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及技术参数要求
滁州市交巡警支队智能交通系统外场设备运行维护服务
外包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为了保障滁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带电类)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发挥智能交通设备的作用,确保设备完好率,现开始实施2020—2023三年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外包,通过此次招标确定1家具有相应资质和专业实力的维护服务提供商,完成滁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管养的滁州市区及滁州高速各大队辖区的带电类智能交通设备巡检,已过保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保障等工作。
二、维保目标
通过维保服务外包采购,对滁州市未来三年内信号控制系统、非现场执法类系统的外场设备进行系统排查维护保养,对故障点予以修复、必要时更换、升级和改造,保障过保非现场执法类系统外场设备、线路稳定、安全运行,从而保证交管部门业务正常开展,成为构建平安智慧滁州治安防控网络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三、项目建设范围和维保内容
(1)配合采购人开展滁州市直所有带电类智能交通设施的日常运维工作,包括在建设备、在用、过保设备的巡检、基础资料建立、更新及管理流程制定等;涉及滁州市经济开发区和苏滁产业园两个园区的信号控制系统及电子警察系统维修更换、升级改建按照备品备件清单价从两个园区维护费用里支出结算,备品备件费用支出比例不得超过两个园区各自维护费用的50%;
(2)开展所有带电类智能交通设施的应急响应及处置工作,对在建、在保设备提供基础应急响应及处置服务(不提供材料更换、维修、临时供电等);
(3)信号控制系统、非现场执法类设备系统的巡检、已过保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换,无主责任的修复以及涉及到的线路检修施工、供电抢修(属于租赁线路的,负责代表采购人与运营商、供电部门联系)等;
(4)配合采购人对未移交的智能交通设备进行验收和接收等工作,配合采购人对每年需标定的酒精测试仪、雷达测速设备进行检测标定;
(5)对智能交通设备专网进行维护,包括核心网络设备运行监测,前端通信网络线路及通信设备的运行检修、施工及故障处理;
(6)根据行业规范及道路实际需求,完成一批老旧设备的升级改造,并按照采购人的要求进行实施;
(7)配合采购人做好支队各类信息系统维护保障、支队直属各单位科技装备安装、维护等工作;
(8)提供完善的智能交通运维管理信息化服务,包括中标人需提供满足日常管理及运维需要的运维管理平台软件,软件需具备本合同期限内免费二次开发的条件;
(9)中标人在合同签订后30天内,对采购人整体智能交通系统外场设备及网络环境进行一个集中摸排清理,对于中标前已故障、不能正常运行的各类过保设备、无主责任故障设备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维修维护,维护费用在本项目中,不另行计算。
(10)本项目涉及的高速公路智能交通设备、设施维护工作中,中标单位应按照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相关备案审批手续,投标人应充分考量自身办理高速公路维护施工备案审批手续的能力。高速公路维护施工可能产生的施工备案保证金、路产损失赔偿金、高速公路通行费等所涉费用,由中标单位自行承担,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应充分考量。
(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维护:
1、维护范围:
(1)滁州市城区信号控制系统的信号机、信号灯及其通信线路、附属管线、杆件、配电柜的运行巡检、维护保养、设备调试、设备维修以及后台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必要的升级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做好安全措施,并承担所有前端点位因用电、接地、防锈、固牢等产生安全事故引起的一切责任。
(2)中标人在日常管理和巡查中发现未纳入维护路口点位清单的点位、无法找到产权单位的,中标人通报支队项目责任人后进行故障维修,费用不再另增加。
(3)对滁州市区信号控制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拆除或者采购人要求必须拆除的,拆除产生的相关费用包含在本次投标报价中不另计算。经采购人确认后,需拆除但未能及时拆除、拆除时发生安全事故、拆除不彻底造成次生事故等由中标人承担一切责任。
2、日常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
(1)全市所有交通信号控制路口现状调查建档,合同签订后 1 个月完成基本资料摸排,3 个月完成全部资料建档,建档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路口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路口建设年份、信号机品牌型号、GPS 坐标、路口运行模式、联网情况、路口交通渠化、地下管网图等信息。
每个点位在GIS地图上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标注,通过运维平台、APP或类似手机地图软件显示,并可进行分类搜索、展示;
(2)中标方设立7×24小时服务专用电话,接受采购人的维护、维修指令,确保信号控制系统7×24小时正常运行。维保指令派遣时间以采购人指定的通讯方式下达的指令时间为准。
(3)中标人接维保指令后,主城区30分钟内到达现场。临时信号灯和发电机等应急设备应随维护人员同时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应及时上传现场照片视为到达。到达现场后10分钟内恢复信号控制。如遇大面积、长时间停电,采购人认为非常急迫、必须恢复信号控制的路口,中标人应按照招标要求使用临时信号灯或发电设备恢复系统运行(不限于维保清单路口),相关费用不另计算。
(4)设备维修、巡检时,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工作证、反光背心、防护服,并做好反光锥等安全措施,保证施工现场人员安全。
(5)强化信号控制系统巡检,建立巡检台帐,做好基础资料编辑修改工作,编写基础资料电子资料库与采购人共享。每天8点半之前上报前一个工作日巡检内容的电子档,确保全市信号控制系统时刻运行正常。巡检内容为:
*设备清洁,保证外场设备安全、整洁(清除小广告、污迹等)、干净,清除遮挡物,如树枝等遮挡设备的情况。
*信号灯亮度,缺色,倒计时工作状态,人行横道灯工作状态,杆件及信号灯机箱是否损坏等,系统时钟准确,定期校时。
*安全检查,信号灯输出线路情况全面检查,保证外场设备用电、防雷、防锈、防水等设施安全。
*检查外场设备的完整性和牢固性,消除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安全和功能使用的隐患。
(6)遇灾害天气,应提前检查加固外场设备,确保外场设备的安全,因检查、加固疏忽造成的损失以及后果,由中标人承担;因台风、洪水、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后果,由采购人承担。
(7)法定重要节假日(“五一”、“十一”等)、大型活动、专项工作期间,需进行特定巡检、维修、维护、清洁、保养。
(8)外场设施遇偷盗、交通事故、人为破坏等外力因素,造成设备丢失、损坏或无法继续使用,应及时报警并及时向采购人备案,中标人按照本条第(2)要求先行恢复。
(9)日常巡检在建、在保项目进行基础应急响应(网络、电力跳闸故障等)及处置工作,中标人按照本条第(2)要求先行恢复,同时立即通知承建单位,并保留通知记录报采购人备案。
(10)中标人须根据采购人工作需要,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改进和调整,包括系统的功能调整和外场设备的位置调整等。
(11)中标人做好采购人指派的针对本系统的其它工作,包括基础排查、情况调查、紧急任务及特勤保障信号控制等。
(二)非现场执法类系统运行维护
1、系统前端设备运行维护
(1)基础资料建立和更新,包括:可对非现场执法类系统进行排查,对非现场执法系统涉及的硬件设备建档与管理(含建设单位、建设年限、设备点位、数量、型号、ip地址、设备编号、GPS经纬度、运营商、存储时间、变更情况等);需建立起完整准确的系统各必要部分的前端管线图、网络分布结构拓扑图等。
(2)每个点位在GIS地图上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标注,在运维平台、APP或类似手机地图软件显示,并可进行分类搜索、展示;
(3)每日开展巡视工作,包括:各非现场执法类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设备回联情况检查,每周提交巡查报告;
(4)外场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包括摄像机、镜头、控制主机机箱、设备杆件等设备的清洁、检修、调试、维护等内容,每周提交设备维护与保养报告;
(5)负责对外场设备故障的分析处理,并及时解决故障;
(6)负责故障设备的检修,对于需更换部件的,负责设备诊断、维修更换和安装调试;采购人认为前端设备破损、老旧、生锈影响功能使用及市容面貌,中标人必须予以及时更换。维保范围内的设备需要更换部件的,采购人确认后并提供部件,中标人负责检修更换。
(7)配合采购人完成特定要求的设备检查和标定工作;
2、系统工作要求
(1)成立前端设备维护小组,有专门的硬件工程师等人员承担外场维护工作,提供现场服务和7×24小时响应服务。
(2)接头松动、设备断电等一般性故障必须12小时内解决并反馈,光缆熔纤等3日内解决,对于需进行主要设备变更的应明确设备到货及更换维护期限。
(3)对于故障信息必须在12小时内反馈处理结果及意见,并填写故障申报表及维护表。
3、高速外场设备维护
3.1高速前端设备运行维护
(1)基础资料建立和更新,包括:可对非现场执法类系统进行排查,对非现场执法系统涉及的硬件设备建档与管理(含建设单位、建设年限、设备点位、数量、型号、ip地址、设备编号、GPS经纬度、运营商、存储时间、变更情况等);需建立起完整准确的系统各必要部分的前端管线图、网络分布结构拓扑图等。
(2)每个点位在GIS地图上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标注,在运维平台、APP或类似手机地图软件显示,并可进行分类搜索、展示;
(3)每日开展巡视工作,包括:高速维护范围内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设备回联情况检查,每周提交巡查报告;定期(每季度)开展一次外场全设备巡检工作,并且负责保洁、清理摄像机等工作;
(4)负责对外场设备故障的分析处理,并及时解决故障;
(5)负责故障设备的检修,对于需更换部件的,负责设备诊断、维修更换和安装调试;采购人认为前端设备破损、老旧、生锈影响功能使用,中标人必须予以及时更换。维保范围内的设备需要更换部件的,采购人确认后并提供部件,中标人负责检修更换。
3.2系统工作要求
(1)成立前端设备维护小组,有专门的硬件工程师等人员承担外场维护工作,提供现场服务和7×24小时响应服务。
(2)通过巡视人员发现,各高速大队反馈的高速维修、维护需求,采购方派单给中标人。采购方协助中标人办理好相关高速施工手续后,中标人携带相关维修部件到达现场,确认维护内容后,第一时间向采购人反馈现场实际情况,采购人确认后,在做好安全措施后展开检修更换等维护工作。
(3)对于故障信息必须在相关上路手续完成后24小时内反馈处理结果及意见,并填写故障申报表及维护表。
(三)路口电子警察升级改建(涉及滁州市经济开发区和苏滁产业园两个园区的信号控制系统及电子警察系统维修更换、升级改建按照备品备件清单价从两个园区维护费用里支出结算)
升级改造路口电警(含反向卡口)设备,采用900W电警和生态环保卡口设备,包含相应附属建设:补光灯、线缆、机柜(交换机、主机等)等设备,另部分人行道较宽路口L杆改T型杆。
电子警察系统由高清全景摄像机、控制主机、辅助照明以及各类机箱辅材组成。本次升级改建电警要求5年免费质保运维。系统要求如下:
1、系统概述
高清电子警察系统由前端设备、网络传输设备以及后端管理设备三大部分组成,实现对路口机动车闯红灯、压线、不按导向车道、不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自动抓拍、记录、传输和处理。卡口型电子警察系统在前端配备卡口相机,兼具卡口功能,能够实时记录通行车辆信息、套牌车辆分析等功能。电子警察采集的视频、过车图片要与交警支队现有平台无缝对接,方便视频及抓拍数据的集中管控和分析应用,且支持断点续传。
2、系统设计
主要采用900万像素高清生态环保一体化摄像机作为高清视频抓拍(电子警察)的抓拍设备,900万像素摄像机覆盖2-3条标准车道,标准车道3.75米。除了抓拍车辆尾部的电子警察外,还需要部署可看清驾驶员面部特征的正向卡口,通过车牌号码将车辆违法图片和车辆正向人脸图片关联匹配,能够实现违法取证到人。为了全面掌控整个路口情况,本次改造每个路口建设2套高清网络球形摄像机。
电子警察能在各种环境及照度条件下及时、准确、清晰地捕获闯红灯车辆,能清晰辨识车辆特征、闯红灯行为、记录车辆违法信息(三张违法照片)。高清抓拍摄像机同时应兼具卡口功能,对正常通行车辆应拍摄一张尾部照片,作为高清视频卡口系统的一种有力补充。
正向卡口系统能对所有经过车辆进行捕获,除了能够捕获在车道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外,还具备捕获越线行驶及逆向行驶车辆的功能。
电子警察补光系统要求采用LED频闪灯进行抓拍照片补光,为有效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并保证良好的补光效果,需每个车道配置一台环境补光灯。
反向卡口补光系统应具有自动逆光补偿和强光抑制功能。要求补光效果能达到看清车牌号码、驾驶员面部特征的要求。根据生态环保卡口相机车道配置要求配置闪光灯和环境补光灯。
要求每个路口配置电警前端控制主机,集视频管理、交通数据管理、视音频解码、图片处理、网络交换等功能于一体,具备前端数据、照片、视频的缓存功能,并完成违法证据的合成处理。录像采用H.264、MPEG4或MJPEG编码标准,视频质量不低于1080P及25fps,并能确保前端存储连续录像时间不小于7日。
3、功能设计
闯红灯行为捕获功能
系统应对闯红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且能符合《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6-2014)》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14)》的相关技术要求。确保违法特征要素齐全,执法证据可信、有效。
系统应采用多相位红灯信号接口,可根据不同车道设置红灯信号和组合红灯信号。高清抓拍摄像机应有红灯电源同步控制功能,保证闯红灯状态下车道对应红灯相位与摄像机拍摄保持同步。红绿灯信号线要单独接出,不得多方向并线,以适应信号灯配时方案的调整。
车辆捕获功能
系统能捕获以任意驾车方式穿过路口各方向的车辆,包括正常行驶、压线行驶、逆行、超速行驶等。
其它交通违法行为捕获功能
除对闯红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以外,电子警察系统还能捕获以下类型的交通违法行为:
不按导向车道行驶
捕获率≥90%,捕获有效率≥90%。
路口逆行、压线
捕获率≥90%,捕获有效率≥90%。
不系安全带检测
捕获率≥90%,捕获有效率≥90%。
高清照片抓拍功能
高清抓拍摄像机具有成像反馈控制技术,确保在强顺光、强逆光等光照条件下依然能清晰成像。
考虑到高清视频电子警察系统的实际效果与现场环境密切相关,系统上线后能针对道路实际环境进行调整、底层参数修改等。
高清照片防篡改功能
抓拍的高清照片应叠加不可见水印的方式实现图片防篡改功能。利用水印验证工具能验证高清照片是否被篡改。
违法图片合成及驾驶室人脸取证功能
系统的终端服务器接收来自卡口抓拍单元和电警抓拍单元的图片数据,对相同方向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匹配对比,将违法车辆正向图片、背向图片进行关联、合成。
反向卡口捕获驾驶室内人脸像素点不低于60*60。
其他违法行为人脸取证功能
系统在支持闯红灯驾驶人人脸取证功能的同时,也针对其他违法行为扩展了这一功能。用户可在配置界面中灵活的选择是否启用闯红灯、压线、不按导向行驶对应的驾驶人人脸取证功能。
号牌自动识别功能
系统可自动对车辆牌照进行识别,包括车牌号码、车牌颜色的识别。
车牌号码自动识别
在实时记录通行车辆图像的同时,还具备对符合“GA36-92”(92式牌照)、“GA36-2007”(新号牌标准)、“GA36.1-2001”(02式新牌照)标准的民用车牌、警用车牌、军用车牌、武警车牌的车牌自动识别能力,包括2002式号牌,同时可对新能源号牌进行自动识别。
车牌颜色自动识别
系统能识别黑、白、蓝、黄、绿、黄绿车牌颜色。
车身颜色识别功能(正向卡口)
高清抓拍摄像机具备车身颜色识别功能,包括区分车身颜色深浅、十种常见车身颜色识别(白、灰(银)、黄、粉、红、绿、蓝、棕、紫、黑)。
正向违法压线、变道抓拍功能(正向卡口)
系统利用正向的卡口抓拍单元可扩大路口的违法检测范围,对进入路口的违法压线、变道车辆进行检测抓拍。
交通参数采集功能
系统支持统计交通流参数,包括流量、车速等;交通数据统计周期可按需求进行设置和输出,并支持丰富的图形报表及数据导出。
前端数据缓存功能
每个路口的控制主机能保存高清视频、高清照片、过车信息,主机硬盘容量不少于12TB。
为确保系统稳定以及数据安全,控制主机采用嵌入式结构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不得使用工控机或服务器方式。控制主机应同时具备高清视频录像功能及录像管理功能,能采用磁盘预分配技术以防止产生磁盘碎片导致磁盘运行效率、稳定性下降。同时,电警前端控制主机具备数据分类管理功能,可为图片及视频独立分配存储空间。
控制主机具有以下缓存机制:电警控制主机与中心系统的通信链路工作正常时,记录信息应经电警控制主机上传交警支队专网在用平台;当通信链路发生故障时,记录信息缓存在电警控制主机硬盘内,当通信链路恢复正常后,缓存在硬盘的记录信息应自动补录到交警支队专网在用平台。
前端控制主机应用功能
具备网络摄像机接入能力,能对模拟视频进行编码压缩,采用H.264压缩算法。
提供数据本地下载功能,可在本地拷贝/备份数据。
用户可远程登录到电警前端控制主机,但能通过用户名和密码验证,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具备图像防篡改功能,抓拍的图片被篡改后,可通过客户端软件给出报警提示。
具备监控录像功能,支持包括定时录像、移动侦测录像、报警录像等多种录像模式,并能实现本地回放。
能对车辆违法全过程进行片段录像,并能实现违法片段录像回放。
交通数据及图片自动上传时支持向中心程序传输信息,同时能具备断网恢复后的断点续传功能。
能采集车流量、平均车速等交通参数。
具有多口交换机的功能,支持实时显示接入的摄像机的工作状态、主机内部温度、工作时间等信息。
视频监测及录像功能
高清摄像机在进行图像采集、抓拍的同时还能够提供1路高清视频流,在不影响识别的前提下,对道路通行状况进行实时视频监测和录像,输出的高清视频可保存在控制主机内。录像回放的视频分辨率(帧率)最高支持900万(25fps)。
数据自动上传及补录功能
系统具有数据自动上传及补录功能,智能分析单元支持内置硬盘,并采用自动循环覆盖的数据存储机制,当存储达到最大存储容量时,自动进行循环覆盖。当前端监测点至后端中心管理平台之间的专线网络故障导致数据传输中断后,系统将继续在存储介质中临时存储数据,并在网络恢复后自动断点续传回后端管理平台。
校时功能
高清抓拍摄像机和控制主机支持NTP校时功能。24小时内计时误差不超过1秒,能与支队指挥中心中心时间服务器进行时间自动同步,同步周期在1小时至24小时区间范围可调,同时支持手动强制时间同步。
网管功能
支持Web方式远程访问进行维护,具有心跳保活、故障诊断和故障、来电自动恢复能力。
*详情请见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