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辽宁省部分区域防洪排涝防潮体系尚不完备、防御标准不足,缺乏防洪控制性枢纽;水资源开发过度与用水效率不高并存,全省用水效率总体不高,全省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40%,其中辽河、大凌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50%;现状水资源供求尚有缺口,辽宁本地水资源支撑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严峻挑战;城乡供水保障体系还存在明显短板,应急供水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区域水环境水生态安全风险高,河湖水生态空间遭受挤占。
《辽宁空间均衡水网规划》分区格局中的辽西片区:“加快完善大小凌河和其他独流入海河流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总体格局中要求充分协调城市洪水、涝水、潮水之间的遭遇关系;”第六章高质量河湖生态网二(二)骨干生态廊道建设:“大凌河生物起源文化及湿地生态保护长廊,白石水库以下河段,重点开展河道封育保护、地貌形态修复和蓄水湿地建设,实施河口芦苇湿地补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稳定性。”《辽宁省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重要建设任务三、构建高标准防洪减灾网(一)河流防洪体系建设——骨干泄洪通道建设,加快推进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主要江河防洪体系”。“重要建设任务四、构建高水平均衡供水网任务(四):推进北水润辽工程论证工作,将其作为辽宁未来发展中的中远期战略水源。协同推进国家骨干水网工程——北水南调前期工作,加快论证韩家杖子水库等相关调蓄水库建设的可行性”“重要建设任务五、构建高质量河湖生态网(三)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优调度,增设施。强化辽河、浑太河、大凌河等主要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
依据《辽宁空间均衡水网规划》、《辽宁省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内容,建设辽河福德店水闸有利于北水润辽工程分水,对雨洪资源调蓄利用可以提高辽河生态水量;建设大凌河锦盘闸有利于提高大凌河防潮防洪体系建设,兼顾洪水调节功能可以提高大凌河下游河段的生态水量。2022年10月24日,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以《松辽委关于印发松花江、辽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阶段成果讨论会会议纪要的通知》(松辽规计函〔2022〕20号)明确做好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并提出要开展辽河、大凌河拟建2座挡潮闸论证工作。基于以上上位规划及政策要求,以专题报告形式开展辽河、大凌河2座水闸论证工作。
1.“十四五”解决水利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实施方案(2021-2025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4.《松辽委关于印发松花江、辽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阶段成果讨论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二)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三)相关规划
1.《辽宁省空间均衡水网规划》;
2.《辽宁省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
本项目论证范围为辽河福德店闸和大凌河锦盘闸及其附属设施涉及范围。
现状基准年为2022年,远期水平年为2035年。
一是全面分析水闸建设的必要性。从保障用水安全、水生态安全、提升水文化等角度论证辽河福德店水闸、大凌河锦盘闸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进一步的资料收集整理,从以下几方面论述项目建设必要性:
(1)高效利用淡水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通过修建水闸工程,可以高效调节供水量,极大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供水保证率,有利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改善、修复河流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通过建设枢纽工程,对北水南调水量进行合理分配,提高生态流量保障,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逐步修复大凌河、辽河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地区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良性循环。
(3)改善周边水景观,提升周边水文化
深入挖掘水闸工程的景观建设,在工程中充分体现人水和谐的文化内涵,以闸为中心建设商业及旅游景点,结合跨河桥梁、航道通航。充分开发景观效益,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振兴和沿岸城市快速发展,保障辽东湾滨海经济区发展。
二是系统分析水闸建设的可行性。从政策符合性、地基稳定性、环境影响、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系统分析水闸建设的可行性。
(1)对生态环境影响
工程建设对辽河和大凌河生态红线、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影响,对鱼类洄游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水文条件的影响
工程建设对自然的上游来水、径流的影响等。
(3)泥沙条件影响
通过对主要测站历年泥沙资料的分析,确定年输沙量,分析水闸工程对泥沙输移的影响,分析水闸建设可能产生的淤积,初步给出泥沙淤积的处理措施。
(4)地质条件影响(结构安全稳定)
明确工程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重点说明基础抗滑稳定、沉降变形及渗透稳定性问题。
三是初步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投资。通过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结合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工程规模及工程布置,初步确定工程投资。
(1)辽河福德店闸、凌河锦盘闸工程点位的初步查勘,基本确定水闸工程初选位置;
(2)对工程现状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工程等现状情况;
(3)了解地区防洪、供水需求,从多角度调查工程建设需求。
(1)资料收集
收集与项目相关资料,包括前期规划资料;辽河、大凌河流域市县社会经济资料;辽河、大凌河干流水文地质资料、流域用水情况资料等;工程区域生态红线划定资料;以及其他与项目密切相关的资料等。
(2)资料整理分析
对收集的水文资料、地质资料,以及相关规划资料进行分析,对资料中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水环境提升、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相关要求进行整理,提取对专题分析论证报告中有用信息。
(1)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分析辽河福德店以下、石佛寺以上区域近年来防洪现状,受灾情况,说明防洪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
分析辽河、大凌河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存在问题,水资源短缺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的制约;
分析辽河福德店、大凌河入海口所在水功能区水质及水量要求,现状水生态流量保障情况,水系连通、水美乡村等水生态环境提升对水量的需求;
分析辽河福德店在北水南调供水调度中的重要地位。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分别分析辽河水闸对辽宁利用好北水南调工程的重要作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质、量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水安全供水安全的角度:
辽河福德店闸:在辽宁省乃至松辽流域建设的必要性,北水南调辽河水量分配的第一道关卡,说明其对于补充“三生”用水的重要性;
大凌河锦盘闸:可以高效调节供水量,极大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供水保证率,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角度:
辽河福德店闸:通过建设可调蓄兼顾分水作用的水利枢纽,对北水南调水量进行合理分配,可有效提高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程度,提高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提高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辽河国家生态公园建设。
大凌河锦盘闸:提高河段生态流量,逐步修复大凌河下游段及辽东湾海洋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良性循环。
从提升流域水文化角度:水闸建设应与水文化提升同步进行,深入挖掘辽河或大凌河的河流历史文化背景,将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风景二者有机融合,体现人水和谐的文化内涵,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振兴和沿岸城市快速发展,助力辽河口滨海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政策可行性分析:从国家、流域、区域相关政策、生态红线制约等方面,分析水闸建设的可行性。
(2)地基稳定性分析:分析工程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分析地基现状、处理方案,及确定的基础形式,另外,分析施工条件及主要施工步骤的可行性。
(3)工程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辽河福德店闸:通过水文计算、泥沙分析等确定水闸形式;综合考虑防洪、区域引调水供水规模、灌溉水量及水功能区生态环境流量需求,确定水闸主要功能水位,以保证水闸主要功能的实现;同时,考虑辽河泥沙问题,给出必要的防淤积措施;
大凌河锦盘闸:通过水面线计算、洪峰调节计算、泥沙分析等确定水闸形式;综合考虑灌溉水量及水功能区生态环境流量需求,确定水闸主要功能水位,以保证水闸主要功能的实现;同时考虑大凌河泥沙问题,给出必要的防淤积措施;
(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分析选址与生态红线、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关系,论证其可行性;对敏感环境因素进行排查,说明对环境因素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存在不利影响的,应给出生态补偿或解决方案;
(5)经济可行性分析:对工程的总体情况进行汇总,对区域类似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效益情况进行收集和阐述,从经济的角度说明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工程等级标准的确定,说明主要建筑物组成,确定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对应的洪水标准;
(2)工程选址方案,对闸址、泵站位置等位置进行选择,给出工程初选位置;
(3)分别确定两座水闸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案;
(4)对水闸形式进行综合比较,初步选定水闸建筑物形式;
(5)对工程进行总体布置,对主要建筑物进行简单计算和说明。
(1)工程投资估算
结合工程实际,计算本工程投资;
通过对主体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和施工的工程量,匡算工程投资;
匡算征地移民、环保、水保等投资;
汇总工程投资匡算。
(2)工程经济评价
估算水闸项目可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可量化的其他外部效益。
水闸工程建设应根据水闸功能、特点和运用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流、泥沙、施工、管理、周围环境因素影响,本次工作难点主要为水闸规划功能确定,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分析,项目可能影响分析等方面。
1.《辽河福德店闸专题论证报告》及投资匡算表;
2.《大凌河锦盘闸专题论证报告》及投资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