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采购总说明
1.1本技术规范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基本技术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供应商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要求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2供应商产品与本技术要求不一致时,供应商应在投标文件中予以说明,并由评标委员会鉴定供应商产品能否达到要求。如供应商没有在投标文件中提出异议,则视为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完全按照本招标文件要求。
2、技术要求及标准的执行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应标明所执行的质量标准,若同一标准已颁发新标准,则按最新标准执行。若同一产品同时有几个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则按最高层次的标准执行。
供应商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标准完成本次采购产品的供货、运输、装卸、就位、安装、调试、技术培训、检验、通过有关部门验收、维保期服务、产品终身维修等各项工作,并保证投标产品使用的安全性能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如中标,中标供应商及制造商对中标产品使用的安全性能与可靠性负全部责任。中标供应商须随产品提供使用说明书与维保卡。供应商提供相关数据与说明,投标文件须对下列要求作出实质性回应。
二、 采购内容及要求
为统筹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不断提升全省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持续供给能力,加快数字浙江建设,浙江省政府先后印发《浙江省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浙政函〔2016〕75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函〔2018〕37号),在全省部署开展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工作。
为了给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建设、应急保障等工作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撑,按照《浙江省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自2020年起,涉及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的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每2年更新一次,涉及生态空间的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每5年更新一次”的要求,平阳县根据实际情况计划2020年实施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工作。
二)项目内容
以2020年航摄影像(地面分辨率优于0.2 米)为基础,完成平阳县区域范围内298平方千米1: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及入库,并做好与前期数据的接边工作。
(更新范围如下)
图1 平阳县2020年1:2000DLG更新范围(紫色区域)
三)已有资料情况
1、航摄资料
以2020年航摄影像为基础,地面分辨率优于0.2 米。
2、控制点资料
1) 浙江省 GPS 连续运行跟踪站(ZJCORS)已覆盖全省范围,可作为本项目的基础控制,用于像控点测量,地物补测及精度检测点测量。
2) 浙江省似大地精化水准模型和各地市似大地精化水准模型可用于采用GPS观测的像控点、高程碎部点、高程检测点的高程异常改正。
3)市、县测绘主管部门已有 GPS C 级、D 级控制网成果,可作为本项目像控点测量,地物补测点及精度检测点GPS 测量的联测公共点和检测点使用。
4)市、县测绘主管部门已有三、四等水准路线成果,可作为像片控制点测量的高程检测点和高程碎部点测量的起算点使用。
3、地形图资料
测区内已有浙江省自然资源厅2019更新的覆盖全省的1∶10000 DLG库体数据。可作为设计、像控联测工作底图使用,其路网、水网、管线可作为作业参考资料。
测区内已有2018年的DLG库体数据,为本项目DLG地物更新的本底数据。
1) 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2) 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3) GB/T 15967-2008《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4) 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5)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6)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7) GB/T 19710-2005《地理信息元数据》;
8) GB/T 20257.1-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
9) GB/T 23236-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10)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1) 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12) CH/T 3006-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控制测量规范》;
13) CH/T 3007.1-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测图规范 第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数字表面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线划图》;
14) CH/T 9005-2009《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15) CH/T 9008.1-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 数字线划图》;
16) DB33/T 552-2014 《1:500 1:1000 1:2000 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17) DB33/T 817-201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
18) 《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及地理实体数据库技术规程》;
19)浙江省自然资源厅2019年发布的《浙江省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工作技术方案》;
20)浙江省自然资源厅2019年发布的《浙江省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数据表示规定》。
五)主要技术指标
1、空间参考系统
1)坐标系统: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分幅成果采用直角坐标系,坐标单位为米,小数点后保留4 位,库体成果采用地理坐标系,坐标单位为度,小数点后保留8 位。
2) 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
3) 高程基准:1985 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2、成图比例尺
成图比例尺为1:2000。
3 、精度要求
1)DLG 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下表的规定:
DLG 平面位置中误差 单位:m
地形类别 |
平地、丘陵地 |
山地、高山地 |
加密点 |
0.5 |
0.8 |
地物点 |
0.8 |
1.2 |
2) DLG 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
DLG 高程中误差单位:m
地形类别(等高距) |
平地(1m) |
丘陵地(1m) |
山地(2m) |
高山地(2m) |
加密点 |
0.28 |
0.35 |
0.80 |
1.20 |
高程注记点 |
0.40 |
0.50 |
1.20 |
1.50 |
等高线 |
-- |
0.70 |
1.50 |
2.00 |
平地不绘等高线;大面积的植被密集覆盖区域、阴影区域等困难地区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可按规定放宽1/2。最大允许误差为两倍中误差。
4 、产品规格
1)图幅规格
DLG产品成果按国家2000坐标系正方形分幅,图幅规格为50cm×50cm,图幅编号采用图幅西南角点坐标公里数,X在先,Y在后,中间加横杠,如3143-513,图名取图内最有代表性的名称。
2)数字线划图(DLG)
(1) 数据格式为 AutoCAD2004 版本*.dwg。
(2) 地物为二维信息(X、Y),地貌高程点及等高线为三维信息(X、Y、Z(标高))。
(3) 平地等高距为 1 米(不绘等高线),丘陵地等高距为1 米,山地等高距为2 米。
(4) 文件名按比例尺代码+产品类别+图幅编号命名(IDLG40-3122-598)。
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 数据格式:ArcGIS 10.2版本 *.GDB格式。
(2)DLG采用空间地理数据库形式存储。
(3)文件名按比例尺代码+测区名+“数据库”命名为“I平阳县2020年数据库”。数据集按产品类别+“_”+比例尺代码命名如:“DLG_I”。
5、元数据
1) 数据格式:ArcGIS10.2 版本*.GDB 格式。
2) 存储形式:测区级按测区项目范围采集,图幅级按标准图幅或者分区块范围采集,不同类型元数据分要素类存储。
3) 文件命名:按比例尺代码+测区名+产品类别命名为“I平阳县2020年元数据”,要素类按成果类型+元数据类型命名为“DLG测区级元数据”。
六)技术要求
1、像控点测量技术要求
像控点测量一般按CH/T 3006-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规范》要求执行,本项目具体测量及检测要求如下:
1) 所有像片控制点都按平高点进行测量。
2) 像片控制点可利用浙江省 GPS 连续运行跟踪站(ZJCORS)按网络RTK 方式测量,困难地区应采用GPS 静态测量,像片控制点离最近框架网点最大不能超过60 公里。
3) 像片控制点平面、高程中误差需不大于下表要求:
地形类别 |
平地、丘陵地 |
山地、高山地 |
平面位置中误差 |
0.20 |
0.20 |
高程中误差 |
0.10 |
0.20 |
大面积山林地区像控点中误差要求可放宽0.5 倍,两倍中误差为最大误差。
4) 像片控制点的 RTK 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1.5cm,高程收敛精度应≤2cm,测量时间不少于20 个历元。采用GPS 静态测量时,以距离远近确定测量时长,最少测量时长30 分钟。
5) 像控点测量时需采用对中杆,确保气泡居中,所有量距包括仪器高等量测取位至0.01m。
6) 像片控制点和基准面不在同一平面时,应量注比高至0.01m;当点位周围不等高时,须标注比高量注的位置。
7) GPS 观测获得的控制点坐标可利用精化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进行高程异常改正。
2、空中三角测量技术要求
本项目采用区域网空三加密方法。通过光束法平差输出空中三角测量成果,成果需满足立体测图的要求。
1) 相对定向精度不大于下表要求。
影像类型 |
连接点上下视差中误差 |
连接点上下视差最大残差 |
数码航摄影像 |
1/3 像素 |
2/3 像素 |
2)模型连接较差按以下公式执行。
2)模型连接较差按以下公式执行。
ΔS≤0.06*M像*10-3
ΔZ≤0.04* *10-3
式中:ΔS(m)为平面较差;ΔZ(m)为高程较差;b为像片基线,单位mm;M像为像片比例尺分母;fk为相机焦距,单位mm。
3)绝对定向后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不符值,公共点较差按下表执行。
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不符值、公共点较差的限差 单位:m
地形 类别 |
基本定向点残差 |
多余点不符值 |
公共点较差 |
|||
平面 |
高程 |
平面 |
高程 |
平面 |
高程 |
|
平地 |
0.4 |
0.2 |
0.6 |
0.28 |
1.0 |
0.56 |
丘陵地 |
0.4 |
0.26 |
0.6 |
0.40 |
1.0 |
0.70 |
山地 |
0.6 |
0.60 |
1.0 |
1.00 |
1.6 |
1.60 |
3、数字线划图(DLG)生产技术要求
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进行测绘,采用航测内外业一体化工艺更新1:2000 数字线划图(DLG)。
1) 1:2000 DLG 生产采用“图库一体、以库出图”技术。
2)本测区更新为全要素更新。
3) 为推进省市县基础测绘联动更新机制建设,本项目生产的 1:2000 DLG 数据成果表达需与我省1:10000 DLG 成果进行衔接,即对象化要素的属性表达等内容应符合1:10000 DLG 的表示要求。
4) DLG 要素分类代码按DB33/T 817-201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执行。
5) DLG 数据采集原则:各要素的相关位置、必需的代码信息均应表示清楚;
内业定位,外业定性;新增及阴影遮蔽地物外业实测,外业量取数据取位到0.1m。
6) DLG 数据的现势性为外业调绘时间。
七)提交成果要求
序号 |
成果名称 |
规格 |
数量 |
备注 |
1 |
DLG 成果(国家2000系) |
DWG、GDB |
各1份 |
|
2 |
元数据(国家2000系) |
GDB |
1份 |
|
3 |
像控成果 |
|
1份 |
|
4 |
加密成果 |
|
1份 |
|
5 |
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质量检查等技术文档 |
DOC |
1套 |
|
6 |
资料移交清单及其它各类资料的电子文档 |
DOC |
1套 |
|
八)工期要求
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工作并提交验收。
九)质量要求
本项目成果应当一次性通过省内具备资质的质检机构检验。
十)售后服务要求
1、服务期限:验收合格之日起一年内免费质保期,并给予信息技术支持及服务。
2、中标供应商在服务期限内接到采购单位的电话后6小时内响应,24小时以内到现场,保证数据的正常运行。中标供应商同时提供7天×24小时网络、电话技术服务与支持。
十一)技术培训要求
根据采购方日常工作的需要,针对本项目成果生产技术流程、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
培训对象和地点由采购单位指定,不限人数。
十二)保密要求
投标人须对由采购单位提供的所有信息实行严格的保密,并保证不伤害采购人及关联单位的利益,且须与采购单位签订有关保密协议。
三、商务要求
一)付款方式
(1)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30%;
(2)中标供应商完成林权类数据整合成果入库后,支付合同总额的50%;
(3)项目通过终验后15个工作内,支付合同总额的20%。
(具体每笔款项支付视财政部门资金拨付情况而定。)
二)质保期
验收合格后1年。
三)验收要求:
1、验收按国家有关的规定、规范进行。
2、验收标准:符合相关导则等技术文件要求,并且通过采购人验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