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项目
招标技术要求
、 一、 项目概述
( ( 一) ) 项目概述
滨州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项目建设聚焦环保市县乡三级业务监管协同
和责任考核目标的压力传递,以消除环境综合监测监管盲区、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提升监管效能为目标,重点围绕大气环境管理,适当兼顾水、生态等环境要素,
对污染源进行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度整合部门政务信息资源,打通部门环
境监管责任传导隔板,推动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构建智慧环保大数据监管体系;
打造集决策指挥、业务协同、部门响应及 APP 应用为一体的融合共享平台,为
滨州市环境综合监管、决策指挥提供精准、快捷的保障。
( ( 二) ) 现状介绍
1.1 监测类感知设备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滨州市各部门立足实际和环境管理需求,建设了市、县、乡镇三级环
境物联感知系统,其中市生态环境局对城市空气质量以及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
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省市重点监管企业废气废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浓度和
视频实行 24 小时在线监测;对滨州市环境监管要素(大气环境、水环境)进行
全面监测,基本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监管全覆盖;市住建局、城管局在全市范
围建设工地、市政工程、主干道路和渣土场建设扬尘监测设备和视频设备,实现
对扬尘的管控。目前滨州市的环境监管要素的物联感知设备现状如下:
大气环境监管: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范围内已经建成 19 个空气质量全
参数标准站。为满足日益精细的管理需求,新建了 79 个乡镇空气质量全要素标
准站。针对滨州市全市工业废气污染源,生态环境局建成了 405 个在线监测点位;
同时利用住建、城管等其他局委办现有系统,对全市在建工地、处于施工阶段的
市政工程、全市范围内的主要街道、全市范围内的渣土场等固定点位的扬尘信息
进行实时监测。
第 2页
水环境监管:滨州辖区内主要流域为小清河与海河等流域,目前共设有 15
个市级以上河流断面监测点位和 2 个饮用水源地监测点位。监控项目有化学需氧
量、氨氮、水质五参数、叶绿素等指标。各点位均配备 3 个视频监控点位,监测
数据接入滨州市环境自动监控系统。
滨州市的水环境污染主要是全市重点企业的废水污染,目前已在全市安装废
水监测点 224 个,污水处理厂出口与进口监测设备共 42 个,目前滨州市水质监
测平台处于试运行阶段,预计今年内正式投入使用。
视频监控点位:在上述感知设备中,为更加直观的监管各类污染源及环境要
素的质量,还需将各类视频监控接入平台之中,目前其他委办局的视频监控数据
目前尚未明确,投标人需预留接口。生态环境局部门主要有 95 个空气质量监测
站点的监管视频(平均每个监测点位约 3 路视频)、17 个水质监测点位监管视
频(平均每个监测点位约 3 路视频),49 条机动车检测线视频。
目前直接归属于滨州市生态环境局管理的所有空气质量和水环境监控视频
均无法实现专线回传,依靠 4g 网络监管,视频质量受网络原因限制,质量很差,
为解决此问题,本次需将此部分视频网络升级为 20M 专线传送。
1.2 环境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滨州市电子政务现状
滨州市电子政务网络由滨州市行政服务域和公共服务域组成。滨州市电子政
务外网是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市级延伸,市级网络节点通过两条万兆上联省级结点,
通过两条千兆下联十个县(市、区)节点,覆盖我市所有党政机关及相关企事业
单位,构建了市、县、乡三级的电子政务外网架构,主要承载国家、省、市、县
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出口引入联通、电信、移动三条 1000M 链路,通过
硬件负载均衡接入。
2、各业务系统应用现状
目前,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在用系统如下:
一、环境监管执法
环境监管执法业务管理类包括热点网格系统、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污染
源日常环境监管随机抽查系统、12369 举报信息管理系统、12369 处理系统、机
动车排放检验监控系统、网格化管理系统等 7 个系统。
第 3页
二、环境监测管理
环境监测管理类包括 7 个系统。分别是国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审核系统、重
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 V3.2;山东省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动态管
控系统、山东省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管理系统,滨州市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滨
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系统、滨州市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测信息系统、
滨州市水环境动态监管系统(试运行阶段)。
三、综合办公
综合办公类系统包括 8 个系统。分别是: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
山东省环保厅信访平台、自动化办公系统、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第二
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业务系统、山东省企业环境违法违规处罚信息系统、“十三五”
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单机版)系统。
( ( 三) ) 建设目标
滨州市智慧环保建设以“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为
主线,以整合环境管理资源、落实监管责任为重点,通过建设“一朵云、一套数、
一张图”,为滨州市构建“一网、两线、三面、多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全面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网格化环境综合监测监管体系。做到对全市环境保护
工作进行无缝隙覆盖、精准化监测、系统化分析、精细化监管、创新性评价。
构建“一网、两线、三面、多点”网格化环境综合监测监管体系是从“党政
线”和“行政线”两个维度,建立以环境大数据为支撑,覆盖市、县、乡三个层
面的环境综合监测监管网络。通过建立环保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理念,形
成“管行业必须管环境、管业务必须管环境、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境”意识,进
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相关部门、基层单位的环境综合监测监管责任,推进监
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实现环境综合监测监管执法全履盖,形成各级政府组织
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综合监测
监管大格局。
系统总体架构为“一个平台、两条主线、五类应用”。
第 4页
一个平台即形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应用的“一套数(生态环境大数
据管理平台)、一朵云(政务云)、一张图(环境地理信息库)”,实现“一数
一源,一源多用”的生态环境资源和数据的集成、存储、分析、挖掘、预测、展
示和共享交换等功能,各级各部门按职责权限进行应用,实现多级互联互通、共
享共用、联防联动。
两条主线即实现纵向贯穿市、区县、乡镇、企业的四级共用,压实属地管理
责任,横向涵盖住建、城管、经信、国土等各相关行业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任务
协同,压实行业监管责任。
五类应用即监测预警、环境监管、综合分析、决策支持、应急响应等五类业
务应用,围绕环保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智能分析、综合应用,对全市环境质量
及污染源排放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精细监管、评估分析、精准执法。
( ( 四) ) 项目原则
1、顶层设计,应用导向。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紧跟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滨州市环境综合监测监管信息化建设实际,科学规划
滨州市智慧环保项目建设,按照“规划引领,统筹推进”的建设思路,围绕环境
综合监测监管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展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开放、创新应用全
面、基础架构灵活,不断适应环境管理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2、改善环境、提升生活品质。通过滨州市智慧环保的建设带动环境的改善
和资源的更合理利用,优化地方经济结构。通过良好的经济结构带来地方及个人
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
3、统筹协调,创新发展。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加强政府部门、行业、环保
第 5页
内部区域间的协作协调,形成发展合力。推动云计算与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
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鼓励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逐步形
成环境综合监测监管大数据应用新格局,实现信息主导环保业务模式转变。
4、稳定可靠,安全运行。选择成熟实用的技术路线,适度采用符合技术发
展方向、先进的 IT 技术,保证技术升级的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
5、面向服务,规范管理。在平台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服务新模式,
建立监测、预警、监管等全过程的智慧化运营服务,实现由人力监管向智慧监管
的转变,全面提升滨州市环境综合监测监管水平。
、 二、 项目总体要求
( ( 一) ) 总体责任要求
1、投标人须遵循滨州市智慧环保总体目标要求,服务内容符合滨州市智慧
环保总体技术要求、各项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2、投标人须遵循《智慧滨州顶层设计(2019-2023 年)、《滨州市大数据产
业发展规划(2019-2023 年)》要求,如需进行数据资源共享及软件对接,须免
费提供技术支撑及接口开发。
3、投标人须保证提供的系统符合采购人的业务要求和最终用户的实际需求。
4、投标人须承担软硬件运行环境集成连带责任,须协调本项目相关方,共
同完成本项目的项目集成工作。
5、投标人须协助采购人,共同完成滨州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项目的验
收工作。
6、投标人须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规范和管理要求进行建设,各子系
统应在系统设计和试运行期间,根据标准规范符合性检查结果进行系统完善。
7、投标人须承担滨州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项目合同期内的整体质量保
证和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的责任,合同期满平台移交后提供免费技术对接服务和
咨询服务。
8、投标人须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系统、功能的整合、集成,
逾期的须赔偿采购人相应损失。
9、本项目有保密要求,中标人在签订合同前需与采购人签订保密协议,未
第 6页
经采购人许可,投标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第三方提供项目资料及数据。如违
反,必须赔偿采购人所有损失,且采购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10、系统建设中投标人发生的任何变更情况须经采购人书面同意方可实施,
未经采购人同意擅自实施,采购人有权要求投标人限时改正。
11、采购人在授予合同时有权对本项目的建设内容或服务进行部分调整。项
目实施中建设内容与任务,投标人须无条件服从采购人调配、管理和指导。
12、本项目为交钥匙工程,需求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开
发、开发所需的第三方软件产品、项目实施、系统集成、安装调试、技术培训、
系统维护、售后服务、应缴纳的相关税费等)均包含在本次投标总价中。
13、投标人须保证采购人不受到第三方关于侵犯版权和专利权的指控,任何
第三方如果提出指控,投标人须与第三方交涉,承担可能发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费用和后果,并赔偿采购人的损失。
( ( 二) ) 总体技术要求
1、体系架构要求
系统要求采用二层或以上体系架构,系统须采用模块化的开发方式,各模块
之间相互独立,模块接口开放、明确,任何一个应用模块的损坏和更换均不能影
响其它模块的使用。系统部署支持分布式计算、负载均衡和集群技术、提供良好
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2、系统统一性要求
本项目是系统性的平台工程,各部分服务功能须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包括
数据库开发、系统开发、接口开发、数据字典编制等,平台各部分必须实现统一
用户管理、统一系统设计风格和界面风格。
3、系统数据库要求
开发全市统一的环境数据资源库,汇集全市生态环境基础数据、业务数据、
企业数据、图像数据、网络数据等内容,满足结构化数据、半结构数据、非结构
化数据存储要求,利用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进行存储。满足智慧环保综合监管
平台对数据存储的高可靠、高可用、高存取效率、易于扩展的需求。各业务系统
自建数据库须完成与大数据中心的数据集成和整合,须实现业务数据和生态环境
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
第 7页
4、系统部署要求
滨州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统一部署在滨州市政务云平台。应用系统均为
市级统一部署,市直部门、县区分局、县区各部门、乡镇均可通过权限访问系统。
本平台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障,能够满足 7×24 小时的全天候业务运营要求;
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保障,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流量、集中业务处理等极限环境的
长期、稳定运营;须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最大限度的提供在线升级和扩展
功能,满足在业务不间断运营下,进行系统接口、功能扩展的能力。
( ( 三) ) 系统性能要求
本项目要求采用通用性好的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以及大中型数
据库系统,保证系统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和兼容性能。人机界面友好,输出、输入
方便,图表生成灵活美观,检索、查询简单快捷。
1、可用性
要求平台 7×24 小时作业,提供完善的异常业务、异常故障处理机制,保
证平台的长期稳定运行。除日常升级维护外,系统可靠性须达到 99.9%。
2、易用性
所有的故障状态和信息须自动记录和存储,便于事后的故障对策分析。为便
于操作人员的人工干预,须提供直观、方便的操作界面。
3、用户数要求
本平台用户覆盖市、区县、街镇环境管理人员、企业用户等,平台(含文本、
视频、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须支持不少于 2000 用户同时在线,并发用户数
不少于 500 人。APP 须支持不少于 500 用户同时在线。
4、响应时间
平台不能宕机,响应时间须是即时(≤3 秒)的,高峰期最大响应时间≤5
秒;事务处理查询时间平均不超过 5 秒;普通应用查询时间平均不超过 5 秒;统
计分析类查询时间平均不超过 10 秒;平均时间响应不超过 5 秒。日终批处理时
间不超过 2h。
5、可扩展性
随着环境业务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技术的更新,系统未来需要同步升级。因此,
整个平台的架构和功能配置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第 8页
6、易维护性
系统设计须便于维护,易于改造和扩展,可灵活设置,方便维护和管理。系
统能够提供全面的系统管理和维护平台,便于技术人员维护。
7、可移植性
系统移植性要强,能够跨平台运行,PC 端兼容 Linux、Windows 、MacOS
等,移动端兼容 IOS、Android 等主流操作系统。
投标人需提供详细的系统解决方案。
( ( 四) ) 信息安全要求
本项目须通过第三方机构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验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最终形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等
级保护测评的一系列方案与报告。本次招标项目的信息安全要求如下:
1、本项目须严格遵循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等。
2、本项目须在包括但不限于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
护、通讯完整性、通讯保密性、抗抵赖、软件容错、资源控制等方面,按照国家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规定和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建设。
3、投标人须按照等级保护三级进行设计,对应用软件提出全面的信息安全
体系设计方案。
4、投标人须保障用户、功能和数据的安全。
5、本项目软件须通过有资质的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
级测评。
6、本项目软件须通过具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和实验室认
可证书(CNAS)资质的第三方软件测评机构的测评,对软件的功能、性能、可
靠性、易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及文档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测。
7、投标人须保证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结果和第三方软件测评结果进
行整改,直至通过后方可验收。
签订合同前,中标人须针对上述信息安全要求提供承诺书。
( ( 五) ) 管理服务要求
投标人须提供贯穿项目始终的项目管理控制服务,并提供项目管理工具,对
第 9页
项目进度、人力资源、文档资料、项目质量等进行全过程管理。
管理服务的具体要求包括:
1、计划管理
投标人负责编制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须通过采购人和
监理单位组织的评审。明确项目组织架构,明确分工职责,明确项目任务分解和
各项任务的实施目标、质量目标、实施计划和评审检查计划等。在实施过程中,
投标人须对制定的计划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和维护,并主动接受采购人和监理单
位的监管。
2、进度管理
投标人须编制进度管理方案,制定项目进度管理机制,进度管理方案须通过
采购人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评审。
投标人须制定工作进展报告和工作计划,按照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要求,完
成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的监控,以及实施风险的发现,并落实已批准的整改意见。
投标人须每周就项目进展情况向采购人汇报,同时参加日常工作会议和专题
工作会议并向采购人进行专题汇报。
投标人须编制实施计划及各专项计划,并负责管理、维护和动态调整。
3、风险问题管理
投标人须配合采购人进行风险问题管理,参与制定项目风险问题管理机制。
投标人须在投标文件中提供详细的风险管理方案。
投标人须及时发现、协调并组织解决技术风险和问题。
4、咨询服务
投标人须向采购人提供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咨询服务,包括项目管理、技
术架构、重大变更评估、项目验收准备、项目运维等。若投标人无法就某些问题
做出解答,可聘请行业专家提供咨询服务。投标人须根据监理单位组织的专家评
审要求进行响应。
、 三、 项目具体技术需求
本章节描述本期项目内容、技术需求和具体要求,投标人须对本章节内容,
逐项做出实质性响应。
第 10页
( ( 一) ) 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
滨州市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提供满足多源异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
融合服务的大数据融合云系统。参照各级环境信息化相关的数据标准规范,制定
滨州市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整合与集成管理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数据和滨州市生态环境局现有业务应用系
统的数据,建立基于云服务的数据存储、处理、分析、计算、展示环境,构建“滨
州智慧环保”的大数据基础。构建生态环境业务应用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滨州
生态环境应用服务支撑基础环境。投标人需结合具体需求对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
进行详细阐述,
具体实现要求包括:
(1)所有业务系统统一使用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集成管理和使用,实现
统一数据存储管理,统一数据交换和共享。各业务相关的基础数据、生态环境数
据等从大数据中心调用,同时存储在大数据中心。各业务系统既是数据的产生和
提供者,也是数据的使用者,同时要完成现有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与集成,
整体遵循“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
(2)所有业务系统统一使用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平台系统提供的基础服务,
进行业务功能的开发建设,从而实现数据和业务共享共用,包括统一的地理信息
支撑服务、统一的大数据挖掘分析服务等等。
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八个部分:大数据中心标准和规范化、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库、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大数据分析工具集、视频大数据集成
与应用、大数据应用支撑系统。
1、大数据中心标准和规范化
滨州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应遵循国家、省环保大数据建设标准规范,
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标准规范建设,编制
环境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总体集成、数据管理、系统接口规范,规范统一集成开
发和实施管理,保障系统接入和数据整合的有效集成。
2、环保大数据归集
中标人需分析滨州环境现有业务应用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完成滨州环境现有
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与集成。建成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数据归集体系。投
第 11页
标人需就环保系统内外部数据归集方式设计、数据归集内容等进行详细方案阐述。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环保大数据采集系统:对于环保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如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数
据、工业废气在线监测数据,采用采集引擎自动进行采集。可实现数据自动获取、
归类、清洗、汇集。包括任务采集设计器、任务执行引擎、数据源适配器、采集
任务管理控制台、数据手工采集工具等功能。
网络爬虫系统:环保大数据资源来源不仅仅是各政府委办局,还有更多来源
于互联网,互联网环保数据归纳大致有环保新闻、环保动态、同类城市治理情况、
社会环保舆论信息、专业学者见解等。这些数据都分布在各大门户、论坛、微博
等,针对互联网数据,采用技术手段,从一个或若干初始网页的链接开始进而得
到一个链接队列。从而按照设定的关键字从网站、微博获取需要的数据。
系统对接:
根据建设要求,本期数据归集主要整合环境质量数据、污染源数据、视频信
号数据、环境业务数据数据四类数据,主要系统名称、系统来源包含但不限于下
表所示:
数据对接范围表
分类 系统名称 系统来源
1.环境质量数据
滨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
系统
市局自建
滨州市水环境动态监管系统 市局自建
2.污染源数据
山东省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动态管
控系统
省建
建筑施工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住建局
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工地扬尘在线监
测系统
城管局
道路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城管局
第 12页
渣土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城管局
机动车尾气检测系统 市局自建
非道路移动源监测监管系统 市局自建
柴油车排放监控系统 交通局
渣土车 GPS 定位信息系统 城管局
3.视频信号数据
环境空气质量(国省市控)视频监控
系统
生态环境局自建
乡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点视频
监控系统
生态环境局自建
建筑施工工地扬尘视频监控系统 住建局
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工地扬尘视频监
控系统
城管局
机动车检测线视频监控 生态环境局自建
水环境视频监控系统 生态环境局自建
4.环境业务数据
12369 环保热线系统 生态环境局自建
污染排放许可管理系统 国发(环保专网)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 国发(环保专网)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业务系统 国发(环保专网)
“十三五”环境统计业务系统 国发(环保专网)
环保监察执法系统 省建
“滨州环境”APP 生态环境局自建
第 13页
网格化系统 生态环境局自建
热点网格系统 国发
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随机抽查系统 国发
12369 举报信息管理系统 国发
3、生态环境资源目录建设
本项目需完成滨州市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生态环境资源目录建设,按照国家、
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和滨州市政府有关标准和文件中有关信息目录体系总
体框架、技术要求,进行生态环境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分类、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建设、运行
和维护管理。目录建设同时遵循国际 LDAPv3 标准。方案需从数据资源规划、数
据资源目录分类、数据梳理思路、数据实施过程四方面入手,形成滨州市生态环
境资源目录体系,并详细列出各资源信息事项、资源信息数据项、数据共享范围、
提供周期、有效期限。
数据资源规划:主要完成对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体系的分析、梳理和研究,对
业务、政务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类、编码,为数据集成、共享和实现多维度
的环境信息资源发现、获取、定位奠定基础。
数据资源目录管理:结合数据范围,建立环保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按照职能
域、业务域、环境要素域等维度编制环境信息资源目录,实现多维度的环境信息
资源发现、获取、定位、分发,为数据集成、共享和服务奠定基础,指导业务数
据的整合和集成。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资源目录管理、数据类型分类目录、
业务体系分类目录、组织结构分类目录。
数据库平台建设: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共享应用的需求,完成基础数据库、业
务主题库、指标库、污染源主数据库以及模型库的设计和建设,建立海量半结构
化、结构化数据库存储体系,支撑环保监管、环评、监测、应急等业务的海量数
据存储管理。
业务主题库建设:通过建立环境质量、污染源等市生态环境局业务主题库,
分类存储、管理环境业务活动中产生的相关数据。通过规范环境信息、统一环境
第 14页
数据管理,实现环境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服务机制,为环境
管理综合决策提供基础。
元数据库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元数据标准制订、数据映射、元数据注册、启
用及停用等功能。
4、环保数据共享交换
本项目需要接入各行业部门企业信息和环境监管数据,作为环保大数据资源
中心重要数据来源。各行业部门数据依托滨州市已经建好的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
台获取。目前滨州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已有大量数据,针对滨州市政务信息
共享交换平台中已入库的数据,在数据提供方审批同意后,可以直接从共享交换
平台申请中获取对接方式。针对滨州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中尚未入库的数据,
可由生态环境局将数据需求以书面申请的方式向大数据局提出申请,由大数据局
负责协调各行业部门进行数据的采集、入库。投标人需在方案中详细提出需从滨
州市大数据中心获取的数据内容。
5、环保大数据存储系统
在大数据归集的基础上,需要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存储,按照数据结构类型、
重要程度、以及查询性能等要求,采用不同的软硬件方案进行存储。对结构化数
据、半结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存储要求,需采用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进行存
储,满足数据存储的高可靠、高可用、高存取效率、易于扩展的需求。投标人须
详细阐述各项环境业务数据的数据库存储方式和管理过程。
6、环保大数据计算系统
完成了环保大数据采集和环保大数据存储之后,投标人需对如何利用大数据
计算系统从现有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进行决策支持,环保大数据
计算系统需包括环保大数据分布式计算系统、环保大数据分布式搜索引擎两部分
功能。投标人需就分布式计算系统、分布式搜索引擎的系统架构、系统功能进行
详细阐述。
7、环保大数据分析系统
对已有数据构建一系列的分析挖掘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关联分析、聚类、分
类、回归、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及其衍生扩展方法功能实现,提供一套简便
易用、可视化的数据挖掘工具,应包括:自助报表分析工具、自助仪表盘、分析
第 15页
支撑系统等功能。支持以多种形式将分析结果发布,包括 pdf、excel、邮件以
及门户。投标人须详细阐述各项环境业务数据的可视化配置功能和实现效果。
8、大数据应用支撑系统
滨州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服务支撑基础环境建设,依托滨州政务云服务,使
系统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保证其在逻辑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数据和软
硬件资源共享和重用。其中 CA 身份认证需使用滨州政务云所提供的服务。
1)平台监控子系统
投标人须提供平台运行情况监控功能,让用户及时全面地掌控各项资源的使
用情况,如:服务器名称、当前时间、CPU 情况、内存情况、存储空间情况、
网络流量情况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资源使用情况实时监控、平台运行异常报警、
资源使用统计等功能。
2)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为现有各业务系统和智慧环保系统提供统一账户、统一认证、统一权限、统
一审计等功能;通过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流程集成等多种集成方式,建立各单
位工作人员的统一信息通道,满足系统安全和业务整合两方面的需求。包括但不
限于统一用户管理、密码管理、统一访问管理、统一授权管理、审计管理等功能。
3)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投标人需提供基础地图资源管理、服务发布管理、专题制图管理、综合数据
分析、服务配置与安全等主要功能,并基于基础图层叠加二次开环保专题图层。
提供工业企业、集中式污染治理等点元素图层及详细功能描述,提供水源保护区、
大气功能区等线面图层及详细图层内容描述。
4)数据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
投标人须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接口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监
控机制,对市生态环境局各相关部门数据上传的情况进行综合展示和评价,以指
导环保业务应用系统的改造与接口开发。通过对提交数据的关联性、准确性、完
整性进行评价;对提交数据的稳定性、及时性进行评价;对数据涵盖的所有业务
表的关联性、数据完整性以及部分字段的数据进行评价。
( ( 二) ) 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服务
本期业务应用层服务主要通过对环保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综合应用,实现
第 16页
对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及污染源排放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溯源追踪、精细监管、靶
向治理、精准执法。建设内容分为监测预警、综合分析、决策支持、环境监管、
应急响应五大类应用系统。投标人须根据各个环境业务应用特点,提供科学合理
的设计方案,针对本部分响应方案作为评标的参考依据,重点考察投标人对业务
需求的理解程度,对系统功能设计的成熟度和完整性,对管理部门所需功能的实
际符合度。投标人需结合具体需求对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3 监测预警
1.3.1 空气质量监测
采集滨州市国控、省控、市控、街镇标准站等在线监测数据,基于 GIS 实
现实时、直观、动态、可视化的监测数据呈现。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实时监控、
地图搜索、查询分析、气质排名、趋势对比、关联分析。
1.3.2 水环境质量监测
采集滨州市地表水河流断面、饮用水源地水站的化学需氧量、水质五参数等
在线监测数据,基于 GIS 实现实时、直观、动态、可视化的呈现监测数据。实
现数据监测点位排名、趋势对比等功能,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数据查询、监
控交流、基础信息等。
1.3.3 污染源监管
1、工业废气监测
结合 GIS 地理信息,利用文字标注、图形标注等方式,将重点废气监测站
点展现在电子地图上,可直观显示污染排放口的空间位置分布和污染物实时排放
数据。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实时数据、实时视频、站点查询、数据统计、站点
列表。
2、工地扬尘监测
结合 GIS 地理信息,利用文字标注、图形标注等方式,将工地扬尘监测站
点展现在电子地图上,可直观显示污染排放口的空间位置分布和污染物实时排放
数据。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实时一览、在线统计、列表查询、站点列表功能。
3、渣土场扬尘监测
第 17页
结合 GIS 地理信息,利用文字标注、图形标注等方式,将渣土场扬尘监测
站点展现在电子地图上,可直观显示污染排放口的空间位置分布和污染物实时排
放数据。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实时一览、在线统计、列表查询、站点列表功能。
4、道路扬尘监测
结合 GIS 地理信息,利用文字标注、图形标注等方式,将道路扬尘监测站
点展现在电子地图上,可直观显示污染排放口的空间位置分布和污染物实时排放
数据。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实时一览、在线统计、列表查询、站点列表功能。
5、市政工地扬尘监测
结合 GIS 地理信息,利用文字标注、图形标注等方式,将市政工地扬尘监
测站点展现在电子地图上,可直观显示污染排放口的空间位置分布和污染物实时
排放数据。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实时一览、在线统计、列表查询、站点列表功
能。
6、工业废水监测
结合 GIS 地理信息,利用文字标注、图形标注等方式,将工业废水监测站
点展现在电子地图上,可直观显示污染排放口的空间位置分布和污染物实时排放
数据。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实时数据、实时视频、站点查询、数据统计、站点
列表功能。
7、污水处理厂监测
结合 GIS 地理信息,利用文字标注、图形标注等方式,将污水处理厂监测
站点展现在电子地图上,可直观显示污染排放口的空间位置分布和污染物实时排
放数据。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实时数据、实时视频、站点查询、数据统计、站
点列表功能。
8、机动车检测线监测
结合 GIS 地图,在地图上展示每个机动车检测线的地理位置,记录检测线
的车辆检测信息。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站点基础信息展示、待检列表、检测结
果、合格率、实时视频功能。接入非道路移动源监测数据,基于 GIS 地图,已
图形化可视化展现非道路移动源监测情况,包括基础信息、检验监测等功能。
9、渣土车监测
运用 GPS 系统平台及 GPS 车载终端设备实现对渣土车轨迹管理,通过对渣
第 18页
土车监控与识别,增强渣土车轨迹信息快速、准确、可靠、统一的管理能力,结
合车载视频对渣土车动态信息实行动态跟踪、监控、识别、管理等功能。
10、企业电量监控
通过接入企业电量监控数据,实时监测及分析用电量情况,实现企业电量数
据的展示、趋势分析等功能;
1.3.4 视频监控
完成平台中接入的各个环境质量、污染源在线视频监控点位整合和汇集,采
用实时视频图像监控的方式,充分与 GIS 模块结合,可实时的在地图上对监控
点信息进行显示与操作。
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实时监控、数据统计、视频展示、视频远程控制、
监控点列表、视频抓拍。
接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及水质量站点监控视频、废气废水污染源监控
视频、企业堆场视频、建筑工地在线视频、机动车检测线视频等内容。
1.3.5 视频智能识别
基于深度学习、视频图像处理、目标检测跟踪、海量数据多维分析、数据挖
掘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构建集视频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智能报警、实时预警、
现场取证等于一体的环保多任务、全业务、实时监测预警平台。实现站房入侵检
测、易扬尘堆料覆盖检测、泥头车覆盖状态识别三个场景的环保智能监测分析报
警功能。投标人需详细阐述易扬尘堆料覆盖检测、站房入侵检测、泥头车覆盖状
态三项内容的识别分析方法、功能设计、展示效果等内容。
易扬尘堆料覆盖识别:主要功能包括堆料识别、堆数量统计、覆盖状态识别、
未覆盖预警等功能,系统支持远距离监测、抗光线干扰、防遮挡、低像素、多目
标识别、精细化识别统计等能力,支持实时检测预警。
站房入侵检测:提供对环境监测和企业监测站房人员入侵进行智能识别抓拍
以及报警等。支持室内、室外,多种不同监控角度的适配;支持多目标、多角度、
全天候(夜间)实时检测预警;高灵敏度检测,支持人体身体部位遮挡检测。
泥头车覆盖状态:提供对建筑施工场地、渣土场等生产场景进行智能识别抓
拍以及报警等。泥头车跟踪监测算法主要功能包括泥头车跟踪识别、数量统计、
第 19页
载货状态监测、覆盖状态监测、未按时/未冲洗实时预警等功能。
1.3.6 监测报警管理
通过基于 GIS 地图实时展示工业废气、废水超标、空气质量数据异常、扬
尘数据异常等污染源超标信息,实现实时告警提醒。
功能包含但不限于:环境质量报警、污染源报警、污染源辅助监控报警、
GIS 报警一张图、报警信息推送等。
1.3.7 空气质量预报
1.3.7.1 空气质量数值模型
以中尺度气象模式 WRF 为气象驱动力,SMOKE 排放源清单模型处理的高
时空分辨率排放源清单,选用 CAMx 模式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建立本地化的空气
质量数值模型。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建立本地化的空气质量数值模式数据库、
本地化的多尺度排放源清单数据库(源)等。
1.3.7.2 模式预报数据处理模块
基于本地化的空气质量数值模式数据库,进行数据的二次加工处理,生成预
报预警所需的各类(数值、图片等)数据产品。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建立统一
数据格式的多模式预报结果、统一数据格式的集合预报结果、多空气质量模式对
接模块、基于预报数据生成的预报指导产品等。
1.3.7.3 污染物来源解析模型
通过识别大气污染来源和污染贡献,以跟踪的方式获取有关污染物及前体物
生成(或排放)和消耗的信息,并统计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污染源排放以及初
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对污染物生成的贡献,评判区域污染物的跨界输送及不同地区
和城市对污染的贡献,为管理部门建立极端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应急预案和响应机
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提供参考建议。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本地化的多尺
度排放源清单数据库(源)建立污染源来源贡献数据和图示展示分析、污染物消
耗信息明细等。
1.3.7.4 集成数据管理
对各种数据进行数据归类,便于统一管理。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源配
置、数据采集、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等。
第 20页
1.3.7.5 综合数据管理
空气质量的预警预报业务以及分析工作涉及大量的环境数据以及天气图等
气象数据,数据的种类繁多,需要基于 GIS 便捷迅速灵活的浏览各种环境天气
信息。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查询、数据展示、业务报表生成等。
1.3.7.6 预报结果展示
基于预报结果数据,根据不同的区域、站点等基于 GIS 技术进行多维度、
多形式的结果展示。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模式产品展示、集合预报结果展示、
预报指导产品浏览等。
1.3.7.7 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数据检验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对不同的预报需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BP 神经网
络、等统计方法,对多个环境监测站点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
氮、氮氧化物、臭氧等污染物,建立不同时间步长的统计模型,得到 PM10、PM2.5、
NO2、O3、SO2、CO 的未来 72 小时预测数据以及 AQI 值,历史的和实时的监
测数据及 AQI 值。建立多方法、多站点、多项污染物、多时段的统计系统。主
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检验、准确率统计、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展示、数据导
出等。
1.4 环境监管
1.4.1 一企一档管理系统
本系统需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整合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信访、行
政处罚、环境统计等环境管理制度,结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信息,实现对污染源
企业的精细化、规范化环境监管,有效提升环境管理水平,解决环保系统内部“一
数多源”的现象。投标人须详细阐述数据资源、业务流程、功能设计、展示效果
等内容。
(1) 污染源数量总览
整合排污许可证、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以及企业工商信息,可以清晰掌握
全市的污染源数量情况。可以按污染源类型、环境统计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以
图表形式进行统计。
(2) 污染源数据总览
第 21页
整合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可以清晰掌握全市的废气污
染物排放量数据、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固体废物数据。
(3) 污染源数据图说
实现通过一张图将污染源企业在地图上统一展现,并支持查看污染源全生命
周期信息和企业环保分类信息查询。
(4) 污染源详情查询
污染源详情查询按照固定的查询条件查询现有污染源,查询结果以列表形式
展现筛选出来的污染源名称,点击进去即可查询详细的污染源台账,并支持 excel
导出功能。
(5) 污染源分类查询
污染源分类查询按照排污许可证、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三个业务对污染源
信息进行查询,查询结果以列表形式展现筛选出来,支持 excel 导出功能。
(6) 环境影响评价统计
环境影响评价统计查询按照批复日期范围、行政区域、建设性质、建设单位
名称等条件进行查询,查询结果以列表形式展现筛选出来,支持 excel 导出功能。
(7) 行政处罚统计
行政处罚统计查询按照处罚日期范围、行政区域、处罚类型、所属行业、企
业名称等条件进行查询,查询结果以列表形式展现筛选出来,支持 excel 导出功
能。
(8) 二维码管理
基于系统已实现企业环保相关数据的归集,为便于环保执法人员及公众信息
共享,强化高效执法工作及推动公众参与环保监督积极性,实现监管、监察、监
测联动和数据共享,系统提供二维码新技术手段实现企业环保信息快速检索功能。
1.4.2 危固废管理系统
建立危险废物监管系统,推广危险废物全程电子信息化监管,实现危险废物
的申报登记以及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的全过程信息化动态跟踪监管,试行危
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跟踪和追溯。
危险废物监管系统重点研究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紧密结合业务需求并充
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建设“危废业务外申(申报)--内审(审批)--外公(公示)
第 22页
模式、移动终端电子联单模式,实现内部智能化管理,转运多手段监控,让危废
从最初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业务流程呈现精细化、实时化的闭环管理,为生
态环境局各部门真实、细致、及时动态地掌握危废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等情
况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为危废的精细化管理决策提供辅助数据支持,打破危废传
统管理模式,促进危废管理领域的智能化发展,为整个环保科技进步做出重大贡
献。
1.4.3 环境监管专项行动管理系统
智慧环保平台需与滨州市生态环境局环保专项行动进行紧密结合,系统记录
环保专项行动全部问题信息,根据环保专项行动方案,以专项行动为单位,进行
问题情况动态管理。
(1)现阶段已掌握的环保专项行动问题清单,系统需一一派发给所属网格
的网格员,网格员按方案要求对问题进行定期巡查并上报巡查记录。同时,系统
将问题清单和网格员巡查记录同步给环境管理部门业务科室,业务科室实时掌握
问题进展和巡查情况。
(2)对新出现的问题,网格员根据生态环境局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上报并
标注网格问题所属生态环境局专项行动,经过审核,动态更新环保专项行动问题
清单。
通过生态环境局专项行动指挥系统建设,提高了平台业务办公协同水平,加
强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与环保业务管理的线上线下联动管理,实现环保业务管理与
智慧环保平台监管的深度融合,为环保业务管理提供智慧化平台数据和应用支撑。
系统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行动管理、水污染防治工作
专项行动管理、“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管理、打击固体废物非法
倾倒处置专项行动管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专项行动管理、环保督查整改“回头
看”行动管理、“十三五”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督导专项行动管理等。
1.4.4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系统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放射源安全监管工作,彻底消除辐射安全隐患,确保辐射
环境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设滨州市放射源全流程监管系
统。通过对企业在放射源存放、使用、销毁等行为进行管理,建立企业放射源管
第 23页
理台账,规范企业行为,提升我市放射源事故预防能力和放射源安全监管、事故
应急水平,保障放射源安全和人民健康。
系统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实现涉源单位资料建库及管理功能;(2)
实现涉源单位辐射剂量日常检查、监测台账管理功能;(3)实现统计报表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检查记录表,辐射监测历史数据年月日报表,企业基本信息报
表等;(4)实现动态附件上传,批量信息导入及上级内容审核机制,并且能与
省监测站、国家核与辐射信息申报平台内容进行对接;(5)建立项目业务管理
模块,实现政府机关对项目进行流程化管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1.5 综合分析
1.5.1 空气环境质量分析
基于滨州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深入数据挖掘与分析,实
现从不同角度可视化展示我市空气质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该系统包括但不限
于空气质量现状分析、城市排名、区县排名、街镇排名、站点排名、优良天数、
空气质量日历等分析应用。
投标人须根据相关数据基础和业务需求,详细阐述数据资源、分析方法、功
能设计、展示效果等内容。
(1)空气质量现状分析:基于 GIS 地图可视化展示全国-山东省-滨州市-区
县-街镇五级实时空气质量现状(包括综合指数、PM 2.5 、PM 10 、O 3 、NO 2 、SO 2 、
CO 小时浓度等),支持实时叠加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温度、
湿度、风速)功能,方便用户直观、一目了然掌握全国、各个城市、各区县、各
街镇、各点位的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该模块主要包括全国区域空气质量现状分析
展示、山东省区域空气质量现状分析展示、滨州市区域空气质量现状分析展示。
(2)城市排名:实现滨州市小时、日均、月均、年均及任意时段综合指数
及六项污染物浓度(PM 2.5 、PM 10 、O 3 、NO 2 、SO 2 、CO)在山东省 16 地级市、
京津冀 2+26 城市、全国 74 城市、168 城市中的排名,以及在关注城市中的排名。
(3)区县排名:分别按照国控站点、省控站点、市控站点、乡镇考核站点
综合指数及六项污染物浓度(PM 2.5 、PM 10 、O 3 、NO 2 、SO 2 、CO)时均值、日
均值、月均值,对各县区排名。
第 24页
(4)街镇排名:按照乡镇考核站点综合指数及六项污染物浓度(PM 2.5 、PM 10 、
O 3 、NO 2 、SO 2 、CO)时均值、日均、月均及其对应改善率,对各乡镇街道排名。
(5)站点排名:按照国控站点、省控站点、市控站点、乡镇考核站点综合
指数及六项污染物浓度(PM 2.5 、PM 10 、O 3 、NO 2 、SO 2 、CO)时均值、日均值、
月均值进行站点排名。
(6)优良天数:实现滨州市在山东省 16 地级市、全国 74 城市、337 城市、
京津冀 2+26 城市分别按照月优良天数、任意选取时间段优良天数、同比变化率
等进行倒序、正序排名分析。
(7)空气质量日历:以“日历”的形式展示滨州市、山东省、2+26 城市空
气质量每日变化情况,图表中呈现 AQI 的具体数值,同时根据 AQI 值分级显示
对应的颜色。
1.5.2 空气环境趋势对比分析
基于滨州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实现
从不同角度直观展现我市空气环境趋势。该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变化趋势分析、
站点辐射区域分析、区域多站点分析等分析应用。
投标人须根据相关数据基础和业务需求,详细阐述分析所需分析方法、功能
设计、展示效果等内容。
(1)站点变化趋势分析:以曲线图的形式展示国控站点、省控站点、市控
站点、乡镇考核站点综合指数及六项污染物浓度(PM 2.5 、PM 10 、CO、SO 2 、O 3 、
NO 2 )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的变化趋势分析,支持任一时间段变化趋势分析。
该模块主要包国控站点趋势变化分析、省控站点趋势变化、市控站点趋势变化、
乡镇考核站点趋势变化分析。
(2)站点辐射区域分析:实现国控站点、省控站点、市控站点、乡镇考核
站点监测值异常时,快速找到该站点一定区域(周边 1 公里、2 公里、5 公里等
范围)内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对站点综合指数及六项污染物浓度(PM 2.5 、PM 10 、
CO、SO 2 、O 3 、NO 2 )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进行分析排名。同时可支持叠加
该区域内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查找污染来源。该功能主要包括
国控站辐射区域分析、省控站辐射区域分析、市控站辐射区域分析。
(3)区域多站点分析:利用滨州市国控站点、省控站点、市控站点、乡镇
第 25页
考核站点监测数据,通过对不同插值算法结果对比分析和参数调整,找到适合滨
州的区域插值算法,细化区县、街镇实时环境空气质量分布状况,基于 GIS 地图
直观展示分析滨州市范围、各区县范围空气质量状况。该模块主要包括区域多站
点插值算法分析、区域多站点分析展示等。
1.5.3 水环境质量分析
基于滨州市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实
现从不同角度直观展现我市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该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地
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饮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多站点分析、地表水站点
变化趋势分析等分析应用。
投标人须根据相关数据基础和业务需求,详细阐述分析方法、功能设计、展
示效果等内容。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根据滨州市河流断面监测站点有化学需氧
量、氨氮、水质五参数(温度、电导率、浊度、溶解氧、PH)、叶绿素监测数
据,分析全市地表水环境现状、海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
量现状。基于 GIS 地图直观展现站点位置及监测数值,站点图标颜色根据监测
指标动态展示。该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全市地表水环境现状分析展示、海河流域水
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展示、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展示。
(2)饮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滨州市生活饮用水质监测站点有化学需氧
量、氨氮、水质五参数(温度、电导率、浊度、溶解氧、PH)、叶绿素监测数
据,分析全市生活饮用水实时水环境质量现状。基于 GIS 地图直观展现站点位
置及监测数值,站点图标颜色根据监测指标动态展示。
(3)地表水多站点分析:根据滨州市河流断面监测站点有化学需氧量、氨
氮、水质五参数(温度、电导率、浊度、溶解氧、PH)、叶绿素监测数据,实
现任意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支持多个监测站点同一时段多监测指标对比
分析和同一站点不同时间段监测指标对比分析。
(4)地表水站点变化趋势分析:根据滨州市河流断面监测站点有化学需氧
量、氨氮、水质五参数(温度、电导率、浊度、溶解氧、PH)、叶绿素监测数
据,实现各站点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监测指标变化趋势分析,支持任一时间
段变化趋势分析。
第 26页
1.5.4 污染源综合分析
基于滨州市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运用关联、聚类、分类、回归、机器学习
等分析方法深度挖掘污染源数据内在联系、潜在趋势规律,形成污染源图谱,为
环境监管提供数据和应用支撑。该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废气污染源分析、废水污染
源分析、扬尘污染源分析、废气企业减排分析专题。
投标人须根据相关数据基础和业务需求,详细阐述分析方法、功能设计、展
示效果等内容。
(1)废气污染源分析:实现对污染源企业废气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
分析,投标人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污染源总览、超标分析、达标分析、全市废气排
放分析等应用内容。
(2)废水污染源分析:实现对污染源企业废水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
分析,投标人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污染源总览、超标分析、达标分析、全市排
放分析等应用内容。
(3)扬尘污染源分析:实现对企业扬尘污染源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
分析,投标人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污染源总览、污染物分析等应用内容。
(4)废气企业减排分析:实现对滨州市区域内大气污染情况、排放量情况、
减排情况、污染治理情况、重污染天气预警分析情况等分析内容,直观展现区域
大气污染防治进展情况,具有包括但不限于污染物排放量分析、减排分析、重污
染天气预警分析等功能。
1.5.5 错峰生产电量分析
建设电能监控智能分析系统,用“企业信息搜集”理顺每个测点生产、治污
设施用电情况,结合企业排污数据建立企业用电与排污的关联模型,不间断全天
候监控企业生产、治污设施运行情况,实现对污染源企业的全面监管;通过“综
合分析”对各种用电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企业产能与污染排放的量化关系,
为后续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分析的基础。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电量监测、
监测报警、综合分析、企业用电量规则分析、企业信息搜集、基础信息、电量特
征数据处理等功能。
投标人须根据相关数据基础和业务需求,详细阐述分析方法、功能设计、展
第 27页
示效果等内容。
1.5.6 生态补偿核算分析
基于滨州市各区县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计
算各区县空气质量考核数据,为生态补偿提供数据支撑。该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本
季度空气质量数据实时分析、空气质量考核统计分析、本季度颗粒物实时分析、
颗粒物持续改善统计分析、本季度水环境实时分析、水环境持续改善统计分析等
分析应用。
投标人须根据相关数据基础和业务需求,详细阐述分析所分析方法、功能设
计、展示效果等内容。
1.5.7 数据图说
支持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环境信息资源的实时分析统计,系统将城市环境质量
状态的关键指标信息动态的提取出来,通过图形化方式集中展示,直观掌握当前
全市环境质量信息、污染源信息以且环境监管类信息和发展态势等。系统展现内
容包含但不限于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空气质量日历、实时空气质量、滨州市空气
质量排名、区县环境质量、气质预报、环境质量、污染源、水质达标情况、水质
在线监测、出境断面水质、污染源在线监测、污染源监管、数据资源中心等。
1.6 决策支持
1.6.1 空气质量模拟平台建立
空气质量模拟平台要求基于大气排放源清单,在此基础上,搭建
WRF-SMOKE-CAMx 区域空气质量模拟平台,保证平台的模拟效果后,定量分
析 PM2.5 不同目标约束下各类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分析 PM2.5 污染的改善潜
力,理清空气质量与排放的关系,以期为滨州市大气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6.1.1 气象模型设置
采用中尺度预报模式和同化的 WRF 模式,为空气质量模型提供网格化的气
象参数。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输入、运行时间步长控制、参数配置等。
1.6.1.2 大气排放源清单处理模拟设置
基于 SMOKE 排放源清单处理模型,为空气质量模型提供网格化的小时排放
第 28页
源清单。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建立排放源清单数据库、建立空间权重数据库、
建立时间因子数据库、建立物种谱数据库、排放源代码管理等。
1.6.1.3 空气质量模型设置
采用空气质量模型 CAMx,对空气污染进行多尺度数值模拟和敏感性分析。
其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模拟活性污染物、O3、PAN 以及硫酸盐、硝酸盐、铵
盐、有机碳及原生性悬浮微粒等,污染物干湿沉降通量等。
1.6.2 污染源档案、排放清单分析
基于污染源档案、排放清单数据,同时基于 GIS 实现可视化展示平台,构
建城市污染源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数据接入、污染源档案管理、污
染源数据查看、污染源分析等。
1.6.3 短期目标达成评估管理系统
以城市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为基础,以短期目标达成预案编制指南为指导,
提供短期目标达成预案动态编制功能,采用空气质量模型对预案的减排效果进行
动态预评估,基于 GIS 平台建立城市短期目标达成评估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包
含但不限于建立多种要素类型分析展示模块、评估案例库、数据分析、数据模拟、
决策标绘、报告生成、报告查询、报告导出等。
1.6.4 中长期达标规划
以空气质量持续达标为目标,将目标分解到每年、每月,逐年、逐月制定空
气质量达标规划方案,采用空气质量模型对方案减排效果作预评估,动态调整规
划方案,最终实现空气质量中长期达标。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现状分析和预测、
分阶段规划目标制定、制定污染物排放预测清单、方案评估、方案效益分析等。
1.7 应急响应
1.7.1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系统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利用数值预报模型、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从
事前预判、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等方面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全流程线上管理
第 29页
和监控,实现有效降低重污染天气过程污染物峰值、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目
标。系统具备包括但不限于事前预判、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等内容。
投标人须根据业务需求,详细阐述业务流程、功能设计及展示效果等内容。
1.7.1.1 事前预判
(1)预报预警:系统需选用国际主流的模式预报产品进行空气质量预测预
报,系统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区域形式预报结果展示、变化趋势展示、天气形势预
测展示等应用功能。
(2)预案评估:以滨州市城市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为基础,以滨州市城
市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为指导,并针对基准情就、预案情景生成不同的展示
页面。
(3)线上审批:集成线上业务审批工作流,制定重污染应急响应启动线上
审批及发布流程,实现各审批及发布过程全程流痕。
(4)预警发布:系统通过短信方式自动向各成员单位、区县、生态环境局
各业务处室、网格员以及各企业负责人发送通知,支持与市政府网站、市生态环
境局网站对接发布通告。
1.7.1.2 事中监控
(1)在线监控:接入应急企业实时排放量和实时用电量的数据,对企业减
排效果的落实情况进行在线实时监控,生成企业用电趋势对比图,按区县、行业、
企业进行减排措施落实情况统计分析;接入渣土车轨迹和道路视频数据,实时监
控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渣土车运行轨迹及道路现场画面。
(2)网格员监督:对接网格化监管系统,落实并掌握重污应急期间网格员
驻场和企业减排情况。
(3)减排分析:实时监控企业限产、停产的实际执行情况,按照区域、企
业形成报告,支持柱状图、折线图和数据视图等多种展示方式。
(4)日报汇总:具备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各部门落实措施总结日报管理功能。
1.7.1.3 事后评估
(1)预警解除:实现以短信方式自动向各成员单位、区县、生态环境局各
业务处室、网格员以及各企业负责人发送发送预警解除通知,具备包括但不限于
短信模板管理、通知人员管理、短信发送记录管理等功能。
第 30页
(2)效果评估:实现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采取的措施评估功能,对比分析未
执行预案情景和实际减排情景下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化,量化分析已采取的
应急预案对区域空气重量的个改善效果,定量对比分析各项应急措施对污染物控
制效果的贡献,判定措施有效性,对预案修订、措施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1.7.2 环境安全应急管理系统
通过对企业开放填报信息窗口,填报企业基本信息、风险物质、风险单元、
污染物产排、治污设施与污染物处理、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环境应急资源信息等
信息,各区县生态环境局部门对填报内容进行审核,系统根据上报的风险源信息,
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对风险源企业进行风险
评估,划分风险等级,可通过大屏实时展示风险源企业 GIS 一张图,并对各类
风险物质、各等级的风险企业进行统计分析。依托智慧环保综合监管运行中心,
将风险源相关信息在大屏上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系统功能包含但不限于企业基本信息上报、风险源管理等功能。
( ( 三) ) 环保大数据业务协同服务
1.1 智慧环保平台门户
建设智慧环保业务办公门户系统,为市、县及行业平台提供数据统一、功能
各异的定制化门户界面,集成市、县环保系统常用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环保应
用登记及信息查询入口。具备不限于集中登录窗口、数据展示查询入口、业务办
公窗口、通知公告、待办提醒等功能。系统用户包括市、县、乡镇三级综合监管
平台、市行业监管平台工作人员以及市生态环境局科室人员。
该门户包括但不限于环保应用入口和行业环保监管入口模块。
投标人需结合具体需求对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2 智慧环保大屏端可视化展示
为更好的展示滨州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及其应用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业务协同
指挥,为领导和业务人员提供全景式大屏可视化系统。系统需实现汇集环境感知
数据、监控数据、监管数据和预测预警信息。对环境要素(气、水等)在周期内
变化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实时动态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系统需集成
第 31页
滨州市生态环境业务信息,基于 GIS 地图进行综合展示,让环保职能部门“用
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为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环境形
势分析与决策能力。
整体设计风格和设计内容需结合滨州市智慧环保各业务系统功能进行设计,
根据大屏幕显示设备实际尺寸定制。投标人须根据相关数据基础和业务需求,详
细阐述大屏端展示内容、展示效果等。
1.3 智慧环保管理 APP
为平台监管业务人员提供统一的智慧环保移动终端访问入口,集成市环保平
台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报警消息、排污排名等全部数据及业务信息;支持环保
数据便捷查询、统计,方便平台、执法、业务科室等用户获取环保数据;提供通
知公告、环保知识、通讯录管理等便捷功能。
APP 定位为管理 APP,仅面向平台用户开放,用户包括政府分管领导、市
县环境管理部门领导、业务科室等。APP 具备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扫码、全口径
污染源、环统排名、排污许可、视频监控、行政处罚、环评信息、通知公告、环
保知识、通讯录管理等。
( ( 四) ) 环保监督运行中心
滨州市智慧环保监督指挥中心面向环境监管者,从环境综合监管调度指挥角
度出发,将平台监管与调度业务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全市环境监管及
指挥调度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应急指挥的高效联
动,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指挥工作提供直观展现依据,为线上环境监管、资源调
度、考核评分等工作提供办公场所。
市级指挥中心建筑面积约为 320 ㎡,建设内容应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
收扩音系统、办公设施、视频监控系统、配套设施、UPS 系统、装修工程等内
容,投标人可自行组织现场工勘。
大屏要求采用 70 吋的拼接单元,分 3 行 5 列组成平面拼接墙,显示单元采
用激光显示单元。大屏靠墙安装,选择前维护方式。
投标人需综合考虑项目的工程预算、现场复杂的环境、对大屏亮度与清晰度
的要求,以及场地面积与屏幕尺寸等因素。结合具体需求对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
第 32页
进行详细阐述。
( ( 五) ) 感知信息采集及传输服务
本部分主要建设内容为:
1)企业电量监测
选择滨州市不少于 50 家重点污染企业,为企业生产设备及治污设备安装电
量监测终端(按每家企业安装 8 个监控模块预估),实现对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
企业减排与用电量数据关联分析,利用企业用电变化情况跟踪评估全市、各县区
级企业重污染响应期间减排情况,为重污染天气应急调度指挥、监督执法提供数
据和应用支撑。
2)为全市约 130 个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现有的视频链路带
宽升级为 20M 专线,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回传。
视频网络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为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核心层设备
采用双核心进行虚拟化,汇聚至核心层采用双万兆链路,接入层至汇聚层采用千
兆单链路。
投标人需结合具体需求对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 四、 项目实施要求
(一)总体要求
1、要求投标人成立项目实施组,承担具体的服务集成和实施工作,生态环
境大数据平台、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各系统均须指定专职人员负责。
2、要求在投标文件中提供项目实施、管理整体方案。包括项目任务分解、
时间进度、人力资源、项目质量、项目文档管理等,并提供项目管理工具,运用
系统软件对项目进行整体管控。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包括但不限于:
(1)工作任务按照项目建设内容、时间进行结构化分解,明确每个具体任
务的工作过程、方法和产出物。
(2)进度计划要求划分项目的实施阶段,确定项目的重大节点和里程碑,
提出有效的节点控制办法,保证项目的整体时间进度要求。
(3)实施本项目各个阶段任务的组织框架,具体岗位和职责,以及各阶段
第 33页
人力资源配置。
(二)项目工期要求
本项目自初验通过之日起,服务期为五年,按采购人要求分期分阶段提供软
硬件服务;90 天内完成所有系统的整合、集成。投标人须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制
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执行策略、进度安排和
初步设想。
(三)项目团队要求
投标人必须成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各项管理制
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安排各项管理团队参加本项目的建设。
★投标人须根据建设任务建立项目组织架构,并对各项建设任务对应具体项
目组织。投标人须配备不少于 30 人的团队,须包含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应
用开发、软件测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用户培训、项目实施、运行维护等成
员。项目运维前三年须配备不少于 5 人的驻场运维团队,后两年需配备不少于 2
名驻场运维人员,对系统进行运行维保工作。
投标人须明确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在本项目中的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及管
理权限,并明确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调动相关资源的权力,以确保工程顺利实
施。
(四)项目各阶段工作要求
1、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深入各个业
务部门开展需求调研工作,编制项目计划书、需求分析工作计划、需求规格说明
书、总体设计报告、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报告、接口数据
规范等文档,需通过采购人评审,并制作界面原型系统便于确认需求。
2、项目开发服务
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完成开发工作,编制项目开发工作计划、用
户手册、技术手册、程序员开发手册、系统维护手册等文档。
3、系统测试
第 34页
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所确定的目标,提出测试方法,制定测试规范,按照测试
要求提供系统测试相关的各项报告,功能和性能测试报告等文档,包括计划、用
例和报告。采购人负责组织对本项目系统开发服务和测试成果进行评审,投标人
须按时间进度要求完成应用软件开发测试评审。投标人需完成项目的联调测试工
作,对本项目建设内容和相关的云平台、网络、安全、数据、应用等其他系统的
联调测试工作,最终实现上线运行,并通过采购人组织的项目评审。
本项目建设内容须通过由甲方认可的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的软件测评,依据
“滨州市智慧环保项目”的建设目标及国家相关软件质量检测标准,对软件的功
能、性能、可靠性、易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及文档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测,形
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软件测评方案、测评报告、缺陷报告、修改意见等。中标
人须根据测评的有关意见对软件进行整改,直到符合采购人要求。
4、试运行工作任务
本项目需编制试运行工作方案,提供及时解决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采
购人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试运行方案评审。在产品试运行期间,投标人必须向采购
人承诺免费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免费服务内容须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升级服
务、调优、故障排除和故障排除所需的备件更换(含备件本身)等。投标人须承
诺为最终用户单位提供免费的技术协助,技术协助的内容包括产品的安装部署上
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等。技术协作的方式须包括电话支持、电子邮件支持、文
档提供、现场支持等多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方式。系统试运行过程中如果
发生硬件故障,对故障设备的恢复时间不能超过 24 小时。故障恢复期间须确保
系统不中断。
★在试运行期内,如系统出现重大故障,则试运行期从故障修复之日起重新
计算,顺延 1 个月,若仍达不到要求,继续顺延,一直到系统无故障为止。采购
人负责组织对投标人的试运行成果进行评审,投标人须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开展
试运行工作,直至通过采购人的评审后方可进行项目验收。
(五)运行维护服务要求
★1、本项目要求投标人承诺从初验通过之日开始,提供不少于五年的软硬
件服务。投标人须针对软件使用与运维需要,提供详细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方
案以及服务承诺。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方案要包含服务团队建设、岗位职责、服
第 35页
务内容等详细说明。在质保期内,如果系统发生故障,投标人要调查故障原因并
完成修复,直至满足项目验收指标和性能的要求。质保期内的售后服务要求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实时技术支持:投标人须提供 7×24 小时技术支持服务,在接到技术
支持要求时,须为使用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咨询。
(2)故障响应:投标人在接到故障报修要求时,0.5 小时内做出明确响应和
安排,在 1 小时内为采购人提供维修服务,并做出故障诊断报告,报修 4 小时内
平台恢复正常运行。
(3)服务方式:应包括但不限于后援服务、现场支持服务、紧急恢复服务、
故障修复、巡检服务、邮件服务、例行工作会议服务等内容,含具体的实施方案
和服务方案。采购人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咨询,须 24 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
(4)定期跟踪:投标人须每周不少于 2 次进行现场巡检服务,及时发现和
排除潜在问题或故障隐患,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5)产品升级质保期内投标人需提供免费的应用软件产品升级、改造或整
合等服务。
(6)因数据采集来源、爬虫目标网络数据结构变化或采取反爬措施,投标
人应及时升级系统支持新的数据结构,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7)与第三方业务对接模块,因第三方业务升级,接口发生改变应及时升
级对接模块,保证业务接口对接成功。
为保证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在应急状态的正常使用,并履行其售后服务承诺条
款,投标人须在本地设立驻场服务专门机构,在系统试运行期间,要求建设单位
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维护工作。软件维护需由参与设计开发的核心人员负责,保
证系统维护人员相对稳定,服务期内原则上不允许更换人员。维护期间确需人员
变动,必须提前一个月向采购人提出申请,同时配备同资质人员接任,经采购人
许可,并在新老人员并行运行一个月后,经过采购人按规定标准考核合格后,方
可调整更换。
2、免费维护期外的技术服务投标人须列出项目免费服务期外可提供的运行
维护和售后服务的服务内容和工作方案,并需注明超出免费维护期后,每年运行
维护费用,供采购人参考。
第 36页
(六)运维考核要求
1、系统运维需求
(1)人员考核
主要针对人员的考勤情况、值班情况、工作情况、处理问题情况进行考
核。详细要求如下:
运维人员是否按照考勤制度执行,进行统计考核运维人员的出勤率。
运维人员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值班,对值班情况进行统计考核。
对运维人员是否对平台数据异常报警监管,视频工作异常监管考核。
对运维单位项目组所有管理和技术人员变更、调动频次进行考核。
定期向系统用户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由用户针对运维人员的态度、问题处
理效率、专业水平进行满意度评价。
对运维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考核。
(2)服务考核
对日常运维服务完整性、响应情况、数据传输质量进行考核,详细要求如下:
每日上、下午通过运维监控子系统对在线监控设备的运行进行检查,观察其
工作是否正常,通讯是否畅通,并记录在案。
每月两次对系统进行现场维护,查看数据与异常情况,并记录在案。
检查指挥中心现场端设备运行状态,检查数据传输系统是否正常,检查数据
获取率。
发现异常或接到异常通知,对本市范围内的,要求在 1 小时以内必须赶到现
场并排除故障;对在外县市区范围内的,要求在 2 小时以内必须赶到现场
并排除故障。
每日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根据用户要求进行保管。
(3)系统可用性考核
每季度对系统出现宕机的次数和时长进行统计考核。针对系统出现的不同级
别的错误数量,以及错误持续时间进行统计考核。
(六)测试要求
用户(包括监理方)组成验收小组,对其采购的硬件和开发的系统进行检验。
1、必须进行最少 240 小时的连续测试;测试中如果系统有任何部分发生故
第 37页
障,则测试重新开始。
2、交付的系统必须符合甲方提出的业务需求和标准规范要求。
3、交付验收方法:完成安装、运行、测试、集成后并通过验收。
4、系统开发完成、中标人自测运行正常,由中标人提出书面系统测试申请。
提交测试的系统须是成熟产品,并提交相应测试文档。
5、系统的测试标准根据合同内容、系统业务需求文本、系统需求规格说明
书等内容协商制定。
6、投标人中标后必须制定本系统整体的测试方案,包括软件测试方案和基
础软硬件测试方案;
7、对软件的测试须贯穿于系统开发的始终,每个阶段(单元测试、组装测
试、系统测试等)都要提供详细测试计划、测试报告及结果分析报告。
8、第三方软件测评机构要求必须具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
构资质认定证书(CMA),证书附件含有软件产品检测项和信息安全检测项;
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证书附件
含软件产品检测项。
9、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内容包括:
(1)功能测评:测评各建设内容是否提供了预期的功能,是否满足实际的
业务运行需要。本次须进行功能测评的内容包括:环保大数据基础平台、智慧环
保应用系统。
(2)性能测评:测评各业务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从而保证各
系统快速稳定的运行。性能测评必需包括负载和压力测试。
(3)可靠性测评:测评各业务系统在各种条件下使用时,系统各功能操作
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靠性测评应包括成熟性与容错性。
(4)易用性测评:对各业务系统进行易用性方面的测评,测评系统各功能
操作是否易于理解、易于操作。
(5)可维护性测评:验证各系统可被修改的能力,修改可能包括纠正、改
进或软件对环境、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变化的适应。应验证软件提供的缺陷与失
效原因诊断、修改、错误排除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可扩展能力和相关标准、双方合
同、行业要求的符合性。
第 38页
(6)安全性测评:参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三级要求对软件自身的安全性
进行测评。安全性测评应包括应用程序级别安全测评、系统级别安全测评等。
(7)文档测评:对软件文档的测评包括文档的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
易浏览性的检查和验证,尤其是软件文档与程序之间的一致性验证。
10、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交付成果包括:
(1)测评方案:依据采购人系统建设要求及国家有关软件质量检测标准,
制定切实可行的测评方案。
(2)测评报告:投标人中标后应依据“滨州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项目”的建设目标及国家相关软件质量检测标准,认真执行测评方案,形成符合
国家相关标准的软件测评报告。测评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功能测评、性能测评、
非功能测评、文档测评。
(3)缺陷报告:投标人中标后应对测评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记
录,并最终形成完整的项目缺陷报告。
(4)修改建议:针对软件存在的缺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七)集成要求
1、投标人提供详细的项目集成实施方案。投标人应利用自己的项目集成经
验,负责安排项目集成计划,划分阶段性的项目界面,定时提交项目进度情况报
告,按时参加项目协调会,负责协调项目中有关各方的关系、分工与进度,设备
及系统软件的验收,以及购置配套设备等。
2、投标人应提出完整的集成计划,包括设备集成的内容、项目、指标、方
法和进度,并提供相应的仪器和工具。集成调试中应进行详细记录。集成调试中
应进行详细记录。
3、组织和协调相关厂商和供应商共同完成软、硬件集成工作,确保在招标
文件指定的地点和环境下,实现软、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实现达到招标文件技
术规格中要求的功能性能。
4、负责组织相关厂商与供应商完成对整体系统联调的性能优化、故障诊断
工作。
5、根据本项目特性,结合本项目招标的设备,提出合理的安全策略方案,
组织相关厂商、集成商完成安全策略的实施。
第 39页
6、负责协调相关方完成集成项目测试工作。
7、完成相关集成方面的其他工作。
(八)信息安全要求
1.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通过漏扫工具、渗透测试、手工检测等方式进行风险评估并结合信息系统特
点,输出综合性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包括漏洞与风险类别、漏洞与风险名
称、严重程度排名、潜在业务影响风险、信息安全成熟度分析与国内相关行业的
差距、整改优先级等。
服务项 要求
评估准备
成立项目组、确定并输出技术方案(包括:分工界面、实施计
划、评估方法及工具等)
风险识别
资产识别
确定数据中心各项资产(如人员、主机、安全设备等)的安全
价值,分别对每一项资产的安全属性进行赋值,输出相关文档。
脆弱性识别 对资产进行脆弱性检测,输出相关文档。
威胁性识别 对资产进行威胁识别,输出相关文档。
安全措施评估 对已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及评估分析。
风险分析
资产分析、威胁分析、脆弱
性分析、综合分析
依据技术方案约定的分析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及业主方和承
建方沟通残余风险可接受情况,商定整改范围。
风险处置
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总结出当前的安
全需求。根据安全需求的轻重缓急以及相关标准制定出风险处
置计划。
风险评估编写 综合风险分析人工编制风险评估报告
2.信息安全加固
根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结果,编写相应的整改方案和加固步骤,具体
要求如下:
主机层加固:对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关键性安全问题给出专业整改意见,输
出加固建议,并协助相关负责人进行整改。
应用层加固:对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给出专业整改意见,输出加固建议,并协
助相关负责人进行整改。
加固方案编写:结合风险评估报告,输出总体加固建议和步骤。
交付物包含但不限于系统安全加固建议、应用安全加固建议、数据库安全加
第 40页
固建议、详细整改加固操作指南(包括网络、系统、应用、数据库等)。
(九)验收要求
系统建设完毕后,由包括采购单位、监理单位组织专家进行系统验收和项目
整体验收,具体成员和组织形式由采购单位确定。项目验收要求如下:
1、采购单位将依照国家及行业有关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范,组织有关单位
及专家对本项目进行验收。
2、系统验收分初验和终验两个阶段,初验需完成合同主要建设内容,经相
关方审定合格后完成初步验收,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十个月,完成终验。
3、本项目所有软件部分的建设内容须通过第三方机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
级测评和第三方软件测评。投标人须保证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结果和第三
方软件测评结果进行整改,直至通过后方可验收。
4、中标人必须书面通知采购单位(包括监理方)所完成的工作和准备进行
验收的项目种类及验收开始时间,此通知书需由监理方确认且经采购单位认定后
方可执行。各部分完全验收后方可申请项目整体验收。
5、验收组织
由采购单位、用户单位、监理方组织相关专家组成验收小组,负责对项目进
行全面验收。
5、验收过程
(1)系统阶段验收
根据采购人业务需求及系统上线时间要求,各业务系统开发、部署、调试完
成后,经采购人、监理认可,采购人专家进行系统阶段验收。系统阶段验收须完
成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开发、系统部署调试,并进行相关的配置和系统优
化调试,确保合同项系统可正常运行并支持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成实施过程
中所有文档的提交,完成第三方软件测试、三级安全等级保护测试。投标人在系
统验收前 10 天提供一份详细的系统验收方案,经采购人、监理认可后执行。对
于技术文档有如下要求:
投标人须在系统阶段验收时向用户随软件交付完整的技术文档,提交的技术
文档内容必须与所提供的产品相一致,并应尽可能详细,以用户认可为标准。
(2)试运行
第 41页
所有系统经过分项验收、整合集成后,进入十个月的连续试运行期。在试运
行期间,投标人须使任何故障或问题都能在 24 小时内(节、假日也不例外)被
修复和解决,并给出详细修复细节报告。试运行期内如出现重大故障,则试运行
期从故障排除之日起重新计算,直到系统连续 1 个月无重大故障为止。所有试运
行期间的软件修改变化都须在试运行结束后由投标人写入操作和维护手册中。
(3)整体验收
试运行期满合格可以进行项目整体验收。项目整体验收合格必须满足以下条
件:
已提供了合同的全部产品和资料;
项目软件内容须通过第三方机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和软件测评。
提交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文档,如技术文档、实施文档、用户使用和操
作手册等;
进行十个月的连续稳定试运行;
安装、调试、测试和试运行时出现的问题均已被解决。
(十)交付物要求
1、根据采购人要求,中标人须提供本系统全部源代码及代码说明文档。
2、中标人须保证不同时期提供的同类软件兼容。
3、中标人必须提供系统软件随机文档和应用系统开发涉及的各种文档以及
应用系统的源程序、相关图表以及完整的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安装、操作、使
用、测试和维护手册。
4、技术文档应与系统相一致,技术文档须全面、完整、详细,能够满足采
购人对系统的安装、使用、运行维护、应用开发的需要。同时投标人须提供整个
系统建设的技术管理文档,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对应的全部管理规范和管理
规定的文档。技术文档须符合招标文件所述的功能和技术要求,提供在指定平台
上可靠运行的并经测试合格的全套软件,提供与运行版本一致的全部源程序和可
执行代码。提供的文档以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为载体,文件格式为 Word 文档或
PDF 文档或其他可视化文件,软件以磁介质(或光盘)为载体。投标人在各个验
收阶段要提交的文档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文档要求 形式
第 42页
需求调研阶段:《需求分析说明书》、《项目计划书》等。
设计阶段:《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
设计说明书》等。
开发阶段:《用户操作手册》等。
测试阶段:《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报告》、《第三方软件测评报告》等。
实施阶段:《验收报告》、《培训计划》等。
运行阶段:《试运行计划》等。
管理类文档:《质量控制计划》、《用户培训计划》。
磁 介 质 ( 或 光
盘),电子文档,
纸质文档等。
验收阶段:项目总结、项目验收申请、项目验收报告、《安全等级保护
测评报告》、《第三方软件测评报告》等。
电子文档,纸质
文档等。
(十一)培训要求
项目培训主要针对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及各县区生态环境局管理层人员和业
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应用平台、生态环境大数据平
台、生态环境大数据支撑平台等培训。培训工作基本要求如下:
1、提供针对本项目建设内容的管理和开发培训。投标人必须提供具有相应
专业知识、实际工作和教学经验的培训讲师、辅导人员和相应的教材(包括纸质
文档和电子文档),培训所使用的语言和教材必须是中文。
2、经培训过后,受训人员应能够熟练使用本项目的各项功能,掌握项目交
付物的管理、维护、开发和使用等。通过培训,确保各级维护人员能够熟练地对
基础软件进行安装部署、配置使用、管理维护、故障诊断和处理。培训方式须包
括技术讲课、操作示范、和其它必须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咨询,确保受训人员对系
统基本理论、技术特性、操作规范、运行规程、管理维护等方面获得全面了解和
掌握。
3、投标人负责承担培训讲师和辅导人员、培训资料等费用。
4、除上述培训内容外,在系统运行期间若采购人有其它培训要求,投标人
须根据实际情况协助采购人完成相关培训。
在投标书中,投标人须提供详细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主要包括培训组织机
构、培训内容、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培训对象等几个方面,并按照上述要求进
行详细说明。
第 43页
(十二) 付款方式
合合同签订后支付至合同总额的 10%;项目初验完成后,支付至合同总额的
30%;项目终验合格后,支付至合同总额的 60%,剩余 40%按年次支付,第一年
支付至合同总额的 70%;第二年支付至合同总额的 80%;第三年至支付合同总
额 90%;剩余 10%合同额待服务期满后根据服务考核一次性支付。
、 五、 需求清单
第 44页
滨州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需求清单
序号 建设内容 参数及配置说明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
1
环保大数据标准和规范制
定
利用信息资源规划的工具和方法,以国、省、市发布的数据标准规范
为基础,按照建设“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对滨州市环保数
据资源进行梳理和规划。制定数据标准化规范,在元数据、数据库、
数据建模、数据交换与管理等方面制定适合滨州的标准,保障滨州市
智慧环保数据资源整合和应用。包括环境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总体集
成技术规范、数据管理规范、系统接口规范。
套 1
2 环保大数据归集
2.1 环保大数据采集系统
所有业务系统统一使用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集成管理和使用,
实现统一数据存储管理,统一数据交换和共享。各业务相关的基础数
据、生态环境数据等从大数据中心调用,同时存储在大数据中心。各
业务系统既是数据的产生和提供者,也是数据的使用者,同时要完成
现有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与集成,整体遵循“一数一源,一源多
套 1
第 45页
用”的原则。
2.2 网络爬虫系统
环保大数据资源来源不仅仅是各政府委办局,还有更多来源于互联网,
互联网环保数据归纳大致有环保新闻、环保动态、同类城市治理情况、
社会环保舆论信息、专业学者见解等。这些数据都分布在各大门户、
论坛、微博等,针对互联网数据,采用技术手段,从一个或若干初始
网页的链接开始进而得到一个链接队列。从而按照设定的关键字从网
站、微博等获取需要的数据。
套 1
2.3 数据对接
根据建设要求,本期数据归集主要整合环境质量数据、污染源数据、
视频信号数据、环境业务数据数据四类数据,其中包括局内业务系统
和其他委办局系统,其他委办局系统要通过与市政务资源共享平台进
行对接,预留与原有业务系统、行业系统及数据对接费用。
笔 1
3 生态环境资源目录建设
第 46页
3.1 数据资源规划
数据资源规划主要完成对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体系的分析、梳理和研究,
对业务、政务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类、编码,为数据集成、共享
和实现多维度的环境信息资源发现、获取、定位奠定基础。
套 1
3.2 数据资源目录管理
结合数据范围,建立环保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按照职能域、业务域、
环境要素域等维度编制环境信息资源目录,实现多维度的环境信息资
源发现、获取、定位、分发,为数据集成、共享和服务奠定基础,指
导业务数据的整合和集成。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资源目录管理、
数据类型分类目录、业务体系分类目录、组织结构分类目录。
套 1
3.3 数据库平台建设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共享应用的需求,完成基础数据库、业务主题库、
指标库、污染源主数据库以及模型库的设计和建设,建立海量半结构
化、结构化数据库存储体系,支撑环保监管、环评、监测、应急等业
务的海量数据存储管理。
套 1
3.4 业务主题库建设
通过建立环境质量、污染源等环保业务主题库,分类存储、管理环境
业务活动中产生的相关数据。通过规范环境信息、统一环境数据管理,
实现环境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服务机制,为环境
管理综合决策提供基础。
套 1
第 47页
3.5 元数据库建设
包括但不限于元数据标准制订、数据映射、元数据注册、启用及停用
等功能
套 1
4 大数据存储系统
环保大数据存储系统是在大数据归集的基础上,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
存储,按照数据结构类型、重要程度、以及查询性能等要求,采用不
同的软硬件方案进行存储。采用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 集成 hive、
hbase 等存储开源组件和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对对结构化数据、半结
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套 1
5 大数据计算系统
系统都会产生大量的运行数据,需利用大数据计算系统从现有的数据
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进行决策支持是环保大数据计算系统的
重要需求。提供分布式计算系统,分布式搜索引擎,实现分布式协作
计算、弹性可扩展、任务管理和监控等功能,
套 1
6 大数据分析工具
帮助业务人员快速整合海量数据,提供敏捷、易用、高效的数据可视
化分析,具备专业的企业级数据管理能力,以卓越数据技术助力企业
洞察数据背后的问题,做出最优决策。通过可配置的可视化数据图表
组件,可自助完成数据分析,主要包括自助即席查询、自助多维分析、
维度上钻、维度下钻、报表模板、图形化拖拽、报表发布等功能。
套 1
第 48页
7 大数据应用支撑系统
7.1 应用服务监控子系统
平台运行情况监控功能,让用户及时全面地掌控各项资源的使用情况,
如:服务器名称、当前时间、CPU 情况、内存情况、存储空间情况、
网络流量情况等信息。对各种资源包括网络设备,主机,数据库,应
用等在统一平台管理,对运维流程实现在统一平台流转,设备监控和
流程管理实现统一平台触发。
套 1
7.2 地理信息服务子系统
提供基础地图资源管理、服务发布管理、专题制图管理、综合数据分
析、服务配置与安全等主要功能,并基于基础图层叠加二次开环保专
题图层。提供工业企业、集中式污染治理等点元素图层和线面图层。
套 1
7.3 统一身份认证子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现有各业务系统和智慧环保系统提供统一账户、
统一认证、统一权限、统一审计等功能;通过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
流程集成等多种集成方式,建立各单位工作人员的统一信息通道,满
足系统安全和业务整合两方面的需求。
套 1
第 49页
7.4 数据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
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控机制,对环保各相关部门数据上传的情况进行综
合展示和评价,以指导环保业务应用系统的改造与接口开发。通过对
提交数据的关联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评价;对提交数据的稳定性、
及时性进行评价;对数据涵盖的所有业务表的关联性、数据完整性以
及部分字段的数据进行评价。数据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以内部业务数
据交换为质控内容,包括前置库、缓存库、中心库、业务库;以数据
标准规范(数据集、数据组、数据元)为基础,通过对数据规则、逻
辑关联、主索引、业务规则的整合和归纳确定数据质控模型,从数据
的完整性、合理性、标准性、唯一性、时间性、准确性、精确性、效
率性、一致性等为评价维度对平台对的数据进行验证并输出质控评价
报告。
套 1
二、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服务
1 监测预警
第 50页
1.1 空气质量监测
空气质量监测包括对国、省、市、县标准站的监测,乡镇标准站监测,
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入库、实时监控、数据查询、气质排名、趋势对比、
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视频集成等。监测信息包括站点名称、站点类
型、站点编号、采集时间、行政区域、站点详细位置、AQI、首要污
染物、PM2.5、PM10、CO、SO2、O3、NO2 浓度;气态物趋势图(柱
状图显示 AQI 值,SO2、CO、NO2、O3 曲线图);颗粒物趋势图(柱
状图显示 AQI 值,PM2.5、PM10 曲线图);报警信息包括当前站的
的所有告警信息(告警时间,监测值和告警描述),报警信息只在系
统发现报警之后显示。
套 1
1.2 水环境质量监测
采集滨州市河流断面、饮用水源地等水环境指标数据,具有水环境数
据采集入库、数据展示、数据分析、查询、告警、视频集成等功能。
监测包括站点名称、站点类型、环保联系人、环保联系人电话、监测
时间、控制指标、检测值、标准值、超标倍数;水质监测趋势图(折
线展示化学需氧量、氨氮的监测数据);列表查询可查询当前站点的
所有历史数据,也可导出数据。
套 1
第 51页
1.3 污染源监管
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的数据集成能力,将滨州市重点废气污染源、
重点废水污染源、工地扬尘、渣土场、道路扬尘、渣土车、机动车检
测线 、 非道路移动源等在线监测数据,进行采集、清洗、整合并入库
进行监管。
套 1
1.4 视频监控
对系统监测的污染源排放信息,采用实时视频图像监控的方式,充分
与 GIS 模块结合,通过简洁、完善的视频监控界面,综合展现环境空
气质量视频、重点废气污染源视频、重点废水及污水厂污染源视频、
建筑工地渣土场视频、企业堆场视频等视频资源。
套 1
1.5 视频智能分析子系统
第 52页
1.5.1 易扬尘堆料智能识别分析
通过对监控视频进行逐帧画面处理,对图像进行特征标注、特征抽取、
场景建模、大量训练、交叉验证,利用高级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对视频
画面中不同的目标和行为作出准确的识别和判断。易扬尘堆料识别主
要功能包括堆料识别、堆数量统计、覆盖状态识别、未覆盖预警等功
能,系统支持远距离监测、抗光线干扰、防遮挡、低像素、多目标识
别、精细化识别统计等能力,支持实时检测预警。
套 1
1.5.2
站房入侵监测智能识别分
析
通过对监控视频进行逐帧画面处理,对图像进行特征标注、特征抽取、
场景建模、大量训练、交叉验证,利用高级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对视频
画面中不同的目标和行为作出准确的识别和判断,提供对环境监测和
企业监测站房人员入侵进行智能识别抓拍以及报警等。支持室内、室
外,多种不同监控角度的适配;支持多目标、多角度、全天候(夜间)
实时检测预警;高灵敏度检测,支持人体身体部位遮挡检测。
套 1
第 53页
1.5.3
泥头车跟踪监测智能识别
分析
通过对监控视频进行逐帧画面处理,对图像进行特征标注、特征抽取、
场景建模、大量训练、交叉验证,利用高级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对视频
画面中不同的目标和行为作出准确的识别和判断,提供对建筑施工场
地、渣土场地等生产场景进行智能识别抓拍以及报警等。泥头车跟踪
监测算法主要功能包括泥头车跟踪识别、数量统计、载货状态监测、
覆盖状态监测、未按时/未冲洗实时预警等功能。
套 1
1.6 报警管理系统
包含环境质量报警、污染源报警、污染源辅助监控报警、GIS 报警一
张图、报警信息推送、历史报警查询、报警标准管理等功能。
套 1
1.7
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
系统
1.7.1 空气质量预报数值模型
以中尺度气象模式 WRF 为气象驱动力,基于美国环保署的 SMOKE
排放源清单模型处理的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源清单,选用
Model-3/CMAQ 模式、CAMx 模式,建立基于最优化算法的空气质量
多模式集合预报,实现未来 24、48、72 小时滨州市空气质量预报,以
及未来 7 天污染趋势预测,并根据预报结果研判是否启动重污染天气
预警。
套 1
第 54页
1.7.2 污染物来源解析模型
选用国际主流的 CAMx-PSAT 模型和 CAMx-OSAT 分别作为颗粒物
(PM10、PM2.5)和臭氧(O3)的来源解析模型,与 CAMx 一样,
CAMx-PSAT和CAMx-OSAT模型以中尺度气象模式WRF作为气象驱
动力,以 SMOKE 处理的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源清单作为清单数据。在
预报污染物来源类型等方面,来源解析和去向追踪技术可以实现预测
未来一段时间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源在不同时间的排放对未来
空气质量的影响,从而为环保及管理部门应对污染天气制定有针对性
的污染源管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套 1
1.7.3 模式预报数据处理
通过后处理程序处理,生成预报预警所需的各类产品和数据。预报指
导产品包括但不限于:(1)各高度(地面、850hpa、700hpa、500hpa)
气象要素分布图;(2)各模式各区域各污染物小时/日均分布图;(3)
AQI 分布图;(4)能见度分布图;(5)大气边界层高度分布图;(6)
站点气象要素(风、温、湿、气压、降水)曲线图;(7)站点污染物
浓度曲线图;(8)站点后向轨迹图;(9)站点颗粒物组份曲线图;
(10)站点大气边界层高度曲线图;(11)站点探空曲线图;(12)
站点 AQI 表等。
套 1
第 55页
1.7.4 集成数据管理
系统提供数据对接服务,提供接口服务后,对接省厅下发的预测预报
指导产品,按设定的时间要求,自动获取省厅接口的数据,对数据进
行解析入库。系统按省厅的要求,提供本地化的预报结果数据。
套 1
1.7.5 综合数据管理
集成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污染物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等,实现空气质
量监测、污染物监测、气象等信息的快速查询和多方位的时空展示,
通过环境及气象监测网络数据的耦合分析应用,实现环境管理者对当
前环境及天气数据的可视化查询。
套 1
1.7.6 预报结果展示分析
基于模型预报结果,结合 GIS 平台的分析展示功能,在 GIS 地图上
采用插值渲染方式实时动态展示本市区空气质量预测结果。实现本地
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结果的展示,并提供放大、缩小、漫游、分时
段查询、分指标查询等基础功能。
套 1
第 56页
1.7.7
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统计分
析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模型集合系统指针对不同的预报需求,采用多元
线性回归、BP 神经网络、等统计方法,对多个环境监测站点的颗粒物、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氮氧化物、臭氧等污染物,建立不
同时间步长的预报模型,得到 PM10、PM2.5、NO2、O3、SO2、CO
的未来72小时预测数据以及AQI值,历史的和实时的监测数据及AQI
值。
套 1
2 环境监管
2.1 一企一档管理系统
整合污染源相关的所有环保历史数据,同时涵盖了环境管理的全部数
据。从建设项目审批到长效管理,再到最终的关停并转。严格按照国
家统一规定的企业建档内容要求,为企业建立了内容丰富的电子档案。
污染源企业监管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健全环境执法和应急预
警办法,提高了环境监测、执法能力。包括污染源数量总览、污染源
数据总览、污染源数据图说、污染源详情查询、污染源分类查询、环
境影响评价统计、行政处罚统计、二维码管理等功能。
套 1
第 57页
2.2 危固废管理系统
危险废物监管系统重点研究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紧密结合业务需
求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建设“危废业务外申(申报)--内审(审
批)--外公(公示)模式、移动终端电子联单模式,实现内部智能化
管理,转运多手段监控,让危废从最初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业务
流程呈现精细化、实时化的闭环管理,为环保部门真实、细致、及时
动态地掌握危废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等情况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危固废监管系统由企业外网申报系统、环保内网审批系统和电子联单
管理系统组成。
套 1
2.3
环境监管专项行动管理系
统
记录环保专项行动全部问题信息,形成问题跟踪清单,所有问题一一
对应所属网格的网格员,并与在线管理系统和网格员手机 APP 进行系
统数据和业务联动。以环保专项行动方案为依据基础,以专项行动为
单位,进行问题情况动态管理。通过环保专项行动指挥系统建设,提
高了平台业务办公协同水平,加强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与环保业务管理
的线上线下联动管理,实现了环保业务管理与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
监管的深度融合,为环保业务管理提供智慧化平台数据和应用支撑。
环保专项行动涉及大气、水、绿盾、固体废物、垃圾焚烧、环保督查
及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等业务管理内容。
套 1
第 58页
2.4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系统
通过对企业在放射源存放、使用、销毁等行为进行管理,建立企
业放射源管理台账,规范企业行为,提升我市放射源事故预防能力和
放射源安全监管、事故应急水平,保障放射源安全和人民健康。
套 1
3 综合分析
3.1 环境质量水平分析系统
利用滨州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数据,通过与多区域污染水平分析,可
实现多区域空间分布、空气质量城市排名、对比分析,展示全国-区域
-省-城市-区县五级污染态势。通过不同颜色表征各乡镇污染分布状况,
实时展示各乡镇污染分布情况;展示日均、月均、年均空气质量终合
指数、污染物浓度和优良天数在全省、全国 74 城市、338 城市、2+26
城市排名、同比环比改善率、区县排名等情况;
套 1
3.2 环境趋势对比分析系统
对分布于全市的环境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和手工监测数据进行环境
趋势对比分析,形成包括站点变化趋势分析、站点辐射区域分析、区
域多站点分析等分析数据分析应用,实时展现全市环境趋势走向及水
平,为环境治理及环境执法提供决策依据。
套 1
第 59页
3.3 水环境质量分析
通过与多区域污染水平分析,可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饮用
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地表水多站点分析、地表水站点变化趋势分析
等功能。监控项目有化学需氧量、氨氮、水质五参数(温度、电导率、
浊度、溶解氧、PH)、叶绿素等指标。
套 1
3.4 污染源综合分析
依托平台构建各类专题模型,运用关联、聚类、分类、回归、机器学
习等分析方法深度挖掘环境要素的内在联系、潜在趋势规律,发现隐
藏在海量数据中的价值,形成在线监测监控业务的综合分析应用,为
宏观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建设内容包括废气污染源分析、废水污
染源分析、扬尘污染源分析、废气企业减排分析专题,为领导决策提
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套 1
3.5 错峰生产电量分析系统
通过在企业安装的电量监测设备,获取企业实时用电数据,针对企业
用电,在秋冬季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对企业落实减排和
错峰生产任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数据分析,分析结果作为企业监管和
环境执法的参考依据,分析应用包括企业生产用电量对比分析、重污
染天气应急用电评估分析两类。
套 1
第 60页
3.6 生态补偿核算分析
基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各区县环境空气质量自动检测数据、水
环境监测数据,计算各区县的空气质量、水环境考核数据,为生态补
偿提供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
套 1
3.7 数据图说系统
通过数据图说可以直观掌握当前滨州环境质量信息,以及发展态势。
包括滨州各区县空气质量、空气质量趋势、污染物浓度趋势以及环保
业务事件处理统计等数据,滨州环境质量一目了然,实现对环境数据
全掌握。
套 1
4 决策支持
4.1 空气质量模拟平台
4.1.1 WRF
采用中尺度预报模式和同化的 WRF 模式,为空气质量模型提供
网格化的气象参数。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输入、运行时间步长
控制、参数配置等。
套 1
4.1.2 SMOKE
基于 SMOKE 排放源清单处理模型,为空气质量模型提供网格化
的小时排放源清单。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建立排放源清单数据库、
建立空间权重数据库、建立时间因子数据库、建立物种谱数据库、排
放源代码管理等。
套 1
第 61页
4.1.3 CAMx
采用空气质量模型 CAMx,对空气污染进行多尺度数值模拟和敏
感性分析。其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模拟活性污染物、O3、PAN 以及
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碳及原生性悬浮微粒等,污染物干湿沉
降通量。
套 1
4.2
污染源档案、排放清单分析
系统
基于污染源档案、排放清单数据,实现可视化展示平台。构建城
市污染源管理模块,接入城市污染源数据、城市污染源排放清单、固
定源在线监测数据等,满足对污染源分析和管控的业务需求。
套 1
4.3 短期目标达成评估管理系统
4.3.1 空气质量分析
接入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站点、自动站点和卫星站点数据,建立高效适
用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模块
套 1
4.3.2 污染物分布分析
采用 GIS 技术,在地图上动态实时描绘出未来预测的空气指标情
况。要求根据污染物浓度,用不同的颜色在地图上标会出示意图,并
且标出风向图。能清晰明了知道哪儿污染严重,哪儿污染较轻,可以
总体把控整个地方的空气污染的情况和影响。
套 1
第 62页
4.3.3 环境图像诊断分析
采用 GIS 技术,展示种类繁多的天气图、卫星图、雷达图、风向图、
风温廓线、沙尘监控图像,需要提供各项图像格式的浏览、播放、定
位、缩放、标记、图层叠加等功能。
套 1
4.3.4 周边城市污染贡献分析
以排放源,风向,以及大气流,气溶胶等为目标,分析周边城市
地区对监测地区空气质量情况的影响。
套 1
4.3.5 污染控制模拟分析
通过对重点污染源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的分析,定制控制方案,
并预测控制效果。基于实时及预报的空气质量数据,实现对污染天气
生成、发展、演变、结束的全过程模拟及参照分析。
套 1
4.3.6 决策标绘管理
采用图示的方式,将目标达成处理情况相关的信息元素(图符、
文字等)标记在载有地形信息的载体上,形成表示事件态势、趋势发
展、指挥调度等一系列与事件活动相关的状态图。
套 1
第 63页
4.3.7 事件报告管理
基于事件处置结果数据,对处置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总结经验
教训,形成新的短期目标达成处置预案或对原有的处置预案进行改善。
同时,集成档案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同步完成卷内目录的编制工作,
用户把卷内目录打印输出,形成实物案卷的卷内目录,方便业务人员
的组卷工作。为避免同类事件和处置类似的突发环境事件提供参考和
决策依据。
套 1
4.3.8 处理处置管理
建立短期目标达成评估处理处置方法库,实现事件信息与处理处
置方法的自动匹配。要求系统实现处理处置方案的自动生成,对处理
处置的效果进行预评估。
套 1
4.3.9
短期目标达成评估案例库
分析
利用案例推理和规则推理的方法,对以往经验知识的归纳整理,
构建短期目标达成评估案例管理系统,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案例库
中提出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套 1
第 64页
4.4 中长期达标规划
以空气质量持续达标为目标,将目标分解到每年、每月,逐年、
逐月制定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方案,采用空气质量模型对方案减排效果
作预评估,动态调整规划方案,最终实现空气质量中长期达标规划。
套 1
5 应急指挥
5.1 环境应急响应系统
根据重污染天气应急主要步骤精确预报预警、细化应急方案、实施网
格化动态监管、及时评估调整。构建市、县(市、区)、乡镇、重点
企业及城管、建委、交通等多级多部门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厘
清重污染期间各级各职能部门职责,由系统通知其落实相应的应急减
排措施。 精准辅助应急执法和网格化监管,对重污染过程起“削峰”
的作用。系统包括预警研判、预警启动、过程监控、减排任务落实监
管、减排分析、预警解除等主要功能。
套 1
第 65页
5.2 环境安全应急管理系统
通过对企业开放填报信息窗口,填报企业基本信息、风险物质、风险
单元、污染物产排、治污设施与污染物处理、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环
境应急资源信息等信息,各区县环保部门对填报内容进行审核,系统
根据上报的风险源信息,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对风险源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可通过大屏
实时展示风险源企业 GIS 一张图,并对各类风险物质、各等级的风险
企业进行统计分析。
套 1
三、环保大数据业务协同服务
1 智慧环保大屏可视化展示
整体设计风格和设计内容需结合滨州市智慧环保各业务系统功能进行
设计,根据大屏幕显示设备实际尺寸定制。投标人须根据相关数据基
础和业务需求,详细阐述大屏端架构设计展示内容、展示效果等。
套 1
2 智慧环保 PC 端应用门户
建设智慧环保业务办公门户系统,为市、县及行业平台提供数据统一、
功能各异的定制化门户界面,集成市、县环保系统常用应用系统,提
供统一的环保应用登记及信息查询入口。具备不限于集中登录窗口、
数据展示查询入口、业务办公窗口、通知公告、待办提醒等功能。系
统用户包括市、县、乡镇三级综合监管平台、市行业监管平台工作人
员以及市生态环境局科室人员。
套 1
第 66页
3 环保智慧管理 APP
为平台监管业务人员提供统一的智慧环保移动终端访问入口,集成市
环保平台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报警消息、排污排名等全部数据及业
务信息;支持环保数据便捷查询、统计,方便平台、执法、业务科室
等用户获取环保数据;提供通知公告、环保知识、通讯录管理等便捷
功能。
套 1
四、环保监督运行指挥中心建设
1 大屏幕显示系统
1.1 屏体部分
1.1.1 显示单元
1080P 全高清前维护显示单元
台 15
尺寸:70 吋,厚度在 800mm—900mm 之间
光机类型:激光光源,60000 小时寿命
光机亮度:不低于 2000ANSI 流明
单屏物理分辨率:不低于 1080P(1920*1080)(16:9)
屏间间隙:≤0.5mm
★DLP 显示单元须采用可靠的激光光源,投影机芯采用单马达同轴驱
动荧光色轮和滤光色轮,一个马达同轴驱动荧光色轮和滤光色轮的激
光荧光盘光源,做到荧光色轮和滤光色轮 100%完全同步。
第 67页
★投影机芯的能效比≥12 lm/w,功耗≤165W。具有节能、正常、高亮
三种工作模式供选择。
★激光投影机芯的色域应满足 Rec.709 色域标准,其中蓝色色坐标 By
≥0.0514,接近 Rec.709 色域标准规定的 By=0.06。红光占比≥18%。
★平均恢复前时间 MTTR,不高于 10 分钟。
屏幕视角:水平不小于 178 度以上、垂直不小于 178 度以上
输入/出接口:支持高清 DVI
静态对比度:≥2600:1
屏幕类型:WVF 幕
以上标★项提供相应由国家级、CNAS 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检
测报告复印件并加盖制造商公章的扫描件。
1.1.2 大屏底座 铝合金型材结构,高度暂定:800mm,70 英寸 反射箱体专用 套 5
1.2 控制设备
1.2.1 控制主机
主机配置应不低于以下需求:
台 2
CPU:Intel Xeon W-2145 3.7G
第 68页
内存: 6*16GB DDR4
硬盘 512G Class 50 PCIe SSD + 4TB 7200r SATAHDD
显卡: nVIDIA RTX6000 24G
网络: 千兆网卡 + Intel 8265AC 无线网卡
1.2.2 多屏处理器
支持不少于 18 路 HDMI 进 15 路出 DVI 出(全数字 DVI 信号,60fps);
6 路 HDMI 出,支持 4 路 4K 输入。加配 8 路 DVI 进,4 路 VGA 进,4
路 HDMI 进,4 路 DP 进信号做冗余,以满足日后系统扩容需求,支持跨
屏显示、信号漫游显示、开窗显示等功能;网络控制。(坐席电脑配
置独立显卡,输出口为 HDMI 类型)
台 1
1.2.3 控制软件 拼接墙显示应用管理系统(移动版) 套 1
1.2.4 移动控制电脑
支持 IOS 或安卓系统,8 英寸平板电脑;处理器不低于骁龙 660 处理
器;运行内存不小于 4GB 内存;存储内存不低于 64GB;支持 WIFI 和
4G 网络。
台 1
1.3 结构及周边
1.3.1 大屏结构 定制钢结构+不锈钢包边装饰 平米 20.5
1.3.2 大屏配电箱
多功能 PLC 配电箱,可远程、软件、人工控制,可实现定时、延时上
电、断电功能,功率不低于 40KW
套 1
第 69页
1.3.3 综合布线
包含专用线缆、视频线缆、控制线缆及配件等材料, 具体数量由投标
人根据实际自行计算
批 1
1.3.4 无线投屏设备
含无线传屏软件、硬件及配套终端设备等,支持 HDMI 高清传输,使用
距离不低于 20 米,支持电脑、手机等设备投屏,支持输入不低于
3840*2160 分辨率。
套 1
2 收扩音系统
2.1 发言系统
2.1.1 数字会议主机
需符合 IEC60914 国际标准
台 1
需支持语音激励功能
单台会议控制主机最多可连接不少于 96 台会议单元
与会议扩展主机配套使用时,全系统最多可连接不少于 900 台会议单
元
“手拉手”连接方式
音频信号采用高性能 DSP 处理技术,输出音质接近 CD 效果
独立的 EQ 调节功能
独立的高、低、主音量调节功能
第 70页
配合摄像跟踪系统可实现自动摄像跟踪功能
2.1.2 电子桌牌会议主席话筒
不低于 64×16LED 点阵,支持不少于 4 个汉字、8 个英文字母显示;
支 1
支持 LCD 信息显示屏
支持表决状态、结果显示功能
支持签到状态、结果显示功能
支持 IC 卡状态显示功能
支持中英文双语显示功能
话筒杆在休会期间可以拆卸,方便设备维护
具备以下会议控制功能:
·可自由开启,不受开机数量限制
·具有优先权按键,可根据预设模式关闭或暂时静音正在发言的代表单
元
2.1.3 电子桌牌会议代表话筒
•电子铭牌显示。不少于 256x64 点阵,用于身份信息显示,可支持姓
名,职位翻屏、左移、右移滚动显示或者单独显示,支持文字自适应
放大,红底白字,提供最佳视觉效果,最大支持不少于 8 个汉字,16
个英文字母、俄文和日文等多种语言;
支 16
第 71页
•整个系统所有电子铭牌翻屏、左移、右移滚动显示需同步;
•需解决汉字生僻字显示问题;
•需支持 PC 软件下发或者插 IC 卡电子铭牌显示;
•需支持接触式 IC 卡签到并自动获取代表席位;
•需支持不少于 320X64 显示屏提供话筒数量,签到结果,表决结果清
晰显示;
•需提供茶水申请、短消息查看、短消息提示音、内部通话等服务;
•需支持中文、英文等。上电自动和主机统一语言,支持临时修改语言;
•支持不少于三种投票表决方式
•可以保存身份信息。
2.1.4 30 米会议主线缆 品牌优质话筒专用主线缆 条 2
2.1.5 无线手持话筒
1、2 只载波频段:不低于 UHF 620~950MHz 话筒
套 1
2、可切换频率数:不少于 200 组
4、接收方式:可双调谐器自动选讯
5、频道组数:需支持双频道
第 72页
2.2 扩声系统
2.2.1 线性阵列音柱扬声器
类型 全频扬声器
支 2
阻抗不低于 16Ω 额定功率不低于 240W 峰值功率不低于 960W
频率范围需支持在(-10dB) 100Hz-20KHz
频率范围需支持在 (±3dB) 150Hz-17KHz
2.2.2 补声扬声器
频率响应需支持在(-10dB) 60Hz-20kHz
支 4
输入灵敏度 / 灵敏度不低于(1W@1m) 93dB
额定阻抗不低于 8Ω额定功率不低于 90W 最大功率不低于 180W 分
频点不低于 3kHz
2.2.3 次低频扬声器
频率响应需支持在 40Hz-125Hz(±3dB) 33Hz-150Hz(-10dB)
支 2
最大声压级不低于:134dB
2.2.4 主扩/低音功率放大器
输出功率 :8Ω立体声功率不低于 4x1300W ,4Ω立体声功率不低
于 4x2200W ,8Ω桥接单声道功率不低于 2x4400W ,4Ω桥接单
声道功率低于 2x4800W
台 1
频率响应支持在 20Hz~25kHz±0.5dB
第 73页
功率增益选择支持 23,26,29,32,35,38,41,44dB
2.2.5 补声功率放大器
8Ω立体声功率不低于 2x200W 4Ω立体声功率不低于 2x300W
8Ω桥接功率不低于 600W
台 1 输入灵敏度支持 1.4V/32dB/26dB 频率响应支持(@ 1W)
(20Hz-20kHz)±0.5dB
不少于限幅/高温/直流/短路/高频/峰值电流/开机延时保护
2.2.6 调音台
支持不少于 16 通道调音台 10 个话筒 / 16 个线路输入 (8 个单声道
+ 4 个立体声)4 编组母线 + 1 立体声母线 4 AUX (包括
FX)“D-PRE”话放,带有倒向晶体管电路。包含机柜安装套件 金属
机身
台 1
2.2.7 音频处理器
中英文操作软件,直观、图形化软件控制界面,WindowsNT4.0/2000
/XP/Windows7 系统环境下不少于 8 路平衡式话筒/线路输入,采用
裸线接口端子,平衡 接法。不少于 8 路平衡式输出,采用裸线接口
端子,平衡接法。支持编组控制功能;支持通道拷贝、粘贴、联控功
能;支持自适应 POE 外部面板控制接口;输入每通道:支持前级放
大、信号发生器、扩展器、压缩器、5 段参量均衡、自动混音台; 输
出每通道:支持音箱管理器(8 段参量均衡、延时器、分 频器、高低
通滤波器)、限幅器; 支持内置自适应回声消除 AEC 内置自适应反
馈消除 AFC 全功能矩阵混音功能 M-LAN*多用途数据传输及控制端
口; 支持 GPIO 可编程控制接口; 支持内置自动摄像跟踪功能;支
持 RS-232 双向串行控制接口用于控制外部其它设备如: 支持视频矩
阵等 RS-232 设备,或接收第三方 RS-232 控制, 如 AMX、
Crestron;RS-485 摄像机控制端口; 支持 8 组场景预设功能。 输入
台 1
第 74页
源:支持输入方式可切换平衡话筒或线路,支持采用凤凰插 接口;
2.3 线缆、辅材 线缆、辅材等 批 1
3 办公设施 套 1
3.1 办公家具
3.1.1 操作台
高密度板,贴实木皮,环保油漆,木皮厚度 1mm-2mm,红胡桃色;
根据要求桌面开话筒孔,预留有电源位,方便笔记本等相关设备。
套 3
3.1.2 会议桌
高密度板,贴实木皮,环保油漆,木皮厚度 1mm-2mm,红胡桃色;
根据要求桌面开话筒孔,预留有电源位,方便使用投影机、笔记本等
相关设备。
套 1
3.1.3 会议椅
固定扶手,钢制五星脚,皮艺坐面,采用进口网布,高密度海绵,舒
适 S 型曲线靠背。
个 30
3.1.4 操作台
高密度板,贴实木皮,环保油漆,木皮厚度 1mm-2mm,红胡桃色;
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桌面开话筒孔,预留有电源位,方便笔记本等相关
设备。
套 3
3.1.5 办公桌
高密度板,贴实木皮,环保油漆,木皮厚度 1mm-2mm,红胡桃色;
可以根据要求桌面开话筒孔,预留有电源位,方便笔记本等相关设备。
套 2
3.1.6 工作椅
可升降,固定扶手,钢制五星脚,皮艺坐面,采用进口网布,高密度
海绵,舒适 S 型曲线靠背,从根本上恢复人体的自然曲线,有效减轻
肌肉劳损,释放脊椎负担。
个 34
3.2 办公设备
第 75页
3.2.1 电脑
要求配置不低于:
CPU:INTEL 双核 2.9G;内存不少于 4G DDR4;硬盘不少于 1T,7200 转,SATAIII;
接口:1×VGA;1×HDMI,1×COM,2×PS2,USB≥8 个;电源 200W;显示器不小于 19.5
吋;抗菌键盘鼠标;预装 windows 操作系统。配备具有 HDMI 接口的独立显卡。
台 18
3.2.2 服务器
服务器配置不低于:
机架式;CPU:Intel 至强 E5 不少于 2 颗,CPU 核心 不小于 8 核;
内存:容量不低于 16G;硬盘:硬盘接口类型 SATA,容量不低于
300GB ;电源功率不低于 495w,电压 220v;配标准导轨;预装 linux
操作系统。
台 3
3.2.3 耳麦
头戴式耳麦,频响范围支持:20Hz~20KHz;音频接口:支持 3.5 毫米
音频接口,带线控;长柄式麦克风,可支持 120 度旋转调节,方便通
话。
个 18
3.2.4 液晶电视
要求电视配置不低于:
LED 屏幕尺寸不小于 43 吋,全高清屏幕,支持 1080p/1080i/720p;安卓操作
系统;运行内存不小于 1GB;存储内存不小于 4GB;扬声器数量不少于 2 个,输
出功率不小于 8W*2;支持 USB、HDMI 接口,USB 支持 MP4、AVI、MKV 视频格式,
MP3、WMA 音频格式,JPEG、PNG、BMP 图片格式;网络连接方式:支持有线/无
线;工作电压 220V。含支架。
台 6
3.3 网络设备
第 76页
3.3.1 路由器
≥2 个 GE combo WAN 口,≥8 个 10M/100M/1000M LAN 口,个 USB 接口,
1 个 console 口, 内存≥2G, FLASH≥1G,电源 100-240V;支持 GRE、
L2TP、PPTP、IPSec VPN、SSL VPN;支持用户上网行为管理;支持流
量监控。支持 ACL 过滤、防 ARP 攻击、防 DOS 攻击等,支持 AAA (本
地和 Radius)认证、Portal 认证、微信认证
台 3
3.3.2 交换机
1、交换容量≥256Gbps,包转发率≥108Mpps,支持冗余电源。
2、配置:千兆电接口≥48,GE 光接口≥4。2 个千兆单模光模块
3、支持丰富的二层交换功能,支持三层路由特性,包括支持静态路由,
RIPv1/v2,RIPng
4、支持 Telnet v6, Ping v6, ND, MLD Snooping, IPv6 ACL, DHCP v6
Snooping 等 IPv6 功能,完善支持 IPv6 单播、组播业务以及设备管理
的安全部署。
5、支持太网多环保护技术,可使网络快速从链路故障或节点故障中恢
复,充分保证业务的可靠性。
6、支持 SNMP v1/v2/v3 和 RMON;支持 WEB 管理;支持通过端口的指
示灯即可直观的获得设备端口、内存、CPU 状态等信息;支持 FTP、TFTP。
台 2
3.3.3 机柜
服务器机柜 600*1000*2000 42U,包括 16A 机柜专用 PDU 2 个;理线架 3 个;
机柜托盘 4 个。
台 2
第 77页
3.3.4 吸顶 AP
IEEE 802.11a/b/g/n,POE 供电( IEEE 802.3at 标准),内置全向高增益 Dual
Band Smart Antenn。
台 3
3.3.5 AC 无线控制器
支持 802.11、802.11b、802.11a、802.11g、802.11d、802.11h、802.11i、
802.11e、802.11n 无线协议,最大可管理 24 个 AP,支持用户隔离,
无线漫游。
台 1
4 其他
4.1 UPS 系统
4.1.1 UPS 30kw,33 高频主机,电池组电压为±192V,端子输出 台 1
4.1.2 蓄电池 品牌蓄电池,12V38AH,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节 32
4.1.3 电池柜 品牌电池柜,配套蓄电池,支持放置 12V38AH 蓄电池不少于 32 只 个 1
4.1.4 连线
用于蓄电池之间连线及到主机连线,按主机与电池组距离 10 米之内。
按 32 只电池计算,具体数量由投标人根据实际自行计算。
米 40
4.2 办公设备
4.2.1 打印复印一体机 品牌打印复印机,支持 A4 纸张,打印复印一体机;支持网络。 台 2
4.2.2 碎纸机
连续碎纸机时间:0-10 分钟,碎纸速度:2.1-3.0 米/分钟,有安全触
停,单次碎纸张数:11-20 张。噪音分贝:20-30dB。
台 2
第 78页
4.2.3 投影仪器
品牌投影仪,分辨率为全高清,不低于 1080P,配移动式幕布及支架
等;
套 1
5 装修工程
5.1 顶面工程
吊顶工程,对现有顶面拆除及顶面装修,石膏板吊顶,轻钢龙骨 泰山
石膏板;
套 1
5.2 墙面工程
墙面装修工程,玻璃隔断约为 220 平米,12mm 厚钢化玻璃,银拉丝
包边;刷漆约为 2600 平米,包括顶面、墙面,基础清理,两遍立邦乳
胶漆;墙面吸音板约为 600 平米,墙面木质吸音板;
套 1
5.3 地面工程
地面工程,地面铺砖,800*800 优质瓷砖,局部铺设地毯,机房铺调
防静电地板;
套 1
5.4 配套工程
主席台、LED 显示屏装修,强弱电铺设,灯具及安装等,软装装饰、
窗帘、地毯、消防、综合布线等
套 1
5.5 配电柜 支持双市电接入 台 1
5.6 配电箱 二级配电箱,配置防雷、空开及其它设备 台 5
5.7 空调 3 匹立式冷暖空调,国内知名品牌空调。 台 2
5.8 消防设备 配套品牌气体灭火设备 套 1
五、感知信息采集及传输服务
第 79页
1 企业电量监测设备
全市选取 50 家重点污染企业,为企业生产设备及治污设备安装电量监
测终端(按每家企业安装 8 个监控模块预估),实现对重污染天气应
急期间企业减排与用电量数据关联分析。含配套电能智能监控数据接
收系统、设备辅材、网络通信、施工及运维;
电量监测设备包括监控模块、无线接收器、无线传输模块等。
1、监控模块:
1)提供不少于三类可选监控模块
①(含不少于三只φ15 孔径开口互感器),提供不限于三相电流、电压、
有功/无功功率、电能计量,谐波畸变率等监测,支持 LORA 无线通讯,
最大电流不小于 100A,支持 600A 以上二次互感器方案;
②(含不少于三只φ20 孔径开口互感器),提供不限于三相电流、电压、
有功/无功功率、电能计量,谐波畸变率等监测,支持 LORA 无线通讯,
最大电流不小于 400A;
③(含不少于三只φ36 孔径开口互感器),提供不限于三相电流、电压、
有功/无功功率、电能计量,谐波畸变率等监测,支持 LORA 无线通讯,
最大电流不小于 600A;
2)监控模块需符合如下电气参数和功能:
电能计量支持:有功电能计量(正、反向);
电量测量支持:U、I、PQ、S、PF、F;
脉冲输出支持:有功脉冲输出;
LED 指示支持:(L1、L2、L3)取电显示、脉冲、通讯、无线状态
指示;
通讯支持:470MHz 无线传输;红外通讯;RS485 接口;
电压输入支持:额定电压(3×220/380V);参比频率(50Hz);功耗
(<10VA 或 2W(A 项)、<0.5VA(B 项、C 项));
电流输入支持:起动电流(1 ‰Ib(0.5S 级)、4‰Ib(1 级) );功耗
套 50
第 80页
(<2VA);
测量性能支持:符合标准(GB/T17215.321-2008、B/T17215.322-2008);
温度精度(±2℃);
脉冲支持:脉冲宽度(80±20ms);
通信支持:无线(470MHZ 无线传输,空旷时传输距离:1km);红
外通讯(波特率固定为 1200);接口(RS485(A、B));介质(屏
蔽双绞线);协议(MODBUS-RTU、DL/T 645-07);
3)监控模块需取得相关的 CE 证书,需提供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制造商
公章。
2、LORA 无线接收模块:1 个可以对应至少 10 个监控模块,通讯距
离最大不低于 100 米;
3、无线传输模块:支持 4G 无线采集终端,数据上传使用 HJ212 协议,
含 SIM 卡;
2 监控视频接入设备
2.1 后端管控平台
2.2.1 视频综合管理平台
采用 LINUX 操作系统;支持电源、风扇、磁盘等模块热插拔;支持不
低于 16 盘位硬盘,标配不低于 8G 内存,最大可扩展至 64G;支持 SSD
硬盘,内置不低于 128G;支持接入、存储、转发各不低于 800Mbps;
支持B/S、C/S等多个客户端同时访问平台,支持iphone、ipad、android
等访问客户端;
支持 HLS 取视频流;
支持 H.264、H.265、SVAC、MPEG4、MJPEG 视频编码格式的 IPC 接入;
支持 G.711a、G.711u、G.726、AAC 音频编码格式的 IPC 接入;
支持 NTP 校时,支持对前端设备、分布式服务器、下级服务器、客户
个 3
1 个主平
台,2 个分
布式
第 81页
端校时;
支持 1/2、1/4、1/8、1/16、2、4、8、16、32、64、128 倍等速快慢
放;
支持回放进度条上悬浮快速预览;
支持自定义主码流、辅码流、第三码流录像;
支持三维地图;
支持在电子地图界面框选/圈选并打开视频;
支持电子地图上视频预览、上墙、回放、云台、报警闪烁、卡口图片
及监控等功能;
支持用户复用,用户可在多个客户端登录;
支持记录用户操作日志、设备状态日志、报警日志、支持批量导出日
志;
支持双机热备,支持 N+M 备份;
支持光栅图、在线/离线 GIS 等多种地图模式;
支持二次开发,提供平台 SDK 开发包;
★支持视频抢占、视频分享;
★支持即时模式视频上墙,支持回放上墙,支持融合开窗漫游;
★支持资源重配功能,可以重新分配设备资源。
以上标★项需提供公安部检测报告证明复印件并加盖制造商公章的扫
描件。
2.2.2 流媒体服务器
支持接入带宽不低于 2700Mbps;
支持第三方视频设备接入;
★支持视频平台取流功能;
支持外接 IPSAN 存储、云存储功能;
支持热备功能;
支持管理员权限加密功能;
台 1
第 82页
支持客户端录像回放功能;
支持大华、海康、主动注册、GB28181、ONVIF 等设备接入;
支持 1000 个 IP 或 5000 路通道
支持时钟同步功能;
以上标★项需提供公安部检测报告证明复印件并加盖制造商公章的扫
描件。
2.2.3 设备接入网关
支持通过集成第三方编码设备的 SDK、以及 GB28181、Onvif 等标准
协议,实现与第三方设备的通信,从而快速、稳定地将第三方设备接
入平台,以较好的兼容性解决平台软件和第三方设备间互联互通的问
题。
台 1
对接第三
方平台
2.2.4 平台接入网关
标准机架式服务器,设备高度不高于 1U 机身,软硬件一体设计;
硬件加密狗授权机制,采用通用操作系统,方便操作;
支持 Web 方式访问,配置、管理网关设备;
支持多平台多层次级联,跨域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
支持联网标准协议 GBT28181-2011/GB28181-2016/DB33,可以直接接
入;
符合 GB/T 28181-2011(含修改补充文件)、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网
标准符合性检测要求;
★支持平台联网管理基本功能,资源共享与同步、实时预览、云台控
制、录像检索/回放/下载、设备控制、报警处理等功能;
支持不小于 2 万视频通道;
支持上线域功能,不小于 16 个下级域,1 个上级域;
支持报警频率不低于 150 条/2s 内,报警接收响应时间不超过 1.5s;
以上标★项需提供公安部检测报告证明复印件并加盖制造商公章的扫
1 块
第 83页
描件。
2.3 网络设备
2.3.1 核心交换机
1.★交换容量≥120Tbps,包转发率≥27000 Mpps。
2.★主控引擎≥2,冗余 1+1;整机业务板槽位数≥5,设备深度≤
600mm,
3.★为保证设备散热效果和可靠性,要求设备支持直通风道设计,支
持 380V HVDC,
4.满配主控板,支持单槽位转发能力≥480G,
5.整机可支持横向虚拟化技术,将多台设备虚拟为 1 台设备,支持虚
拟化端口和业务端口共板卡,节省槽位占用,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截图并加盖公章。
6.整机最大可支持≥320Gbps 虚拟化带宽;支持长距离虚拟化,最大
距离≥80KM。
7.支持静态路由;静态路由 For IPv6;支持 RIPv1/v2、RIPng、
OSPFv2/v3、 ISIS、ISISv6、BGP4、BGP4+ For IPv6、策略路由、等
价路由等协议。
8.支持 IPv6 过渡技术,IPv4/IPv6 双栈、6over4 隧道、4over6 隧道,支
持 IPv6 DHCP Server、IPv6 DHCP Relay、DHCP Snooping。
9.为安装及日常维护方便,所有可插拔板卡和模块(主控、业务板卡、
风扇、电源)是前插拔。
10.支持不小于 48 端口的万兆光接口板,支持整机不小于 240 端口全
线速转发。
11、★提供工信部入网证、IPV6 Ready Phase II 认证、CE 认证、FCC
认证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厂家公章的扫描件。
套 2
放置数据
中心,用于
各视频专
线接入
第 84页
12、设备厂家要求具备国内生产基地 CMMI5 资质,需提供厂家资格
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厂家公章。
13.★单台实配:双主控、双电源,端口要求不低于:16GE 光口+48GE
电口+12Combo 端口+8*10GE 光端口,堆叠所需线缆或光模块,空闲
槽位要求不低于 2。
2.3.1 汇聚交换机
1.★交换容量≥598Gbps,包转发率≥240Mpps;双模块化电源模块,
支持高压直流电源。
2.★实际配置:千兆 combo 接口≥24,千兆光接口≥8,万兆光接口
≥4,双模块化电源,万兆单模光模块≥4
、
3.可支持单端口≥40Gbps 的堆叠带宽,支持多种堆叠方式,整合多
台交换机资源。
4.支持 IEEE 802.1q VLAN、IEEE 802.1p、IEEE 802.3ad;支持 STP、
RSTP、MSTP;支持灵活 QinQ、VLAN 翻译、PVLAN;支持 SAVI
功能。
5.支持静态路由、RIP、OSPF、ISIS、BGP;支持 RIPng、BGP4+、
OSPFv3、IS-ISv6 等 IPv6 路由协议
6.QoS:支持基于端口/流的带宽管理,每端口支持 8 个硬件队列;
支持基于 802.1p、IP DSCP 等优先级标记、改写和映射;支持 SP、
WRR、SP+WRR 的队列调度机制;支持基于 MAC 地址、IP 地址的标
准 ACL;支持基于二层 ACL、扩展 ACL(五元组)、混合 ACL、自
定义 ACL、VLAN 的 ACL;支持基于时间段的 ACL 配置。
7.支持通过端口的指示灯即可直观的获得设备端口、内存、CPU 状
态等信息
8.支持 SNMP v1/v2/v3 和 RMON;支持通过 USB 接口进行版本下载,
同时支持 USB console 和 RJ45 console 接口;支持 CLI、Telnet、SSH、
套 5
第 85页
本地和远程(Radius/Tacacs+)的用户登录认证和授权。
9. ★提供工信部入网证、CE 认证、FCC 认证、节能 CQC 认证的复印
件并加盖厂商公章的扫描件
10.★和核心交换机同一品牌
2.3.2 接入交换机
1、★交换容量≥64Gbps,包转发率≥4.2Mpps。
2、★配置:百兆电接口≥8,千兆 Combo 接口≥2,不小于 2 个千兆
单模光模块。
3、支持 16K MAC 地址容量,支持 4K VLAN;支持 VoiceVLAN;支
持灵活 QinQ 功能;支持 STP、RSTP、MSTP;支持 ERPS 以太环网
保护技术。
4、支持 LACP;支持增强 VCT,单个命令显示所有端口 VCT 状态;
支持 DHCPSnooping;支持 DHCP Option82。
5、★可通过前面板指示灯获取各种设备重要信息,包括端口/内存/CPU
使用状态等
6、支持静态路由,RIPv1/v2,支持 IPv6 Ping, IPv6 Telnet。
7、支持 802.1X 认证
8.提供工信部入网证,和核心交换机同一品牌
套 142
放置于空
气、水监测
站房
六、运行部分
1 云数据中心计算存储 平台数据软件运行所需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部署在市云数据中心。 年 5
2 网络及用电
2.1 市指挥中心入口互联网 市指挥中心入口不低于 500M 互联网 年 5
第 86页
2.2
市指挥中心与数据中心
500M 专线网络
市指挥中心与数据中心不低于 500M 专线网络 年 5
2.3
视频监控 20M 专线网络及
用电
视频监控不低于 20M 专线网络及用电,130 条 年 5
用于 130
个监测站
房视频专
线
2.4 监控汇聚专线
由运营商机房到政务云/指挥中心的视频数据汇聚专线,满足 200 路以
上图像的查看,要求带宽不低于 1000M
年 5
用于视频
专线汇聚
线路
七、工程建设其它
1 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详见技术要求 项 1
2 第三方软件测评 详见技术要求 项 1
3 场地租赁费用 指挥中心租赁 项 1
备注:1.所有技术需求须逐条应答,带“★”条款为关键性指标项,必须完全满足。
2.本项目质保期和维护期自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软、硬件质保期为 5 年。
3.提供 5 年数据平台运行维护服务,包括日常运行、维修保养等工作,并免费提供所需的耗材和配件,确保运行稳定、检
测数据准确、数据传输通畅。
第 87页
4.运行维护要确保平台运行状态满足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校准和检查要求。
5.本项目均为交钥匙工程。报价包含但不限于设备、软件、辅材、施工、集成、调试、供电、联网及数据上传、维保服务
等所有完成该项目的费用,若完成本项目需增加设备请采购人自行补充,采购人不予追加预算。
6 6 、上述部分产品 属于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的,必须在节能产品明细表中填报,并提供国家确定的认证机构出具的且处
于有效期之内的节能产品认证证书扫描件,否则按无效投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