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 2024 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培训类型及产业分类 |
培训类型分配 |
培训分配数 (人) |
学时(天数) |
备注 |
|
1 |
经营管理型 |
新型经营主 体带头人 |
57 |
≥100 个学时 |
|
|
2 |
专业生产型 |
稳粮保供产业类 |
油菜 |
50 |
≥40 个学时 |
|
特色产业(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
养牛 |
50 |
|
|||
蔬菜 |
40 |
|
||||
3 |
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 |
农民素质素 养提升 |
450 |
0.5-1 天 |
15 个班次 |
|
4 |
合计 |
647 人 |
|
|
一、目标任务
1)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任务 197 人,其中:经营管理型培训(脱贫地区致富产业发展带头人)57人;专业生产型培训 140 人:稳粮保供产业类油菜 50 人,特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提升)90 人(养牛 50 人、蔬菜 40 人);2)农民综合素养提升培训 15 个班次 450 人。
二、主要内容
(一)培训对象。一是优先保障粮食生产、大豆油料扩种和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育需求,培养掌握关键生产技术并直接从事粮油生产的种植能手,粮油规模化种植大户、粮油生产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从业人员。二是培养以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专业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带头人。重点关注青年农民、农村妇女、农民工、搬迁移民、 禁捕退捕渔民等群体。
(二)培训内容。一是围绕稳粮保供和特色产业。提升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水平。以支撑粮食生产和大豆油料扩种、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为目标,围绕全产业链技术或 单项关键技术开展培训,分区域、分品种、分技术确定培训内容,分品种组班、分技术授课、分阶段培 训,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围绕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蔬菜等经济作物 生产管理技能培训,开展肉牛等畜禽养殖技能和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措施及 相关设施装备应用培训。二是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服务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能力 提升,聚焦经营管理、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发展、品牌创建、市场营销、风险防控等内容开展系统化培训。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围绕一二三产融合、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农村 流通高质量发展等,分领域、分产业、分层级开展系统培育。三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素养。结合乡村建 设、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行动,面向培育对象全面开设综合素质素养课程,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课程覆盖所有培育对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三农相关政策、涉农法 律法规、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耕地保护建设、农业金融保险、乡村治理、农 耕文化、数字素质、农村移风易俗、消防安全(农事用火安全)、反诈骗、反有组织犯罪、禁毒等领域 知识、理念和倡导性要求,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三)培训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和联系服务基层的优势,服务培训全过程。二是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公开招投标遴选第三方培训机构承担培育任务。鼓励农民田间学校、 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示范园区等有偿参与实训、观摩、人才使用等培育环节。三是支持乡村振兴优质校发挥教学、师资和技术优势,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支持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支持农广校、公益机构、优质第三方机构共同承担农民培育的培训和跟踪服务环节,优势互补,提升培训质效。四是加强农民培育与职业教育贯通衔接,鼓励农民提升学历水平。 鼓励农机、肉牛、茶叶等农业行业协会参加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五是加强与人社、退役军人事务、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协作,形成有效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培养农业农村人才。
三、专项行动
(一)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专题培训行动。在粮油生产区域,针对油菜等生产特点,围绕优良 品种、绿色丰产、高效栽培、机械化生产等全产业链开展技术培训,强化急需、短板技能培训。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培育行动。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 型社会化服务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带头人为对象,开展主体发展能力提升培训,帮助拓宽发 展思路、优化发展路径,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培训行动。在肉牛、蔬菜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开展专项培训, 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推动提升从业农民技能技术水平, 服务产业发展。
(四)脱贫地区致富能力提升行动。支持脱贫地区特别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围绕产业发展 培育一批带头人,提升从业者技能水平,带动脱贫群众致富增收。我县为三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之一,计划培养 100 名以上产业发展带头人。
(五)农民综合素养提升整村推进行动。望谟县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农民综合素养提升培训,开 设班次 15 个,每个班 30 人,合计 450 人。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实施,培训内容为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可与应时生产、防灾减灾等应急性培训结合开展。创新性开展乡村文化和乡村治理相关培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农村移风易俗、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乡村优秀文化等,提高农民参与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乡村治理过程的能力和意识,培育文明乡风。每个举办培训的村设置 1 名联络员, 负责培训对象和现场教学组织工作。结合基层农业农村数据统计工作需求,望谟县结合基层农业农村数据统计工作需求,开设农村生产形势分析能力主题提升班 2 个(包含在综合素养提升整体任务中),学
员 100 人,学员为村级具体负责农情数据统计人员,县农业农村局联合统计、农调部门组织开展培训。
四、补助标准和学时。
1.经营管理型培训,按人均 4500 元测算,培训学时≥100 个学时。
2.专业生产型培训,按人均 1800 元测算,培训学时≥40 个学时。
3.农民综合素养提升培训,按人均 100 元测算,培训时长不超过 1 天,农民综合素养提升培训的班次,可按规定列支课酬、资料费等与培训直接相关的费用,不得列支食宿费用。农村生产形势分析能力 主题提升班补助标准参照执行。
五、其它要求
(一)项目监管。一是绩效管理。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要求,认真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贵州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细则(2024 版)》(以下简称《工作细则》), 开展培育规范化建设,实施培育全过程管理。二是机构监管。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关于规范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遴选和相关工作的通知》《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培育质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做好培育机构遴选、落实师资和教材要求(每个培训班授课师资不少于 4 人,培训教材不少于 3 本,并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编写的《“千万工程”简明手册》列入培训教材),对培育机构开展质量评价全覆盖。三是过程监管。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开展项目过程监管,及时据实录入工作信息和资金数据,对培育进行全程监管和调度,确保资金到位率和执行率。所有培训数据信息 100%录入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培训学员合格率(质量指标)≥90%、学员满意度≥90%、学员评价率≥85%。
(二)跟踪服务。指导培育机构组建跟踪服务团队,按照《工作细则》要求,对全部学员开展基础跟踪服务。利用各种资源平台持续为学员提供技术支撑、学历提升、产品展销等相关服务,加强惠农政策、 产业项目、市场开拓、金融保险等信息宣传和服务保障。支持高素质农民参加论坛、展会、技能比赛和农产品交易活动,领办创办产业联合体,实现抱团发展。
第二节 商务要求
序号 |
条款名称 |
商务内容 |
1 |
服务期限 |
成交供应商与采购人签订书面合同后在 2024 年 12 月 10 日前完成全部培训任 务并于 2024 年 12 月 30 日前通过验收。 |
2 |
服务地点 |
采购人指定具体服务地点。 |
3 |
付款方式 |
中标人与招标人签订合同时另行协商,付款方式以合同中约定的方式为准。 |
4 |
履约保证金 |
不要求。 |
5 |
验收要求 |
1. 验收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进行。 2. 如服务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对采购人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中标人承担一 切责任,并赔偿所造成的损失。 |
6 |
其他要求 |
1. 中标人若不能按时完成采购人交付的工作任务时,视为一方违约,应承担 因其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给采购人造成的一切损失责任。 2. 中标人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项目的,或未按约定期限签订合同的,除了要 赔偿采购人和本代理机构在本次招标活动中产生的一切费用外,本代理机构 还将报请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中标人追究相应的经 济和法律责任。 3. 其他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在采购合同中详细约定。 |
7 |
投标有效期 |
自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起 90 日历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