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2020年2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硬任务”攻关攻坚工作方案》,提出要探索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和臭氧污染防治技术和思路,持续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加强统筹协调、调度研判、督导指挥。2021年12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粤环〔2021〕10号),提出各地要分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完善管控清单,强化污染天气应对。2022年5月,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汕府〔2022〕55号),要求深化空气质量提升治理水平,实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统筹考虑臭氧(O3)污染区域传输规律和季节性特征,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治理,强化分区分时分类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制定精准的“一区一策”大气污染防治方案。
2023年,汕头市空气质量AQI达标率为98.1%,同比增长2.2%,共计出现轻度污染7天,同比减少8天,全市空气质量相比2022年有所提升。近年来,全市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比例呈上升趋势,臭氧污染高发月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4、5月以及下半年9、10月,在全市出现臭氧轻度污染天气时,金平、龙湖、澄海等子站的臭氧浓度相对较高,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臭氧污染防控压力仍然较大。因此,强化臭氧污染高发季污染管控,持续减少臭氧污染天数的发生是提高汕头市AQI达标率的关键。
为进一步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持续改善汕头市环境空气质量,需深入分析全市各类站点臭氧污染成因分析,研究典型污染过程臭氧敏感特征及传输特征,开展空气质量保障及污染天气应对的全程跟踪分析服务,形成污染天气应对防控工作机制,结合污染天气应对监管要求,持续性、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区域开展无人机高空加密巡查,推动以科学研究与咨询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支撑汕头市臭氧污染应对。因该工作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我局拟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深入开展2024年汕头市空气质量保障及污染天气精细化管理服务,有针对性地做好污染防控应对工作,为空气质量全面改善提供科技保障。
采购包1(2024年汕头市空气质量保障及污染天气精细化管理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2025年6月30日前,提交项目总体成果,并按程序完成评审验收。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汕头市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第一次付款:双方签订合同后,采购人收到中标人提交相应金额的发票后15日内,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价的30%; 2期:支付比例40%,第二次付款:中标人提交项目期内的污染天气过程应对对策建议及典型大气污染过程成因及应对成效评估分析报告的成果初稿后,采购人在收到中标人提交相应金额的发票后15日内,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价的40%; 3期:支付比例30%,第三次付款:中标人完成所有工作成果并通过采购人结题验收评审后,采购人收到中标人提交相应金额的发票15日内,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价的30%。 |
验收要求 |
1期:(1)中标人必须将项目相关报告、资料整理完善后才可组织采购人进行验收。中标人提交的成果材料和实际工作量符合要求,并通过经采购人组织的专家验收。(2)采购人组织相关的专家组成验收小组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进行验收,确认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报价要求,1.本项目预算金额为2110000元,该金额作为本项目的最高限价。投标报价超过最高限价的为无效投标。 2.本项目报价为包干价。报价中包含成果编制费、人工费、交通费、通讯费、加班费、人员差旅费、图件制作费、税费等完成合同规定责任和义务、达到合同目的的一切费用及单位利润。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大气污染治理服务 |
2024年汕头市空气质量保障及污染天气精细化管理项目 |
项 |
1.00 |
2,110,000.00 |
2,11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2024年汕头市空气质量保障及污染天气精细化管理项目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一、工作内容 任务1、汕头市臭氧污染特征分析 深度挖掘汕头市国控站点各类历史监测数据,使用常规站点PM10、PM2.5、SO2、NO2、CO、O3等污染物的小时浓度,组分站的VOCs及其组分、离子组分、OC、EC等数据,结合模型等技术手段,分析典型污染过程臭氧敏感特征及传输特征,识别重点领域及重点行业。 任务2、年度污染天气应对技术支撑服务 (1)在臭氧污染特征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域、行业的重点企业对象开展现场调查,基于广东省和汕头市污染天气预报会商结果,形成污染天气应对的对策建议。 (2)选取典型大气污染过程,在污染发生后进行成因及应对成效分析,总结防控经验,评估现阶段工作成效与不足,并提出优化对策建议。 (3)定期组织专家以技术培训、现场技术帮扶等形式,针对全市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污染协同防控、污染源管理防治等需求开展现场指导。针对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物治理难题,现场梳理生产工艺、废气收集及处理设施现状,从企业实际管理水平出发提出意见建议,指导企业进行提升改造。 (4)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驻点跟踪大气污染治理进展进度,配合开展大气环境信息、污染治理工作进展等资料收集、统计和整理,协助管理部门和相关专家、技术团队开展帮扶指导工作。 任务3、臭氧污染应对无人机加密巡查技术服务 以采购无人机巡查服务形式,在污染高发时段或预报将发生污染天气时,结合监管要求持续性、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区域开展无人机高空加密巡查(监测因子包括VOCs,SO2、NO2、O3、CO、PM2.5、PM10等),以发现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黄土裸露、垃圾/秸秆露天焚烧、工业企业排污等领域的污染问题为工作导向,补充提升我市臭氧防控及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开展无人机巡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梳理不同月份、季度等时段的污染源巡查结果,整合汕头市现有资源如监控平台、走航车、无人机等其他监测手段或人员现场检查等相关结果,提出污染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 二、主要成果 (1)项目期内的污染天气过程应对对策建议(不少于10次)合集1份; (2)项目期内的典型大气污染过程(不少于2次)成因及应对成效评估分析报告1份; (3)臭氧污染高发季无人机巡查(不少于40次),提交相应数量巡查报告不少于40份; (4)无人机巡查数据挖掘分析报告1份; (5)1名技术人员全年驻点汕头市,全程对接、组织、配合开展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不少于200天。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