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概况
(1)本章内容是根据采购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的。
(2)本项目共分为 1 个包进行招标。投标人所报价格应为含税全包价,包含提供相关服务的所有费用,合同存续期间采购人不额外支付任何费用。
(3)属于信息网络开发服务的,投标人中标后应向采购人提供源代码以及文档等技术资料。
二、服务内容
(一)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设施体系
“十四五”期,按照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要求,加强潍坊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是依托半岛五市一体化、胶东“一小时经济圈”发展,畅通瓶颈路段,完善设施布局,优化网络结构,加强各方式街接和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充分发挥各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
二是围绕海洋强市建设内容,抓好提升港口能力、优化网络布局,关注京沪第二通道、沿海通道等综合交通大通道,加强各方式资源的综合统筹、优化配置、协调衔接, 提高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整体效率。
三是围绕枢纽城市建设内容,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港口、航空、信息通道等建设, 加快形成米字型路网格局,加密区域公路通道,内畅外联的城际快速化、通勤化、公交化交通路网完善配套。扩展对外航线网络,区域航空枢纽、临空临港经济联动发展。顺应 5G 发展趋势,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区域网络枢纽效能明显增强,建成与一体化发展相匹配的互联互通、立体多元、信息智能综合性枢纽中心城市。
(二)综合客运服务品质提升
“十四五”时期,要按照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要求,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是根据潍坊市“南控、北展、东扩、西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建成集高速铁路、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提升长途客运及城市轨道交通一体衔接功能,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发展。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港口、机场、铁路站、长途客运站等客运枢纽交通组织能力。加强客运枢纽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以轨道交通建设为突破口,推动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营管理。
二是发展多层次城市客运服务。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建立相对完善的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 500 米全覆盖,完善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快线-干线-支线”三层次公交网络。
三是拓展运输服务功能,促进交通运输与信息、旅游、贸易、物流、邮政快递等产业融合,研究交通线路、站场与周边土地、景区景点等综合开发。
四是提高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精细化程度,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协作、竞合融合,着力优化服务、畅通运输组织链条、提升重点领域服务能力,加快构建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智慧、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综合运输服务系统。
(三)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发展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是加强通道运输组织优化,积极发展集约化物流服务。提高国际班列运行频次和质量,贯通面向“一带一路”的物流运输大动脉。
二是加快发展多式联运,特别是以海铁联运为抓手,推进各方式设施设备的标准化与协同应用,促进各种方式间运输企业信息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
三是完善物流集疏运体系,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增强运输经济性,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四是加快形成潍坊北站高铁物流基地、滨海临港物流基地、鲁东物流中心、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空港物流基地和中国食品谷、坊子物流基地、潍坊综合保税区以及公路港、多式联运集装箱箱、昌潍零担等物流园区,进一步凸显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推动物流体系创新发展,推进港口、铁路的联运信息数据交换共享,提升多式联运衔接效率,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物流等物流新业态。
五是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以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为核心,将更多公路货运尤其是中长距离公路货运转向铁路运输。实现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鼓励货运行业模式创新,发展无车承运、城市绿色配送等新业态,推进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逐步改善货物运输无效环节多、运输周期长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货运无缝化、一体化衔接。
(四)加强科技创新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是加强对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的技术前沿研发。
二是以《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 年)》为指导,推进数字化交通体系建设。实现对数字化行政记录分析、审核、处理和部门间数据信息库平台的对接,实现行业调查与企业生产经营和会计制度的有效衔接,提升直接搜集或通过第三方获取大数据的能力。
三是推进综合交通信息一体联动,提升交通运输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能力,全面构建起“新一代海陆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智慧运行与服务体系”。建设公交行业监管平台,整合线路和站点数据为市民提供准确的出行服务提供最准确的基础信息。推广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市区出租车辆车载设备的全面覆盖和营运数据的采集。
四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完善标准体系。
(五)持续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提高城市绿色出行比例。
二是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应用,开展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监管。
三是大力推进交通通道资源,路面材料、建筑材料、快递包装等节约集约利用。四是全面推行绿色公路建设,加快实施一批绿色枢纽等试点示范工程。
五是持续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修复,系统梳理并解决因理念落后造成的早期工程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
(六)提高安全发展水平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是完善依法治理体系,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治理格局。全行业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 100%,安全隐患整改率 100%。全市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公路运营、港口营运、交通工程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降低,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有效防止一般事故。
二是把安全发展理念贯彻于各种运输方式建设、养护、运营、管理全过程,提高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健全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完善预防控制体系,强化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七)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是要加快建立完善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协作的现代交通运输治理体系,深化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协调机制。
二是持续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
三是创新对新业态的治理模式和手段,探索包容性监管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交通运输生产力。
三、研究要求
(1)与上位规划相协调。
(2)注重一体化规划,强化综合交通规划各层次的衔接与协调。
(3)重视综合交通规划的主动引导作用。
(4)倡导以人为本,注重绿色出行。
(5)加强综合管理规划,注重落实和实施。
四、研究成果及形式
《潍坊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总报告及相关图集(纸质报告、电子版矢量图)。
完成后的服务成果,如果证实有缺陷,包括潜在的缺陷或者不符合要求等,中标人应立即免费采取补救措施,保证达到合同规定的服务要求。如果中标人在收到通知后五天内未能采取补救措施,采购人可自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但风险和费用由中标人承担,采购人同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索赔的权利。
五、服务期限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前完成规划评审,根据研究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自合同签订时间~2021 年 4 月 30 日) 完成规划初稿。
(2)第二阶段(2021 年 5 月 1 日~2021 年 5 月 31 日) 完成中期成果。
(3)第三阶段(2021 年 6 月 1 日~2021 年 6 月 30 日) 完成规划评审。
六、质量标准
达到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验收合格标准,国家主管部门或者行业标准对项目本身有更高要求的,从其规定。
七、其它说明
(1)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采购项目的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的(公路发展研究不得分包,违反此项规定的,投标无效),应当在投标文件中载明分包承担主体且经采购人同意,分包承担主体应当具备相应资质条件且不得再次分包。
(2)中标人应严格执行数据保密的相关规定,非经采购人书面同意,不得将因参加本次采购项目和完成项目工作任务而获取的以任何纸质或电子文档等方式体现的信息、资料或向任何第三人披露、泄露、提供第三人使用。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数据应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避免有意和无意造成国家秘密泄露给任何不应该获得的人或组织,因此违犯国家法律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次采购的所有成果及其知识产权归采购人所有。
(4)本项目解释权归采购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