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为更好保护利用馆藏文物,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根据《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通知》、《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
项目综合运用三维数字化重建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技术手段,对博物馆馆藏基本陈列展示的珍贵文物进行精细化信息采集,留存文物高精度几何、纹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作生成高保真三维模型、文物高清影像等成果。以无接触、无损害、全方位完全数字化的方式准确、有效地记录文物真实信息,并能在虚拟现实领域以生动的、交互的手段集中展示,这对于实现资源共享,扩展文物展示空间,展示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液晶屏、音响、点对点控制系统、高端智能摄像头、打印机、一体机、系统软件、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与建模、等保测试。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立足于芜湖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利用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借助科技手段对馆藏文物信息资源数据进行采集,完善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体系,将数字化保护与数字化成果应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博物馆职能和作用,满足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实现芜湖市博物馆自身发展新目标,完成文化成果全民共享的愿景;分类采集梳理文化遗产数据,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目标。具体预期目标如下:
1.100件重点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与建模
对芜湖市博物馆100件重点文物进行三维扫描数字化采集,将文物多维度多媒体信息转换为可再现、可利用、可再生的数字资源,以数字化的手段长久保存文物价值。
2.三维数字化应用展示系统
搭建一套文物展示系统,可有效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文物本体进行数字化的展示,真正的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3.文物数字交互墙
通过建设文物数字交互墙,对芜湖市博物馆馆内设备更新,让文物可以多维度线上鉴赏,满足观众近距离接触文物的需求,为馆内文物数字化传播建设添砖加瓦。
4.互动大屏
新增互动大屏设备及配套小程序开发,让博物馆以更新颖的方式完善馆内数字化教育工作,为馆内文化传播传承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5.数据储存
形成一套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标准规范,形成一套数字藏品成果,对数据标准及成果进行规范化存储工作。
6.等保测评
基于芜湖市政务云提供的虚拟服务器资源进行存储与开发,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等级保护的标准规范要求,完成网络安全等保二级测评。
7.打印机
打印艺术照成品。
8.一体机
访客可通过触控一体机,自主查询感兴趣的内容或发布海报、视频功能。
三、项目实施时间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05个日历天内完成。
四、免费技术支持服务期
项目完成后,投标人提供硬件一年质保,软件三年质保的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保障。如果发现模型有质量问题,投标人应返工重做,直至达到采购人要求为止。
五、详细技术要求及标准
序号 |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数量 |
单位 |
1 |
液晶屏显示部分(55寸0.88mm拼缝) |
1.屏幕尺寸:55寸; 2.显示类型:TFT-LCD; 3.物理分辨率:1920×1080; 4.上下左右可视角度178度,最大解码分辨率3840×2160,兼容分辨率1920x1080;1366x768;1600x1200;1280x1024;1280x768;1024x768; 5.亮度:500cd/m²,对比度:4000:1; ◆6.拼缝:0.88mm; 7.裸机尺寸:1215mm×685mm; 8.可视角度:178°/178°; 9.响应时间(G to G):5ms; 10.功耗:≤210W,待机功耗:≤0.5W; 11.特殊的抗反光处理,可在强光下使用也能保证画面绚丽、生动; 12.全硬件架构,无CPU和操作系统; 13.内嵌3D视频亮色分离电路单元;内嵌3D逐行处理及帧频归一转化电路单元; 14.单元板可支持驱动到3840×2160,最大支持3840×2160的液晶屏幕; 15.可通过控制软件与不同厂家的矩阵进行联控,智能开关机功能; 16.实用性:能满足任何视频矩阵BNC、RGB、DVI、HDMI、VGA、DP信号显示; 17.持续7×24小时连续工作,365天不关机,性能稳定; 18.开机延时功能,确保用电安全,防止同时开机产生大电流,产生过大负载; ◆19.采用工业级专业IPS液晶拼接屏,显示可实现信号拼接显示,还可实现连接网络信号设备,实现点对点高清分辨率,保证画面不变形,不拉伸(无需外置设备即可实现)显示功能; ◆20.提供产品3C认证证书扫描件。 |
8 |
块 |
2 |
4K-OPS模块 |
◆1.模组化4K OPS模块:模块机壳、电源板、4K拼接板和转接板; 2.屏体与OPS模块之间无线材链接,通过专有接口直接对接,增强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 3.分离式结构,热拔插设计,拔插式维护,专为高端项目配套,支持极速应急修复,极大得提升了售后速度和便捷性,大幅度降低了售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降低二次损坏风险; 4.内置超高清4K拼接板,支持4K解码的,单屏能提供更高的清晰度;且在高速刷新频率下,画面能始终保持完美同步,视觉效果更优异; |
8 |
块 |
3 |
大屏控制软件 |
1.最低配置 CPU:内存:128MB显示卡:标准VGA,256色显示模式以上硬盘:典型安装10M串行通讯口:标准RS232通讯接口或其兼容型号。 2.支持漫游、画中画功能,支持全屏范围所有窗口任意比例、任意尺寸缩放,没有窗口比例、尺寸限制。 |
1 |
套 |
4 |
落地式 钣金机柜支架 |
定制:机柜支架 1.加厚支架,工业切割,长期使用不变形,从结构上减小拼接屏故障概率 2.高硬度吕合金龙骨,冷轧钢封挡,防锈防腐蚀 3.带玻璃固定架 |
8 |
套 |
5 |
点对点控制系统 |
1.支持1路HDMI信号输入,6路HDMI信号输出 2.支持拼接显示成一个大画面9K(8640×1920@30Hz),最大可支持到16K 3.自有品牌处理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
1 |
项 |
6 |
2.0音箱 |
1.阻抗:8 Ohm 2.建议功率:80W 3.频率响应:38Hz - 20kHz 4.扬声器灵敏度:86dB 2.83V @ 1m 5.低频驱动器尺寸:6-1/2" (165mm) 低音炮 6.高频驱动器尺寸:1" (25mm) 轴转 高音扬声器 |
1 |
项 |
7 |
触摸部分(红外触摸框) |
1.红外触摸系统; 2.实现大屏幕的触摸式交互触控; ◆3.十点精准触控; 4.触摸介质:手指或其他非透明介质; |
1 |
项 |
8 |
触摸部分(钢化玻璃) |
根据实际情况定制 8mm/10mm厚度透明钢化玻璃 |
2 |
项 |
9 |
辅材配件 |
屏体连接线: 1.控制连接线,USB转RS232,RS232转RJ45 2.定制高清HDMI2.0专用高清信号输出线材,每条标配线材长度不大于10米,规格不低于26AWG,PVC外层防护,柔软奈折弯、抗老化;多层信号屏蔽,TMDS差分信号传输,以保证抗干扰,无衰减 |
1 |
批 |
10 |
主机 |
12代I7处理器+32G内存+3060显卡 |
1 |
项 |
11 |
55寸液晶显示屏 |
1.55寸; 2.安装方式:定制; 3.触摸类型:红外多点触控; 4.面板类型:A规; 5.屏幕比例:16:9; ◆6.屏幕分辨率:1920×1080; 7.CPU:三代酷睿i7; 8.内存:8G; 9.固态硬盘:128G; 10.支持有线网络连接和无线wifi网络连接。 |
1 |
台 |
12 |
高端智能摄像头 |
镜头分辨率:≥1280x720 对焦方式:自动对焦 感光元件:CMOS 支持体感:是 连接方式:USB2.0(支持USB3.0) |
1 |
项 |
13 |
打印机 |
喷墨方式:墨仓式彩色喷墨 墨盒类型:一体式墨盒 打印分类:四色/单打印/连供 连接方式:USB2.0(支持USB3.0) |
1 |
台 |
14 |
一体机 |
1.尺寸:65寸 2.安装方式:定制 3.触摸类型:红外多点触控 4.面板类型:A规 5.屏幕比例:16:9 6.屏幕分辨率:4K(3840×2160),兼容2K(1920×1080) 7.支持有线网络连接和无线wifi网络连接。 8.接口:WIFI、DC、USB、AUDIO、TF 9.触控点数:≥10点 |
2 |
台 |
1)在线浏览文物3D模型功能,用户可以零距离“接触”文物,通过放大、缩小等操作可以多角度无死角观察了解文物外形特征、纹理等信息;
2)可添加展示文物属性(例如添加详细介绍、文物背景年代、文物编号等信息);
3)系统支持嵌入语音讲解音频文件,用户在浏览藏品时,点击语音讲解的“话筒”按钮,即可播放藏品语音讲解;
4)发布移动版、PC版、一体机终端版本。
1)系统与用户行为统计模块:根据数字交互墙使用情况对开机时间、待机时间、商品查看次数、点赞、分享数进行大数据统计;
2)搜索模块:文物展品搜索功能支持联想、拼音首字母、中文、全拼搜索;
3)展示数据更新模块:后台支持在线同步数据更新;
4)手机端文物展示:支持扫描文物二维码进行手机端文物浏览;
5)外部数据链接展示模块:支持第三方链接、二维码;
6)数字交互墙参数化配置:支持自定义数字交互墙显示分辨率、模型旋转速度、相片距离、数字交互墙显示排数等。
1)定制化用户界面设计;
2)待机视频展示模块:固定时间后进入锁屏状态可自定义锁屏展示内容包括图片、视频文字;
3)图文资料展示互动模块:支持多人同屏图文资料展示;
4)视频资料展示互动模块:支持多人同屏视频资料展示;
5)图片展示瀑布流动画:5种数字交互墙瀑布相片墙加载动画
6)同类展示内容推送模块:支持同类文物筛选展示;7)点赞模块:支持文物点赞功能,后台同步记录;
7)推送最受欢迎模块:根据后台数据统计前台智能推送文物;
8)3D模型展示模块:支持720°模型展示、模型自动旋转、模型放大缩小、模型材质、环境光;
9)展示的三维模型数量:支持上传与展示的三维模型最大数量(200个)。
1)自动提取10套藏品艺术画作的风格特征;
2)通过摄像头捕捉,可将现场画面一键输出成名画画风的艺术图像;
3)描二维码功能:微信扫描终端机屏幕二维码,支持进入公众号;
4)画风选择功能:选择喜爱画风,随意切换;
5)体感识别功能:点击【制作】,注视手机或一体机镜头,识别影像并学习制作迁移画风;
6)下载分享功能:拍照生成,可直接【分享】好友;
7)无线打印功能:点击【打印】,支付并打印艺术照成品。
几何信息、纹理信息采集及模型成果详细要求及参数如下:
在保护文物安全为第一原则(不接触文物)的前提下利用目前最先进的三维数字化重建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对馆藏文物进行三维数据采集与制作,获取文物表面完整的空间数据。基于光栅扫描的物体数字化三维重建装置、系统、方法,以及配合环绕拍摄纯图像建模技术,通过物体表面颜色和表面光照表现即表面质感的信息重建,在一个角度的几何模型计算出来之后,借由标记点定位,经计算机程序运算后自动匹配定位,物体得以三维重建,得到最后精确的几何模型、颜色贴图、材质属性结果。项目过程应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业务工作标准规范进行数据采集。
序号 |
技术类型 |
技术指标 |
1 |
360度环绕拍摄+光栅技术 |
采集馆藏文物使用无刻度转台,在保证拍摄质量高的前提下,减少角度,提高采集效率 |
2 |
水平绕圈拍摄 |
≦36个角度 |
3 |
垂直绕圈拍摄 |
视物体的复杂度,垂直绕圈≧3圈 |
4 |
单张高清采集重合率 |
≧50% |
5 |
单个馆藏文物拍摄要求 |
拍摄采集≧108张 |
6 |
采集设备 |
单反相机像素≧6000万 |
7 |
采集精度误差 |
≤0.01mm |
8 |
整体形态误差 |
≤0.01mm |
9 |
馆藏文物表面扫描成果覆盖率 |
100% |
10 |
采集环境基本保管要求 |
15~18℃湿度、50~65%的相对湿度 |
11 |
标准文件格式 |
支持obj,FBX通用格式 |
12 |
馆藏文物三维模型数据处理 |
初级数据处理、点云数据精细处理、纹理投影贴图处理、纹理投影贴图匹配、原始点云数据输出、云数据包整理输出三维数据、高精度彩色模型数据输出、测试报告制作 |
13 |
精品馆藏文物三维模型精细制作 |
除模型处理外,三维藏品提供OBJ、本地版和网络版浏览,方便传播 |
序号 |
技术类型 |
技术指标 |
1 |
技术规范 |
色彩还原为自然光照条件下物体表面色彩; 完整计算和构建馆藏文物的材质属性、颜色属性、表面反光特性; 采集馆藏文物影像的辅助光源设备,需要达到馆藏文物拍摄规范要求。 |
2 |
纹理贴图精度 |
纹理贴图精度≤0.01mm |
3 |
模型纹理像素 |
≥8192×8192 |
4 |
纹理标准格式 |
JPG/TIF/RAW等,支持图片格式任意转换,支持多种格式输出,可在不同系统中宣传展示 |
序号 |
技术类型 |
技术指标 |
1 |
360度环绕拍摄+光栅投影扫描 |
构建馆藏文物三维模型数据,模型精度保证在原始数据精度下构建 |
2 |
馆藏文物的三维模型数据要求二套规格(分别用于本地版、网络版成果展示) |
第一套规格: 高精度三维模型数据,保存馆藏文物真实、详实的三维模型数据,可用于藏品管理系统数据存储备份和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研究等 单个馆藏文物: 模型面数:模型面数≧100万面; 贴图制作:5种不同功能贴图如:法线,高光 ,AO,纹理等; 贴图像素:≥8192×8192; 贴图数量:合理分配在一张贴图以内; 文件格式:支持obj,FBX通用格式; 三维数据的文件精度: 馆藏文物展藏品几何精度到微米级别; 文件大小:馆藏文物的三维模型文件大小≧100M 第二套规格: 低精度三维展示数据,主要用于应用系统数据展示和开发 单个馆藏文物: 模型面数:5万面~30万面; 贴图制作:5种不同功能贴图如:法线,高光 AO,纹理等; 贴图像素:≥4096~8192; 贴图数量:合理分配在一张贴图以内;文件格式: 支持obj,FBX通用格式; 三维数据的文件精度: 馆藏文物展藏品几何精度到毫米级; 文件大小:可移动馆藏文物的三维模型文件大小20M至1G |
项目所建系统完成网络安全等保二级测评。
满足基于政务云提供的虚拟服务器资源进行开发工作和提供数据文件存储资源,并深入了解政务云对接情况。
五、文物安全要求
1.文物数字化采集过程安全保障要求
本项目所选用的设备及摄影器材对文物不贴点、不喷粉、不接触;采集过程中采用高显色性,低热量散发的冷光源和具备紫外屏蔽装置的文物拍摄专用静物闪光照明系统,确保文物绝对的安全。
文物数据采集工作应在专用房间进行,必须配备固定的案桌。房间应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工作需要,并距库房较近和保证安全。同时要设置必要的柜架以暂存文物,原则上不得在库房中进行数据采集。
文物数据采集过程中文物的翻动及摆放由馆内工作人员操作,数据采集人员禁止接触文物;数据采集人员避免转身及扫描过程中对文物的扰动,确保文物的安全。
注意水、电、天气等大环境安全因素,不得违章操作。数码相机、照明设备、笔记本电脑等贵重采集设备应安全放置和规范操作。
2.文物展示利用安全保障要求
本次项目文物数字化数据成果可应用于展示传播系统、文物数字交互墙、触摸一体机展示等,数据发布前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
此外在文物三维模型成果数据对外展示之前过程,本项目利用数据编译工具对成果文件数据进行编译处理,保证其成果一般情况下不能被解析和反编译,以保证文物数字化展示数据的安全利用。
六、项目保密及知识产权所有权要求
本项目涉及所有文物资源及其数字化成果数据将严格按照国家和采购人相关保密管理规定进行保密管理。
严格遵守国家及采购人的保密规定,遵守本项目的保密协议。项目合同签订时,供应商须与采购人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双方的保密义务与权利;项目所有成果资料由专人负责,在项目实施之中所有参与人员(采购人及供应商)均负有保密责任,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掌握完全资料;本项目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全部归采购人所有。
采购需求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服务范围 |
服务要求 |
服务时间 |
服务标准 |
所属行业(按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
备注 |
1 |
▲芜湖市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 |
综合运用三维数字化重建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技术手段,对博物馆馆藏基本陈列展示的珍贵文物进行精细化信息采集,留存文物高精度几何、纹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作生成高保真三维模型、文物高清影像等成果。 |
借助科技手段对馆藏文物信息资源数据进行采集,完善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体系,将数字化保护与数字化成果应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博物馆职能和作用,满足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实现芜湖市博物馆自身发展新目标,完成文化成果全民共享的愿景 |
105个日历天 |
满足行业标准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