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淮安市生态环境局蓝天攻坚战技术服务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04250000008684 文档页数:54页 所需下载券:10
淮安市生态环境局蓝天攻坚战技术服务

项目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淮安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改善淮安市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打赢蓝天保卫战,近两年,淮安市采取了一系列污染管控手段,2019年上半年,淮安市空气质量出现明显好转,但2019-2020年秋冬季极可能出现污染反弹的严峻局势,2020年夏季臭氧超标现象也可能频出,淮安市仍需强化自身管控,实现空气质量稳步改善。

面临2020年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亟需进一步研究淮安市大气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分布状况,拟进一步开展“淮安市打赢蓝天攻坚战技术保障服务项目”采购,依托第三方专家团队驻场服务的方式,科学性支撑淮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总体要求

1、总体要求

1.1项目目标:紧紧围绕淮安市打赢2018年蓝天保卫战三年总体目标要求,制定年度达标规划与关键任务,开展日常动态分析与污染溯源,制定动态管控措施,实现2020年年度考核目标(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优良天比率达到73.3%以上)。

1.2工作机制:通过本地化的专业服务团队的驻场服务、远程监控、专项管控、措施建议等方式,建立淮安市大气污染防治运行机制,有力支持淮安市政府的大气污染治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过程不断量化和动态纠正,推动措施有效落实,建立科学精细化应对管理体制,形成动态闭环工作机制。

1.3服务方式:依托专家团队驻场服务和设备监测监控溯源服务相结合的模式,通科学监测设备,驻场服务团队跟踪研究,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制定达标路径、分析污染成因、明确污染来源监控污染热点、指导污染管控、评估措施效果,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执法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终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

2、服务需求

2.1现状分析

2.1.1基于2019年淮安市空气质量数据,评估淮安市大气污染程度,对全市进行全面的空气质量状况分析,明确达标形势。

2.1.2通过对淮安市区域内的工业重点源、城市源等污染源的调查整理,厘清各类污染源的分布位置、污染特征,进行污染来源分析和重点排放行业分析,生成淮安市污染热点分布图。

2.1.3依据以上分析,确立2020年淮安市年度PM2.5和优良天数达标任务的路径规划和管控思路。

2.2构建工作机制

2.2.1构建服务保障体系

2.2.1.1为了顺利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引导成立作战指挥部,明确组织架构与各工作小组职责,确保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2.2.1.2为了确保各项管控措施有效落实,需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构建考核问责体系,确保措施落实。

2.2.2建成管控服务机制

2.2.2.1数据分析研判服务

(1)实时动态分析各项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同比、环比,达标率及主要污染浓度与考核目标的差距,在省内的排名情况,当天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等。时刻掌握周边城市间污染物的时空变化,动态分析竞争城市差距,搜集各个监测站点的数据信息,在数据异常状态下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快速给出污染成因分析,指导相关负责人精准有效的解决数据异常问题,快速消除污染峰值。

(2)基于淮安市现有的和本次服务支撑的设备,进行污染成因分析和来源解析分析,精准指导各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定管控重点,实现对各类污染源的抓大放小,做到精准指导、科学减排,杜绝休克式疗法。

(3)为动态评估淮安市大气污染特征和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需现场排查获取淮安市大气污染城市源与工业源的热点分布。

(4)为及时有效地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需具备气象条件、污染物浓度的预警预报能力,专业评估污染程度,跟踪污染发展变化,合理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准确提出是否强化措施或开展应急管控,每一次重污染过程的分析、管控成效评估工作,出具成效评估报告,作为后期治理工作的科学依据。

(5)综合上述研判分析内容,提出针对城市源和工业源的本地化污染管控方案。

2.2.2.2现场指挥调度

(1)为充分发挥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指挥部的作用,应主导建立调度群,制定调度群的运行机制,开展现场调度人员培训工作,及时反馈管控效果,将作战指挥部的管控建议落实到实处,做到“调度—响应—落实—反馈”的闭环运行。

(2)实时跟踪监测数据,严防异常污染情况。作战指挥部与项目工作小组需快速传递实时监测数据与对应的管控建议,保障指挥调度的精准性、及时性。

2.2.2.3强化督察落实

(1)确立管控过程中各污染源的整治责任主体,建立督察表格,细化督察区域,建立反馈机制,做到安排即整改。

(2)明确不同类型污染源的管控力度,针对同一问题需反复督察,保证管控效果,确保污染问题不反复、不回潮。

2.2.2.4反馈评估

针对已管控的或尚未管控的事件,优化固定反馈模式,及时、科学评估管控效果,确保管控方向的准确性。

2.3装备支撑能力

2.3.1主要支撑装备应包含但不限于污染监控溯源激光雷达4套、1台移动雷达,动态巡检及应急溯源走航车(6参数走航车)1辆、VOCs走航监测车1辆、网格化微站40套、便携式颗粒物(6参数)监测仪1台、VOCs便携式监测仪1台、无人机1台。雷达扫描要力争实现全覆盖(盱眙、金湖、洪泽、涟水境内除外)。

2.3.1.1为保证污染监控溯源激光雷达监测图像的时效性,激光雷达扫描一周(水平360°)时间优于30min且数据量不少于180条。每条数据不少于10000个脉冲。

2.3.1.2为保证重污染天气下污染监控溯源激光雷达有效探测范围,激光脉冲能量要求在10uJ~1000uJ区间可调。

2.3.1.4为了更精准地获取走航过程中污染源的位置,污染监控溯源激光雷达空间分辨率要求在5m-100m范围内可调。

2.3.1.5污染监控溯源激光雷达在车载安装时具备多维减振功能,保证产品在走航观测时的光路可靠性和抗振性。

2.3.1.6 VOCs走航监测系统具备走航模式,可边走边测。快速筛查模式下可实现秒级响应,最快1 s;准确判定模式下,分析样品时间不超过5min,并可以在走航车行进中完成。

2.3.1.7 VOCs走航监测系统至少可监测苯系物,卤代烃,烷烃,醛,酮,酯类等大多数有机物。

2.3.1.8 VOCs走航监测系统具有全扫描模式,可选择离子监控模式和二级质谱全扫描模式。

2.3.1.9 考虑对检测速度以及目标物浓度的适应性要求,系统需至少具备直接进样、定量环进样、吸附热解吸(富集管)进样三种进样方式,可由软件控制切换。

2.3.1.10 空气中VOCs组分复杂,设备须能够区分相同分子量污染物种,并给出确定的定性结果。

2.3.1.11 VOCs走航监测系统监测动态范围不少于6个数量级。

2.3.1.12 走航系统在走航过程中需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防振等级需满足GJB150.16A-2009 要求。

2.3.2主要支撑装备技术路线成熟,具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具有成熟的空气质量保障经验。

2.4实施保障能力

2.4.1投标人参加投标时,须提供承诺服务期间至少派驻12人的服务团队,其中至少包括1名项目负责人(具有环境监测或者环境保护专业类副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4名监测仪器运维技术人员(须持有省级及以上的运维资格证书)、2名环境监测或者环境保护专业类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服务团队,与指挥部各保障小组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书面承诺函,未提供承诺函的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2.4.2服务期间,须由大气环境领域的专家牵头组成的智囊专家团队提供各个环节的技术支撑。驻场专家团队应成立3个小组,仪器监测运维保障组、现场问题排查组、技术分析研究保障组。根据国家、省下达的工作任务量,按淮安市生态环境局要求,及时调配增加驻场专家团队人员。

2.4.3投标人具备大气环境领域较好的研究平台支撑能力。针对本项目的工作计划、数据应用、运维服务有较好研究平台支撑能力和详细的保障方案。

2.4.4投标人具备大气环境领域较好的研究平台支撑能力。针对本项目的工作计划、数据应用、运维服务有较好研究平台支撑能力和详细的保障方案。

制定服务期间污染总体保障方案,季度方案、月计划、周计划,及时报送市生态环境局,主动做好沟通对接。根据不同季度,影响空气质量污染程度,及时分析预测,提出管控意见和建议报告。进入夏季臭氧管控时段,每天要分析研判臭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锁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对监测出疑似重点污染源,要深入企业排查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走航检查后,要及时出具书面报告。

三、商务部分

(一)本项目实施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二)本项目实施地点:淮安市。

(三)付款方式: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总合同额的25%款项;2020年4月进行中期审核,经专家评估,完成预定工作和达到相应质量要求后,10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总合同额的45%款项,同时中标人向采购人提供阶段性工作报告;2021年1月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并结题后,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剩余30%的余款。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