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购标的
包号 |
标的名称 |
采购包预算金 额( 万元) |
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 |
01 |
中央财政北 京市林草生 态综合监测 |
400 |
2024年北京市林草生态综合监测以国土“三调”及变更数据为本底,利用遥感、地理信息、数据库及模型技术,将林草湿资源调查成果与国土变更数据融合对接并更新到调查时点,开展森林面积构成的监测。采取固定样地调查与模型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林草资源储量(包括其数量、质量、结构等)构成监测,采用统计、建模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林草资源状况及其质量与功能进行分析评价,构建点面结合、上下衔接、数图一致的林草资源年度监测评价体系。(具体详见招标文件)。 |
2.项目背景/项目概述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具体行动,是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
《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赋予了各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重要职能,是园林绿化资源管理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共同做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意见》(自然资发〔2022〕5号)明确“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每年开展一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定”方案明确国家林草局“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常态化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22〕96号)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常态化开展园林绿化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京绿办发〔2022〕233号的相关要求,在北京市2023年林草资源综合监测的基础上,开展2024年北京市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是履行《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
通过综合监测,掌握森林、草原、湿地的现状、动态变化及生态状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分析各类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为基础推动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商务要求
1.服务期限和服务地点
服务时间: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服务地点:北京市(采购人指定地点)。
2.付款条件(进度和方式)
2.1.分三期支付,签订合同后15日内,采购人支付中标人项目费用总额的50%;中标人通过采购人组织的中期验收后采购人支付中标人项目费用总额的30%;中标人完成全部工作且经过采购人验收合格后15日内,采购人支付中标人项目费用总额的20%。
2.2.采购人以支票或者电汇的方式将服务费支付中标人,中标人指定银行账号为收款账号并保证其真实有效。
2.3.中标人应于采购人每次付款前5日,向采购人开具等额正式的增值税发票,否则采购人有权延迟付款,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中标人的各项合同义务仍按合同约定履行。
3.项目完成且采购人验收合格后合同终止。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项目实施时间延迟的,经双方协商同意,合同履行期限顺延。
4.项目技术成果归属和分享
4.1.履行本项目产生的服务成果的知识产权归采购人所有;
4.2.该项目中采购人提供给中标人分析处理的数据属业内保密数据,中标人在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严防泄密。未经采购人同意,中标人不得以私自使用、公开或向他人泄露和转让项目所涉的数据和以采购人有关的信息。
4.3.对于与该项目相关的一切技术及成果所有权归采购人,在未经采购人允许的情况下,中标人不得向其他方展示或提供。
三、服务内容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1采购标的需实现的功能或者目标
以国土“三调”及变更数据为基础,利用高分定量遥感、卫星精准定位及大数据和模型技术,将林草湿资源调查成果与国土变更数据融合对接并更新到调查时点,开展森林面积构成的监测。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调查基础上,采取固定样地调查与模型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林草资源储量(包括其数量、质量、结构等)构成监测,采用统计、建模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林草资源状况及其质量与功能进行分析评价,构建点面结合、上下衔接、数图一致的林草资源年度监测评价体系。
2.服务内容及要求/货物技术要求
2.1.编制林草综合监测实施方案及操作细则。依据《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技术规程》,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编制2024年北京市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实施方案及操作细则。
2.2.图斑监测。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图数库”和国土年度变更调查的变化图斑对接,并采用遥感判读与现地核实、室内查阅档案资料等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林草湿图斑更新调查,将变更图斑及属性信息更新到林草资源“一张图”上。
2.3.样地调查监测。按照《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技术规程》,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的样地判读、样地测设、因子调查、样地所在图斑信息核实等,获取林草湿的数量、储量、质量、结构、功能等数据,掌握其动态变化情况。
2.4.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分为图斑样地检查和固定样地检查。按照《北京市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质量检查办法》,抽图斑和固定样地进行各个属性检查。
2.5.建立北京市年度林草资源数据库。基于图斑、样地监测数据产出林草资源现状、动态和生态状况评价数据,分析评价林草湿资源状况,生态系统格局、质量、生物量和碳储量等生态状况,以及固碳释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功能效益,建立综合监测数据库。
2.6.编制2024年北京市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成果报告。以林草湿样地调查及图斑监测为基础,产出林草湿现状及动态统计报表,编写本市监测报告,分析林草资源特点、评价其生态状况。
2.1采购标的需满足的服务期限
2.1.1.规范技术工作流程,加强对监测活动和数据质量控制,各调查监测因子及指标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北京市第十次园林绿化资源专项调查操作技术细则》的相关要求,确保监测成果科学、真实、准确。项目建设期为1年。
3.验收标准
按招标文件和合同约定进行验收。
四、其他事项
1.除招标文件另有规定外,若出现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强制性规定但招标文件未列明的情形,则投标人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强制性规定执行。
2.本招标文件未明确的其它约定事项或条款,待采购人与投标人签订合同时,由双方协商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