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项目要求及技术参数
(一)投标要求
1.投标说明
1.1 投标人必须对所投项目中的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投标,不能拆分或少报。否则,投标无效。
1.2 所投产品或其任何一部分不得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和工业设计权等知识产权。
1.3 项目中标后分包情况:不允许。
2.报价说明
本次招标文件中规定的采购预算额度为招标最高限价,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不得超出此额度。否则,投标无效。
3.服务要求
3.1服务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0日前完成并提交合格的成果文件。
3.2服务地点:格尔木市格尔木工业园。
3.3服务内容:针对格尔木工业园区察尔汗基地和昆仑基地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详细调查,详细查明2个基地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明确污染因子、污染程度和污染空间分布,明确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地下水污染演变趋势,评估地下水污染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编制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方案,为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提升园区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
3.4付款方式:按青海省政府采购项目合同书中付款方式的规定执行。
(二)技术服务要求
1、调查范围
格尔木工业园(含昆仑重大产业基地和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园区规划范围外扩1km。
2、主要任务
按照《地下水管理条例》、《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环土壤〔2019〕25号)、《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方案(2021年6月)》(土壤函〔2021〕10号)、《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2019年9月)》、《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2019年9月)》、《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2019年9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等技术规范、标准和指南的要求,结合格尔木工业园(包括昆仑重大产业基地和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初步调查的成果,开展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提出管控方案。
3、具体工作内容
(1)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详细调查
①根据前期地下水环境质量初步调查结果,结合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流向等水文地质条件,企业的平面布局、特征污染因子、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结果等综合信息,初步分析判断可能的污染源头、初步划定污染物可能的浓度分布等情况。依据“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方案”要求,结合前期调查结果分析研判情况,编制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详细调查工作方案。
②以通过专家评审的“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详细调查工作方案”为依据,对格尔木工业园昆仑重大产业基地和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依次开展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调查。其中,第一阶段包含补充水文地质调查,点位布设、钻探施工、样品采集、保存流转、分析测试,调查结果分析,污染溯源分析(空间叠图法、特征污染对比法)等工作;第二阶段调查调查以进一步明确超标区域的程度、范围为目的,依次开展点位布设、钻探施工、样品采集、保存流转、分析测试,调查结果分析等工作。
③编制“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详细调查报告”,详细说明每个基地的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及空间分布,污染途径与成因。
(2)园区地下水污染演变趋势模拟预测评估
依据园区地下水详细调查结果,建立园区(包含两个基地)地下水水文地质与污染情况概念模型,选择适宜的数值模拟方法,构建园区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和溶质运移数值模型,模拟园区地下水污染迁移情况,分析园区地下水污染演变趋势,评估园区地下水污染是否对园区周边敏感点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
(3)园区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依据园区(包含两个基地)地下水详细调查结果,评估园区内地下水污染对园区内生产生活人员的健康风险;同时结合地下水污染演变趋势,对园区地下水可能影响的敏感点进行潜在的健康污染风险评估。
(4)园区地下水污染管控方案制定
以控制地下水污染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为目标,根据园区(包含两个基地)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结果、污染演变趋势、污染健康风险,制定园区地下水污染管控方案。
质量控制与管理
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岗位,采用内审+外审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实施中的监测井建设、样品采集、样品流转、样品测试等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4、具体工作量
工作量汇总如下:
序号 |
工作内容 |
单位 |
工作量 |
备注 |
1 |
第一阶段调查 |
|
|
|
1.1 |
昆仑基地监测井 |
m |
1550 |
新建监测井35眼,其中10口平均井深50m,25口平均井深42m;含钻探、成井、编录、洗井、其中15口井的井台及标识牌建设 |
1.2 |
昆仑基地补充水文地质调查 |
项 |
1 |
含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抽水试验20组、土工试验40组 |
1.3 |
察尔汗基地监测井 |
m |
366 |
新建41眼监测井,其中11眼计划为组井,监测2层,浅层井平均深度为8m,深层井平均深度为10m;总数为19+11*2=41口;含钻探、成井、编录、洗井及其中20口井的井台及标识牌建设 |
1.4 |
察尔汗基地补充水文地质调查 |
项 |
1 |
含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抽水试验15组、土工试验40组 |
1.5 |
地下水样品采集 |
个 |
178 |
昆仑基地采集44眼地下水监测井,每眼井1个样品,平行样5个,预计9组运输空白样和9组全流程空白样,共计71个;察尔汗基地采集61个点位水样,其中12为组井,平行样7个,预计12组运输空白样和12组全流程空白样,共计107个;两园区合计178个 |
1.6 |
土壤样品采集 |
个 |
251 |
昆仑基地新建35眼井,察尔汗新建41眼井,每个点位采集3个深度,为228个,再加上10%平行23个 |
1.7 |
地表水样品采集 |
个 |
7 |
察尔汗基地布设6个地表水,1个平行样 |
1.8 |
昆仑基地地下水分析测试 |
个 |
71 |
测试指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35项+水化学6项+VOC全扫57项(含1,2-二氯乙烷等)+钼、钴、钒、总石油烃、甲醇、MTBE、锑、银、总铬、镍、钡、铍、铋、苯并[a]芘14项 |
1.9 |
察尔汗基地下水分析测试 |
个 |
107 |
测试指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35项+水化学6项+VOC全扫57项(含1,2-二氯乙烷等)+总石油烃、甲醇、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屈、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钡、镍、钒、苯酚、磷酸盐16项 |
1.10 |
昆仑基地土壤分析测试 |
个 |
115 |
个数为35*3+10个平行=115个,因子与地下水相同(扣除无测试方法) |
1.11 |
察尔汗基地土壤分析测试 |
个 |
136 |
个数为41*3+13个平行=136个,与地下水相同(扣除无测试方法) |
1.12 |
察尔汗基地地表水测试 |
个 |
7 |
与地下水相同 |
2 |
第二阶段调查 |
|
|
|
2.1 |
昆仑基地监测井 |
m |
1935 |
预计新建45个监测井,平均单井深度为43m;含钻探、成井、编录、洗井及其中15口井的井台及标识牌建设 |
2.2 |
察尔汗基地监测井 |
m |
470 |
预计45个监测井,其中20个为组井,单井平均深度设计为6m,组井平均设计为6m和10m,合计为25*6+20*6+20*10=470m;含钻探、成井、编录、洗井及其中15口井的井台及标识牌建设 |
2.3 |
地下水样品采集 |
个 |
154 |
昆仑基地采集45眼地下水监测井,每眼井1个样品,平行样5个,预计9组运输空白样和9组全流程空白样,共计62个;察尔汗基地采集65个点位水样,平行样7个,预计13组运输空白样和13组全流程空白样,共计92个 |
2.4 |
土壤样品采集 |
个 |
594 |
每个新建井纵向按照6个层位采集,10%平行,合计为6*90+6*90*10%=540+54=594 |
2.5 |
地下水分析测试 |
个 |
154 |
测试因子包括:1)水化学指标;2)第一阶段超标;3)一阶段占标率较高的指标 |
2.6 |
土壤分析测试 |
个 |
594 |
测试因子包括:1)第一阶段超标;2)一阶段占标率较高的指标 |
2.7 |
地下水第二期采样 |
个 |
332 |
所有采样点(第一期178,第二期154)进行第2期地下水样品采集 |
2.8 |
地下水第二期分析测试 |
个 |
332 |
所有采样点(第一期178,第二期154)进行第2期地下水样品测试,因子包括1)水化学指标;2)第一阶段超标;3)一阶段占标率较高的指标 |
3 |
地下水数值模拟 |
km2 |
≥242.8 |
含三维水流和水质模型模拟,包含昆仑基地和察尔汗基地 |
4 |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 |
/ |
/ |
包含昆仑基地和察尔汗基地 |
5 |
质量控制 |
/ |
/ |
包含钻探和采样过程质量控制 |
6 |
报告编制 |
项 |
10 |
分别编制昆仑基地、察尔汗基地的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地下水环境详细调查报告、模拟预测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和管控方案 |
5、成果提交
(1)《格尔木工业园区昆仑重大产业基地水文地质勘查报告》;
(2)《格尔木工业园区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水文地质勘查报告》;
(3)《格尔木工业园区昆仑重大产业基地地下水环境状况详细调查报告》;
(4)《格尔木工业园区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地下水环境状况详细调查报告》;
(5)《格尔木工业园区昆仑重大产业基地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报告》;
(6)《格尔木工业园区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报告》;
(7)《格尔木工业园区昆仑重大产业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报告》;
(8)《格尔木工业园区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报告》;
(9)《格尔木工业园区昆仑重大产业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方案》;
(10)《格尔木工业园区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方案》;
(1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污染分布图、污染范围图等相关图件和图集;
(12)监测数据、质量评价数据、污染评价数据、风险评估数据等相关数据集;
(13)相关分析测试报告;
(14)钻探过程照片、记录和采样照片、记录等实施过程相关照片、记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