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管理业务保障费-节水计划统计分析(第 3 包:用(节)水统计数据挖掘分析及报告编制)
1、对全市、分区全口径,及分街乡工业和生活新水量,按季度编写《用(节)水统计》及北京市分街道(乡镇)工业和生活新水量统计表;定期分析全市生产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区域用水变化、行业用水变化与用水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节日期间用水变化情况,汇总整理年度用水、节水、用水效率相关数据信息,编制年度《节水公报》。
2、在用水统计数据基础上,根据用水变化趋势,通过调研、询查、参考历史数据等方式,深度挖掘用水统计数据现状问题及变化成因,以期为领导决策提供除数据展示以外的深层建议。
采购标的预算金额 104.40 万元。
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其他未列明行业。
(一)本项目不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
(二)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价格评审时,投标人为小型和微型企业的价格给予 10%的扣除;
(三)根据《财政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 号),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微企业;
(四)根据《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 号),监狱企业视同小微企业;
★(五)本项目采购产品必须为国产,不接受进口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
《北京市统计条例》;
《用水统计调查制度》(试行);
《北京市水务统计调查制度》。
为落实关于按街道(乡镇)统计用水量的工作精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根据《北京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中关于建立用水分析制度,对用水增长较大的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用水单位进行通报或约谈的工作要求,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提供依据,为智慧水务数据梳理工作提供支撑,为全市用水统计分析工作提供支撑。
(1)季度街乡用水分析报告编制
1)按季度分级汇总北京市市、区、街道(乡镇)工业和生活新水量。其中市级按新的功能分区汇总(一主、一核、一副、多点、一区)工业和生活新水量合计、工业、生活(服务业、居民生活);区级按16个行政区及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罗列各区工业和生活新水量合计,工业、生活(服务业、居民生活)新水量;街道(乡镇)级,以区级行政区为统计单元,罗列出该行政区所有街乡工业和生活新水量合计,工业、生活(服务业、居民生活)新水量。
2)对各街乡工业和生活新水量按照市、区、街道(乡镇)分级汇总进行分析,绘制新水量多形式统计图;分区总量、工业、服务业、居民生活新水量增(减)率排名,分街道(乡镇)工业、服务业、居民生活新水量增(减)率排名、增减率排名图表;工业、服务业用水大户排名图表等;
3)结合各街乡工业和生活新水量统计汇总,开展全市供用水情况、分区工业和生活用水情况、分街道(乡镇)工业和生活用新水情况分析,编写全市及分区相关用水统计报告。
4)分析用水变化与经济社会用水发展、与疏解整治促提升、与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关联性,以用水变化推算区域(分区、分街道(乡镇))人口的动态变化。
5)对用水增长幅度较大的标注备注。
(2)季度《用水分析》报告编制
1)全市按季度自年初累计生产生活用水总量与去年同期的比较,生产生活用水总量结构的描述。
2)全市按季度自年初累计分行业生产生活用水量与去年同期的比较。
3)分析分区用水量计划控制情况。
4)全市按季度自年初累计分区分行业生产生活用水量统计表。
(3)年度《节水公报》编制
1)概述,概括描述北京市年内节水举措,取得的节水效果。
2)总供水情况描述。
3)产业用水情况描述。
4)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控制情况。
5)节水情况,其中包括计划用水覆盖率、加价水费征收情况、节水技术改造情况、非常规水源利用情况、节水创建情况、年节约用水量、水务机关节水创建情况等。
(4)用水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1)分析分区用水量控制情况。
2)用水计划计算方法合理性研究。
2、用(节)水统计数据挖掘分析
在用水统计数据基础上,根据用水变化趋势,通过调研、询查、参考历史数据等方式,深度挖掘用水统计数据现状问题及变化成因,定期收集典型时段日用水量等数据,分析节假日日用水量变化情况,完成节日期间日用水量分析报告,以期为领导决策提供除数据展示以外的深层建议。
★(四)服务要求
1、用(节)水分析报告编制
(1)供应商应按照采购人安排有序、保质保量地开展工作,完成项目成果,按时
提交,并确保成果的时效性。
(2)每季度街乡统计报告月,供应商在收集完成数据48小时内完成季度完成《用(节)水统计》及《北京市自年初累计工业和生活新水量统计表》编写,要求报告终稿完成前做到7*24小时响应,且报告最终稿在每季度次月30日前完成。
(3)每季度节水分析报告月,供应商在收集完成数据24小时内完成季度节水分析报告编制,要求报告终稿完成前做到7*24小时响应,且报告最终稿在每季度次月30日前完成。
(4)供应商应制定节日期间用水分析工作方案,拟定数据收集渠道,节日前同步收集相关数据,并于节日期间最后一日完成节日期间日用水量分析报告。
(5)供应商每季度进行分区计划执行情况分析,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年度用水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材料。
(6)供应商于当年7月底以前完成《节水公报》编写。
2、用(节)水统计数据挖掘分析
(1)供应商应根据月度用水变化趋势,通过调研、询查、参考历史数据等方式,深度挖掘用水统计数据现状问题及变化成因,形成分析报告及问题清单。
(2)供应商于次年3月底以前完成用水统计数据现状问题及变化成因分析工作,并提交工作记录及分析结果。
(3)供应商于次年3月底以前完成《节约用水管理业务保障费-节水计划统计分析(用(节)水统计数据挖掘分析)》项目工作报告。
★(五)其他要求
1、人员配备要求
(1)项目负责人
从事水务管理、数据分析或统计相关专业。
注:须提供有效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称证书复印件或扫描件,专业以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称证书写明的专业为准。
2、投入人员服务要求
(1)供应商应组建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团队,采用规范和有效的项目控制措施,保证按时完成本合同规定的内容,并达到相关要求。
(2)供应商应严格按照承诺的拟派人员名单开展工作,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同等资历人员代替,但应事先得到采购人的批准;采购人有权要求供应商更换不合格的服务人员,供应商应接受。
★(六)成果要求
1、成果文件
(1)按季度提交《街道(乡镇)用水统计》报告及《北京市自年初累计工业和生活新水量统计表》。
(2)按季度提交季度《用水统计》分析报告。
(3)按年度提交《节水公报》。
(4)提交用水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材料。
(5)按期提交节日期间日用水量分析报告。
(6)《节约用水管理业务保障费-节水计划统计分析(第3包:用(节)水统计数据挖掘分析及报告编制)》项目工作报告。
2、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包括纸质报告和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应包括所有成果内容,且包括可编辑的原始文档和最终成果扫描后的PDF文档,电子文件载体为移动硬盘。
3、成果数量
纸质报告:5份;电子文件:1份。
(七)组织方案或解决方案
供应商应针对本项目服务内容和要求提出具体实施组织方案或解决方案。
1、用(节)水分析报告编制
(1)季度街乡用水分析报告
第一等次:方案包括分析报告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分析报告纲要;编制时间安排明确到具体时间;编制人员安排明确到具体人员,人员分工职责明确,分析报告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工作流程清晰。第二等次:方案包括分析报告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
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分析报告纲要;编制时间安排明确到具体时间;编制人员安排明确到具体人员,或人员分工职责不明确,或分析报告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工作流程不清晰。
第三等次:方案包括分析报告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分析报告纲要;但编制时间安排未明确到具体时间。
第四等次:方案包括分析报告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但未提出完整的分析报告纲要。
第五等次:方案内容不完整,分析报告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主要内容有缺失。
(2)季度《用水分析》报告
第一等次:方案包括分析报告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分析报告纲要;编制时间安排明确到具体时间;编制人员安排明确到具体人员,人员分工职责明确,分析报告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工作流程清晰。第二等次:方案包括分析报告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
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分析报告纲要;编制时间安排明确到具体时间;编制人员安排明确到具体人员,或人员分工职责不明确,或分析报告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工作流程不清晰。
第三等次:方案包括分析报告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分析报告纲要;但编制时间安排未明确到具体时间。
第四等次:方案包括分析报告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但未提出完整的分析报告纲要。
第五等次:方案内容不完整,分析报告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主要内容有缺失。
(3)年度《节水公报》
第一等次:方案包括节水公报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节水公报纲要;编制时间安排明确到具体时间;编制人员安排明确到具体人员,人员分工职责明确,节水公报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工作流程清晰。第二等次:方案包括节水公报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
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节水公报纲要;编制时间安排明确到具体时间;编制人员安排明确到具体人员,或人员分工职责不明确,或成果文件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工作流程不清晰。
第三等次:方案包括节水公报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节水公报纲要;但编制时间安排未明确到具体时间。
第四等次:方案包括节水公报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但未提出完整的节水公报纲要。
第五等次:方案内容不完整,节水公报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主要内容有缺失。
(4)用水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第一等次:方案包括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阐述系统详尽,关键点、重点突出,有利于项目实施保障;时间安排计划明确到具体时间,人员安排明确到具体人员,并明确了人员分工职责和工作时段。
第二等次:方案包括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阐述系统详尽,关键点、重点突出,有利于项目实施保障;时间安排计划明确到具体时间,但人员安排未明确到具体人员或未明确人员分工职责。
第三等次:方案包括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阐述系统详尽,关键点、重点突出,有利于项目实施保障;但时间安排计划未明确到具体时间。
第四等次:方案包括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但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阐述简单,关键点、重点不明确,不利于项目实施保障。
第五等次:方案内容不完整,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主要内容有缺失。
2、用(节)水统计数据挖掘分析
第一等次:方案包括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阐述系统详尽,关键点、重点突出,有利于项目实施保障;时间安排计划明确到具体时间,人员安排明确到具体人员,并明确了人员分工职责和工作时段。
第二等次:方案包括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阐述系统详尽,关键点、重点突出,有利于项目实施保障;时间安排计划明确到具体时间,但人员安排未明确到具体人员或未明确人员分工职责。
第三等次:方案包括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阐述系统详尽,关键点、重点突出,有利于项目实施保障;但时间安排计划未明确到具体时间。
第四等次:方案包括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但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阐述简单,关键点、重点不明确,不利于项目实施保障。
第五等次:方案内容不完整,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方法和流程、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等主要内容有缺失。
3、成果文件编制计划
第一等次:制定了成果编制计划,包括成果文件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成果文件纲要;编制时间安排明确到具体时间;编制人员安排明确到具体人员,人员分工职责明确,成果文件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工作流程清晰。
第二等次:制定了成果编制计划,包括成果文件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编制思路清晰,提出完整的成果文件纲要;编制时间安排明确到具体时间;编制人员安排未明确到具体人员,或人员分工职责不明确,或成果文件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工作流程不清晰。
第三等次:制定了成果编制计划,包括成果文件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但编制时间安排未明确到具体时间。
第四等次:制定了成果编制计划,包括成果文件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但未提出完整的成果文件纲要。
第五等次:成果编制计划不完整,成果文件编制思路、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工作流程等主要内容有缺失。
4、人员配备
(1)供应商拟派项目负责人的经验
第一等次:拟派项目负责人担任用(节)水统计数据挖掘分析或报告编制项目负责人的经验2项(含)以上。
第二等次:拟派项目负责人担任用(节)水统计数据挖掘分析或报告编制项目负责人的经验1项。
第三等次:拟派项目负责人无用(节)水统计数据挖掘分析或报告编制项目负责人的经验。
(2)供应商拟投入本项目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除项目负责人)
1)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
第一等次:拟投入水利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5人及以上。
第二等次:拟投入水利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3(含)-4(含)人。
第三等次:拟投入水利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2人及以下。
2)中级职称人员:
第一等次:拟投入水利相关专业中级工程师技术职称人员7人及以上。
第二等次:拟投入水利相关专业中级工程师技术职称人员5(含)-6(含)人。第三等次:拟投入水利相关专业中级工程师技术职称人员4人及以下。
注:1)需提供有效职称证书复印件或扫描件,专业以职称证书载明的专业为准,未提供有效证明不予计分。2)高级及以上人员数量超出5人后,可作为中级工程师计分。
四、商务要求
★(一)项目实施期限
项目实施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
★(二)项目实施地点
项目实施地点:北京市。
★(三)合同价款支付
1、付款进度
预付款:签订合同后10个工作日内,采购人支付合同价款的60%;
中期付款:完成各区上半年《街道(乡镇)用水统计》相关资料、季度《用水统计》及执行情况分析、节日用水分析、用水统计数据现状问题及变化成因分析工作后,采购人支付合同价款的30%;
最终付款:完成各区前三季度各区上半年《街道(乡镇)用水统计》相关资料、季度《用水统计》及执行情况分析、节日用水分析、用水统计数据现状问题及变化成因分析工作后,采购人支付合同价款的10%。
2、付款方式
转账支票或汇款方式。
3、支付时间
供应商按照采购人要求开具合法合规的商业发票,采购人收到上述发票后15日内将款项支付给供应商。
★(四)售后服务
项目完成后,供应商后续应免费提供项目绩效考核、相关检查配合工作。
五、项目验收
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节约用水管理业务保障费-节水计划统计分析(第3包:用(节)水统计数据挖掘分析及报告编制)工作,同时提交完整的验收资料。采购人组织验收小组对本项目技术和商务履约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双方签署验收书。验收不合格的,由供应商按要求弥补缺陷后再次组织验收,直至验收合格。
具体验收方案见合同履约验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