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背景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锚定全国12345政务服务应用标杆城市目标,通过12345政务服务平台智能化升级,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多渠道交互服务和高效的限时闭环办理流程,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办理效果,构建线上线下融合、部门条快贯通的群众诉求办理回应新机制,形成全域覆盖、协调联动、便捷高效、支撑有力的智能服务体系,打造全国12345政务服务高地,实现社情民意点点通、急事难事件件办、办理结果事事回、满意与否人人评,探索特大型城市政民互动新格局。
发挥好“第二研究室”作用,更好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强化民意数据分析,注重民意政策转化,提供决策辅助参考。加强民意数据综合分析、要素分析、结构分析,满足杭州信访工作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型的数据分析需求,以数字化手段,不断提高“互联网+信访”的应用层次和我市信访工作的运行效率。同时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告警系统,实施全过程、全流程告警管理,提升问题治理能力,以期有效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民意诉求热点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权益。
二、服务范围
项目建成后,服务于杭州全市1000多万市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
三、建设内容
迭代升级市民呼我为统一平台,包括在线服务端、数据交互中心、12345适应性升级改造、智能导航扩容、浙里办APP适应性集成、城市大脑APP适应性集成、数智杭州门户、数智分析平台等子场景,呈现民意热力图、民意热度榜、民意趋势预警分析。
四、采购需求清单
序号 |
模块 |
功能 |
1 |
在线服务端 |
首页功能 |
2 |
智能解答 |
|
3 |
部门政策 |
|
4 |
我的查询 |
|
5 |
通用赋能登记 |
|
6 |
最新发布 |
|
7 |
民意聚焦 |
|
8 |
杭城温度 |
|
9 |
建议征集 |
|
10 |
白名单 |
|
11 |
数据交互中心 |
第三方民意渠道对接 |
12 |
省平台事件上行流转 |
|
13 |
市平台事件下行流转 |
|
14 |
各区县平台事件上导 |
|
15 |
数智杭州门户 |
|
16 |
12345适应性升级改造 |
业务协同系统升级改造 |
17 |
转执法功能 |
|
18 |
交办规则库 |
|
19 |
地图系统集成 |
|
20 |
与110呼叫中心联动 |
|
21 |
工单流程优化 |
|
22 |
统计报表 |
|
23 |
质检服务升级 |
|
24 |
数据报表优化 |
|
25 |
紧急预警模块 |
|
26 |
内容分类优化设计 |
|
27 |
强制送审功能 |
|
28 |
业务考核指标优化 |
|
29 |
效能指数报表调整 |
|
30 |
重复件审核调整 |
|
31 |
智能接口开发 |
|
32 |
智能导航扩容 |
语音设置 |
33 |
语音语义一体化能力 |
|
34 |
系统扩容 |
|
35 |
城市大脑APP适应性集成 |
首页设计和组件应用 |
36 |
用户体系对接 |
|
37 |
浙里办app适应性集成 |
首页设计和组件应用 |
38 |
用户体系对接 |
|
39 |
数智杭州门户 |
浙政钉场景透出 |
40 |
数智分析平台 |
基础支撑 |
41 |
国产化适配 |
|
42 |
场景分析 |
|
43 |
数字驾驶舱 |
|
44 |
驻场服务 |
2人驻场1年 |
45 |
测评及安全服务 |
软件测评、等保三级测评、商密测评费及安全服务费 |
五、采购内容
1、在线服务端
需为本项目开发在线服务端,需包括:首页功能、智能解答、部门政策、我的查询、通用赋能登记、最新发布、民意聚焦、杭城温度、建议征集、白名单。
2、数据交互中心
数据交互中心主要围绕“民呼我为”平台与第三方民意渠道、与省级统一平台、与杭州市统一公共数据平台、与各区县分平台实现平台对接开发、标准梳理、工单业务数据和办理结果同步数据共享与流转交互的开发服务。
3、12345适应性升级改造
为进一步提升“民呼我为”平台服务能效,本项目需实现与12345平台的适配对接,基于“民呼我为”平台的业务需求和杭州12345系统的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打通两者的数据通道并改造12345平台的业务流程,过程可溯源、节点可监控、流程全闭环、数据全归集。
4、智能导航扩容
为提升系统承载能力和响应速度,本项目本次共需扩容120路智能语音导航。
5、城市大脑APP适应性集成
按照城市大脑架构设计要求,做好杭州城市大脑APP接入,做好通用组件应用、用户体系构建、服务页面设计、业务流程开发、数据接口对接等。
6、浙里办APP适应性集成
上线“浙里办”APP,满足浙里办上架要求开发“民呼我为”前端页面、用户体系、登录功能、应用接入、后台数据对接等,提前做好上架前申报、录屏、应用二维码生成、应用业务功能说明、压力测试、安全测试,以及应用上架审批等工作。
对浙里办页面进行重构完成接入埋点。针对前段接入规范进行调整。完成第三方适配,提供浙里办跳转单点登录并完成业务框架与接口调整。
7、数智杭州门户
基于浙政钉平台,打造数智杭州门户,通过与浙政钉APP对接和适应性集成改造,实现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便于通过浙政钉实现业务协同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数智杭州门户 |
浙政钉场景透出 |
UI设计,前端功能开发,展示场景简介内容 |
UI设计,前端功能,后端查询统计接口开发,展示核心指标内容 |
||
UI设计,前端功能开发,展示流程再造内容 |
||
UI设计,前端功能开发,展示业务协同内容 |
||
UI设计,前端功能开发,展示技术框架内容 |
||
UI设计,前端功能开发,展示工作专班、体系内容 |
||
UI设计,前端功能,后端查询统计接口开发,展示应用成效内容 |
||
UI设计,前端功能开发,展示政策文件内容 |
||
UI设计,前端功能开发,展示总结功能板块内容 |
||
UI设计,前端功能开发,对接浙政钉内部跳转接口,实现驾驶舱穿透免登录 |
8、数智分析平台
8.1、基础支撑
结合《事项分类分级清单》对数据按照分类分级规则进行分类和标注,通过数据归集、清洗、治理和分析的技术,实现民意数据充分挖掘和利用。依托大数据平台,并通过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协同过滤以及分类与回归等方法建构高频热词库和敏感词库,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关联推送、热点推送或提醒预警,通过架构大数据平台,并方便用户对热点问题进行查询、汇总及分析。更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计算、分析及应用,实现数智化分析。
8.2、国产化适配
数智分析平台大数据底座分析算法,适配国产化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中间件。
数智分析平台设计主要体现在完美支持国产化主流操作系统,并且兼容主流浏览器。
8.3、场景分析
需实现:运营管理情况分析、办理情况统计分析。
8.4、数字驾驶舱
以城市大脑为依托,打造政务服务“民呼我为”驾驶舱,依托资源整合、服务融合的理念,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政务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与运营,构建民意运行监测、管理、处置、决策四大领域的智慧化数据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促进政务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更好推动政务服务便民、利民、惠民。
“民呼我为” 驾驶舱将根据不同问题、需求切入不同应用场景,从数智赋能、精密智控、民生服务、科学决策等角度进行主题分析,在机制和保障基础上,实现运行过程、结果全程可控,通过数据运营引领全方位治理,最大程度在发掘数据价值的同时,减少和防止隐患的发生。
“民呼我为”驾驶舱以全区域的数据实时流动、数据协同及迭代循环为基础,通过民意热力图等形式,为领导提供全局预览、预警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追踪处置。
驾驶舱由主页面和二级页面构成,可以实现一键直达功能。
1、围绕民意热点、不满意件、特急、紧急、预警事件进行预警和统计分析。
2、总体工作情况的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大屏呈现,包括承办总数、办结总数、满意率等关键指数呈现,实现实时工作效能的掌握。
3、区县和部门透视窗功能模块,主要作用在于点击后弹出二级专题页窗口,详细了解区县和部门受理情况、办理质量、诉求特点、变化趋势等情况。
六、建设周期
本项目要求在2023年11月前通过竣工验收。
七、售后服务
系统验收合格后,中标人需为本项目提供为期两年的售后技术支持服务,系统稳定保障措施包括系统巡检、升级(包含业务规范调整的系统更新等)、现场故障检测及修复等。
提供2人驻场服务保障系统的运行。
定期进行系统巡检,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系统维护更新应提前24小时告知采购人,并在更新后及时对系统原始参数设置进行检查,避免造成热线系统异常。
服务商发现系统出现故障,应在1小时内通知采购人,并于发现问题后2小时内解决,如无法在2小时内排除故障的,应及时调整并采取其他措施,并预估故障排出时间告知采购人。
在售后服务期内提供7×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电话服务,对采购人提出的故障保修,响应时间不超过1小时,因故障中断服务时间不超过12小时。
服务方式除电话外,还用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网站技术服务、远程拨入分析、现场服务等多种方式的服务。
八、验收标准
(一)验收阶段
1、验收流程
必须通过用户验收测试、系统试运行和系统上线后,才能进入系统终验流程。
2、验收标准
实施单位以项目需求相关内容为依据,作为项目验收标准,包括采购需求中列出的: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工作流程要求、开发管理要求、技术服务要求等。
项目验收工作由乙方、项目单位、监理共同完成。项目单位在收到乙方提交的验收申请后30日内完成各阶段验收,并出具《项目验收书》。
(二)验收交付物清单
指各个阶段验收时,供应商需提交的交付物清单,一般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架构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系统软件源代码、《功能测试报告》等。
九、付款方式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期付款:合同生效并具备实施条件,且收到中标(成交)供应商提交的有效等额发票七个工作日内,采购人支付合同金额的40%作为预付款;
第二期付款:项目通过初验后,且收到中标(成交)供应商提交的有效等额发票七个工作日内,采购人支付合同金额的30%;
第三期付款:项目通过终验,且财政资金到位后,收到中标(成交)供应商提交的有效等额发票七个工作日内,采购人支付本合同剩余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