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需求书
A. 商务要求
一、招标项目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要求、完工期和采购预算金额
1.项目名称:阳江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2.采购人:阳江市生态环境局;
3.数量:一项;
4.技术要求:详见《技术要求》;
5.完工期:105 个日历天;
6.采购预算金额:本次《阳江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项目总预算为 1962000
元(超出上限的投标报价将作无效投标处理)。
二、投标人(供应商)的资格要求
注:投标人投标时须提供营业执照原件核查,否则将作无效投标处理
1.投标人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投标人须购买招标文件。
3.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三、合同签订要求
采购合同由中标人与采购人双方签订,签订时间为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
后二十(20)个日历日内。
四、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分三期支付,合同签订后付给中标人预付款 30%;完成《阳江市生态
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研究报告》、《阳江市分
广东同益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
第 8 页 共 71 页
类环境管控单元及环境准入清单》及配套图集送审稿后付 30%;经专家评审,验收合
格后,提供《阳江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研究报告》、《阳江市分类环境管控单元及环境准入清单》及配套图集发稿电子版
及报批稿以及相关资料后付款 40%。
五、交付成果
交付《阳江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研
究报告》、《阳江市分类环境管控单元及环境准入清单》、配套图集及地图纸质版
各 30 份和电子版各 1 份。
广东同益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
第 9 页 共 71 页
B. 技术要求
一、 项目 的编制背景
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以下简称区域环评)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对区域
空间生态环境基础状况、结构功能属性进行系统评价,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在一张图上明确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等管控要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015 年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提出落实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
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2017 年,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
再次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
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构建国
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中发(2018)17 号)提出,省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
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开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是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的一项重大基础性
工作,对于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制度,推动我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项目 的范围
阳江市
三 、项目的编制依据
本方案主要依据以下文件进行编制: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的意见》(2018 年 6 月 16 日);
(二)《关于印发<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办环评
〔2018〕23 号);
(三)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 号);
(四)《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
(五)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6〕31 号);
(六)《关于印发<三线一单数据共享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办环评
广东同益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
第 10 页 共 71 页
函〔2018〕795 号);
(七)《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环境准入
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2018〕99 号);
(八)《关于印发<“三线一单”编制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
〔2018〕14 号);
(九)《关于印发<“三线一单”成果数据规范(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
〔2018〕18 号);
(十)《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
施意见》(2016 年 7 月 21 日);
(十一)《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
(2018—2020 年)的通知》(粤府〔2018〕128 号);
(十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
知》(粤府〔2015〕131 号);
(十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
通知》(粤府〔2016〕145 号)。
(十四)《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16-2030
年)〉的通知》(阳府〔2018〕37 号)
此外,还要符合省生态环境厅最新印发的关于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相关文件、
资料要求。
四 、项目的主要内容
根据《“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
行)》、《“三线一单”编制技术要求(试行)》、《“三线一单”成果数据规范
(试行)》等文件,系统收集整理相关基础数据,衔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开展专
题研究,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基础与形势分析、各要素管控空间划分及环境准入清单
制定,综合各要素研究成果形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研究内容如下:
(一)按照“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原则,基于相关
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方法,利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识别生态空间,划定优先保
护区、重点管控区和一般管控区,明确分区管控要求。
(二)在“水十条”确定的水环境控制单元基础上,结合流域水系和行政区划,
进一步细化水环境控制单元;结合水环境现状、污染排放和改善潜力,明确水环境
广东同益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
第 11 页 共 71 页
质量目标、允许排放量控制和空间管控要求。衔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功能区
划等成果,划分近岸海域优先保护区、重点管控区,确定重点湾区环境质量底线目
标,提出入海陆源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
(三)以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PM2.5 和 O3 协同控制为核心,分析大
气环境现状及问题;明确大气环境质量底线,识别大气环境一般管控区和大气环境
优先保护区,划定大气环境重点管控区,提出大气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四)全面整合自然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土壤环境监测调查数据,
明确阳江市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潜在风险和严重风险区域,确定土壤环境风
险管控目标,划定农用地优先保护区、土壤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和一般管控区域,
实现土壤环境空间分区管控,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保持土壤环境质量稳定,保
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五)依据水资源禀赋、生态用水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要等现状因素,
确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生态用水保障等控制目标。
(六)评估土地资源供需形势,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为目的,提出
土地资源利用上线管控要求,划定土地资源重点管控区。
(七)梳理能源利用总量、结构和利用效率,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
为目的,提出能源利用上线管控要求,制定城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划定能源
重点管控区。
(八)以自然资产保值增值为原则,利用自然资产负债表等方法,确定自然资
源的控制总量和质量。通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及
其变动情况。
(九)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为目的,提出矿产资源利用上线管控要
求,划定矿产资源重点管控区。
(十)综合大气、水、土壤、海洋等生态环境要素管控分区及重点资源利用管
控分区,拟合行政边界,建立功能明确、边界清晰的环境管控单元。衔接现有产业
发展和开发建设的准入要求,基于环境管控单元,统筹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
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分区管控要求,明确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
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准入、限制和禁止的环境要求,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
单及相关管控要求。
广东同益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
第 12 页 共 71 页
五 、项目的编制成果
1.《阳江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研究
报告》;
2.《阳江市分类环境管控单元及环境准入清单》;
3.相关配套图集、地图等资料。
六 、项目编制的进度要求
(一)投标阶段(15 个日历天)。
领取招标文件后,拟竞标单位在 10 个工作日内,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
文件、单位资质证明、项目编制的工作报价等材料。
(二)现状调研阶段(30 个日历天)。
领取中标通知书后,中标单位在 2 周时间内提出项目工作的调研计划,并及时
开展调研。
(三)制定编制方案阶段(15 个日历天)。
调研结束后,中标单位在半个月内提交项目编制方案。
(四)项目报告编制阶段(约 45 个日历天)。
1、15 个日历天内编制形成项目研究报告。
2、征求意见、咨询论证等,累计 30 个日历天。
七 、项目验收方法
项目承担单位须为验收提供必需的条件及相关费用。承担单位提交送审稿后,
甲方将会同相关专家及部门召开评审会议,对本项目的送审稿进行审查。如承担单
位提交的资料无法通过审查,则须根据评审会议提出的反馈意见对评审稿进行修改
并重新送审,直至正式通过审查,形成报批稿,上报到相关部门审批,修改并直至
批准。报送和审查时所需的文件(纸质和电子档)均由承担单位负责免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