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国情国力调查,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基础上全面查清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属性和利用情况等基础数据,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也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落实高质量开展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二)工作目标
按国家及自治区统一时间节点要求,完成东乌珠穆沁旗行政区范围内全部采样点的样品采集,并确保成果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合同包1(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采样)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日起60个工作日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50%,合同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 2期:支付比例50%,外业采样结束并验收合格后10个工作日内 |
验收要求 |
1期:符合相关行业验收合格标准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2.技术要求
序号 |
核心产品(“△”)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面向对象情况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
生态资源调查与监测服务 |
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采样 |
项 |
1.00 |
1,412,150.00 |
1,412,150.00 |
面向中小企业 |
农、林、牧、渔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采样是否允许进口:否
参数性质 |
序 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工作内容 (一)制定外业调查实施方案。外业采样作业单位应在明确外业调查的任务、内容、工作量、时间节点基础上,制定样点的外业调查实施方案,明确各环节、流程、分工、时间等,确保实施方案快速有效,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二)做好外业调查准备。一是收集数据图件资料,主要包括三普办下发的预布设采样点分布图、土壤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交通图等相关资料,同时注意成土环境资料、农业生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二是现场踏勘,外业调查采样队伍在外业工作开展前,对工作区的成土环境、土壤类型、人为影响等情况,需进行充分的内业学习与准备,必要时进行现场踏勘。 (三)开展表层样点外业调查与采样。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队伍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野外调查与采样技术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根据国家确认下发的工作底图与统一布设的调查点位图,外业调查采样队通过手持终端APP导航至预设样点位,在预设样点电子围栏内进行代表性核查,必要时根据样点布设调整规范进行样点现场调整,样点调整需通过自治区土壤普查办审核通过后实施。二是开展调查点位的地形地貌、成土母质、母岩、水文状况、田间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现状、化肥农药使用等立地条件与土壤利用信息调查,按规范要求填写表格内容。三是对表层样点土壤进行混合采样、电导率速测、样品封装和调查记录,表层样点土壤样品根据地形和景观的状况,选择梅花形、棋盘形或蛇形混样方式取样,然后采取“四分法”剔除多余样品,留取3kg,对于需要采集平行样的样点,取样量5kg。四是表层容重样品选取临近三个点,使用“环刀法”,每个点分别采集一个容重样品。五是表层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采集临近三个点组成一个样品,注意不要使土块挤压,以保持原来结构状态,均匀地取内部未变形的土壤约2kg,平行样品取样量为4kg,样品最终托运至指定的样品制备实验室进行处理。 (四)现场质控和资料质控问题整改。对于表层样点现场质控和资料质控提出的问题,及时对照规范和资料进行整改。 设备物资要求: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野外调查与采样技术规范(修订版)》的要求,配备数量充足的设备物资,主要包括交通车辆、图件文献类、摄录装备类、采集工具类、速测仪器类、生活保障类、辅助材料类等7类物资。 提交成果 外业采集样品成果质量全部验收合格为止。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响应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