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特别说明
《采购需求》中凡标注有“★”条款为实质性条款,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这些要求,若有一项未响应或不满足,评标委员会将对其投标文件作无效投标处理。
《采购需求》中凡标注有“▲”号参数为重要条款,投标人需要逐条响应,如不满足要求将可能影响评分。
(一)总体目标
针对南雄市水稻、蔬菜、花生等农作物种植区土壤严重酸化的问题,项目拟集成并推广应用基于碱性改良剂快速降酸、有机物料持久阻酸、配方施肥源头控酸的酸化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模式,推动不低于8.0万亩酸化耕地的有效治理。
自2023年开始,拟通过连续3年的治理工作,项目区土壤pH值平均增加0.5个单位,土壤贫瘠、板结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粮食亩均产能约提升10%以上,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5等左右,项目区外推广面积2万亩,探索集成一套可在全省复制推广的酸化土壤改良技术模式。
2023年实施后,项目区耕地土壤pH值提高了0.27个单位,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27等,粮食产能提高了2.15%。为进一步巩固2023年实施成效和高质量完成3年绩效目标,确定2024年的年度目标为: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土壤pH值较2023年度平均增加0.17个单位以上,土壤贫瘠、板结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粮食亩均产能约提升3.5%以上,耕地质量等级较2023年度提升0.17等以上。
(二)实施区域
(1)实施地点
根据我市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和粮油作物分布情况,我市计划在雄州街道、全安镇、油山镇、珠玑镇4个镇(街道)的34个村庄实施土壤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南雄市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实施区域
(2)实施规模
项目实施规模不少于8万亩。不同技术模式的实施区域及面积分布情况如表 1 所示。
表1不同技术模式的实施区域及面积分布情况
技术模式 |
行政村 |
实施面积(亩) |
改良剂用量 (公斤/亩) |
各技术模式 面积(亩) |
改良剂+秸秆还田 |
珠玑镇聪辈村 |
1043 |
65 |
55198 |
珠玑镇古田村 |
2891 |
50 |
||
珠玑镇里东村 |
1176 |
50 |
||
珠玑镇灵潭村 |
1476 |
35 |
||
珠玑镇罗田村 |
1296 |
35 |
||
珠玑镇叟里元村 |
2875 |
50 |
||
珠玑镇塘东村 |
1826 |
65 |
||
珠玑镇下坋村 |
1647 |
65 |
||
珠玑镇新村村 |
1091 |
50 |
||
珠玑镇洋湖村 |
1758 |
65 |
||
珠玑镇长迳村 |
2503 |
65 |
||
珠玑镇衹芫村 |
2209 |
65 |
||
珠玑镇珠玑村 |
1512 |
50 |
||
雄州街道五洲村 |
4845 |
35 |
||
雄州街道下坪村 |
3955 |
50 |
||
雄州街道勋口村 |
4926 |
35 |
||
油山镇下惠村 |
4307 |
35 |
||
油山镇延村村 |
2153 |
50 |
||
油山镇孔村村 |
1704 |
50 |
||
油山镇浆田村 |
1458 |
35 |
||
油山镇锦陂村 |
2239 |
65 |
||
油山镇上浆村 |
2086 |
50 |
||
油山镇上朔村 |
4222 |
65 |
||
改良剂+有机替代 |
全安镇古塘村 |
2936 |
65 |
19957 |
全安镇河塘村 |
2489 |
50 |
||
全安镇全安村 |
3007 |
50 |
||
全安镇王亭石村 |
1417 |
50 |
||
油山镇爱敬村 |
1594 |
50 |
||
油山镇大塘村 |
1347 |
35 |
||
油山镇古城村 |
3220 |
50 |
||
油山镇黄田村 |
2658 |
50 |
||
油山镇夹河口村 |
1289 |
65 |
||
改良剂+绿肥还田 |
全安镇羊角村 |
2658 |
50 |
4916 |
全安镇杨沥村 |
2258 |
35 |
||
合计 |
80071 |
4000吨 |
80071 |
(三)采购项目内容
1.项目名称:2024年度广东省南雄市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项目
2.项目编号:HXZB2405058FG
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4.预算金额:11,000,000.00元
5.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
采购包 |
采购标的 |
数量 |
采购预算(元) |
合同履行期限 |
|||||||||||||||||||||||||||
1 |
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区建设 |
1项 |
10,400,000.00 |
2024年7月-2024年12月 |
|||||||||||||||||||||||||||
2 |
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区治理技术指导 |
1项 |
600,000.00 |
2024年7月-2024年12月 |
|||||||||||||||||||||||||||
注:本项目兼投不兼中,每个供应商最多只能被确定为1个子包的第一中标候选人。本项目按子包的顺序进行评审,依次按照评标总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每包组推荐两名中标候选人。已获得子包一的第一中标候选人资格的,将不具有子包二的候选人推荐资格;子包二从具有中标候选人资格的供应商中,排名最高的投标供应商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排名次高的投标供应商为第二中标候选人,以此类推。 |
注:(1)报价超出预算金额的列为无效投标处理。
(2)投标人必须对本项目的全部内容进行投标报价,如有缺漏,将导致投标无效。
(3)投标人报价应包含完成本次招标所有服务内容的费用,包括人工费、保险费、材料费、各种税务费、验收会务费用、必须的辅助材料费及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可预见费用等全部费用。
(4)合同期内不允许分包、转包。
采购包1(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区建设)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2024年7月-2024年12月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雄州街道、全安镇、油山镇、珠玑镇 4 个镇(街道)的 34 个村庄。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合同签订后项目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内容10%后支付合同价款的30%; 2期:支付比例40%,产品全部送到采购人指定地点,经验收合格,并将所有产品按要求实施到指定区域后,支付合同价款的40%; 3期:支付比例30%,项目整体通过采购人验收后支付合同价款的30%。 中标供应商凭以下有效文件与采购人结算: (1)合同; (2)中标供应商开具的正式发票; (3)验收报告(加盖采购人公章)(1期及2期请款资料提供证明完成该阶段工作量的资料即可); (4)中标通知书。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验收要求 |
1期:1、货物的验收:抽样验收应在采购人和中标供应商、采购包2中标供应商等三方共同参加下进行。 2、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区建设验收要求: ①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的配送及派发须提交登记造册表和发放表,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详细地址、姓名、种植面积、领取时间、农户签名的所有资料(纸质资料、电子资料、影像资料等)。 ②通过有机物料腐熟剂和绿肥种子由无人机施用,提供作业照片、村委会签字确认的所有资料(纸质资料、电子资料、影像资料等)。 3、中标供应商须提交项目执行相关资料及总结报告。 4、采购人组成验收小组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进行验收,必要时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员或机构参与验收。因货物质量问题发生争议时,由本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鉴定费由中标供应商承担。中标供应商须为验收提供必需的相关条件及一切费用。 5、验收后,中标供应商应向采购人提供验收报告。验收完毕由采购人及中标供应商在验收报告上签名确认。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其他,1.报价要求: 投标人必须对所有内容进行报价,不允许只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报价。 2.包装、保险及发运、保管要求: (1)货物的生产有正式生产批号,生产的货物符合农业部产品标准,因产品的质量问题造成采购人及实施区农户经济损失的,由中标供应商承担全部责任。 (2)货物材料的包装须符合(关于印发《商品包装政府采购需求标准( 试行)》《快递包装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的通知),是制造商原厂包装,其包装均应有良好的防湿、防锈、防潮、防雨、防腐及防碰撞的措施。凡由于包装不良造成的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费用均由中标供应商承担。 (3)中标供应商负责将货物材料货到现场过程中的全部运输,包括装卸车、货物现场的搬运。 (4)货物在现场的保管由中标供应商负责,直至项目撒施、发放、验收完毕。 (5)货物在验收合格前的保险由中标供应商负责,中标供应商负责其派出的现场服务人员人身意外保险。 (6)货物至采购人指定的使用现场的包装、保险及发运等环节和费用均由中标供应商负责。 3.售后服务: (1)售后服务期:示范区服务售后服务期为1年(自项目验收之日起),售后服务期内中标供应商对所供货物实行包换、包退。 (2)货物售后服务紧急的响应时间:中标供应商在接报后2小时内响应,若电话中无法解决,4小时内到达现场,48小时内处理完毕。若在48小时内仍未能有效解决,双方协商解决,不得影响采购人的正常工作业务,中标供应商须免费提供不低于原来技术参数的货物予采购人临时使用。 4.投标人自行制定详尽的项目理解程度方案、项目实施方案、进度要求方案、质量承诺及保障措施方案,格式自拟。 5.投标人在服务项目中所使用的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具有相关合格证明。 6.投标人应具有可以承担本项目服务的技术服务团队以及管理体系认证能力,以保证项目服务质量。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农业服务 |
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区建设 |
项 |
1.00 |
10,400,000.00 |
10,400,000.00 |
农、林、牧、渔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区建设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1.拟项目投入品技术参数要求 (1)土壤调理剂 土壤调理剂形态应为粉剂或者颗粒,适用于酸性土壤。pH值≥10.0、CaO含量≥20%、总汞含量≤2.0 mg/kg、总砷含量≤10.0 mg/kg、总镉含量≤3.0 mg/kg、总铅含量≤50.0 mg/kg、总铬含量≤50.0mg/kg,以及NY/T3034-2016《土壤调理剂通用要求》和企业标准等规定的标准要求。 (2)堆沤有机肥 堆沤有机肥的砷、汞、铅、镉、铬、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等有毒有害限量指标应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要求:总汞含量≤2.0 mg/kg、总砷含量≤15.0 mg/kg、总镉含量≤3.0 mg/kg、总铅含量≤50.0 mg/kg、总铬含量≤150.0mg/kg、粪大肠菌群数≤100个/g、蛔虫卵死亡率≥95%。 (3)有机物料腐熟剂 有机物料腐熟剂形态应为水剂,有效活菌数(cfu)≥2.0亿/mL、纤维素酶活≥30.0 U/mL、粪大肠菌群数≤100个/mL、蛔虫卵死亡率≥95%,及GB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和企业标准等规定的标准要求。 (4)绿肥种子(油菜) 种子为当年新种,油菜种子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9%种子质量符合GB44072-2008标准。 2.采取3种技术模式,建设土壤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区 (1)实施区域。项目实施区域为县域内耕地土壤pH 值小于 5.5,且酸化问题明显制约粮食产能提升的强酸性耕地区域。拟实施治理的强酸性耕地要求集中连片面积大,占耕地面积比重较大,具体面积数达8万亩以上。 (2)治理措施。项目区主要采用以“降、阻、控”为核心的酸性土壤综合治理新技术,包含基于改良剂(根据南雄市土壤酸化程度和改良目标,确定改良剂用量不少于 50 公斤/亩)中和活性酸快速将土壤 pH 提升至适宜作用种植范围的“降酸”过程;结合投入有机物料(秸秆还田、绿肥还田、增施有机肥)减缓潜性酸(交换性酸、水解性酸)释放,防止土壤返酸的“阻酸”过程;以及在项目区全面推广科学施肥(配方施肥或平衡施肥),减轻土壤酸化危害因子产生的源头“控酸”过程。为实现因土改土、因土施策的治理原则,根据项目区不同地区的酸化机理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制定精准、高效、科学的土壤酸化耕地治理技术模式。 ① 推广应用“改良剂+秸秆还田”的增碳减酸技术模式 “改良剂+秸秆还田”增碳减酸技术模式的具体技术要点为:(1)增施改良剂。选用矿物源土壤调理剂、有机源土壤调理剂和化学源土壤调理剂类型的改良剂,调理剂需满足以下指标:pH值≥10.0、CaO含量≥20%、总汞含量≤2.0 mg/kg、总砷含量≤10.0 mg/kg、总镉含量≤3.0 mg/kg、总铅含量≤50.0 mg/kg、总铬含量≤50.0mg/kg,以及NY/T3034-2016《土壤调理剂通用要求》和企业标准等规定的标准要求。改良剂可在早稻或晚稻翻耕犁田阶段施用,根据土壤pH上升情况,每年最多施用一次,当土壤pH值达到5.5以上时可暂停施用。根据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改良要达到的目标pH值(5.5<pH≤6.5),并结合南雄市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实施区域的土壤pH平均值(平均值为5.06),确定改良剂用量水平为50 公斤/亩。(2)秸秆还田。在早稻、烟草、花生和晚稻收获时,引导农户采用带粉碎装置的收割机进行收获,使秸秆长度处在5 cm以下,并采用无人机喷撒秸秆腐熟剂,选用的腐熟剂需满足以下指标:有效活菌数(cfu)≥2.0亿/mL、纤维素酶活≥30.0 U/mL、粪大肠菌群数≤100个/mL、蛔虫卵死亡率≥95%,及GB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和企业标准等规定的标准要求。腐熟剂用量根据采购产品的推荐用量施用,加快秸秆腐熟过程。 采用该种技术模式建设的示范区约55198亩。 ② 推广应用“改良剂+有机替代”的培肥降酸技术模式 “改良剂+有机替代”培肥降酸技术模式的具体技术要点为:(1)增施改良剂。土壤调理剂要求同上。改良剂可在早稻或晚稻翻耕犁田阶段施用,根据土壤pH上升情况,每年最多施用一次,当土壤pH值达到5.5以上时可暂停施用。根据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改良要达到的目标pH值(5.5<pH≤6.5),并结合南雄市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实施区域的土壤pH平均值(平均值为5.06),确定改良剂用量水平为50 公斤/亩。(2)有机替代。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依照生态平衡和经济环保的原则,综合考虑维持耕层土壤有机质平衡和有机肥用量上限,采用同效当量法,确定采用当地堆沤有机肥作为有机肥源,堆沤有机肥用量不少于120公斤/亩,选用堆沤有机肥的砷、汞、铅、镉、铬、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等有毒有害限量指标应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要求:总汞含量≤2.0 mg/kg、总砷含量≤15.0 mg/kg、总镉含量≤3.0 mg/kg、总铅含量≤50.0 mg/kg、总铬含量≤150.0mg/kg、粪大肠菌群数≤100个/g、蛔虫卵死亡率≥95%。在种植花生、烟草、水稻等作物前,堆沤有机肥与其它化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耙匀后再种植作物,相应减少化学肥料15%~20%。 采用该种技术模式建设的示范区约19957亩。 ③ 推广应用“改良剂+绿肥还田”的生态治酸技术模式 “改良剂+绿肥还田”生态治酸技术模式的具体技术要点为:(1)增施改良剂。调理剂要求同上。改良剂可在早稻或晚稻翻耕犁田阶段施用,或者结合绿肥旋耕还田施用,根据土壤pH上升情况,每年最多施用一次,当土壤pH值达到5.5以上时可暂停施用。在绿肥旋耕还田阶段施用,可同步撒施改良剂,使改良剂与绿肥秸秆充分混于土层之中。根据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改良要达到的目标pH值(5.5<pH≤6.5),并结合南雄市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实施区域的土壤pH平均值(平均值为5.06),确定改良剂用量水平为50 公斤/亩。(2)绿肥还田。晚稻收割前20天采用无人机直接播撒绿肥种子,充分利用田间墒情,促进绿肥种子萌发;选用耐瘠性、生物量较大、养分累积量高、生长周期短、耐密植、株型适中、抗病性强的绿肥品种,推荐种植紫云英、油菜,选用绿肥种子需满足以下指标:净度≥98.0%、发芽率≥90.0%、水分≤9.0%,以及国家标准《GB8080-2010绿肥种子》和企业标准等规定的标准要求,用种量每亩0.5~2公斤左右,根据选用绿肥种子的推荐用量确定合理播种量。在绿肥盛花期引导农户进行翻压还田,采用大型机械进行粉碎翻压还田,使秸秆长度保持在10 cm 以下。 采用该技术模式建设的示范区约4916亩。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
采购包2(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区治理技术指导)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2024年7月-2024年12月。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雄州街道、全安镇、油山镇、珠玑镇 4 个镇(街道)的 34 个村庄。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合同签订后项目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内容10%后支付合同价款的30%; 2期:支付比例40%,在服务单位递交了服务报告及其它相关文件,并经初步验收合格后后付合同价款的40%; 3期:支付比例30%,项目整体通过采购人验收后支付合同价款的30%。 中标供应商凭以下有效文件与采购人结算: (1)合同; (2)中标供应商开具的正式发票; (3)验收报告(加盖采购人公章)(1期及2期请款资料提供证明完成该阶段工作量的资料即可); (4)中标通知书。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验收要求 |
1期:1、中标供应商提交写实施方案1份,实施计划1份,田间试验总结报告1份,监测效果评价报告1份,项目工作总结报告1份,项目绩效自评报告报告1份,项目总结报告1份、现场技术培训指导佐证资料等各项成果材料,以及项目总结和验收报告各1份。 2、采购人组成验收小组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进行验收,必要时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员或机构参与验收。因货物质量问题发生争议时,由本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鉴定费由中标供应商承担。中标供应商须为验收提供必需的相关条件及一切费用。验收后,中标供应商应向采购人提供验收报告,验收完毕由采购人及中标供应商在验收报告上签名确认。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其他,1.报价要求: 投标人必须对所有内容进行报价,不允许只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报价。 2.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紧急的响应时间:中标供应商在接报后2小时内响应,若电话中无法解决,4小时内到达现场,48小时内处理完毕。若在48小时内仍未能有效解决,双方协商解决,不得影响采购人的正常工作业务。 3.投标人自行制定详尽的服务方案、质量承诺及保障措施方案、进度要求方案,格式自拟。 4.投标人在服务项目中所使用的检测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具有相关合格证明资料。 5.投标人应具有可以承担本项目服务的技术服务团队、行业经验、检测能力,以保证项目服务质量。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农业服务 |
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区治理技术指导 |
项 |
1.00 |
600,000.00 |
600,000.00 |
农、林、牧、渔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区治理技术指导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一)项目区酸化土壤改良效果监测评价 2024年继续跟踪调查80个监测点实施后的土壤pH等理化指标变化情况,并由采购人选择12个代表性监测点进行测产,综合评估不同技术措施对耕地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于2024年晚稻收获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完成所有监测点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和12个代表性监测点的测产工作,采集土壤样品后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检测公司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土壤样品测定指标包含土壤有机质、pH、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容重、阳离子交换量等,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结合2023年土壤测定结果,综合评估项目实施成效。 (二)开展田间试验,探索酸化耕地治理新产品新技术 针对南雄市耕地退化特征,在南雄市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项目实施区域开展田间试验,研发高效酸化耕地改良产品,探索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根据田间试验结果,为南雄市酸化耕地治理技术模式提供指导,实现高效降酸提质增碳培肥,为高质量完成重点县项目绩效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三)酸化耕地治理技术培训及全流程服务 加大酸化耕地治理技术培训力度,积极邀请专家对酸化耕地治理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指导,提高公众对土壤酸化耕地治理的意识和自觉性,营造全民参与土壤酸化耕地治理的良好氛围。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