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划目的
杨庙镇位于扬州西郊,毗邻中心城区,经过多年发展,镇域内已集聚了大量的市级基础设施。随着生态环保要求进一步强化,需要对杨庙镇的整体功能定位、产业结构、用地布局等进行深化研究,特别是要加强邗江与仪征跨界区域(垃圾填埋场)、环保产业园区、杨庙镇区与西区新城等区域的联动发展研究,妥善处理好产业发展、功能提升、人口集聚与迁移、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交通等多方面的关系,并将研究内容落实到相关法定规划中。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杨庙镇域范围,面积约31.5平方公里;重点规划范围:扬州市N12-1控规单元、杨庙镇区范围,面积约17.3平方公里。(为保障与仪征、西区新城的协调发展,本规划在空间形态、产业布局、交通组织、用地结构、设施配套等方面研究时,应根据具体需求增加研究范围。)
3、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规划内容和深度要求
(1)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基础构建工作底图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广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有关要求,对原有北京54坐标系相关总规、杨庙周边区域控规等空间数据进行转换,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基础构建统一工作底图,以便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2)明确未来发展战略
从区域协同的角度,从扬州“一体两翼”都市区发展层面,从扬州市区、仪征市域多重视角进行研判,进一步明确杨庙镇未来发展战略。
(3)摸清家底为多规融合提供基础
对杨庙镇现状产业发展、区域交通、建设用地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梳理现状存在问题,作为规划编制基础与依据。同时,利用GIS平台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等控制要求进行叠加分析,识别差异性图斑,并分析图斑产生的原因,提出下阶段消除图斑的规划策略,从而进一步推进多规融合,为下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前瞻性研究。
(4)科学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多渠道了解新市镇及循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明确未来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学习、借鉴国内外知名新市镇及环保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扬州实际深入研究成功经验对于本区域的适用性,作为本次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
(5)明确规划目标及产业发展定位
针对杨庙镇在扬州都市区内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以及循环产业长远的发展前景和不可替代性,明确规划目标及产业发展定位。
(6)完成用地布局方案
基于规划目标及产业发展定位,合理测算杨庙镇未来建设用地的需求,落实《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等标准要求,明确杨庙镇配套标准及用地布局。布局方案应包括综合交通体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公用设施布局、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相关控制要求相关内容。同时对环保产业园的未来发展方向、功能定位、总体规模、产业结构、用地布局、交通体系以及生态防护等方面内容进行细化研究。
(7)政策建议
对跨区域(邗江与仪征跨界发展)提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相关建议,同时合理确定实施时序,确定近期建设项目和完成时间,有序推进开发建设。
(8)成果格式要求
相关成果需依据《扬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标准》、《扬州市规划一张图数据标准》进行制图,并满足一张图入库成果要求。
5、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
(8)《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版)
(9)《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10)《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1)扬州市其他相关规划及国家、省市相关法规和规范
6、规划成果要求
(1)成果必须符合规划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
(2)最后提交成果包含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两部分。
纸质文档应包括文本、图纸、汇报ppt等。
电子文件应包括所有成果的电子文件。(图纸提交CAD格式、PSD格式和JPG格式,文本、研究报告为word格式)。
汇报文件应为ppt格式。
主要图纸成果包括:
区位分析图
上位规划解读
土地利用现状图
规划结构图
土地利用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绿地系统规划图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规划设计单位不局限于上述成果内容,可在以上内容基础上根据需要自行增加其他设计研究图纸。
7、工作进度要求
(1)2019年8月下旬完成初步方案编制;
(2)2019年9月下旬完成中间成果汇报并征求部门意见;
(3)2019年10月底完成正式成果专家及部门论证;
(4)2019年11月上旬完成报批程序并将最终提交甲方。
设计总时长及汇报节点时间,在研究过程中,可根据采购人的实际要求,适当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