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和习近平总书记“丽水之赞”的讲话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的有关要求,丽水市已经正式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针对丽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和丽水市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突出问题,需要同步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题研究。
本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要专题研究坚持政策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丽水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题研究、生态保护前提下(小流域)的生产与建设空间管控研究、(人口流动与地域功能转变下的)‘一带三区’国土空间统筹协调研究、丽水市国土空间保护与利用格局专题研究、乡村振兴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专题研究、中心城市结构调整与要素优化配置”等丽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
通过针对性地深入发掘丽水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的现状特征,研究分析上述重点议题并形成科学、清晰的结论和建议,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问题研判、观点梳理、方案生成、实施管理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撑,提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落实国家和浙江省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助力丽水市探索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空间发展路径,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和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次专题研究,除“中心城市结构调整与要素优化配置”专题外,以丽水市1区7县1市的行政管辖范围(17277.02km2)为研究范围,“中心城市结构调整与要素优化配置”专题以市辖区莲都区行政管辖范围(1493.46km2)为重点研究范围。
研究时间节点与在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一致,为2020-2035年。2020年为基期年,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年为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本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要专题研究,坚持政策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落实省级要求,针对丽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成果,为规划编制提供强有力支撑。
“丽水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题研究”主要任务为:确定丽水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总体目标,分解各县、市、区指标任务;划定市域重点整治区域,制定分区策略,明确整治模式、实现路径和重点工程;评价莲都区土地综合整治经验和问题,摸清整治底数;提出莲都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标,构建国土综合整治的空间格局,划定重点整治区域,明确整治时序和重点项目。
“生态保护前提下(小流域)的生产与建设空间管控研究”主要任务为:针对丽山地小流域发育的自然地理特征,以水为线索,结合行政管理、生态治理和功能建设等要求,科学划设小流域空间治理单元。结合小流域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要求,梳理各类小流域生产与建设空间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和特征;结合生态高水平保护、农业提质调优、镇村优化布局的规划要求,提出优化小流域内生产与建设用地利用的规划策略;以激活自然生态资源,打通两山通道为目标,提出小流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内的准入要求和综合治理策略。
“(人口流动与地域功能转变下的)‘一带三区’国土空间统筹协调研究”主要任务为:分析丽水内外部发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明确“一带三区”发展总体目标和核心指标体系;围绕“人流”、“物流”两大要素,分析丽水市域地域功能结构转变的特征与趋势,提出落实 “一带三区”战略的空间路径,明确跨山统筹的核心问题和规划策略;研究“一带三区”之下市域城镇体系、生态网络、生产力布局以及人口与城镇化;建立“一带三区”重大平台、重要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协调机制。
“丽水市国土空间保护与利用格局专题研究”主要任务为:基于总体发展定位和目标,明确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战略;提出面向2035的自然资源利用结构及优化思路,划定三区三线;多方案提出建设用地“六量”的调控目标,从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关键要素出发,提出结构优化及布局调整的目标与路径,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
“乡村振兴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专题研究”主要任务为:摸查梳理丽水市各等级传统村落的类型、资源特征;研究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模式和经验;从保护角度,研究丽水传统村落保护的必要性、内容和方式、机制建议;从活化利用角度,结合生态价值转化,提出符合丽水特色的利用模式,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提出传统村落开发保护的规划策略和空间管制要求。
“中心城市结构调整与要素优化配置”主要任务为:基于丽水中心城市总体发展定位和目标,提出丽水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的策略,提出公共服务体系和设施用地布局,明确重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边界,社区生活圈体系以建设标准;明确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目标,设施容量与建设标准、用地布局及重要设施廊道走向;提出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安全等的目标与内容、规划布局要求等。
本次专题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和成果数据库,按照6项专题分别提交。研究报告和成果数据库需提交电子文件,其中研究报告为*.DOC与*.PPT格式,成果数据库为*.GDB格式;研究报告需提交纸质文件,份数按照合同规定。成果的完成时间参照合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