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章内容里斜体且有下划线部分为实质性要求和条件,投标文件不满足的,视为无效投标处理。请各供应商制作电子投标文件时,将实质性响应的内容在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符合证明文件格式”中准确填写或上传。
一、项目概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通知》中提出的“加强大运河生态空间管控,将大运河两岸2000米范围划定为核心监控区严格保护”要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省人大会委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省政府《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暂行办法》,结合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和大运河国家公园(扬州段)建设保护规划,同时,根据城市建设需求和建设时序,为保证核心监控区的严格保护,使规划成果及时应用于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中,需对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核心监控区沿线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进行优化整合完善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开发利用、生态保护、自然资源执法和监督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提升决策水平和空间治理能力。
二、服务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项目以中心城区已入库单元控规为工作基础,衔接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对接专项规划及相关规划,结合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要求,布局完善土地功能,延续历史文化并传承城市文脉、塑造运河城市形象特色,对市区段核心监控区沿线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优化整合完善,并达到入库标准。主要服务内容及技术要求如下:
1、项目范围
控规优化整合完善范围包含整个市区段核心监控区,即:京杭大运河两岸1-2公里范围内。邵伯(湾头)到长江30公里,规划面积约54平方公里。
2、控规优化整合完善工作内容
(1)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开展核心监控区现行控规(村庄规划)实施评估
一是深入解读《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和《大运河国家公园(扬州段)建设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加强与在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落实对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传导,厘清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需要向下传导的底线要求和弹性要求。
二是着眼现实从问题导向出发,对核心监控区内的现状建设情况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对现状控规单元的已编、在编及规划审批等情况进行梳理,系统性评估具体实施情况、面临问题等内容,明晰控制性规划需要优化提升的内容及需要解决或避免的问题。
(2)充分衔接相关规划,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在控规层面应有效落实《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建设保护规划》中关于核心区沿线交通、景观等在内的系统结构,以及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四大功能分区中的建设保护及引导内容。具体包括规划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土地情况的统计;公园核心区水绿空间占比统计;围绕大运河沿线核心地标的景观体系打造;支撑四大省级主题文化旅游线路的交通体系及配套服务体系;落实涵盖历史遗产和生态要素在内的管控保护要求;落实“四园三带九点”主题展示区内容;保证文旅融合区产业用地;推动“一古镇六街区”传统利用区的保护利用;保障文旅体验、文化会展生态休闲三类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3)完成核心监控区控规(村庄规划)优化调整
根据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暂行办法、大运河扬州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以及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结合评估及相关规划要求,并按照新发展理念对核心监控区的功能布局进行优化、用地结构进行调整、道路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用地进行修改完善,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
(4)完善控规成果更新
做好修改控规与相邻路网、水系及规划边界的校核,确保无缝对接,维护好CAD系统底图,保证与控规各单元的连续和衔接,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打好基础。
3、工作依据及标准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规范(试行)》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版)
(5)《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苏发〔2019〕30号)
(6)《扬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标准》
(7)《扬州市规划一张图数据标准》
(8)扬州市其他相关规划及国家、省市相关法规和规范
(9)《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暂行办法》和扬州段管控细则
(10)《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
(11)《大运河国家公园(扬州段)建设保护规划》
(12)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及规划成果。
4、技术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应与上述规划内容及要求相对应,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纸、总图则、汇报PPT等内容。
最终提交成果包含纸质成果6套和电子成果1套(光盘)。
全部成果均应制作计算机文件,图形采用jpg或dwg格式文件,规划说明采用word或pdf格式文件。
主要成果的图纸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图、开发强度控制等。
5、服务要求
(1)人员配备要求。配备包括项目负责人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需涵盖规划、地理信息专业,以保障项目有序推进,优质服务。
(2)技术装备要求。需配备必要的软、硬件等专业技术装备,软件包括但不限于规划“一张图”CAD成果标准化检测、数据转换入库软件,硬件包括必要的数据建库服务器等生产测试环境。
(3)服务期内至少提供2名专业技术人员(需涵盖规划、地理信息专业)驻场服务。
6、工期要求
本项目规划编制时间约为90个日历日,具体进度节点要求为:
(1)合同签订后,在45个日历日内完成项目初稿。
(2)初稿汇报后30个日历日内完成中期成果,并组织专家评审。
(3)通过专家评审后15个日历日内完成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