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磋商项目内容及商务要求
根据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思路,拟从遂宁市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管理体制、建筑垃圾等方面入手,以固体废物源头削减、资源化、最终控制和保障措施为主线开展研究,科学编制遂宁市“无废城市”实施方案,为完成项目研究目标,达到考核要求,结合国家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本项目将设置以下6个子任务:
1、推动遂宁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研究。
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工程体系,促进固体废物减量和循环利用。研究提出历史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处置方案。推进重点产废产业园区整合提升,持续开展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结合工业领域减污降碳要求,加快对重点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路径的探索,探索遂宁及周边城市毗邻区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实现共建共享,助力遂宁市绿色发展。
2、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研究。
以遂宁市“无废城市”创建为契机,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在此基础上,以完善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和安全利用处置能力入手,提升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化利用,真正实现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3、推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研究;
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定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城乡一体化收运处理,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与处理处置体系,加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收集、暂存和转运。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盘活现有再生资源网点,统计再生资源网点的交易种类和数量,布局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集散市场和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与环卫收运系统“两网融合”。优化可回收物回收网点和大件垃圾拆解点布局。在城市规划中解决再生资源网点的用地保障,健全废塑料、废纸、废金属、废旧纺织品、废旧家电、退役光伏组件和风电机组叶片等分类回收,加强废玻璃和大件垃圾等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购买服务动态管理。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经营秩序,提升行业整体形象与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公众自觉践行无废理念,探索“无废文化”“无废园区”“无废工厂”等“无废细胞”建设路径模式,建立“无废细胞”评审细则,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4、推动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全面安全管控研究。
新建涉危险废物建设项目应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等管理要求,明确管理对象和源头,预防二次污染,防控环境风险。加快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开发应用有利于危险废物减量的工艺技术。构建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强化危险废物监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控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同时针对危废处置能力短缺差异调整处置结构,加强处置设施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机制建立,并与遂宁及周边城市毗邻区域危废处理设施实现共建共享;争取到2026年,切实实现全市危险废物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全面安全管控。
5、推动固体废物精细化综合管理与三产发展协同融合研究。
针对固体废物管理职能分散、市场发展程度不足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强化法规政策体系建设、促进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投资、强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形成固体废物管理技术示范模式、提高固体废物污染各类案件处置能力等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群众获得感的具体任务措施。
针对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收运、利用与处置管理需求,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围绕提升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污染治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在城市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提出具体路径、任务与预期目标,促进末端处置管理向源头管控转变。鼓励多产业协同利用,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与上游煤电、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协同发展,与下游建筑、建材、市政、交通、环境治理等产品应用领域深度融合。
6、提出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任务清单及进度安排,编制实施方案。
基于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建筑垃圾、管理体制等研究成果,结合遂宁市固体废物管理特点和发展趋势,编制《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三、服务内容
1、第一阶段:
(1)根据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全面调研遂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状况,梳理遂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发展等相关规划情况,详细了解遂宁市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收集汇总城乡发展情况和改革试点情况,各类固体废物基础数据及信息,固体废物相关解决突出问题的先进案例。
(2)充分总结遂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固体废物产生与处置现状等,系统研判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处置能力的变化趋势,全面梳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的工作基础。
(3)深入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在固废减量化、循环化和处理处置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归纳转化出可以为遂宁市所用的发展策略。
(4)结合实际,提出遂宁市“无废城市”工作方案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具体指标。
(5)编制形成《遂宁市“无废城市”工作方案》,细化各部门任务分工、进度安排、措施保障及考核指标,筛选支撑关键任务的重点项目,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完成时间和动态调整机制。
2、第二阶段:
(1)咨询:在提交实施方案后,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制定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逐级细化分解各项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强工作调度、督导和考核,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配合遂宁市组织调配技术力量,建立“无废城市”建设专家库和成立技术帮扶组,为城市提供全流程跟踪式技术服务。
(2)年度评估:组织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年度总结评估,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评估总结其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和突出短板并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对在推进主要工作任务,落实制度、市场、技术、监管等创新改革过程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凝炼。每次评估后2个月内形成《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评估总结报告》。
3、第三阶段:
总结评估围绕遂宁市2023-2026年“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取得的创新亮点、存在的主要矛盾、工作建议等进行总结评价,2个月内形成1份2023-2026年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总结报告。
四、主要工作成果
1、第一阶段产出:
遂宁市“无废城市”工作方案(2023-2026年):从重点工作任务、部门分工、考核指标等角度,编制形成《遂宁市“无废城市”工作方案》,制定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的目标指标和任务清单,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
2、第二阶段产出:
(1)成立遂宁市“无废城市”专家库和技术帮扶组,提供全流程跟踪式技术服务。
(2)2023-2026年遂宁市“无废城市”年度总结评估报告:按照生态环境部、四川省和遂宁市相关要求,组织2023-2026年遂宁市“无废城市”年度建设总结评估,对实施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取得的创新亮点、存在的主要矛盾、工作建议等进行评估总结,形成工作总结报告3份。
3、第三阶段产出:
总结梳理2023-2026年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取得的创新亮点、存在的主要矛盾、工作建议等进行整体评估,形成1份2023-2026年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总结报告。
五、商务要求
1、其他要求
(1)服务期间,具体进度根据采购人要求进行适当调整,成交人必须服从工作的时间节点及具体内容做出的调整安排;
(2)成交人应在保证服务期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为采购人提供服务,服务中非采购人造成的一切风险(包括人员安全事故责任、车辆安全事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劳务纠纷及人员伤害等)均由成交人独自承担责任;
(3)成交人须负责处理人员提出的劳动仲裁、诉讼等事宜,并确保和谐、稳妥处理员工的劳动仲裁、劳动诉求及人事仲裁事宜,避免妨碍采购人的正常工作或给采购人带来不利社会影响;
(4)供应商在其工作范围内应确保其各自独立准备的全部文件在中国境内外都没有且也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或专有技术或商业秘密;供应商如果在其设计文件中使用或包含任何其他人的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或商业秘密,应保证已经获得权利人的合法、有效、充分的授权;采购人拥有成交供应商所提交的全部设计文件的使用权和受益权,并使用于本采购项目;
(5)成交供应商应当为采购人提供技术援助电话,解答采购人在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为采购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6)成果审定合格后,按采购人要求提交完整的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纸质版本数量需满足审查、报批、存档等相关要求;
(7)其他未尽事宜由采购人和成交人在采购合同中另行约定。
2、成果文件要求、交付成果时间、地点及验收标准
2.1、成果文件要求
(1)提交《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叁套及电子文档1套;
(2)采购人要求提供的其他成果资料。
2.2、交付成果时间、地点及验收方法和验收标准
(1)交付成果时间: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180天内完成《遂宁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
(2)交付成果地点:遂宁市生态环境局;
(3)验收方法:参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205号)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验收;
(4)验收标准: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并通过采购人组织的验收。
3、付款方式
(1)采购合同签订后,达到付款条件起7日,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00%;
(2)提交成果文件后,达到付款条件起7日,支付合同总金额的50.00%;
(3)完成方案编制后,达到付款条件起7日,支付合同总金额的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