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一)建设背景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网信办《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到夯实乡村数字化发展基础,稳步推进涉农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持续深化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
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重要切入点,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肇庆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到,坚决落实好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在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现场会上,全面启动大沙镇和其他三个镇“两工两农”乡镇示范建设,全力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四会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乡村发展中要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推动大沙全国千强镇争先进位,加快建设成为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镇域示范样板。
(二)建设内容
根据省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两工两农”示范建设,大沙镇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数字乡村建设要求,通过顶层设计,结合大沙特色,推动乡村建设数字化的进程,激发镇域发展蓬勃活力,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样板,独具特色“智慧大沙·数字乡村平台”,搭建 “1平台+1中心+1领导驾驶舱+5主题平台+N个专题看板+乡村治理”。
(三)基本要求
1、本项目为一个整体,供应商须对本项目进行整体报价,不得分拆报价。
2、★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7号》第六十条规定:供应商不得以低于成本价竞标,评标委员会认为供应商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通过符合性审查供应商的报价,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不能诚信履约的,应当要求其在评标现场合理的时间内提供书面说明,必要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供应商不能证明其报价合理性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采购包1(“智慧大沙·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开发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后120日内上线,包含需求调研、系统开发、系统测试、优化调试、应用培训、系统上线等。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四会市大沙镇人民政府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40%,合同签订后十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40%;
2期:支付比例30%,项目功能确认完成后十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30%;
3期:支付比例20%,项目上线完成后十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20%;
4期:支付比例10%,项目验收完毕后十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10%。 |
验收要求 |
1期:提供验收文档资料,包括《需求分析报告》、《系统概要设计》、《试运行/上线报告》、《第三方测试报告》、《用户操作手册》、培训资料等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付款方式说明,根据项目进度由采购人安排支付,采购人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支付。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通用应用软件开发服务 |
“智慧大沙·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开发项目 |
项 |
1.00 |
3,500,000.00 |
3,500,000.00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智慧大沙·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开发项目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1 |
(一)功能要求 1、建设数字乡村支撑平台 根据大沙镇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进行顶层设计,搭建智慧大沙·数字乡村支撑平台,建立统一组织中心、统一用户中心、统一基础数据、统一代码集、统一权限中心、统一打印中心、统一报表中心、统一认证中心等建立综合性的统一的平台,统一入口,综合管理、全面管理。 2、搭建大沙数字乡村数据中心 打破数据烟囱,采集、整合大沙涉农相关数据资源,建设数字乡村数据中心,将采集各类涉农业务的空间数据、业务数据库、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进行统一管理和综合利用。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为打造“智慧大沙·数字乡村”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3、GIS支撑平台 GIS支撑平台提供空间数据存储与访问、空间数据服务、空间数据加工处理入库,为搭建智慧大沙·数字乡村一张图提供支撑,实现空间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相融合。实现空间信息地图浏览、地图制作、专题分析,支持空间分析结果和图形数据导出。 4、搭建1个领导驾驶舱 搭建领导驾驶舱,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包括大沙基本概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资产资源情况、乡村建设情况、大沙风采等。 5、搭建5个主题平台,N个专题看板 根据大沙发展优势,围绕乡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治理,结合“两工两农”示范要求,进行主题分析、专题看板,搭建5个主题平台,包括数字农业、数字产业、数字农经、大沙风采和数字乡村一张图,以及N个专题看板。 (1)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围绕大沙的农业、合作社、渔业等建设情况进行搭建,结合大沙镇特色优势:拥有丰富鱼塘水面,现代水产养殖业条件得天独厚,建设数字农业主题平台,包括鱼塘数量和面积分布、鱼塘的承包情况、合同签订类型、合同执行预警提醒,合作社建设等。 (2)数字产业 数字产业主题平台围绕大沙的产业建设进行搭建,大沙镇是“两工两农”工业建设的试点单位,主题平台包括产业数量、产业类型、产业分布、展示企业能力等。 (3)数字农经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围绕大沙镇三资的情况搭建专题看板,建设三资综合看板,综合展示大沙三资情况,建设分类专题看板资产资源专题看板、财务看板、合同专题看板等; (4)大沙风采 大沙风采主题平台是对大沙乡村建设进行风采展示,包括大沙行政区划、村居建设、基层组织、党建活动、党建组织、人大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展示等内容,支持视频、新闻、图片等方式呈现。 (5)数字乡村一张图 通过GIS支撑平台搭建数字乡村一张图,把农业农村基础数据、数字农业、数字产业、数字农经等相关业务数据,以及空间数据进行融合,建立专题图层,形成智慧大沙·数字乡村一张图,一图总览,对重点数据、关键数据进行查询、综合统计和报表定制。 6、推进乡村治理,赋能基层治理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工作机制,赋能基层治理,建立“一表通”打通条线壁垒,实现数据采集、自动汇总、数据协同,提质增效,建立乡村信息官,为养殖企业、农户推送相关信息,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如政策信息、渔业养殖信息、市场价格趋势信息等。 |
||||||||||||||||||||||||
|
2 |
(二)技术要求 1、开发技术 (1)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框架,稳定性高,可扩展性强,易操作、易维护、易开发。 (2)设计架构采用B/S架构模式,基于跨平台的J2EE技术,能够满足分布式微服务及云应用的整体架构服务;支持不同多种操作系统部署,如linux、unix等系统,支持单点登录及灵活多变的权限访问。 (3)前端采用Vue 框架。 (4)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模式进行开发和部署, (5)提供系统开发相关文档,包括但不限于:拓扑结构图及说明、用户操作手册、平台技术使用手册、系统需求分析文档、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字典说明、系统运行维护手册等。 (6)技术实现平台 主要包括相应的开发框架、技术组件、开发规范等;业务系统基于平台开发,可以整体提高系统的柔韧性、可重用性和可靠性,能满足业务系统不断变化和扩展的需求; (7)技术平台要求 涉及工作流,需集成完整、灵活的工作流引擎,实现可视化的流程配置和监控。 系统易于维护,通过用户界面信息,相关人员可以快速精确定位用户操作日志、追溯操作历史过程。 系统具备完善的角色与权限控制策略,角色与权限做到灵活可配置。 2、性能要求 (1)支持双向查询、位置查询、条件查询、模糊查询等多种方式,查询平均响应时间优于3秒,最长响应时间≤5秒; (2)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与复杂的统计汇总,平均响应时间≤30秒,最长响应时间不超过60秒; (3)一般性的数据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平均响应时间≤3秒,最长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 (4)支持至少50人次的并发同时在线信息处理请求与运行; (5)系统支持高度并发的访问,每次请求的响应时间1秒以内。 3、安全要求 (1)系统建设要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的标准,通过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相结合进行系统安全建设,遵循相关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2)本项目系统要部署在政务云。由政务云供应商提供物理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主机安全防护,软件开发方提供应用安全防护和数据安全防护。 (3)系统开发和运维过程中,由软件开发方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备份恢复等方面提供安全防护措施。 |
||||||||||||||||||||||||
|
3 |
(三)项目要求 1、可靠性要求 (1)系统无单点隐患。 (2)系统支持主备灾的部署方式。 (3)系统支持负载均衡。 (4)系统支持7*24 小时无间断运行。 2、易用性要求 (1)系统运行不依赖特定的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 (2)系统升级部署时服务不能停止。 3、维护性要求 (1)系统可根据业务增长进行水平扩容。 (2)系统的数据量应保持基本恒定。 4、运行环境要求:系统支持国产化服务器。 |
||||||||||||||||||||||||
|
4 |
⚫ (四)服务要求 1、项目实施管理要求 (1)实施要求 本项目要求合同签订后120日内上线,项目实施应包含需求调研、系统开发、系统测试、优化调试、应用培训、系统上线等。 (2)组织要求 根据系统特点和要求,为保证该项目能够按期、顺利、高质量的完成,需要成立项目小组来管理、实施及监督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2、售后服务要求 (1)供应商应提出质量保证期内的工作范围,质保计划;供应商应提出质量保证期后的服务措施。 (2)自项目验收后提供1年的免费运维服务,针对用户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错误和异常及时处理,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3)供应商保证7*24小时的实时技术支持响应,在出现故障的1小时内给予问题的解答,在故障发生的2小时内派技术人员到达现场,24小时内解决故障。供应商提出质量保证期内的维修、维护内容和范围应满足本项目建成后正常稳定运行的要求。 3、培训要求:系统运行后,开展系统使用的培训咨询服务及答疑服务。 4、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要求:供应商应承诺为采购人承担其所供产品、相关系统、管理软件及其所开发的系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
||||||||||||||||||||||||
|
5 |
⚫ (五)系统演示要求 ⚫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