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需求一览表
说明:
1、本服务需求一览表中标注★号的部分为实质性要求和条件。
2、本服务需求一览表中“项号”栏的项号前标注▲号的为核心产品。
3、本服务需求一览表中内容如与第六章“合同条款及格式”相关条款不一致的,以本表为准。
项号 |
服务名称 |
数量 |
服务内容及要求 |
分项预算合价(元) |
1 |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
1项 |
一、工作内容 在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下发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并结合南宁市、县国土空间治理及规划体系建设要求,拓展细化相关总体规划、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标准,规范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数据、行政管理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等规整、建库、汇交、入库、更新以及服务应用等,制订数据交换与安全等技术标准,细化数据汇交、发布、共享和应用的工作制度,建立信息资源质量检查评估和反馈机制,保障信息资源现势性和准确性,消除数据互通壁垒,促进国土空间数据在政府部门间充分共享和交换,确保上下贯通、横向联通。本次建设的标准规范内容包括: 1、资料收集:收集国家、省、市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规范。 2、编写南宁市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标准 规定国土空间规划建库成果的要求,包括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的数学基础、核心数据内容、数据分层、属性数据结构、属性值代码。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必须提交数字化的空间建库成果,以实现数字化规划审查,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的审批效率。 3、编写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汇交标准 规定汇交到自然资源局的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要求,包括成果内容、成果文件要求和数据质量要求。要求通过统一成果的汇交内容、文件组织、文件格式、文件命名、数据质量要求,来规范全市各部门空间规划成果的汇交,为规划成果的审查、管理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4、编写国土空间规划数据质检标准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汇交标准》和《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标准》两个标准成果,建立一套严密的数据质检分类和检查项目,然后结合具体数据,进一步梳理数据成果质量检查的详细规则,以便于在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生产、自查、验收过程中,有明确检查依据,为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成果的汇交提供质量保障。 5、编写基础数据分类目录及编码标准。 基础数据分类目录及编码规范了信息资源目录的核心元数据、信息资源分类标准、信息资源编码规则,并依此对目录内容进行有效管理。目录标准将参考国家标准,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二、相关要求 ★1、所有标准规范不得与国家、自治区标准规范冲突、抵触。 ★2、所有标准规范必须符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 三、提交成果 1、《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 2、《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汇交要求》 3、《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质量检查细则》 4、《南宁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 5、《南宁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汇交要求》 6、《南宁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库质量检查细则》 7、《县(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 8、《县(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汇交要求》 9、《县(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质量检查细则》 10、《南宁市国土空间基础数据分类目录及编码标准》 |
320000.00 |
2 |
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
1项 |
一、工作内容 通过对南宁市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现有数据的梳理分析,结合自治区国土空间管控的需要,遵循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在国家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的指导下,开展数据整合,建立南宁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的数据目录、元数据等,建成符合共享标准的数据库,汇集形成南宁市国土空间数据资源体系。建立开放式的数据更新模式,确保纵向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横向与各部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的持续更新。本次建设工作内容包括: 1、现有数据梳理分析 开展自然资源部门现有数据情况的调研,进行数据资料收集,然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现状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数据量、数据格式、空间参考、标准规范等,根据数据现状分析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数据接入汇集、整合集成的合理化建议,评估数据汇集集成的工作量。 2、数据目录体系建设 通过对各行业的数据资源梳理,分析各类数据间的层次、类别和关系,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数据资源编码与分类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目录,以此作为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的核心,集成自然资源、测绘、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的各类数据资源,形成覆盖全市、内容丰富、标准统一、准确权威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资源体系。 3、数据资源建库 (1)地理区划数据库:收集整理南宁市最新的行政界线数据,形成南宁市2210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区县、乡镇一级的行政界线数据库。 (2)基础影像图数据库:收集整合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历年所有的航飞影像、卫星影像数据和重点项目专题影像,形成南宁市航飞影像数据库、卫星影像数据库和重点项目影像数据库,数据包括有1960年代至2019年的航飞影像图、2010年至2019年的卫星影像图、2007年至2019年的重点项目专题影像图,形成南宁市基础影像数据库。 (3)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底图的要求对地理国情数据进行整合及进一步细化、数据入库,形成南宁市22104平方公里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 (4)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收集整理2005年至2019年数据,形成南宁市22104平方公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5)基本农田数据库:收集南宁市历年基本农田成果数据,形成南宁市22104平方公里基本农田数据库。 (6)耕地分等定级数据库:收集整理南宁市历年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集,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对数据进行整理,形成南宁市22104平方公里耕地分等定级数据库。 (7)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收集整理南宁市一调、二调和历年变更调查成果数据,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对数据进行整理,形成南宁市22104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8)三维模型数据库:收集整理原规划和原国土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建库,形成南宁市中心城区250平方公里三维模型数据库。 (9)地名地址数据库,将最新收集回来的地名地址数据进行整理、数据融合及建库,形成南宁市22104平方公里地名地址数据库。 (10)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收集整理南宁市历年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形成南宁市22104平方公里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11)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数据库:收集整理新版控制编制单元成果数据,按照南宁市控规数据规整标准进行整理建库,梳理历史片区编制成果数据,形成南宁市控规成果一张图数据库。 (12)用地审批蓝线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年一般蓝线、出让蓝线、储备蓝线等用地审批蓝线数据,数据包括市局、分局、城区局等审批数据,形成用地审批蓝线数据库。 (13)用地审批红线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年用地审批红线数据,数据包括市局、分局、城区局等审批数据,形成用地审批红线数据库。 (14)用地批复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年用地批复数据,数据包括市局、分局、城区局等审批数据,形成用地批复数据库。 (15)用地选址意见书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年用地选址意见书数据,数据包括市局、分局、城区局等审批数据,形成用地选址意见书数据库。 (16)市政审批数据库,整理历年市政工程审批数据,包括设计、方案、施工、规划条件核实等,形成市政审批数据库。 (17)规划总平审批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年规划总平审批数据,包括市局、分局、城区局等审批数据,形成规划总平审批数据库。 (18)规划要点审批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年规划要点审批数据,形成规划要点审批数据库。 (19)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年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数据,包括市局、分局、城区局等审批数据,形成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数据。 (20)工程建筑设计条件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年工程建筑设计条件数据,包括市局、分局、城区局等审批数据,形成工程建筑设计条件数据库。 (21)建筑施工红线档案数据数据整理建库。 (22)工程规划条件核实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年工程规划条件核实数据,包括市局、分局、城区局等范围,形成工程规划条件核实数据库。 (23)村镇建设管理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年规划涉及村镇规划管理的私宅用地、设计、施工和竣工、乡村规划许可等数据,包括市局、分局、城区局等,形成村镇建设管理数据库。 (24)不动产数据库:整理包括不动产个人住房楼栋、宗地图、自然幢数等数据,形成不动产数据库。 (25)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库:整理包括地籍调查图形、地籍发证、集体所有权发证,地籍子区和地籍区等数据,形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库。 (26)社会经济数据库,收集整理社会经济(人口、产业、区域发展评估)等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整理入库,形成社会经济数据库。 二、相关要求 ★1、按照南宁市多坐标基准转换模型进行数据库建设。 ★2、所有数据成果坐标基准为CGCS2000;高程基准为1985 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正形投影3度带,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08°。 3、对采购人提供的地理数据资料进行处理,需完成坐标转换、属性结构调整、标准化等处理,完成地理数据在南宁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上的发布,以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服务,并在平台门户上进行展示、查询、定位。 4、 主要参考及要满足的相关标准规范: 《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 《南宁市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初稿) 《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汇交要求》(初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区划代码》(GB/T 2260-200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CHT 9005-200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16 《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 22021-2008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 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CH/Z9002-200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CH/Z9001-2007)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CJJ/T 157-2010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 97—2003)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80-98)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50137-2011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 (CJJ 46-9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 《地名标牌 城乡》(GB 17733.1) 《县以下行政区化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2003)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地理实体数据规范》(试行稿)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GH/Z9002-2007)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 9010-2011)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 23705-2009)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16 《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试行)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9月) 《房屋代码编码标准》JGJ/T 246-2012 《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第一阶段历史数据整合建库指导意见》 《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南宁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支路网规划-指标体系及分图则成果要求》 《南宁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661-2008 《彩色红外航空摄影影像质量控制》MH/T1004-1996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19294-2003 《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 《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试用稿) 三、提交成果 1、GeoDatabase格式的1:10000地理区划(行政区划)数据。 2、南宁市基础影像图数据库。 3、GeoDatabase格式的全国地理国情监测数据。 4、GeoDatabase格式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5、GeoDatabase格式的基本农田数据库。 6、GeoDatabase格式的耕地分等定级数据库 7、GeoDatabase格式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8、南宁市三维模型数据库 9、GeoDatabase格式的地名地址数据。 10、GeoDatabase格式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 11、GeoDatabase格式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库。 12、GeoDatabase格式的用地蓝线数据库 13、GeoDatabase格式的用地红线数据库 14、GeoDatabase格式的用地批复数据库 15、GeoDatabase格式的选址意见数据库 16、GeoDatabase格式的市政工程数据。 17、GeoDatabase格式的总平数据库 18、GeoDatabase格式的规划要点数据库 19、GeoDatabase格式的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数据库 20、GeoDatabase格式的工程建筑设计条件数据库 21、GeoDatabase格式的施工红线档案数据。 22、GeoDatabase格式的工程规划条件核实数据库 23、GeoDatabase格式的村镇建设管理数据库。 24、GeoDatabase格式的不动产数据库 25、GeoDatabase格式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地籍数据库 26、GeoDatabase格式的社会经济(人口、产业、区域发展评估)数据。 |
14287300.00 |
3 |
国土空间规划指标模型研究和建设 |
1项 |
一、工作内容 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指南(试行)》及《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中针对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要求的指标体系,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指标库并开展相关模型专题研究,构建模型库,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数字化编制、评估及实施管控。 1、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研究和建设 本次项目主要基于国家下发的基本指标及推荐指标,结合南宁市实际,研究适用于南宁市本地的指标体系。 依据《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中针对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南宁市的实际,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指标库,针对指标定义、指标描述信息、指标值、指标体系进行统一管理,以支撑指标结果在应用系统中的可视化表达,满足上报国家、自治区的要求。 设计并建设可配置的指标标准库体,根据单个指标的业务含义设计此指标的维度模型、根据指标的维度创建每个维度的值域字典,将指标的规划值入库并与指标项挂接等,形成标准指标库体。 根据单个指标的计算逻辑,分析其数据来源结构、编写数据预处理算法、编写指标的各历史版本的计算算法,编写指标的空间划分算法,计算指标在空间上单元上的分布并存储,编写指标的预警状态的计算算法等,并设计指标计算中间成果存储方式,最终形成符合南宁市需求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指标库,支撑国土空间评估。 2、国土空间规划模型研究和建设 建设模型库,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数字化编制、评估及实施管控,满足上报国家、自治区的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管控模型 针对南宁市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以及各层面的管控要素、管控重点与管控要求,建立规划实施管控的合规性审查规则类模型; (2)审查模型 针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查,结合规划审查要点,构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审查的规则类模型; (3)预警模型 针对重要控制线和重点区域的监测预警,构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约束性指标突破预警模型,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控、年度计划预警模型,规划目标预警模型; 二、相关要求 ★1、研究和建设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与模型必须符合国家、自治区要求。 ★2、需结合南宁市实际,研究适用于南宁市本地的指标与模型体系。 三、提交成果 1、南宁市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与模型数据库。 2、南宁市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与模型设计文档。 |
5040000.00 |
4 |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
1项 |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按照用户的不同划分需建设内网版、政务版和公众版 ★一、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内网版)建设内容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内网版)主要包括平台门户、服务管理、服务代理、地名地址、应用管理、地图管理(自然资源“一张图”)、运维管理、监控管理、附件管理、统一认证服务和与其他平台对接等功能,平台通过统一门户工作界面为内部用户提供统一入口和工作界面。 1、平台门户 平台门户模块将提供新闻动态、热门数据、最新数据、数据资源、专题应用等内容,便于用户快速了解平台内容。 2、服务管理模块 服务管理模块是整个基础平台的核心功能,包括服务注册、服务调用、密钥管理、服务监控等。 (1)服务注册 支持具有相关权限的用户进行服务的注册。将各自相关的数据和应用提取出来,进行服务的构建,注册标准封装的各类服务,填写相关信息包括服务的名称、内容、功能、调用方法、帮助信息等,方便查询数据资源、服务资源和功能接口资源。 (2)服务调用 支持具有相关权限的用户进行服务的调用。 (3)服务监控 支持对服务调用情况进行监控。 (4)秘钥管理 支持管理员进行秘钥管理。(5)数据服务 1)数据查询服务 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门户向用户呈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资源体系及访问权限。按单一条件或多条件检索等多方式提供对征地、规划、不动产登记、土地和地质调查、地理国情、土地与矿业市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等信息的查询服务。 2)数据浏览服务 支持空间数据、影像数据、文本数据等多类型的数据基本浏览操作,支持多图层、多要素的叠加、动态显示,支持比例尺控制和地图样式的配置,实现对海量空间数据和影像数据的快速无缝浏览。 3)数据共享服务 通过在线、离线的方式,对授权数据集提供以时间、区域、类别为条件的各种形式的数据服务,包括单一要素数据集、复合要素数据集、实体数据集、数据图元、数据对象等服务,以及数据再加工、数据产品制作及其再发布等数据服务 (6)基础服务 1)空间分析服务 针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提供诸如叠加分析、缓冲分析、连通性分析、空间关系分析等基本空间分析服务。 2)统计报表服务 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提取相关指标,按行政区、按年份、按专业及其他具体指标进行数据统计,以列表、饼图、柱图、折线图等图表方式展示,形成分析报告,为用户提供数据统计报表服务。 3)专题图制作服务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充分发挥现有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的作用,开展国土空间布局、用途管制等专题图的制作研究,实现快速制图出图的业务需要,为行政审批、国土空间监测监管提供更好的服务。 (7)应用服务 支持将相关业务系统提供的应用服务,遵循统一接口规范接入到平台中,为各类应用服务提供对外共享的平台支撑,为相关专题应用提供便利,主要包括规划应用服务、审批应用服务、监管应用服务、决策应用服务、公共查询应用服务。 (8)接口服务 用户可以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API、服务接口和二次开发接口进行二次开发,通过API调用、Web Service、服务接口、二次开发等多种技术形式,实现地图浏览、数据查询、信息共享等数据资源服务,规划编制、行政审批、综合监管等专题应用服务以及空间分析、统计报表、产品制作等基础通用服务等。 3、服务代理模块 服务代理模块是服务管理的核心功能,包括基础地图服务聚合、GIS服务转发、GIS服务访问日志收集等。对于访问量高,频繁调用,多服务组合的切片地图服务的调用,可以通过服务聚合提高访问效率。 (1)基础地图服务聚合 提供基础地图服务聚合,通过Arcgis服务集群,访问基础地图数据库。 (2)GIS服务转发 提供GIS服务转发,根据服务调用类型,转发访问相应的数据库。 (3)GIS服务访问日志收集 提供GIS服务访问日志收集,记录GIS服务访问信息,为服务监控提供服务。 4、地名地址模块 地名地址模块为平台提供地名地址服务,包括地理编码服务、逆地理编码服务、地名地址入库、地名地址管理等。 (1)地名抽取 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地名抽取功能,从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地名数据。 (2)地名地址匹配 系统自动把地名地址数据与影像数据、电子地图数据进行匹配。 (3)地名分类编码 地名类别的划分综合采用面分类法和线分类法,在总体上采用面分类法将地名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两类。 (4)地址名称赋值 系统提供为地名地址数据定义时分配相应的存储空间,同时把这个存储空间和数据赋上相应的地址名称。 (5)地址编码 系统通过地址编码功能可把描述文本地址的地理位置信息转换成地理坐标,主要包括地址标准化、地址匹配等。 (6)地址名称模板设置 对地址名称数据模板进行设置,具体内容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属性、数据大小、数据类型等 (7)地名地址导入导出 系统支持地名地址数据的入库、迁移、导出功能,未经过数据质量检查数据不能入库,同时可以通过GIS数据格式导入、Excel导出地名地址数据。 (8)检索浏览 系统提供地名地址数据检索浏览功能,地名地址数据的显示按照国家标准的分类来显示,同时提供地名地址数据查询浏览接口。 5、应用管理模块 应用管理模块包括应用注册登记、删除、获取应用列表,服务分类目录树管理、服务状态统计等功能。 (1)应用注册登记管理 应用在平台上投放使用前应进行注册登记,管理员对已经登记的应用拥有完全管理权限。应用注册登记管理包括应用注册、编辑、删除应用、删除应用中的服务、获取应用列表等操作。 (2)服务目录树管理 服务目录树管理包括目录的获取、添加、编辑、删除、排序等。 (3)服务状态统计 对服务的注册和使用量进行周期性统计,将统计结果存入数据库表,成为图标数据的来源。包含已发布的服务量、已注册登记的应用量、每种应用访问量、每种服务的调用量等统计并进行展示。 6、地图管理模块 通过“一张图”实现自然资源数据专题信息的统一、整合与管理。实现自然资源的数据信息查阅,包括地图展示、三维场景切换、报表统计、数据图层目录树、专题图叠加、专题目录展示、数据检索查询、地图比对等功能模块。 (1)地图展示 实现地图放大、缩小、全幅、收藏、定位、量算、绘制、清除、导出地图、显示当前地图等级和比例尺、显示当前用户水印、历史影像与电子地图切换、当前坐标和地址显示。 (2)专题图层叠加 专题地图按类型分类包含规划专题、审批专题、监管专题、决策专题、公众专题等,按GIS服务分类应该包含WMTS、WMS、MAPSERVER、WFS、GP等服务。梳理现有专题数据,可以按照“部门-专题”组合。对于配图复杂,图层多,要素多的专题图,一般发布WMTS服务即瓦片服务,结合相应数据服务进行查询。对于要素少,单图层应该发布动态服务,如“规划红线”专题,对于需要空间分析的可以考虑发布GP服务。未来考虑与工程建设项目、不动产等平台进行地理信息数据整合,预留接口,数据推送过来能够叠加和查询。 (3)数据检索查询 按单一条件或多条件检索等多方式对征地、规划、不动产登记、土地和地质调查、地理国情、土地与矿产市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等信息进行查询。 (4)三维场景浏览 三维场景包括中心城区200平方公里的精确模型、倾斜摄影模型、地下管线模型、BIM模型、不动产分层分户模型等,二维专题能够在三维场景上叠加,实现二三维数据联动查询功能,数据检索地理信息 能够在三维场景上叠加,点选不动产楼层可以检索楼层信息,显隐楼层模型,楼层模型抽屉效果等。 (5)专题图层展示 实现根据用户权限控制显示专题,并自定义排序专题,实现在地图上叠加专题并显示相应的图例,并实现数据服务图层的展示与操作。 (6)地图比对 通过分屏对比、卷帘效果等方式,实现地图对比功能,提供当前地图页面的矢量、影像对比数据,方便用户更直观的查看比较。 7、运维管理模块 运维管理模块为应用提供云基础设施管理、日志管理、安全审计、权限管理等等功能。 (1)日志管理 记录用户的使用情况和平台的运行情况。支持统计系统整体访问情况信息,包括系统概况与分析、服务概况与分析、用户访问分析、用户行为分析等模块,便于用户直观的查看到系统的运行状况及受访情况。 (2)安全审计 自动收集和分析运行日志和用户日志,便于找出缺陷和安全漏洞。入数据库表,成为图标数据的来源。 (3)权限管理 以用户已有的管理权限对新闻、部门、用户、角色等内容进行调整。包括新闻管理、部门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模块管理、功能审核、服务接口管理等模块。 8、监控管理模块 监控管理功能模块主要为管理员监控系统的服务、硬件资源、用户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在资源不足前及时发现并扩容,主要包括GIS服务监控管理、硬件资源管理、用户监控等三大模块。 (1)监控仪表盘 显示指定一段时间内(如1小时、1天、1个月、2年、自定义时间)的服务调用状态的统计结果,可用环状图和折线图表示:环状图表示调用状态正常和不正常的构成情况;折线图表示响应时间和响应状态。 (2)服务调用日志 显示指定一段时间内(如1小时、1天、1个月、2年、自定义时间)的服务调用消息的监控列表,包括调用时间、调用消息、调用地址、调用状态等描述。 (3)GIS服务监控 GIS服务监控主要监控GIS服务的使用状态,包括服务调用次数、GIS服务范围调用频率、GIS服务申请次数。 (4)硬件资源监控 硬件资源监控主要监控服务器资源、反映资源使用状态、自动报警等。该模块主要通过对接国土资源云平台资源监控信息,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中进行展示和预警。 (5)用户监控 用户监控主要监控用户使用状态,包括记录用户登录次数、在线用户人数、分析用户使用频率。 9、附件管理模块 附件管理主要实现文件附件上传、下载、删除、编辑、查找等功能。 (1)附件上传 提供附件上传功能,支持文件上传、目录上传等方式。 (2)附件下载 提供附件下载功能,实现附件文件下载、批量下载。 (3)附件删除 提供附件删除功能,实现附件文件删除、批量删除。 (4)附件编辑 提供附件编辑功能,支持附件文件名称编辑、附件内容编辑。 (5)附件检索 提供附件查询功能,支持附件文件名称查询、上传时间查询、附件作者查询等方式。 10、统一认证服务 实现平台用户注册、用户管理、角色管理、访问密钥、应用注册、应用管理、资源服务管理、资源服务注册、api AccessKey 访问密钥认证等功能,同时作为平台所有服务的访问网关。 (1)用户注册 提供用户统一注册,注册后的用户可以根据权限使用平台注册的服务。 (2)用户管理 管理统一用户认证平台下的所有用户,包括用户的审核、删除等。为统一用户认证平台下的用户分配注册产品使用权限。 (3)角色管理 根据用户身份类型进行用户角色分类管理,为用户权限配置提供服务。 (4)访问密钥 提供用户访问秘钥管理,实现秘钥新增、删除、修改功能。 (5)应用注册 提供应用注册服务,实现平台发布的各类应用的注册服务。 (6)应用管理 提供应用管理功能,根据平台提供各类应用服务管理功能,包括应用新增、删除、修改、查询等。 (7)资源服务管理 提供资源服务管理功能,包括新增、删除、修改、查询等。 (8)资源服务注册 提供资源服务注册功能,实现资源服务在平台的注册发布。 (9)api AccessKey 访问密钥认证 提供api AccessKey 访问密钥认证服务。 10、与其他平台的衔接 (1)与上级部门对接 南宁市属于国务院审批城市,南宁市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除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对接外,还需与自然资源部进行对接,实现规划成果数据上报。因此需要建设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和自然资源部数据接口,按照数据上报相关标准规范,实现市本级规划成果数据的上报。 (2)与同级其他平台对接 根据南宁局信息化现状和业务管理需求,目前主要涉及数字南宁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与行政审批系统、与不动产登记系统的对接。后续根据县级系统建设模式,再考虑扩展与下级单位平台的对接工作。 ★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政务版)建设内容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面向各政务部门用户的政务版,提供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资源共享、信息查询及分析应用服务,为业务审批、规划审批、工程审批等各行业提供项目合规性审查和其他规划信息服务。 1、平台门户 将地图浏览、共享交换、信息查询、应用开发以及运维管理等各子模块进行集成,为政务部门用户访问平台提供统一的入口。 (1)地图浏览 面向政务部门提供自然资源“一张图”地图浏览服务,提供基本浏览操作和多图层、多要素的叠加、动态显示,支持比例尺控制和地图样式的配置。 (2)共享交换 展示资源目录,提供资源申请、共享交换服务。 (3)信息查询 提供信息查询界面,输入关键字后,即可查询自然资源“一张图”查询结果,同时可查询系统推送的空间分析结果信息。 2、服务检索 通过服务检索模块可以快速查询、预览发布平台的服务,并通过该模块进行服务访问。 3、应用开发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需向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业务系统提供项目合规性审查、相关专项规划核对审查等功能服务并获取相关项目和专项规划信息,支撑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交互和协同。 因此通过应用开发模块以在线的方式提供丰富的服务接口及地图API,满足开发用户使用常用语言构建基于服务的应用系统。服务接口包括安全认证服务、目录服务、“一张图”地图服务、地图缓存服务、查询、统计、分析服务、地址匹配服务等,此外系统支持定制服务,可根据开发者需求进行服务定制。 4、数据采集 系统通过该模块,对接市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和各政务部门,采集相关项目和专项规划信息,为自然资源“一张图”更新提供支撑。 5、数据共享接口 (1)与南宁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对接 按照《南宁市政务数据中心接入接口标准规范》开发建设与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对接的接口,通过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将数据实时共享给其它部门。 (2)预留与其他行业业务系统接口 预留与其他行业业务系统接口,向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业务系统提供项目合规性审查、相关专项规划核对审查等功能服务并获取相关项目和专项规划信息,支撑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交互和协同。 ★三、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公众版)建设 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公开公示、意见征询应用,促进规划公众参与。落实规划宣传规划,通过公众参与解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疑虑、矛盾、问题,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供公开公示、意见征询、公众监督的应用。 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公众版,面向互联网用户提供规划信息查询、规划意见采集、规划数据上报等服务。 1、平台门户 公众版平台门户提供用户注册、地图浏览、公示公开、信息查询、规划数据管理、规划意见征集等功能的集成和统一入口。 2、地图浏览 选择需公开的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范围及图层,实现规划成果的公开。经脱密后,面向公众提供自然资源“一张图”地图浏览服务,提供基础浏览功能。 3、公示公开 支持从系统中提取规划编制信息、方案信息等生成标准格式公示包,数据更新至网站。利用网站建立场景式服务专栏,便于社会公众进行规划信息检索和浏览。 4、信息查询 基于天地图,面对社会需求,抽取、脱密国土空间相关数据,在互联网上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公众提供国土资源各类规划、资源现状、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项目用地、矿权分布等信息查询服务。支持公众对规划成果信息的查询,实现按字段查询、区域查询等。 5、规划数据管理 规划设计单位通过该模块可进行规划成果数据上报。 (1)底图下载 平台提供底图下载功能,为规划设计单位提供作业底图数据。底图格式以shp格式进行下载,数学基准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系统。 (2)成果上传 通过成果上传模块进行规划成果数据上传。成果数据上传模块设置成果数据基础检查功能,包括文件目录规范性、成果文件规范性和成果文件完整性等检查,检查不通过不予上传。 (3)数据质检 基于统一的质检要求及细则,针对规划成果数据,提供成果质量检查工具,编制单位及管理部门可利用该工具从成果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空间拓扑等方面对编制成果进行质量检查,自动生成质检报告,从而规范并提升规划成果质量。 规划数据质检包括对规划成果数据的数据质检、批量质检等内容,主要对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进行检验。 (4)审核结果反馈 质检完成后,质检报告反馈给规划单位,以便规划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完善规划成果数据。 6、规划意见征集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面向公众提供脱密后的规划数据服务,同时提供公众意见征集功能。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众参与互动板块,针对空间规划相关专题设立意见征询功能,可对公众反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辅助规划编制与修改。针对各类调查征集内容,汇总专家、公众不同渠道的反馈意见,并可以补充反馈意见的处理结果。 7、数据接口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公众版)与数字南宁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公众版)对接,为社会公众提供基础空间数据服务和数据支撑。 二、提交成果 1、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软件; 2、系统详细设计文档、测试报告、用户手册。 |
6857900.00 |
*详情请见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