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 “节水优先、 空间均衡、 系统治理、 两手发力” “十六字” 的治水思路和“八八战略”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等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我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的新要求与新任务。 坚持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与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坚守安全底线, 坚持以水而定, 量水而行。 以保障水域空间布局合理与功能健康永续为主要目标, 以科学确定水域空间布局、 明确水域岸线功能、 加强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 推进水域岸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强化水域岸线数字化建设、 促进水域岸线综合利用与资源化等为主要任务, 有效构建水域岸线保护新格局, 为美丽幸福河湖、水网建设、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目标
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导向, 基于水域岸线自然禀赋条件, 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等对水域岸线生态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需求, 充分结合已有流域、 区域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 水生态环境等水利规划要求, 强化水域岸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 按照统筹协调、 突出重点、 长远前瞻、 科学可行的原则,提出区域、 流域水域岸线空间与功能保障、 管理与保护等方面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基本水面率、 规划水面率、 重要河湖岸线保护率、 城乡居民 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等指标。
三、规划范围
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
龙湾区,浙江省温州市辖区,是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位于温州市东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20°42′~120°51′和北纬27°54′~28°1′之间。东朝东海,南接瑞安市,西邻鹿城、瓯海二区,北濒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隔江相望。全区陆地面积323.09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龙湾区1984年建区。2011年4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龙湾区调整后全区辖永中、蒲州、海滨、永兴、海城、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星海11个街道。2012年,根据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文件要求,将沙城街道、天河街道、海城街道、星海街道委托经济开发区管理,灵昆街道委托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2015年,灵昆街道划归新成立的洞头区管辖。区本级管辖永中、蒲州、海滨、永兴、状元、瑶溪等6个街道。
本次编制项目实施范围为龙湾区区本级,并对经开区水域保护规划报告成果进行统稿。
四、规划水平年
现状基准年:2020年;近期水平年:2025年;远期水平年:2035年。
五、规划依据
《浙江省水域保护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 375 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水河湖函〔2019〕 394 号)、《浙江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等。
六、规划任务
▲按照《浙江省水域保护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 375 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水河湖函〔2019〕 394 号)、《浙江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进行以下工作(不限于):
1、 资料收集
收集整理规划区域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产业布局等情况、相关规划情况及水域岸线管理情况。
2 水域岸线现状调查
收集已有水域岸线调查成果、历年水域新增占补情况、水域水质达标情况与健康程度等, 根据需要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并开展调查成果合理性分析。
3 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
分区评价现状水域岸线功能、空间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的适应性。
4 水域功能和布局
以流域、区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规划,水利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为基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交通、文化、旅游等相关规划,并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其他行业规划需求相协调,与百姓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等方面分析确定水域功能和总体布局。
5 管理保护措施
提出各类水域岸线的空间管控、功能保护、体制机制及制度建设、数字化建设等措施。
6 规划实施保障
分别从政府组织、资金投入、监督考核、科技支撑、协作机制、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七、提交成果
1、成果形式:
①形成龙湾区水域保护规划成果,成果包括规划报告(文本)、图表、空间数据库,其中纸质材料15份,电子版1份;
②对经开区水域保护规划报告成果进行统稿;
1 经批复后按照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要求,录入同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2、成果要求:水域保护规划满足《浙江省水域保护规划技术导则(试行)》等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其他要求。
八、完成期限
合同签订后45个日历天内提交全部“成果”的送审稿,经通过专家技术审查后15个日历天内提交报批稿,对经开区提交的水域保护规划报告成果10个日历天完成统稿,通过政府审批,按照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要求,录入同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