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莲花山保护区”)位于东江一级支流西枝江上游的白盆珠水库库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莲花山是粤东沿海的第一道生态屏障,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完整且面积较大的区域之一,更有粤东南地区最高峰—莲花山,海拔1337.3米;区内白盆珠水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大水库,广东省第四大水库,是我省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保护区总面积14034.1h㎡,主要保护对象就是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水源涵养林。
通过对保护区重点保护水禽的调查监测,掌握其种群结构和候鸟的越冬规律等特征,以指导保护区内水禽情况和周边社区鸟类友好型环境的营造。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宣教工作,以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赢。
采购包1(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水禽多样性调查和生态保育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该项目招标服务期限,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在合同签订完成后,成交人凭请款申请及正式发票向采购人提出支付申请,采购人支付合同总价的30%
2期:支付比例30%,成交人完成50%项目内容并提交中期报告,凭请款申请及正式发票向采购人提出支付申请,采购人支付合同总价的30%
3期:支付比例35%,成交人完成项目要求并提交验收报告,凭请款申请及正式发票向采购人提出支付申请,采购人支付合同总价的35%
4期:支付比例5%,项目完成验收并通过专家验收会后,成交人凭请款申请、验收资料及正式发票向采购人提出支付申请,采购人支付合同总价剩余的5%。注:如因财政资金拨付问题,导致采购人延迟付款,可经双方友好协商后日期顺延,采购人不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
验收要求 |
1期:提交项目验收报告与相关项目资料各5本、项目调查电子数据一份、专家评审验收。最后以合同签订为准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其他商务需求
参数性质 |
编号 |
内容明细 |
内容说明 |
|
1 |
报价要求 |
总价报价,本项目服务费采用包干制,由供应商根据磋商文件所提供的资料自行测算投标报价;一经成交,报价总价作为成交人与采购人签定的合同金额,合同期限内不做调整 |
|
2 |
违约责任 |
成交人所交付的服务不符合其投标承诺的,或在磋商阶段为了成交而盲目虚假承诺、低价恶性竞争,在履约阶段则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而获取利润的,视为违约。视成交人项目实施完成的不同情况,部分或全部退回采购人提供的调查经费 |
|
3 |
项目进度安排 |
按照采购人下达或同意的调查方案开展任务,并及时出具调查报告 |
|
4 |
售后服务 |
成交人应积极配合采购人开展售后工作,应安排专人与采购人联系,并提供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必要时应在30分钟内及时响应采购人需求。如遇到应急处理,成交人应在4小时内到达应急现场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响应)无效。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服务 |
通过对保护区重点保护水禽的调查监测,掌握其种群结构和候鸟的越冬规律等特征,以指导保护区内水禽情况和周边社区鸟类友好型环境的营造。达到《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水禽多样性调查和生态保育项目实施方案》及绩效目标中的技术要求,通过验收。 |
项 |
1.00 |
1,000,000.00 |
1,000,000.00 |
农、林、牧、渔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通过对保护区重点保护水禽的调查监测,掌握其种群结构和候鸟的越冬规律等特征,以指导保护区内水禽情况和周边社区鸟类友好型环境的营造。达到《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水禽多样性调查和生态保育项目实施方案》及绩效目标中的技术要求,通过验收。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 一、项目建设内容 1、建立人工调查与智能监测体系 1.1 侯鸟调查 对保护区内重点水禽开展样线调查,并对其数量、行为等相关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繁殖类水禽调查季节主要集中在3-5月,候鸟主要集中在10月—次年3月。 2、保护区内生境保育 主要针对保护区内浅水环境。针对繁殖类水禽的栖息生境和越冬候鸟的夜栖生境,进行保护提升,使其逐渐趋向自然化群落结构,尤其注重营造片状密林和草地生境类型;针对觅食生境,在浅水环境自然营造草滩—滩涂—浅滩—浅水—深水结构的生境。 2.1 生态植被保护提升 充分利用恢复乡土植物资源和生态植被;注重原有的植物保护,管理维护成本低的乡土植物;对现有生态植被进行保护后,达到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2 自然植物群落保护提升 根据地形和水文过程的实际,对从两岸至水面依次构建水源涵养林、灌丛植被带草本植物带、湿生植物带(沉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挺水植物带)进行保护和提升。 (1)培育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对保护区水源涵养林进行封山育林,禁止人员进行对生态干扰。 (2)培育灌丛植被带。结合水源涵养林和生态保护林培育灌丛植被带。 (3)培育本土区域的草本植物带和湿生植物带。 3、社区鸟类友好型环境营造 3.1 自然环境 主要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的水稻田、果林和风水林进行改造。针对水稻田,引入一定数量的螺、鱼等水生动物,培育相对完整的农田生态系统;在果林中适当为鸟类提供食源性果实;对风水林进行保育,为鸟类提供栖息生境。 3.2人文环境 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制作宣传牌和拍摄主题宣传片;对社区居民的观鸟和护鸟能力进行培训。 (1)联合大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奖知识竞答”,以期通过该项活动加强大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增强大学生以及社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征文,评出优秀征文10篇,并对优秀征文单位或个人颁发证书和奖品。 (3)隆重开展“爱鸟周”活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天是鸟儿繁殖的季节,我国劳动人民对于鸟类的认识和爱护自古以来就有“莫打三春鸟”的传统。“爱鸟周”活动期间广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4)走进绿水青山,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典型示范宣传,体验“两山”转化成果。 (5)开展微信公众号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宣传氛围。 1)发布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 2)发布保护区监管情况。 二、成果要求 本项目2023年主要是在保护区开展重点保护水禽种群资源及其相关信息的调查和监测;同时对其受损的保护区内浅水生境进行保护、周边社区鸟类友好型环境进行营造,并开展宣教工作。 1、建立候鸟调查 对保护区内重点水禽开展8条样线调查,并对其数量、行为等相关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繁殖类水禽调查季节主要集中在3-5月,候鸟主要集中在10月-3月。 2、保护区内生境保护 主要针对保护区内1公顷浅水环境。针对繁殖类水禽的栖息生境和越冬候鸟的夜栖生境,进行保护提升,使其逐渐趋向自然化群落结构,尤其注重营造片状密林和草地生境类型;针对觅食生境,在浅水环境自然营造草滩—滩涂—浅滩—浅水—深水结构的生境。 3、社区鸟类友好型环境营造 主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措施。 (1)自然环境:主要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的水稻田、果林和风水林进行改造。针对水稻田,引入一定数量的螺、鱼等水生动物,培育相对完整的农田生态系统;在果林中适当为鸟类提供食源性果实;对风水林进行保育,为鸟类提供栖息生境。 (2)人文环境: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制作宣传牌和拍摄主题宣传片;对社区居民的观鸟和护鸟能力进行培训。 本项目计划分一期完成,一年为期, 第一期(2023年)预测投资100万元。主要用于重点水禽的调查,保护区内的浅水环境保护,举办科普宣教活动、拍摄宣传片、制作宣传牌和宣教培训和社区鸟类友好型环境营造。 3、项目进度安排 每年3-4月:样线的调查。 每年5-6月:重点保护水禽多样性调查;保护区内浅水生境保护和社区鸟类友好型环境营造工程建设; 每年7-10月:后期保护区内生境提升和社区鸟类友好型环境营造工程建设;制作宣传牌和拍摄宣传片等;工程验收; 每年11-12月:举办科普宣教活动和培训;工程结算。 三、建设目标及意义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白有较多的野生动物资源,本项目通过开展重点保护水禽多样性调查,可以监测保护区中重点保护水禽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掌握物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及恢复力,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通过生态保育,将提升保护区水禽的生境质量,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