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要求
一、服务要求
1、人力资源市场托管服务范围及内容:
(1)中标人负责组织黟县境内企业的用工服务,并按照省市人社部门规定的时间要求,每年举办不少于100场2+N招聘会,具体场次按照县人社部门要求,含室内招聘会及市外招引,网络直播招聘会,组织企业赴市外开展劳务对接活动(含省内、外),校企定制(赴高校双选会)、春节系列大型招聘会(含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等专项行动)。
(2)中标人举办的室内招聘会进场招聘企业不少于5家;春节系列大型专场招聘会进场企业不少于15家,具体场次按照县人社部门要求。
(3)中标人负责将所有举办的招聘会信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宣传,并录入“安徽公共招聘网”,按要求收集、整理、统计招聘会求职、签约成果。
(4)中标人每月搜集企业用工需求摸底和各类求职者信息发布,开展农民工春节前后返岗、青壮年劳动力留黟返岗创业及相关技能人才等情况摸底。企业走访重点缺工企业,包括缺工量大,需求迫切、影响生产、政府重点关注和帮扶的企业等,做好走访记录完成素材与整理,每月不少于10家重点企业。
(5)中标人需每月按时提报用工及劳动力报表。
(6)中标人需公众号工作日固定推送用工需求,每月搜集、发布一次全县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并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发布。
(7)中标人每年10月底前负责在安徽公共招聘网招聘会不低于240场,新增发布单位数不低于80家,网络招聘职位数不低于700个,个人简历注册数不低于130人,具体考核按照当年市、县人社部门要求。
(8)中标人运营网络直播招聘会等线上及直播招聘等多媒体招聘活动组织与实施。
(9)中标人举办每场招聘会前应通过线上(网络、微信、QQ群等平台发布)、线下(宣传单页等)广泛发布信息。原则上每周发布一次。
(10)中标人在我县组织公共就业(招聘)服务不得向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收费。
(11)开展求职用工需求登记、双向推荐、政策咨询等日常窗口服务,做好新增就业、失业登记及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就业帮扶等落实。
(12)依照相关政策自主承接黟县机关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岗位项目(含组织招聘、考试),以及县人社部门委托的人力资源服务派遣、外包项目(业务)。
(13)中标人有能力提供劳动力信息采集、区域产业白皮书,人力资源信息分析报告等咨询服务。
(14)协助人社部门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
(15)人力资源市场的保洁工作。
(16)根据国家省市县就业创业工作要求适时调整服务内容。
2、三公里就业圈及充分就业社区:
(1)总体需求:根据人社部门要求,为试点地区范围内的劳动者、经营实体提供就业创业相关服务,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达到“三公里”服务圈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城乡居民就业的工作目标。
(2)服务对象:黟县碧阳镇、渔亭镇全域范围内城市社区的劳动者及各类经营实体。
(3)服务区域:将黟县按城中就业圈、渔亭就业圈划分两个“三公里”服务圈,覆盖全域人口。
(4)服务内容:
①入驻基层社区构建服务网络。按照本次“三公里”就业圈划分原则,在区人社、乡镇街道支持下,配备至少1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三公里”就业圈相关服务工作,根据圈内社区数量,配备专职或兼职网格员若干名,负责“三公里”就业圈相关服务工作。
②搭建“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系统。
③开展新媒体宣传服务。线上依托网站、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社区群等渠道进行宣传;线下根据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乡镇、街道人社站所、基层社区工作实际,通过在居民小区出入口、楼道口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张贴宣传标语、海报,设立宣传站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等方式进行推广。在服务对象与服务网点之间构建以三公里为半径的公共就业服务圈,为求职者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及经营实体招工用工提供路径最短最优的一站式就业服务。
④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负责承担面向各级人社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乡镇、街道、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线上服务平台管理使用、大数据分析运用、线下服务宣传推广等相关业务培训。面向经营实体和求职者进行招聘岗位设置发布、求职简历制作上传、职位搜索、岗位对接等相关操作指导的具体培训事宜。
⑤走访经营实体开发就业岗位。配备专业人员,组建专业服务团队,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调查、大数据筛选等多种方式,摸排辖区内用人单位特别是“互联网+”新业态经济组织、小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领域经营实体招工用工需求,采集经营实体营业执照等信息,验证合法资质,引导符合条件的经营实体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见习岗位等各类就业岗位,协助符合条件的经营实体申请享受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政策,提供供需对接、常态化招工用工指导等服务。
⑥对接求职人员开展就业服务。配合乡镇、街道人社站所、基层社区引导辖区内求职人员注册系统账号、登记就业需求,根据需求精准匹配相关就业政策服务,定制个性化就业服务。线上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渠道点对点推送符合服务对象需求的就业岗位及就业政策服务信息;线下根据基层社区工作安排,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促进社区求职人员尽快实现就业。
⑦摸排重点群体实施就业帮扶。配合乡镇、街道人社站所、基层社区对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技能水平、就业需求等进行分析摸排,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⑧开展服务圈内居民就业情况调查跟踪。建立服务圈内居民就业失业状况台账,每月对服务圈内社区居民开展上门走访不少于10天,每季度对服务圈内社区居民完成一次全覆盖走访跟踪,及时更新相关就业失业信息,并开展相关帮扶。
3、服务人员要求:须配备专职从业人员不少于4名(其中一名为项目负责人),男性45周岁、女性40周岁以下。项目负责人须具备丰富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从业人员须配统一制服,春秋服装一套,夏装一套,并佩戴工作牌。中标人须与专职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制定合理的薪资待遇标准,按规定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并报招标人备案。
4、其他:本项目采购预算60万元为单年度采购预算。
二、商务要求
序号 |
内容 |
要求 |
1 |
合同签订地点 |
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2 |
提供服务的期限 |
本项目服务期限3年,合同一年一签,在一年服务期满后由采购人对中标人进行综合考评,综合考评通过后,方可续签下一年合同。 |
3 |
验收 |
经采购人验收合格。 |
4 |
付款 |
付款人: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付合同价款的50%预付款,合同履约半年后付至合同价款的80%,余款待合同履约到期并经采购人验收合格后付清。备注:招标人支付预付款前,成交供应商应当提交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出具的预付款保函或其他担保措施后。担保措施生效以及具备实施条件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 |
5 |
履约保证金 |
1. 是否收取履约保证金: □否;☑是:合同金额的2%。 2. 供应商在合同签订前自主选择转账、电汇、支票、汇票、本票、保险、保函等形式缴纳,如以保函方式缴纳履约保证金的,受益人和收取单位须为采购人。 3. 履约保证金账户(如供应商在合同签订前选择现金形式缴纳履约保证金的,提供以下账户供中标供应商选择) 户名: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账号:中标后确定 开户银行:中标后确定 成交供应商按投标承诺履约完成后予以退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