对仪器显示数据和数据釆集仪之间的一致性进行检查;每月对数据进行备份。
⑤每季度工作
更换PM10、PM2.5分析仪滤纸带(必要时),进行系统自检;校准和检查PM10及PM2.5分析仪的温度、气压和时钟;
用标准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手持式风速风向仪,校准相关的自动仪器;
对PM10和PM2.5监测仪器进行标准膜校准或K0值检査,超过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时,及时进行校
准。
⑥每半年工作
检查PM2.5、PM10分析仪相对湿度、温度传感器和动态加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对气态污染物传感器进行校准,检验相关系数、斜率和截距;
⑦每年工作
对所有的仪器进行预防性维护,按说明书的要求更换备件。更换所有泵组件。
日常运行维护记录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将设备的运行过程和运行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归档管理。日常运维中使用运行管理相关记录至少应包括:
设备运行维护记录表;
颗粒监测仪校准检査记录;系统仪器设备维修记录表;系统备品备件管理记录表;主要消耗材料使用登记表;多点线性校准表格;
标准物质使用记录;
系统仪器资料保管清单。
其他:保证满足环保部门对设备故障的响应时间要求,当子站每日6时〜23时出现故障,在1小时之内响应,4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通信线路、电力线路故障除外,但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解决)。若仪器故障无法排除,中标方在24小时内提供并更换相应的备机,保证自动站正常运行。保证站点网络、供电正常,负责相应费用。
4.2日常质量控制
分析仪在以下情况下需进行校准和再校准:
安装时、移动位置时进行可能影响校准结果的维修或维护后;分析仪暂停工作一段时间后;有迹象表明分析仪工作不正常或校准结果出现变化;达到国家规范或本招标文件要求的校准周期或校准要求的。
异常数据的审核与检验
对监测数据异常值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如属于系统或仪器故障,应在24小时内处理并上报县环保监测站。
说明异常数据处理的方法。质量控制资料整理
各种技术与质量文件均保持现行有效,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调整或修订,巡检记录、维修记录、日常检查与监督抽查等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记录均须按要求进行填写,每年进行整理归档。
4.3系统设备维修运行维修工作界定
负责系统所有设备和仪器的维护、维修和部件更换(包括空调设备等附属设施),并将维修费用计算在运维报价中。本服务内容同样包括由于运维人员原因意外丢失和损坏设备的维修或更换。
设备维修质量控制
监测仪器被修复后,当其检测性能受到影响时,需要进行检验,釆用标气测定、颗粒物手工比对等方法进行。
仪器大修后(更换设备测试关键部件),应按顺序进行漂移实验(零点漂移、量程漂移)、重复性及准确度实验、多点线性实验,并提交相应报告。
4.4远程质控管理系统系统控制
系统可以读取各站点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校准、报警),实现设备零点检查、跨度检查、零点校准和跨度校准操作,支持校准、零点检査等数据读取和变化趋势。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包括设置系统时间,超时与重发时间、最大次数,数据上传间隔时间。参数读取
读取设备的状态参数:仪器零点检查中、零点校准中、跨度检查中、检査未通过、维护、仪器是否存在故障、仪表内部温度、内部压力、流速、量程、流量等,以及各类仪表自身的状态标识。
运维监理管理系统
保证数据有效、及时的交由业主方,数据应以电子报表和纸质报表的形式同时呈送,数据报表包含:原始数据、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等。未经招标人允许,不得将数据提供给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数据平台上每日审核前一日数据,对审核过程中缺失和剔除的数据均应说明原因,并保留详细
的原始数据记录。数据有效性判断
数据的有效性以平台的数据统计及历史数据查询等进行判断。
4.5日常操作要求仪器安装
运维人员负责对便携式颗粒物监测仪进行符合操作规程的安装操作:根据用户的调度使用安排,接到指令后,立即确认安装地点的安装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确认可以8小时内将设备安装到位。安装前应进行确保设备配件齐全完好,安全搬运,轻拿轻放,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设备的
安装、通电、开机、联网、质控调试、运行和通知监控人员数据监控等,确保设备在安装后4小时可以正常运行,有效采集数据。操作过程中做好指令、安装工作的进展情况记录。
仪器拆卸
监测期满或用户重新调整监测点位时,运维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2-8小时内进行设备设备的拆卸。首先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系统,并记录情况,然后进行关机、断电、拆卸工作,并将各部件放置安全转移箱内,不可遗失配件,然后进行安全的搬运和运输,并做好此过程时间节点及存在的问题。
仪器搬运
仪器设备在搬运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转运箱,不得随意拆卸搬运。要通过加固减震的车辆进行运输,轻拿轻放,否则损失由运维单位负责。
5、多参数颗粒物的运维工作内容:
5.1日常巡检内容
①常规巡査内容
保持设备机箱或车内部环境清洁,布置整齐,检查供电、网路通讯的情况,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每次维护后做好系统运行维护记录;
进行维护时,规范操作,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②每日工作
设备运行时检查内容包括:
判断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情况;
发现运行数据有持续异常值时,在每日6时〜23时岀现的故障,能在4小时内解决(通信、电力线路故障除外,但需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解决);根据仪器分析数据判断仪器运行情况;
检查数据是否及时上传至平台。
③每周工作
每周至少巡视设备1次,并做好巡查记录,巡检时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查看设备是否齐备,无丢失和损坏;检查接地线路是否可靠,排风排气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检查采样和排气管路是否有漏气或堵塞现象,仪器釆样流量是否正常;检查仪器的运行状况和工作参数,判断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仪器运行正常;
检查电路系统和通讯系统,保证系统供电正常,电压稳定;
检查设备通讯系统,保证设备与数据中心的连接正常,数据传输正常;每周检查监测仪器散热风扇污染情况,及时清洗;
设备外围的其它设施是否有损坏或被水淹,如遇到以上问题应及时处理,保证系统能安全运行;检查设备的安全设施,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④每月工作
清洗采样器,及时进行校准。
对仪器显示数据和数据釆集仪之间的一致性进行检查;
每月对数据进行备份。
⑤每季度工作
用标准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
⑥每半年工作
检查相对湿度、温度传感器和动态加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⑦每年工作
对所有的仪器进行预防性维护,按说明书的要求更换备件。日常运行维护记录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将设备的运行过程和运行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归档管理。日常运维中使用运行管理相关记录至少应包括:
设备运行维护记录表;
颗粒监测仪校准检査记录;系统仪器设备维修记录表;系统备品备件管理记录表;主要消耗材料使用登记表;多点线性校准表格;
系统仪器资料保管清单。
若仪器故障无法排除,运维方在24小时内提供并更换相应的备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保证设备网络、供电正常,负责相应费用。
5.2日常操作要求仪器固定监测
运维人员负责对多参数颗粒物监测仪进行符合操作规程的安装操作:根据用户的调度使用安排,接到指令后,立即确认安装地点的安装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确认可以8小时内将设备安装到位。安装前应进行确保设备配件齐全完好,安全搬运,轻拿轻放,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设备的安装、通电、开机、联网、质控调试、运行和通知监控人员数据监控等,确保设备在安装后10分钟可以正常运行,有效采集数据。操作过程中做好指令、安装工作的进展情况记录。
监测期满或用户重新调整监测点位时,运维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2-8小时内进行设备设备的拆卸。首先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系统,并记录情况,然后进行关机、断电、拆卸工作,并将各部件放置安全转移箱内,不可遗失配件,然后进行安全的搬运和运输,并做好此过程时间节点及存在的问题。
仪器走航监测
运维人员负责对多参数颗粒物监测仪进行走行监测操作:根据用户的调度,使用配套车辆和电源,随时随地进行走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保证走行软件运行正常,数据真实有效。
(2)便携激光雷达应用及维护服务
1、运维服务目标及原则:
本项目要求对淮滨县现有的2台颗粒物激光雷达进行应用和维护,一台用户固定水平扫描城区污染情况,一台用于走行监测或平扫服务,主要服务于淮滨县的乡镇和城区,仅服务于本项目,未经用户允许不得为其他任何地方提供雷达应用服务。运维人员必须遵守数据真正有效原则和保密原则,未经用户允许,不得外传和使用。
2、服务机构、人员及车辆配置:
本项目要求配置专职技术人员(不低于本科学历,有雷达技术培训合格证书)不少于1人,专人专用,常驻淮滨,仅服务于本项目,不得为其他任何地方提供雷达应用服务;配雷达运输车辆1辆(要求专用本项目,不得与任何项目和服务共用,必须为带天窗的SUV车型或专用车辆)
3、应用维护工作内容及技术服务要求
3.1一般要求
(1)保持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开启运行
(2)保持设备供电电池充满,通讯设备畅通,保证设备可以随时开启运行;
(3)指派专人操作维护,并必须经厂家培训合格,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行操作;
(4)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做好维护记录;
(5)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避免设备被磕碰、损毁、撞击等。
3.2日常工作
(1)投标人须安排专职技术人员,负责该台仪器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保养、校准、耗材的更换、故障检修等工作,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传输数据。
(2)投标人应根据采购人空气质量情况及指令随时进行设备的开启应用。
(3)在没有走航需要时,激光雷达可以放置选定的合理点位进行相应的日常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每周提供一份雷达扫描技术分析报告。
(4)在需要进行特殊的定向扫描或走航扫描时,技术人员应及时响应,最快速度进行扫描分析,并给出分析简报
(5)每月向采购方管理部门提供运行工作报告,陈述颗粒物激光雷达走航及水平扫描的运行情况,提交常规雷达报告、重污染天气雷达报告、提交雷达扫描+现场排查报告,每年度提交系统设备年度运营总结报告等技术资料;
(6)及时汇报重大事故或仪器严重故障的情况;
(7)在运行中按规定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及校验;定期更换自动监测系统日常所需的易损耗材,对现场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含仪器的检查、故障维修及定期巡检等等。
3.3质量控制
(1)每日查看激光雷达的回波信号采集状态等。
(2)每周检查天窗状态。
(3)每周检查记录雷达激光能量。
(4)每季度进行一次能量标校等。
(5)每半年进行雷达系统的光路校准工作,查看光路系统有无异常,激光光斑大小情况,光学系统是否发生偏移。
(6)每半年进行探测系统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发射光路上光学部件的透过率和反射率的检查。
(7)投标人须提供消光系数、颗粒物浓度及空间分布等数据的质量控制详细方案,提高数据质量。
3.4投标人负责设备的运行和维修,负责更换老化的部件(如激光器、望远镜、探测器等)、耗材等(被偷窃、破坏及其他非正常使用导致损失的情况除外),并提供设备运行所需的电费、网费及车辆油费等。
(3)数据平台的运行维护服务
本项目计划对已建成的淮滨县环境决策分析平台进行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运营维护服务,确保整个监测监控体系运行正常,及时、高效提供数据支撑。
1、运维服务目标及原则
对已建成的环境决策分析平台进行数据监控、管理和维护,包含平台运行状况的检查、运行速度的优化、防病毒攻击处理、服务器及其他辅助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解码器、不间断电源等)的清洁维护、电路及网络的检查与维修,网费缴纳,断网故障处理恢复等,还要每日进行监测数据上传是否正常、数据异常处理、数据统计报表及相关性分析的查看等,还负责按用户要求进行平台操作和数据输出、数据外传和数据接入、对接软件开发等工作,随时解决电力、网络、硬件及软件出现的故障,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数据能够及时查看分析,数据真实有效,调度灵活方便等。
运维人员必须遵守数据真正有效原则和保密原则,未经用户允许,不得外传和使用,不得给他人私授权限和账户,确保系统安全和信息保密。
2、服务机构、人员
本项目要求配置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专人专用,仅服务于本项目,能够进行平台数据监控、管理、维护、系统升级、平台操作、站点接入、数据统计等,要求在淮滨驻场服务。
3、平台数据监控和管理的工作内容
功能 域 |
功能名称 |
功能描述 |
数据查询 |
缺失数据 |
可根据要查询的污染源、点位、时间区间查询数据传输中的缺失数据 |
异常数据 |
可根据要查询的污染源、点位、时间区间查询数据传输中的异常数据 |
|
超标数据 |
可根据要查询的污染源、点位、时间区间查询数据传输中的超标数据 |
|
运行信息查询 |
停运信息查询 |
展示停运的污染源点位,可勾选点位来进行启用和申请点位停运操作 |
有效性信息查 询 |
展示各个站点某时间区间内的传输有效性,使用柱状图来展示,并可查 看某站点详细数据有效性信息 |
|
排放标准信息 查询 |
查询废气、废水和烟气的各种排放标准,此标准用于判断异常和超标数 据 |
|
数据 |
数据修约 |
展示查询时间区间内所有的未修约数据,即所有异常超标的数据,选择 |
修约 |
|
某条数据可进行数据修约 |
修约查询 |
展示所有已经修约过的数据,按时间排列 |
|
修约配置 |
管理所有数据修约的相关配置信息,例如修约原因,数据来源等 |
|
数据审核 |
停运审核 |
展示所有污染源点位,选择点位可对该点位停运申请操作或恢复停运申 请操作 |
修约审核 |
展示所有已经进行过修约的数据,选择可进行审核 |
|
超标预警 |
预警频次和倍 数 |
展示各污染源点位在查询时间段内产生的预警次数,并计算预警频次和 超标倍数 |
预警查询 |
详细展示点位预警记录的超标信息 |
|
统计分析 |
污染物浓度趋 势分析 |
使用折线图展示点位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趋势 |
排放量变化趋 势分析 |
使用折线图展示点位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趋势 |
|
传输有效率趋 势分析 |
使用折线图展示各个站点的传输有效率趋势 |
|
超标日报 |
查询点位每日超标报表,详细展示点位超标报警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超标因此、超标值、超标倍数等 |
|
超标情况汇总 报 |
汇总展示点位超标报表 |
|
系统配置 |
企业信息管理 |
管理企业基本信息 |
污染源点位管 理 |
管理污染源点位类型信息 |
详情见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