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企业类别 |
采样频次、监测点位 |
监测依据 |
分析依据 |
监测项目 |
1 |
西安市污水处理厂 |
瞬时采集1个样品或者按照甲方要求的次数;监测点位:每个废水排放口 |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2019)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推荐的分析方法,详见附表3 |
7项:COD、氨氮、总磷、总氮、悬浮物、粪大肠菌群、PH。 |
2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 |
6项:COD、氨氮、总磷、总氮、悬浮物、动植物油。 |
|||
3 |
医疗机构 |
5项:COD、氨氮、悬浮物、粪大肠菌群、PH。 |
|||
4 |
一般涉废水企业 |
6项:COD、氨氮、总磷、总氮、悬浮物、PH。 |
|||
5 |
涉水中重金属企业 |
瞬时采集1个样品或者按照甲方要求的次数;监测点位:每个废水排放口、车间排放口 |
COD、氨氮、总磷、总氮、悬浮物、PH、铜、砷、铬、铅、锌、六价铬、汞、镉。 |
||
6 |
工业窑炉 |
每个排气筒监测1小时均值 |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
详见附表3 |
3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
7 |
有机废气企业 |
每个排气筒监测1小时均值,每个无组织监测点位监测1小时均值 |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 |
详见附表1 |
有组织约6项: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去除率、甲醇等。无组织1项:非甲烷总烃 |
8 |
加油站 |
每个加油监测一次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及《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附录方法,详见附表1 |
6项:加油油气回收管线液阻值、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压力检测值、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的气液比、油气处理装置排放浓度、油气回收系统密封点位油气泄漏浓度(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加油站边界浓度 |
9 |
一般涉土壤企业 |
每个企业监测一次 |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推荐方法,详见附表2 |
8项:铜、砷、铬、铅、锌、六价铬、汞、镉等 |
10 |
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厂 |
每个企业监测一次 |
(GB 36600-2018)中表1所列45项 |
||
备注 |
二、相关要求
1、本项目依据甲方2023年执法监测计划,配合甲方对辖区污染源企业开展执法监测。甲方应提前将执法监测企业名单、监测时间等具体要求通知乙方。若甲方在监测前一天通知乙方,则乙方应在收到通知后于8个小时内做好监测相关准备;若甲方在监测当天通知乙方,则乙方应在收到通知后于3个小时内做好监测相关准备。
2、乙方在现场监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监测报告等资料,包括每个企业的监测报告正本一份及电子版扫描件资料(监测报告、原始记录、现场监测照片、现场三方签字确认表等表格)。
3、本次项目承接单位不允许分包。
4、对于超标或异常情况结果,承接方应及时提出,是否复测由甲方决定。由于乙方原因导致监测数据无效时,需及时进行免费复测。因甲方要求而开展的复测,其监测费用按投标报价计算,由甲方支付。
5、监测报告应包含按照相应评价标准进行的结果评价内容。
6、监测现场需要承接单位和企业单位以及执法单位在现场采样表上签字确认。
7、承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监测资质,并有相关的工作业绩,相关监测人员有与本次监测指标相关的上岗证书,实验室位于西安市辖区内。
三、质量保证
(1)乙方应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国市监检测〔2018〕245号)、《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以及相应标准分析方法的规定和要求,做好监测、分析全程序质控工作,包括采样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样品保存。应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严禁监测弄虚作假。
(2)内部质控:①现场监测需遵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pH、溶解氧、水温需现场测定,同时做好现场设备校准,需按照每批次10%的比例采集全程序空白样、现场明码、密码平行样等现场质控样品;②实验室分析每批次需按照10%的比例开展实验室空白、平行样、加标样或明码、密码质控样等自控程序,做好分析质量保证工作,质控数据需满足项目标准方法中质控结果要求。
(3)外部质控:与市环境监测站不定期开展实验室间同步比对工作,比对结果需满足实验室间偏差要求,否则应查找原因,及时开展复测等工作;需接受市监测站不定期质控检查和盲样考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4)对于现场监测中的重要环节要拍照(含时间印记和经纬度)和录像记录,如现场测定测定pH等项目、样品前处理、分装样品、添加保护剂、保存等环节;实验室分析应全程录像,录像承接单位应自行永久保存录像,以备检查。
三、罚则
1、未按照甲方要求的时间节点要求开展监测、提交报告等,每发生一次扣除合同金额的5%,若情节严重,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2、没有质控保证的监测数据将作为无效数据处理,对于无效数据,甲方将不予支付相关监测费用。
3、由于承接单位自身原因引起的纠纷及法律责任由承接单位承担;委托方若发现数据的弄虚作假问题,可随时要求终止合同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附表3废水、废气执法监测分析方法汇总表
污染物类别 |
序号 |
污染物项目 |
分析方法 |
参考标准编号 |
废水 |
1 |
pH |
水质pH值的测定电极法 |
HJ1147-2020 |
2 |
化学需氧量 |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
HJ828-2017 |
|
3 |
氨氮 |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HJ535-2009 |
|
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
HJ 536-2009 |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9.1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GB/T 5750.5-2006 |
|||
4 |
总磷 |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
GB/T 11893-1989 |
|
5 |
总氮 |
水质总氮的测定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
HJ636-2012 |
|
6 |
悬浮物 |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
GB/T 11901-1989 |
|
7 |
粪大肠菌群 |
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 |
HJ 347.2-2018 |
|
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酶底物法 |
DB61/T 1138-2018 |
|||
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滤膜法 |
HJ347.1-2018 |
|||
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酶底物法 |
HJ 1001-2018 |
|||
水质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纸片快速法 |
HJ 755-2015 |
|||
8-11 |
铜、锌、铅、镉 |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7475-1987 |
|
12 |
砷 |
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
HJ694-2014 |
|
13 |
汞 |
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
HJ694-2014 |
|
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试行) |
HJ/T 341-2007 |
|||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 597-2011 |
|||
14 |
六价铬 |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GB/T 7467-1987 |
|
15 |
总铬 |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 |
GB 11899-89 |
|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 |
HJ/T 342─2007 |
|||
废气 |
1 |
颗粒物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
(GB/T 16157-1996)及修改单 |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
GB/T 5468-1991 |
|||
2 |
低浓度颗粒物 |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
HJ836-2017 |
|
3 |
无组织排放颗粒物 |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
(GB/T 15432-1995)及修改单 |
|
4 |
二氧化硫 |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
HJ 57-2017 |
|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 629-2011 |
|||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
HJ 1131-2020 |
|||
5 |
氮氧化物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
HJ/T 43-1999 |
|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
HJ 693-2014 |
|||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 692-2014 |
|||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
HJ 1132-2020 |
|||
6 |
苯、甲苯、二甲苯、 |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
HJ 583-2010 |
|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
HJ 584-2010 |
|||
7 |
甲醇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HJ/T 33-1999 |
|
8 |
丙酮 |
挥发性有机物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59-2015 |
|
9 |
乙酸酯类 |
挥发性有机物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59-2015 |
|
10 |
非甲烷总烃的浓度 |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HJ 38-2017 |
|
11 |
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浓度 |
环境空气总烃、甲烷、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
HJ 604-2017 |
|
加油站 |
1 |
加油油气回收管线液阻值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 |
(GB20952—2020) |
2 |
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压力检测值、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 |
(GB20952—2020) |
|
3 |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的气液比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 |
(GB20952—2020) |
|
4 |
油气处理装置排放浓度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 |
(GB20952—2020) |
|
5 |
油气回收系统密封点位油气泄漏浓度(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 |
(GB20952—2020) |
|
6 |
加油站边界浓度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 |
(GB20952—2020) |
附表4土壤监测分析方法汇总表
序号 |
污染物项目 |
分析方法 |
参考标准编号 |
1 |
铬(六价) |
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 |
2 |
四氯化碳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3 |
氯仿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4 |
氯甲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5 |
1,1-二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6 |
1,2-二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7 |
1,1-二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8 |
顺-1,2-二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9 |
反-1,2-二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10 |
二氯甲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11 |
1,2-二氯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12 |
1,1,1,2-四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13 |
1,1,2,2-四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14 |
四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15 |
1,1,1-三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16 |
1,1,2-三氯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17 |
三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18 |
1,2,3-三氯丙烷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19 |
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20 |
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2 |
||
21 |
氯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2 |
||
22 |
1,2-二氯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2 |
||
23 |
1,4-二氯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2 |
||
24 |
乙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2 |
||
25 |
苯乙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2 |
||
26 |
甲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2 |
||
27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2 |
||
28 |
邻二甲苯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2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2 |
||
29 |
硝基苯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30 |
苯胺 |
土壤和沉积物苯胺类和联苯胺类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 |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31 |
2-氯酚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土壤和沉积物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HJ 703 |
||
32 |
苯并[a]蒽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HJ 784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05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33 |
苯并[a]芘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05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HJ 784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34 |
苯并[b]荧蒽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05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HJ 784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35 |
苯并[k]荧蒽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05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HJ 784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36 |
䓛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05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HJ 784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37 |
二苯并[a,h]蒽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05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HJ 784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38 |
茚并[1,2,3-cd]芘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05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HJ 784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39 |
萘 |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05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05 |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 |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 |
||
土壤和沉积物无机元素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HJ 780 |
||
40 |
氰化物 |
土壤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HJ 745 |
41 |
石油烃(C10-C40) |
土壤和沉积物总石油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 |
42 |
水分 |
重量法 |
备注:如有其它可替代方法,经委托方审核通过,也可以同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