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背景:
举办中关村国际讲堂活动,服务企业出海。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加强国际创新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是企业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创新质量、扩大服务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北京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对于我们服务好北京正加快高水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的国际形势对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企业对于国际总体发展形势要求、特定区域和国家的商务政策、国际创新创业的新趋势等知识需求,和对于国际科技转移转化、联合研发等实操需求,都处于较高的需求态势。因此,坚持连续、高质量组织举办中关村国际讲堂,是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服务和支持北京创新创业主体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常态化工作。
采购预算:65.61035万元。
二、服务要求:
进一步充实与提升企业的国际创新发展能力:拟通过举办讲堂,在了解掌握国际化环境与形势方面,让参训企业通过课程了解到了科技、经贸、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政策、商业文化与发展趋势;在业务实践方面,让参训企业掌握了知识产权、专利导航、国际贸易、基建投资管理、跨境投资及境外上市、涉外税务、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知识;在案例实操方面,具象化让参训企业了解掌握国际化创新发展实际工作实务。
具体指标:
1、开展专题研究和调研,掌握北京企业创新主体当前“出海”发展、扩大国际创新交流合作的主要关切点、热点目标国(地区)、热点行业领域、主要合作方式等,为综合培训班和专题培训班的培训内容提供支撑依据。
2、拟举办1期综合培训班(3天)和不少于6场专题培训班。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形式。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持续的专业服务和支撑拟通过举办讲堂,建立企业参训学员与广大授课老师之间联系,为企业将来在国际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需要专业机构来参与和解决,架起桥梁,为企业提供更多、持续性的专业服务和支撑。
3、每期综合培训班邀请不少于10名行业内专家来授课,每场专题培训班,邀请一位行业专家授课。授课老师,可围着外国驻华代表、外交学院专家学者、高校院所国际关系教授、知识产权或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创新创业导师、科技企业创始人等。
4、推动提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示范区整体国际化发展水平。拟通过持续举办讲堂,让企业持续接受国际创新发展的专业化培训,进一步促进开拓其国际视野,加速国际化发展步伐,启发其在创新管理以及海外市场布局谋划。持续跟踪企业情况,统计汇总经过培训后出海企业数量及有关情况,以进一步增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示范区配置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和国际创新影响力。
三、研究成果
(一)在新的国际形势与企业重点关注的出海目标下,围绕重点合作国际(地区)、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出海”发展重点关切问题等议题开设课程,拟举办1期综合培训班(3天)和不少于6场专题培训班。
(二)培训以“训练营”的形式开展,模块包括破冰+头脑风暴+课程讲授,形式以线下教学为主,兼顾线上直播。拟邀请相关区域和国家驻华代表、高校院所、知名机构、优秀企业的专家学者,从国际形势、所在区域和国家的科技与商务政策、投融资与技术转移、开放式创新等主题开展专题授课、互动研讨,提升企业出海创新发展能力、扩大企业出海规模,赋能提升企业创新能级,服务好新时代北京的创新发展。
(三)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与课程体系设计。开展企业需求调研,进一步确认暂定的区域和国别是否为企业关注的热点地区和目标。
(四)筹备与准备。围绕课程方案,筛选与邀请相关讲师、制作课件等;支撑条件筹备,包括线上培训网络系统搭建,线下筛选与确定场地、餐饮、交通等;品牌营销与招生,包括撰写、制作与发布宣传物料,筛选适合的媒体平台。
(五)开展“中关村国际讲堂”品牌宣传。设计、制作与推送招生宣传文案,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自媒体资源进行推送,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官方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合作营销。
四、服务期限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
五、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一次性拨付经费,具体要求和方式详见合同文本格式。
六、进度安排
1.于2023-2024年服务甲方相关工作需要,达成项目成果。
2.于2024年内配合甲方完成验收工作。
七、商务及技术要求
乙方承担单位需要合同到期或项目完成后3个月内,依据合同约定,完成履约验收
工作。具体包括:
(一)提交验收材料:
1.项目验收报告(按模板填写,部分内容由承担单位填写)
2.工作总结报告(无模板,承担单位自行撰写)
3.资金使用情况说明(无模板,承担单位自行撰写)或第三方审计报告
备注:上述文件需加盖承担单位公章。若以第三方审计报告形式证明资金使用情况,则需要第三方审计事务所出具正式盖章版本。
(二)参与验收会
参与甲方购买主体组织的验收会。
(三)严重问题处理
对于涉及诚信问题的,参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信用记录;对于违反财政法律法规的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