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及服务要求
一、项目概况
1建设背景
目前各地基本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垃圾分类管理体系。目前,信息化技术与城市管理行业应用融合度越来越深,垃圾分类管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 IoT、人工智能、AI 视觉应用等新技术赋能,对居民行为与各类型垃圾流向、垃圾分类各环节数据进行分析、跟踪以及处理,实现分类完成指标智能化分析,构建参与主体“互联”、设施设备“物联”、分类工作“数字治理”的智能管理模式,加强部门协同、各级联动、全程规划、政策保障, 为实现“两网融合”、精准提升分类质量、提高公众服务满意度、提升精细化城市治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2建设目标
市级垃圾分类智慧监管系统解决方案以省级分类要求为导向、抓取分类数据为核心、科学考核体系为抓手、提升公众服务水平为关键、数据共享互通为支撑、精准化提升分类质量为主要目的,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GPS、移动应用、数据对接等技术,采集区、街道与企业单位宣传数据、居民源头投放数据、分类收集数据、运输数据、处置数据、考核数据、共管单位监管数据等,最终建成市级垃圾分类监管体系,建立市、区、街统一的分类信息管理标准,建成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垃圾分类监管理平台,实现分类精细化、长效化的管理目标。
3应用系统建设要求
3.1基础数据管理系统
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汇总垃圾分类公众基本信息,完善分类垃圾投收运处基础设施、设备等物资台账的数字化统一归口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技术,对相关业务环卫设施信息进行地图管理和统计分析,梳理作业车辆与人员台账,便于管理部门综合把控和调配垃圾分类作业的各类资源。
3.1.1分类主体基础信息管理
分类主题基础信息包括垃圾分类小区、分类居民、分类单位等不同类型的垃圾分类作业主体的基础信息的归档和展示。
3.1.1.1分类小区信息
分类小区基本信息管理将分类小区的基本信息分类录入系统。
3.1.1.2分类户信息
分类户基本信息管理是以户为管理单元。
3.1.1.3分类居民信息
分类居民基本信息管理是将小区居民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和汇总分析。
3.1.1.4机关单位信息
将机关单位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信息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
3.1.1.5运营单位信息
对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物业单位或者第三方运营单位基本信息进行管理
3.1.1.6分类作业人员信息
包含小区管理员、督导员、志愿者等垃圾分类人员的基础信息。
3.1.1.7收运资源管理
收运资源是生活垃圾处置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资源,此处包含对收运车辆及配套收运人员的监管。
3.1.2设施设备基础信息管理
设施设备基础信息实现对宣传设施、投放设施、收运设施和处置设施的综合管理,实现对街道垃圾分类设施资源部署进度、目标完成情况综合把控。
3.1.2.1宣传设施设备
小区宣传设施及街道自有宣传设施,统一归口相关的基础信息。
3.1.2.2投放设施设备
通过对投放设施设备进行台账管理,形成基本信息的统一投放设施数据库。
3.1.2.3收运设施设备
对收运设施设备的基础信息进行管理。
3.1.2.4处置设施设备
对处置设施设备的基础信息进行管理,建立街道处置终端基础信息台账。
3.1.3餐厨垃圾基础信息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系统针对垃圾桶、驾驶员、收运车辆、餐饮企业等基本信息进行汇总统计, 实现信息“台账式”管理,具有实时更新等特点。
3.1.3.1产生单位管理
餐饮企业数据管理系统复用产生单位信息管理模块,运用数据库技术在基础数据中心进行集中显示,方便管理人员在统一模块查看基础信息。
3.1.3.2收运单位管理
收运单位管理模块实现收运单位市场化运营的规范化管理,防止不法企业进入市场,导致地沟油产业链的形成;实现与产生单位、收运车辆数据库的联动管理。
3.1.3.3收运车辆管理
车辆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收运车辆的基本信息管理,将不同收运单位所有的餐厨车辆统一管理,并统一发放身份识别卡,便于终端处置厂的计量管理。
3.1.3.4驾驶员管理
运用数据库技术,实现餐厨垃圾收运人员基础信息管理,将车辆与驾驶员进行绑定,车辆监管和调度时,可以及时联系到相关负责人。
3.1.3.5处置单位管理
处置单位管理系统实现处置单位基本信息管理,便于后期餐厨处置场处置量、服务区域、终端数量等变化的管理,具有管理方便、台账清晰等特点。
3.1.3.6专用桶管理
收集容器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实现餐饮企业专用桶与餐饮企业的绑定,实现多对一的管理。
3.1.3.7配件损坏管理
配件损坏管理实现系统智能化统计“问题”设备,并形成有效的历史日志,同时帮助后台人员进行设备的远程智能检测和及时修复。
3.1.4资源配备情况与目标对比分析
资源配备情况分析旨在实现对小区/单位垃圾分类作业人员、设施设备配备情况的监管, 设置资源配置标准与要求,包括数量要求、时间要求等。
3.1.5日常维护数据管理
日常设备维护管理旨在对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使用状态、收集状态、物资更新数据,接入或者新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设施设备现场监管。
3.1.5.1日常状态管理
设施设备的使用状态监测旨在实现对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整洁、完好状态进行统计。
3.1.5.2物资更新管理
物资更新管理主要包括投放点垃圾袋投入、保洁工具等,实现对物资收集、更新地点、更新对象、更新物品和更新数量等信息的统计,形成物资收集、更新记录,做好对各类分类物资的接收、发放、统计工作。
3.1.5.3视频联动
利用已有的视频监控和在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位安装的监控,实现对生活垃圾投放点的远程监管,查看是否有乱投现象或者是恶意破坏行为,支持投放视频实时查看、历史回看。
3.2环卫机械化作业车辆监督考核系统
3.2.1机械保洁看板
建立机械保洁作业综合看板,多维度展示车辆作业情况,对机械作业数据进行深层次提炼和分析。
3.2.2与智慧环卫系统对接
与城管局现有智慧环卫系统对接,获取机械化作业基础数据信息,并对以上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展示。
3.3环卫人员监管考核系统
3.3.1人员作业看板
建立人员作业综合看板,整体展示人员作业情况,对人工扫保作业数据进行深层次提炼和分析。
3.3.2与智慧环卫系统对接
与城管局现有智慧环卫系统对接,获取人员作业基础数据信息,并对以上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展示。
3.4宣传宣教管理系统
3.4.1垃圾分类宣教计划
垃圾分类宣教计划是垃圾分类宣教活动有序、高效开展的前提。垃圾分类宣教计划模块主要提供:区级宣教活动计划和街道、服务公司的宣传计划上报两大功能,合理安排区级宣教工作,并及时获知各个宣传单位的宣传工作计划。
3.4.2垃圾分类宣教活动过程监管
宣教活动负责人对垃圾分类宣教活动的执行过程进行记录,系统自动将分类宣教的过程上传到平台,实现宣教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宣教活动类型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宣教、入户宣教、垃圾分类培训、实践活动管理。
3.4.2.1主题活动宣教记录
宣传活动记录包含小区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培训活动和各类大中小型宣传活动的活动记录的汇总。
3.4.2.2入户宣教记录
入户宣教主要由:分类运营单位、宣教服务单位或区域网格员/督导员执行,在入户宣教的同时需要进行过程记录。
3.4.2.3培训记录
垃圾分类培训主要包括市、区级管理部门开展的专业培训和街道开展的普及性培训,在完成培训的同时需要对培训相关内容进行记录。
3.4.2.4实践活动管理
实践活动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活动报名情况统计;二、活动记录。
3.4.3垃圾分类宣教活动考核
垃圾分类宣教考核主要针对街道和宣教服务企业,考核形式主要为在线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宣教活动计划完成情况、宣教活动质量评价。
3.4.3.1宣教计划完成情况报表
宣教计划完成情况报表是对宣教活动开展量的考核。
3.4.3.2宣教活动质量评价
宣教活动质量评价是对宣教活动执行过程的质量考核。
3.4.3.3宣教抽检
抽检管理旨在对入户宣传的数据进行抽检,通过二次复核的方式进一步规范宣传人员作业效果,避免入户宣传人员走过场、虚假填报信息等违规情况。
3.4.4宣传物料管理
宣传材料及物资管理针对垃圾分类宣传过程中的各类物资台账的清算。
3.5分类投放管理系统
3.5.1撤桶并点记录
实现已经开始推行撤桶并点的分类主体信息,街道采集或者社区上报撤桶并点后投放点的设置情况,用以评判投放点推进程度和智能化程度。
3.5.2设施状态数据
实现智能化分类设备、物联感知设备在线状态监管,同步管理智能设备业务感知数据。
3.5.3源头称重管理
实现传统投放点称重改造,安装地埋式地磅,进行源头垃圾产生量计量管理,计量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以投放点位管理单元,单桶称重,选择垃圾类型,系统形成汇总数据。
3.5.4视频监管
投放点关键点位安装摄像头,实现现场定时开关投放点情况、现场投放情况、现场整洁程度等进行远程监管。
3.5.5投放 AI 应用
投放环节 AI 应用包括两部分,一是人脸识别,通过视频设备知晓投放居民身份,二是识别投放行为,判断居民是否正确投放垃圾、是否定时定点投放、是否投进垃圾桶内。
3.5.6现场环境监管
在投放点安装智能设备实现臭气和噪音的监测。
3.5.6.1臭气监测
在投放点安装臭气监测设备,实现现场环境气味的监管,设置阈值,出现超标时系统进行告警。
3.5.6.2噪音监管
监测投放点现场噪声值,设置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分贝阈值,超标进行告警。
3.5.7督导员定位管理
督导员配置定位设备实时定位或者智能手机进行打卡管理,采集人员在岗数据,是否按照工作要求进行上岗管理。
3.5.8日常工作记录
工作记录包括日常维护数据与居民投放抽检数据上报。
3.5.8.1设施设备维护数据
督导员运用小程序或者 APP 实现日常现场工作进行汇报。
3.5.8.2居民投放数据评价
督导员现场抽检居民投放结果,识别居民积分卡或者二维码信息,评价结果包括居民投放质量,包括居民信息、垃圾类型、分类质量、分类图片。
3.6收运过程管理系统
收运过程管理监管垃圾收集是否及时、现场收集效果、运输过程是否出现异常、转运效率是否高效等,实现收集、运输环节精细化监管,杜绝收集不及时、运输时造成滴漏、转运效率低导致公众投诉、车辆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3.6.1收运任务管理
根据不同垃圾类型制定不同垃圾收集任务,收集任务来源包括自定义设置、现场收集活动、预约上门收集等。收集任务信息包括收集点名称、收集点时间要求、垃圾类型、收集频次要求、收集车辆车牌号。
3.6.2收运状态管理
收运规则与分类运输监管模块穿透,对各类型收运垃圾车辆定位管理,系统结合车辆在小区逗留时间和载重数据更新情况,判断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已收、未收集的状态,并智能判断能准时完成的车辆数据,对预估可能不能及时完成收运任务的车辆进行告警。
3.6.3收运视频监管
在车辆上安装车载摄像头实现运输过程可视化监管,查看是否出现滴漏。支持实时查看、历史回看。
3.6.4收运计量管理
实现生活垃圾收运量的动态称重,系统对实时上传数据形成称重记录,支持对称重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可输出图形、报表等不同形式、不同维度的分析数据,便于考核不同垃圾产生量及变化趋势。
3.6.5混收混运监管
通过智能识别垃圾桶颜色研判收运车辆收集的垃圾类型。出现收运车辆与垃圾类型不匹配时,系统进行记录异常行为, APP 端进行提醒,及时纠正。
3.6.6转运计量管理
垃圾转运量是中转站的吞吐能力的重要标准,建立车辆准入、准出数据库和计量数据管理系统。辅助管理人员对中转站运行状态和中转力量进行预判。
3.6.7转运视频管理
对中转站出入口、压缩间、暂存点等关键点位进行在线视频监控。
3.7分类末端监管系统
实现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可回收站点等处置终端计量监管、视频监管和设备运行监管,用于判断处理能力负荷情况和末端环境影响。
3.7.1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实现各类型处置末端的垃圾量数据,包括车牌号、毛重、皮重、称重时间等, 支持实时查看、历史查询。
3.7.2视频监管
实现处置末端关键点位视频远程监管,包括进出口、卸料间、操作间等。
3.7.3运行工况管理
实现处置末端环境指标监管、噪声监管、温度监管、设备工况监管、环保数据监管等。
3.8分类积分管理系统
积分管理系统实现辖区分类积分的统一管理,建立分类积分台账、分类积分变化数据, 并建立积分换算机制,实现横向积分对比分析,管理配套商城服务,辅助居民积分兑换使用管理。
3.8.1积分台账信息
建立统一积分台账,居民通过准确分类、资源回收、参与活动等方式获取积分,系统记录居民的新增、减少。
3.8.2积分变化分析
对用户积分数据的来源、流向等变动情况建立偏好分析模型,对公众参与度不高的分类活动结合积分消费偏好改变推进策略,致力于打造一个民众喜闻乐见的垃圾分类活动。
3.8.3积分换算管理
建立积分换算体系,实现商品对应积分、连锁商店统一积分、跨街积分换算等,实现积分统一。
3.8.4商城服务管理
建立线上商城和线下商超管理系统,保障公众积分流动循环,提升居民分类积极性。
3.8.4.1在线商城管理系统
在线商城管理系统实现商家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售后管理、活动管理等。
3.8.4.2线下商城管理系统
实现居民在商户内的兑换记录管理,其中包括了商户名称、商户编号、收银台编号、居民、花费零钱与积分以及订单时间。
3.9分类考核管理系统
分类考核管理实现市级对分类单位、街道、区级的考核管理建立辖区运营单位综合评价功能,对运营单位的分类工作综合分析,辅助实现区级市场运营的准入准出。
3.9.1分类质量考核管理系统
分类质量考核是在网格管理的基础上,对分类小区/单位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现场稽查考核管理、分类问题整改管理和分类小区/单位综合评价管理。致力于建设一个注重长效、量化、
公平公正的垃圾分类考核管理系统,推动垃圾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加强对运营单位的监管, 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3.9.1.1考核标准管理
根据不同的考核对象(单位、街道小区、区)将垃圾分类具体考核项目、类型、细则进行电子化录入到系统,建立分类考核标准库。
3.9.1.2任务清单管理
智能抽样管理根据抽查要求,随机抽取考核对象,并根据考核任务数量、考核覆盖率、不可重复性等条件进行约束,保障抽样结果的公平公正与全面覆盖。
3.9.1.3考核小程序
考核小程序主要使用对象为街道垃圾分类考核人员实现考核任务查收、现场考核取证、考核打卡等。
3.9.1.4考核工单管理
对考核工单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对上传考核记录详情查看,并支持多维度的筛选统计。
3.9.1.5问题整改小程序
问题整改小程序主要用户为机关单位负责人、街道负责人,用于整改任务查询与反馈。
3.9.1.6问题整改管理
管理人员审核通过考核记录,将需要整改的问题生成整改工单,理人员也可以同步查看整改反馈记录并进行确认。
3.9.1.7考核结果统计
将街道考核人员现场采集的指标数据等,进行有效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实现垃圾分类主体多维度的综合考核评价结果。
3.9.2运营单位综合评价管理
运营单位综合评价管理实现垃圾分类市场化运营单位量化考核,综合分析运营质量、资源配置、收运效果等,稳定分类市场,实现分类运营公司的准入准出。
3.9.2.1考核标准管理
建立服务评价标准,为所有参与征信考评的企业使用一套公平公正透明的考评标准,是构建科学公正企业征信体系的基础。
3.9.2.2企业评价数据管理
企业服务整体履约评价通过服务评价标准进行量化考评,输出各市场化企业服务履约情况。
3.9.2.3权益发放监督管理
接入商品兑换物品清单与积分价值,与市场价对比分析,杜绝商品积分价值高于市场价, 造成市场紊乱。
3.9.2.4企业异常事件记录
记录企业重大事件信息,作为违法违规评价数据的来源。
3.10分类成效智能分析系统
3.10.1分类报表中心
运用报表引擎及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了设施分布、日常管理记录、分类过程数据、考核数据等情况的汇总,通过汇总数据,可直观掌握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变化状况。
3.10.2分类驾驶舱
建立分类管理驾驶舱,集投、收、运、处、宣、商、管于一体看板,并根据管理需求进行组件选配,方便管理单位进行分类工作的全面掌控。
3.10.3垃圾分类覆盖面一张图
垃圾分类覆盖面一张图全面展现垃圾分类的覆盖情况,将整个垃圾分类覆盖范围进行网格划分,通过网格员对辖区范围内的居民、区划、基础设施、组织单位等元素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通过对接地理库电子地图数据,实现基于一张图的分类管理网格化和精细化,使得管理部门能够对垃圾分类覆盖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3.10.4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成效
系统以设施设备 GIS 信息为基础,按时间轴记录辖区内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变迁,可以按年度、季度、月度等时间维度对比展示不同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基础设施集聚演变过程、垃圾分类设施发展变迁,实时生动具象的展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效。
3.10.5垃圾分类宣教成效展示
建立垃圾分类宣教成效展示模块,对宣教活动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一张图上展示垃圾分类工作相关的各类数据。
3.11餐厨垃圾全过程监管系统
3.11.1产生单位申报审核管理
申报审核管理实现餐厨垃圾产生单位通过对外公布的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网站等,进行餐厨垃圾集中收运需求的在线申报,通过填写申报单,经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从而完成产生单位信息的自动入库和统一规范化管理。
3.11.1.1在线填报管理
产生单位通过登录在线申报网站,进行餐厨垃圾的在线申报。
3.11.1.2在线审核管理
系统进行审批流程定义,实现填报信息的层级审批,经由各区对下属产生单位进行审核, 再由市环卫部门进行审批,最后审核通过的进行自动归档并完成审核流程。
3.11.1.3审批进度查看
餐厨企业根据分配的账号进行审核进度查看。
3.11.1.4审批结果汇总
汇总当前处于审批流程各个节点的餐饮企业申报数量,方便监管人员安排审批工作进度。
3.11.1.5通知入库管理
审批结果支持通过短信形式通知到餐饮企业联系人,餐饮企业负责人可以安排下一步发桶、发卡工作。
3.11.2产生监管管理
产生监管系统从源头监管餐厨垃圾的收集情况,整体展示产生单位的收集情况,产生单位产生量实时上传,与系统录入的日平均量进行偏差比计算,根据结果进行预警稽查,杜绝源头倒卖地沟油与掺水等不规范行为,从源头上切断地沟油黑色价值量。
3.11.2.1标签设定管理
每个产生企业配备的餐厨垃圾专用收集桶,每个桶配置一张标签,标签与餐饮企业进行绑定,垃圾收集时进行标签的读取,实现餐厨垃圾溯源管理。
3.11.2.2身份识别管理
收运车辆到达产生单位时,进行专用桶身份识别,车载读卡设备读取桶身份后将读卡信息实时传输至平台,同步传输。
3.11.2.3收集量在线采集
通过餐厨车安装智能称重设备及传感设备,收集垃圾时,自动识别电子标签,并快速完成称重操作,获得实际收集的垃圾量。
3.11.2.4收集量异常管理
针对每个餐厨专用桶收集的收集量以及餐饮企业规模等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比,出现偏差时,则进行偏差比提示预警。
3.11.2.5产生点 GIS 展示
GIS 信息展示中心主要是运用图层技术与数据统计技术展示产生单位产生量动态数据,结合产生单位的详细信息和 GIS 地图,将餐饮企业直观的展示给操作者,操作者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产生单位的分布信息,并可以通过地理位置快速的找到想要查看的产生单位并查看相应信息。
3.11.3收运监管管理
收运监管系统是实现餐厨垃圾运输车辆在清运过程中的实时监管,在绑定作业路段的基础上通过安装车载智能一体机实现车辆作业位置、作业轨迹管理,通过车载视频监管实现收运过程可视化管理,杜绝收运过程中发生倒卖或者是餐饮企业遗漏等。
3.11.3.1收运路段管理
根据车辆所在区域以及餐饮企业的分布情况,平台规定车辆运输路线,并将两者信息进行绑定,为作业轨迹监管出现偏差时奠定预警基础。
3.11.3.2实时位置监管
实现餐厨垃圾收运车辆实时作业位置的在线查看和追踪,具体包括实时 GIS 位置、地址、速度、方向、行驶路线、点火状况等信息。
3.11.3.3作业轨迹监管
作业轨迹跟踪实现车辆历史作业轨迹查询和回放,系统通过图形化方式地图回放车辆作业全过程,给事后分析提供强而有力的证据,便于对车辆的监管。
3.11.3.4清运视频监管
安装车载视频设备,运输过程中实现视频抓拍等功能,用来掌握滴漏洒的证据,辅助监管部门对车辆运输进行在线监管。
3.11.3.5收运记录管理
收运记录管理实现车辆收运过程的详细展示,将车辆-餐饮企业-RFID 实现统一界面实时展现。
3.11.3.6违规报警管理
预警设置车辆违规预警管理将车辆所有的违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3.11.3.7车辆运行统计管理
将车辆运行过程量化管理,将不同指标进行汇总,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定义汇总管理。
3.11.4处置监管管理
餐厨垃圾收终端处置监管子系统实现餐厨垃圾处置运行状况的在线监管及预警管理功能,保证市场化运行的餐厨场精确核算及无害化处置,具体包括:计量监管、视频监控、污染物监管、产物监管等功能。
3.11.4.1计量监管
计量监管系统实现餐厨处置终端进场时进行智能身份识别、称重数据实时传输,同时识别进出场垃圾类型,改变传统车辆过磅、人工记录的工作方式,减少人力物力,提高计量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确保终端补贴的正确性。
3.11.4.2关键点监控
建立餐厨处置场关键点位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局、处等监管部门对现场状况的远程在线监控。
3.11.4.3排放物管理
在处置污染物排放点安装智能监测设备,通过智能网络设备,实现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在线监测及超阈值的在线报警。
3.11.4.4产物监管
产物监管实现餐厨场产物数据的数字化管理。
3.11.5企业与公众服务管理
企业与公众服务管理模块主要通过建立公众参与的统一渠道,便于公众实时掌握全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现状,便于餐饮企业申报管理和排放量查看,居民可通过在线举报身边的非法倒卖地沟油等违规行为。
建立管理部门的对外微信公众号,将餐厨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公众服务、企业服务等纳入,专门用来对外宣传餐厨相关事项,更有助于管理部门对餐厨的专项管理;微信公众号侧重于餐厨专项监管、企业与公众服务。
3.11.5.1餐企服务
餐饮企业登录微信公众号后,可以进行餐厨垃圾收运申报、临时收运申请、企业信息管理、排放量查询。
3.11.5.2公众服务
微信平台提供公众咨询服务、公众投诉服务,支持公众申请。
3.12分类数据共享系统
3.12.1横向部门业务数据对接
垃圾分类业务涉及到与多个横向部门的共管共治,在做垃圾分类统筹管理的时候就需要从这些部门获取相应业务的数据。
3.12.2区/运营公司平台业务数据对接
本模块功能主要用于区/运营公司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收集,数据对接内容以数据上报要求和实际业务情况为准。
3.13垃圾分类信息化标准
3.13.1分类数据交换管理
根据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综合性应用内容的需求分析,定义出符合本地分类管理特色的数据交换标准和数据共享流程标准。在数据交换时建立对应项的映射关系。通过数据映射实现各数据项的对应、数据类型的匹配或转换关系等。
3.13.1.1分类数据共享标准
根据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综合性应用内容的需求分析,定义出符合本地分类管理特色的数据交换标准。系统对这些分类数据标准进行管理。
3.13.1.2数据共享流程标准
数据交换是依据数据交换流程实现的,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结构化数据、文件数据、实时流数据等),需要设定和管理不同的数据流转过程。
3.13.1.3数据映射
通过数据映射实现各数据项的对应、数据类型的匹配或转换关系等。
3.13.2接入单位管理
根据各个单位涉及的分类实际业务,对接入单位进行管理,系统管理员对数据接入的单位进行管理,建立各个单位数据的统一接入点,避免一个单位或部门有多个系统同时接入导致接入大量重复不完整的数据。
3.13.3数据接入方式管理
针对各个部门实际的业务保密级别的要求和业务系统技术要求,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数据接入方式,如:Web service、API 接入、socket 方式等多种方式。
3.13.4运行监控管理
对数据共享单位的数据传输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出现数据链路断开等现象发生,同时能够把握数据共享总量的把控,对数据转入/转出、来源、数据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和查询, 从而对数据共享状态进行监控(例如等待处理、正在进行、处理完毕、回执收到、处理中断等)的监控,可以追踪保障数据共享平台能够正常运行。
4商务条款
(1)交货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2 个月内完成。
(2)服务期:系统验收合格后三年内。服务期内提供 1 名现场驻点服务人员,所需的费用应包含在投标报价中。
二、设备部分-产品技术参数及要求
序号 |
商品名称 |
规格参数 |
数量 |
1 |
智能交互会议平板 |
1、会议平板产品需具备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CCC、中国节能产品 CQC 认证、环境 I 型认证证书 2、整机符合电磁兼容特性,产品需通过 CB、CE-LVD 和 CE-EMC、FCC 认证证书 3、整机采用环保材质,产品需通过 WEEE、REACH、ROSH 认证证书,确保产品符合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种有害物质相关指标 4、★投标产品需通过防火性能、浪涌(冲击)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检测,符合国标中的相关规定(须提供加盖 CNAS 公章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5、产品具备 SRRC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认证证书需提供不少于 3 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与设备为同一厂家 6、投标产品应能长期稳定运行,其中 MTBF 不低于 14 万小时,MTTR 控制在 10min以内(须提供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7、投标产品应获取业内认可,提供不少于三份业内获奖证书 智能交互会议平板采用 75 寸 LED 背光源,亮度≥350 cd/㎡,对比度≥4000: 8、响应时间不大于 6ms,液晶面板需采用三星、LG 国际一流 A 规面板,提供进口屏厂证明;整屏幕分辨率不得低于 3840×2160@60HZ,满足超高清 4K 分辨率显示要求;屏体具备抗蓝光护眼功能,降低超过 90%超短波蓝光对人眼的伤害 9、采用红外触控技术,至少支持 20 点触控,触控精度不大于 1mm;采用防眩光防爆钢化玻璃,玻璃厚度不小于 4mm,物理钢化莫氏 7 级 10、CPU:2xCA73(1.4 GHz)+2xCA53(1.3GHz);3GB 内存,32 GB 存储;支持H.265/H.264 解码,支持 UHD60,视频解码支持 3D 数字梳状滤波器、3D 图像运动降噪、3D 运动自适应、梳状滤波等;操作系统 Android8.0 及以上,支持多任务分屏协作,能同时打开两个及以上可分屏的应用 11、整机采用内置天线设计,无需外接天线和外接设备,具有无线通信模块,支持 IEEE 802.11 a/b/g/n 网络协议, 可连接无线路由器或无线网络,通过参数配置后可以访问到互联网,内置双 WiFi 模块,支持双发双收,收发均支持 2.4G(2432MHz)和 5G(5180 MHz)双频段,连接外网 WiFi 的同时可发热点 12、内置蓝牙模块,支持蓝牙 5.0 协议,支持连接蓝牙音箱、耳机、鼠标等常见的无线蓝牙设备 音箱:16 W*2,支持双声道,支持音量自定义调节 接口:HDMI2.0IN*2 路,HDMI OUT(4K@60Hz)*1 路;VGAIN *1 路;AUDIO IN*1 路,LINE in*1;SPDIF OUT*1 路,EARPHONE OUT *1 路;前置 USB*2,后置USB*2;TOUCH-USB*1;RJ45*2,RS232*1,OPS 标准 80pin 接口 13、RJ45*2 路,内置网络交换机功能,支持单根网线可同时支持安卓、Windows 任一操作系统下实现联网互通功能; 14、设备正面只有一个物理按键,集系统开机、关机和节能待机三合一,开关 透明,状态指示灯合二为一,前置 2 个 USB 接口方便操作内置播放器,支持支持全屏以及画中画模式播放、AB 点循环、音视频播放、帧列表模式、画面比例及速度切换、支持剪辑开机动画、触控锁、含有播放列表支持切换及历史记 录、支持手势调节音量以及亮度;需提供封面具有 CNAS 标识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15、★输入法支持手写输入、语音输入、支持键盘大小自定义调节;需提供封 面具有 CNAS 标识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16、★内置搜索引擎,搜索结果可截图插入白板页面;支持单页分屏浏览,支 持一个长网页的分屏浏览;支持双页面浏览:支持分屏浏览两个网页;支持随 页批注:支持长网页批注时,手势上下滑动网页,单点直接批注手写;需提供 封面具有 CNAS 标识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17、★白板软件支持粉笔、毛笔、铅笔三种笔形可选,红外触控下单点和多点 均支持实现笔锋书写,可写出毛笔字效果,笔粗可线性调节支持 30 级以上,从 1 像素开始增加粗细;支持单点书写/多点书写模式任意切换;支持不少于5 种擦除方式(点擦、圈擦、手势板擦、一键清屏、惯性擦除等);需提供首页具有 CNAS 标识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支持漫游、单指书写、多指拖拽/漫游、双指缩放、单手擦除等手势操作、支持更换背景、图形识别、50 页以上书写版面、菜单左右调整、表格插入、流程图插入等功能 |
1 |
2 |
无线投屏器 |
1、 配合会议平板实现一键投屏 2、 配置安装:免配置,免安装,自动连接,自动运行 3、 接口:USB 接口即插即用 4、 支持系统: Windows7/8/10 , macOS 10 以上 5、 分辨率:1080P 30fps 6、 传输延时:< 200 ms 7、 触控回传:支持 10 点触摸回传(Windows 、 Mac),支持鼠标模式回传(Windows,Mac) 8、 WiFi 类型:2.4G/5G 双频 WiFi 9、 无线速率:> 400 Mbps 10、无线传输协议:IEEE 802.11 a/g/n/ac 11、频段:2.4G&5.8G 12、加密:AES 13、验证协议: WPA2-PSK |
1 |
3 |
智能交互会议平板支架 |
1、 行业款高配会议平板支架 2、 颜色:银灰色 3、 材质:SPCC 冷轧板 4、 承重:200Lbs (90.9kg) 5、 升降高度:1010mm~1450mm 6、 适用会议平板尺寸:55/65/75/86 英寸 7、 适用会议平板显示器孔距(横向×纵向):200×200 300×200 400×200 500×200 300×300 400×300 400×400 500×400 600×400 800×500 |
1 |
4 |
会议平板 OPS 电脑 |
1、 会议平板 OPS 2、 CPU: I5 7400 3.0GHz、内存 4G、128G 固态硬盘、 3、 声卡:集成 High Definition Audio Stereo 4、 网卡:Integrated 10/100/1000M Adaption 5、 Wi-Fi 模块:IEEE 802.11 ac(2.4G/5G) 6、 接口:USB 3.0*6,网口(RJ45)*1,天线接口* 1,HDMI*1 (支持 4K、2K 分辨率),DP*1 (支持 4K、2K 分辨率) 7、 散热系统:双铜管 & 双风扇 8、 电源类型: 内置式电源 9、 输入电压: 12V-19V DC 10、最大功率: 95W 11、待机功率: 0.5W 12、颜色: 黑色 13、尺寸(长宽高):180*194*30(mm) 14、净重 :1.24kg |
1 |
5 |
智能可回收箱 |
1、 刷二维码功能:设备端应能刷指定二维码开投放口投放 2、 人脸识别功能:设备端应具有人脸识别投放功能 3、 手机号码投放功能:设备应能通过手机号码识别投放 4、 收集门控制:收集门采用电控锁控制打开 5、 语音提示功能:投放过程应有语音播放提示功能 6、 开关功能:投放门应能自动打开,投放口开到位,等待时间到后应能自动关闭 7、 称重功能:垃圾投放到箱体内应能自动称重;垃圾收集完成应能自动将收集重量上传到后台 8、 报警功能:当箱内堆积高度达到设定值时,应能发出满溢报警;待机状态箱门未关闭应能发出箱门常开报警;箱体内可回收物减少应能产生语音报 警 9、 防夹手功能:应具有电子防夹手和机械防夹手功能 10、换气功能:箱体安装换气风扇 11、离线投放功能:设备离线状态下,用户应能刷卡正常投放且投放数据不会 丢失 12、数据上传功能:投放数据应能上传至后台 13、设备自检功能:设备具有故障自检功能,并把故障状态上报至平台展示 14、新用户注册功能:新用户应能在设备上进行注册 15、远程控制功能:应能通过后台远程控制设备重启、待机 16、设备软件更新功能:设备端软件应能远程更新升级 17、广告位:箱体预留专用广告位 18、视频监控功能:设备应标配视频监控功能,可监控用户投放过程 19、照明灯:设备投放口应自带夜间照明功能 20、雨棚:设备应标配遮雨棚 21、显示屏:21.5 寸电容触摸屏,安卓系统 22、箱门驱动:直流电机驱动 23、箱体通讯:采用 CAN 总线 24、箱体扩展:支持(1~8)个箱体自由配置 25、一体化大门:大门集成投放门和收集门 26、通信网络:采用 5G 网络传输数据 27、有害收集:集成有毒有害收集箱体 28、尺寸:含雨棚 4440(±5)*1200(±5)*2410(±5)mm(长*深*高) 29、内置摄像头 a) 内置双镜头,靶面尺寸均不低于 1/2.7 英寸。(公安部检验报告证明) b) ★内置两个图像传感器,分别输出黑白及彩色图像,可对视频图像进 行融合输出。(公安部检验报告证明) c) 内置 GPU 芯片。(公安部检验报告证明) d) ★内置混合补光灯,每颗补光灯由红外灯、白光灯组成,可自动或手 动调节补光灯的亮度。(公安部检验报告证明) e) 最低照度彩色:0.0002 lx,黑白:0.0001 lx,最大亮度鉴别等级(灰度等级)不小于 11 级。(公安部检验报告证明) f) 需支持五码流技术,主码流最高≥1920x1080@25fps;子码流 ≥704x576@25fps;第三码流最高≥1920x1080@25fps;第四码流最 高≥704x576@25fps;第五码流最高≥704x576@25fps。(公安部检 验报告证明) g) 在 1920x1080 @ 25fps 下,清晰度不小于 1100TVL。(公安部检验报告证明) h) 支持 H.264、H.265、MJPEG 视频编码格式,且具有 High Profile 编码能力。(公安部检验报告证明) i) 同一静止场景相同图像质量下,设备在 H.265 编码方式时,开启智能编码功能和不开启智能编码相比,码率节约 80%。 j) 内置 1 个麦克风。 k) 内置 eMMC 存储,支持开启、关闭 eMMC 保护功能。不低于 IP67 防尘防水等级。 l) 支持对存储卡进行读写锁定,锁定后的存储卡在移动终端需要密码才 能访问。 m) 设备通信报文中不存在明文格式的用户身份鉴别信息。 n) 支持 https 通信协议,且 https 协议不存在已公布的漏洞。 o) 设备默认不开启 telnet、ftp 和 tftp 服务,对未使用的服务及端口应默认关闭。 p) 设备恢复出厂设置后,首次访问时应能在登录界面给出修改密码提示。 |
1 |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其中,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式微型计算机,激光打印机, 针式打印机,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器),制冷压缩机,空调机组,专用制冷、空调设备,镇流器,空调机,电热水器,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电视设备,视 频设备,便器,水嘴等品目为政府强制采购产品。本项目如有产品属于政府强 制采购节能产品范围的,供应商所投产品必须具有“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参与实施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机构名录的公告(2019年第16号)”公布的认证机构出具认证证书。投标时须提供处于有效期之内的节能产品认证 证书的原件或加盖供应商公章的复印件,否则按无效报价处理。
三、服务期:系统验收合格后三年内,服务期内提供 1 名现场驻点服务人员。
1、本次采购内容所有权归采购人所有。
2、人员要求及响应时间要求:
序号 |
模块名称 |
工作量(人月) |
人月单价(万元) |
总价(万元) |
备注 |
1 |
基础数据管理系统 |
8 |
|
|
|
2 |
环卫机械化作业车辆监督考核系统 |
6 |
|
|
|
3 |
环卫人员监管考核系统 |
5 |
|
|
|
4 |
宣传宣教管理系统 |
15 |
|
|
|
5 |
分类投放管理系统 |
32 |
|
|
|
6 |
收运过程管理系统 |
20 |
|
|
|
7 |
分类末端监管系统 |
9 |
|
|
|
8 |
分类积分管理系统 |
9 |
|
|
|
9 |
分类考核管理系统 |
10 |
|
|
|
10 |
分类成效智能分析系统 |
16 |
|
|
|
11 |
餐厨垃圾全过程监管系统 |
30 |
|
|
|
12 |
分类数据共享系统 |
9 |
|
|
|
13 |
垃圾分类信息化标准 |
18 |
|
|
|
总报价 |
|
|
|
3、投标人应具备针对本项目的技术服务人员,实行 7×24 小时热线服务, 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及时解决系统运行出现的技术问题,1 小时以内做出明确响应和安排,4 小时内作出故障诊断报告。在以上手段无法满足要求时,则须在4 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问题。
4、投标人须提供系统管理、操作、运维等方面的培训。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大纲。
5、按照采购需求的要求进行验收。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期应不少于 1 个月,在试运行期间,如软件系统出现故障,供应商及时配合采购人进行维修及调试直至采购人确认合格。试运行正常稳定且期满后,由供应商向采购人提供试运行合格报告及验收申请,双方组织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免费维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