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苍南县2022年度国土绿化山地造林项目-藻溪标段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12150000200990 发布时间:2021-12-15 文档页数:65页 所需下载券:10
苍南县2022年度国土绿化山地造林项目-藻溪标段

招标内容及要求

一、采购总说明

1、本技术规范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基本技术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供应商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要求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优质产品及服务。

2、供应商产品及服务与本技术要求不一致时,供应商应在投标文件中予以说明,并由评标委员会鉴定供应商的产品及服务能否达到要求。如供应商没有在投标文件中提出异议,则视为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完全按照本招标文件要求。

3、技术要求及标准的执行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应标明所执行的质量标准,若同一标准已颁发新标准,则按最新标准执行。若同一产品同时有几个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则按最高层次的标准执行。

4、供应商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标准完成本次采购产品的供货、运输、装卸、就位、施工、技术培训、检验、通过有关部门验收、质保期服务等各项工作,并保证投标产品的可靠性。如中标,中标供应商对中标产品的可靠性负全部责任。供应商提供相关数据与说明,投标文件须对下列要求作出实质性回应。

二、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建设规模

根据苍南县自然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以及建设单位对造林的定位、定向,结合实际规划设计,苍南县2022年度国土绿化山地造林项目-藻溪标段总建设面积2198亩,设计30个地块。

工程按建设方式划分: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工程2137亩:人工新造林661亩,一般灌改造1278亩,疏林地改造198亩。其中防火带5处,长2102米,宽10米,面积32亩。迹地更新61亩:新造林61亩。

本工程造林面积2198亩,设计30个地块。涉及苍南县藻溪镇,详见下表。

项目类型

建设方式

 

合计

2198

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工程

小计

2137

人工新造林

661

一般灌改造

1278

疏林地改造

198

其中防火带

32

迹地更新

小计

61

新造林

61

 

(二)造林设计方案

2.1造林树种

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建设单位意见及树种特性,本工程采用木荷、刨花楠、红楠、润楠、浙江楠、闽楠等树种进行造林,其中刨花楠,数量不足时可用红楠或润楠替代,浙江楠数量不足时用闽楠替代。木荷、楠木(刨花楠、红楠、润楠、浙江楠、闽楠)采用2年生(或以上)容器苗,规格为D0.6cmH60cm。

造林树种概述如下:

(1)木荷大乔木,高可达25米,嫩枝通常无毛。喜光,幼年稍耐庇荫。其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木荷既是一种优良的绿化、用材树种,又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抗火、难燃树种。

(2)刨花楠大乔木,樟科润楠属。生于土壤湿润肥沃的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为耐阴性树种,但到壮龄期需一定光照。深根性,抗风。

(3)红楠中等乔木,樟科润楠属。在自然界多生于低山阴坡湿润处,常与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及樟科的其它树种混生。多生长于海拔800m以下的山地林中,在东南沿海各地低山地区,可选用红楠为用材林和防风林树种。

(4)润楠大乔木,樟科润楠属。常与山楠、西南赛楠、锥树等混生。较耐隐蔽,成长后喜光,适生于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5)浙江楠大乔木,樟科桢楠属。分布于浙江和江西等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沟谷地或山坡林中。为耐阴性树种,但到壮龄期需一定光照。深根性,抗风。

(6)闽楠大乔木,樟科楠属。多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闽楠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所在地气候温暖湿润,春季多雨,为阴性树种,根系深,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

2.2现状及设计方案概述

(1)设计编号330327006008001,位于藻溪镇丁步头村汪田坑,00061号小班,面积151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规划地,红壤,高差30米,运距32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8。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2)设计编号330327006008002,位于藻溪镇丁步头村百子坟,00070、00077、00084、00085、00086号小班,面积142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规划地,红壤,高差30米,运距20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8。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3)设计编号330327006008003,位于藻溪镇丁步头村百子坟,00085号小班,面积14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规划地,红壤,高差20米,运距5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9。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4)设计编号330327006008004,位于藻溪镇丁步头村汪田坑,00036号小班,面积24亩,原地类为疏林地,现状为疏林地,红壤,高差20米,运距15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9。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5)设计编号330327006008005,位于藻溪镇丁步头村汪田坑,00045号小班,面积87亩,原地类为疏林地,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50米,运距22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7。设计方案:每亩50株,设计树种5木荷5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6)设计编号330327006008006,位于藻溪镇丁步头村内坑,00039号小班,面积

70亩,原地类为疏林地,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50米,运距255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8。设计方案:每亩50株,设计树种5木荷5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防火带:长313米,宽10米,面积5亩。设计方案:每亩167株,设计树种10木荷,株行距2*2m,全林地清理,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7)设计编号330327006008007,位于藻溪镇丁步头村百子坟,00077号小班,面积29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30米,运距20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8。设计方案:每亩40株,设计树种5木荷5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8)设计编号330327006015001,位于藻溪镇平水村雷打龙,00004号小班,面积35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60米,运距21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5。设计方案:每亩50株,设计树种5木荷5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9)设计编号330327006015002,位于藻溪镇平水村千家智,00017、00020、00105、00106号小班,面积137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规划地,红壤,高差20米,运距120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6。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10)设计编号330327006015003,位于藻溪镇平水村下庵水库,00071号小班,面积76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一般灌,红壤,高差50米,运距150米,现状植被为竹菽,盖度0.6。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2/3,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11)设计编号330327006016001,位于藻溪镇加针坑村缪家庵,00074号小班,面积67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一般灌,红壤,高差70米,运距46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9。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防火带:长275米,宽10米,面积4亩。设计方案:每亩167株,设计树种10木荷,株行距2*2m,全林地清理,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12)设计编号330327006016002,位于藻溪镇加针坑村缪家庵,00071、00079、00081、00082号小班,面积497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120米,运距45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8。设计方案:每亩6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防火带:长472米,宽10米,面积7亩。设计方案:每亩167株,设计树种10木荷,株行距2*2m,全林地清理,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13)设计编号330327006016003,位于藻溪镇加针坑村缪家庵,00074、00081号小班,面积117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120米,运距38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8。设计方案:每亩30株,设计树种10木荷,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防火带:长390米,宽10米,面积6亩。设计方案:每亩167株,设计树种10木荷,株行距2*2m,全林地清理,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14)设计编号330327006016004,位于藻溪镇加针坑村缪家庵,00079号小班,面积45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50米,运距15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8。设计方案:每亩30株,设计树种10木荷,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15)设计编号330327006016005,位于藻溪镇加针坑村顶加针坑,00037号小班,面积12亩,原地类为疏林地,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30米,运距7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8。设计方案:每亩8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16)设计编号330327006016006,位于藻溪镇加针坑村加针坑,00005、00011号小班,面积48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70米,运距25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8。设计方案:每亩30株,设计树种5木荷5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17)设计编号330327006016007,位于藻溪镇加针坑村加针坑,00005、00011号小班,面积246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一般灌,红壤,高差130米,运距43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2。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防火带:长652米,宽10米,面积10亩。设计方案:每亩167株,设计树种10木荷,株行距2*2m,全林地清理,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18)设计编号330327006009001,位于藻溪镇蔗岙村白云庵,00010号小班,面积21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40米,运距35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6。设计方案:每亩50株,设计树种5木荷5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19)设计编号330327006009002,位于藻溪镇蔗岙村后湖山,00015号小班,面积62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70米,运距24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6。设计方案:每亩50株,设计树种5木荷5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20)设计编号330327006010001,位于藻溪镇燕坑村大轮山,00006号小班,面积25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规划地,红壤,高差140米,运距35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2。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21)设计编号330327006032001,位于藻溪镇原东湖村挺南水库,00036、00037号小班,面积49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规划地,红壤,高差20米,运距175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8。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22)设计编号330327006018001,位于藻溪镇毛徐村林厝,00120号小班,面积37亩,原地类为一般灌,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30米,运距29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5。设计方案:每亩7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23)设计编号330327006019001,位于藻溪镇草白村草白村委会,00051号小班,面积38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规划地,红壤,高差40米,运距34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9。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浙江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24)设计编号330327006019002,位于藻溪镇草白村墩详,00016号小班,面积23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60米,运距22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6。设计方案:每亩60株,设计树种5木荷5浙江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25)设计编号330327006019003,位于藻溪镇草白村梯脚,00140号小班,面积17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60米,运距37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5。设计方案:每亩60株,设计树种5木荷5浙江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26)设计编号330327006019004,位于藻溪镇草白村大隔,00191 号小班,面积14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60米,运距20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5。设计方案:每亩60株,设计树种5木荷5浙江楠,株行距2*3m,带 状清理 1/2,块状整地 0.8*0.8m,种植穴 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 抚 2 年。

(27)设计编号 330327006019005,位于藻溪镇草白村梯脚,00161 号小班,面积6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60米,运距320米,现状植被为芒杆,盖度0.9。设计方案:每亩80株,设计树种5木荷5浙江楠,株行距2*3m,全林地清理,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28)设计编号330327006019006,位于藻溪镇草白村大隔,00184、00263号小班,面积16亩,原地类为规划地,现状为幼龄林,红壤,高差20米,运距5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6。设计方案:每亩60株,设计树种5木荷5浙江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29)设计编号330327006008008,位于藻溪镇丁步头村内坑,00049号小班,面积19亩,原地类为火烧迹地,现状为火烧迹地,红壤,高差80米,运距23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9。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30)设计编号330327006016008,位于藻溪镇加针坑村顶加针坑,00013号小班,面积42亩,原地类为火烧迹地,现状为火烧迹地,红壤,高差70米,运距250米,现状植被为狼衣,盖度0.1。设计方案:每亩110株,设计树种6木荷4刨花楠,株行距2*3m,带状清理1/2,块状整地0.8*0.8m,种植穴40*40*30cm,从种植第二年起,连续块状割抚2年。

(三)施工技术要求

3.1林地清理

3.1.1清理方式

(1)防火带和植被类型为芒杆的地块采用全林清理;植被类型为竹菽的地块采用2/3带状清理;其他植被类型的地块采用1/2带状清理。

(2)对于局部急险坡地段,出于安全施工考虑,该地段植被可予以保留,不必清理。

3.1.2全林地清理

全林地劈、割劈除非目的杂灌、草本、藤本,留茬高度≤10cm;将清理出的剩余物归集至种植带两侧。立地条件差或处理后恢复困难的地段,尽量保留生长良好的灌木,并进行抚育管理。

3.1.3带状清理

带状2/3清理方式,作业带宽2米,间隔1米;间隔带内,以现有目的树种为中心直径1米范围内作块状清理。劈、割劈除非目的杂灌、草本、藤本,留茬高度≤10cm;将清理出的剩余物归集至种植带两侧。

带状1/2清理方式,作业带宽1.5米,间隔1.5米;间隔带内,以现有目的树种为中心直径1米范围内作块状清理。劈、割劈除非目的杂灌、草本、藤本,留茬高度≤10cm;将清理出的剩余物归集至种植带两侧。

3.2整地

造林树种非油茶的地块种采用块状整地,以种植点为中心,规格0.8m×0.8m,翻耕土壤,清理出竹鞭、粗壮灌草藤根系、大石块,翻耕深度≥20cm

 

3.3种植穴定点和挖掘

根据作业设计图中的地形图、明显地标物进行放线,确定种植点,可规避土层特别瘠薄、裸岩、或已有植株等区域,合理调整种植穴位置。

植穴规格40*40*30cm(长*宽*深),挖掘时形成鱼鳞坑状,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并回填部分表层土至穴底。

3.4混交方式

造林树种为乔木树种的采用小块状混交

3.5施基肥

造林树种为乔木树种的采用45%含量硫基复合肥作基肥,基肥应该与土壤充分混合,以防伤根,施肥与挖穴同时进行,用量为0.15Kg/穴。

3.6定植

3.6.1苗木准备

尽量采用本地苗圃培育的良种壮苗造林。苗木运输途中做好保湿措施,运抵目的地后无明显萎焉、发热症状。运到的苗木必须及时栽植。

选择壮苗:提倡使用容器苗,根系完整,可确保造林成活率;

苗木运输:运苗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常淋水保湿。

3.6.2栽植

苗木修剪:种植时如遇高温天气,可适当修剪枝叶,禁止截主杆和梢头。苗木搬运:搬运应轻抬轻放,保证营养杯不破裂,根盘无擦伤。

种植:种植前,不易降解的容器,需进行脱袋处理,并在穴底松填厚5-15cm的表土,将树苗放入坑穴填土后,分层填土,做到“根舒、扶正、打实”,填土应夯实,夯实标准以脚踏无明显凹陷为准。栽植深度因树种而异,一般应适度深栽,最后上覆松土,带土球大苗坑面应培土成丘。

浇水:树木栽下后应立即浇透定根水,以满足树木生长水份要求,加快树木与土壤的结合过程。

扶正、培土:浇灌后,如发现土壤不实,部分树木歪倒时,应进行扶正及培土砸实。

朝向:种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

3.7抚育管理

3.7.1一造管三年

本着一造管三年的原则,营造林完成经验收后,从次年开始,进行两年的抚育期管理,对后期维护要求较高的地块可延长管护期或另外签订绿化维护协议。

3.7.2管护措施

(1)割草抚育

本工程各设计地块自施工后次年开始每年抚育1次,共两年,抚育时间为5-6月。采用块状抚育,即以苗木为中心,直径为1米,割除植穴周边影响幼树生长的草丛、草灌和藤本,抚育时应结合扶苗,除荫除蘖。

(2)其它养护管理

养护期内其它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补植:造林当年秋季或次年早春,应及时用同规格苗木进行补植;②浇水:各类苗木栽植时浇透定根水,养护期内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养护;③扶正加固:每次恶劣天气过后应及时检查苗木受害情况,对倒伏的苗木及时扶正加固;④防火:做好管护期内的森林防火工作;⑤封禁:对本工程范围进行封禁保护,不准进入林地放牧;⑥有害生物防治:发生森林有害生物危害时,原则上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为主;必须使用农药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

3.8技术培训

本工程需要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种植与后期管护的技术培训,并进行现场指导,以保证造林质量。

(四) 种苗工程设计

4.1苗木数量

本工程共设计使用木荷、刨花楠、浙江楠3个树种共计177904株,详见下表。

 

合计(株)

木荷

刨花楠

浙江楠

177904

108721

65171

4012

 

表4-1苗木数量分树种统计表

4.2苗木规格

木荷、刨花楠、浙江楠采用2年生(或以上)容器苗,苗木规格D0.6cmH60cm,容器规格12*14cm。

在购苗时应尽量选用木质化程度高的种苗。

4.3苗木管理

本次造林苗木按照种源地、培育地就近的原则,建议优先选用本地培育的苗木。

施工方采购的苗木,起苗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苗木送达后由当地县林业部门进行检疫(复检)、产地、数量与质量登记,对有检疫对象的不合格苗木一律就地销毁;对规格不符合的不合格苗木,由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等三方协商另行处理。

(五) 检查验收

5.1合格标准

1)林地清理标准

①作业设计施工率达95%(含)以上。②未清理出林地的间伐剩余物和己割除草灌不足总数的20%,局部急险坡地段面积除外;③误劈的应保留的目的树种小于10株/亩。

2)整地挖穴标准

①整地、挖穴以长、宽、深3项指标为依据,一项不合格即判定为该块(穴)不合格;

②块状整地每亩合格块数占总块数的85%以上,且不合格个数连片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

③每亩挖穴合格个数占总个数的85%以上,且不合格个数连片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

3)苗木质量标准

①树种种类错误即判定不合格,树高地径2项指标中一项指标值低于95%即判定为不合格;

②苗木茎干通直,木质化程度高,顶芽饱满,根系发达;

③苗木运输时做好保湿措施,运抵目的地后无明显萎焉、发热症状;

④符合本工程苗木规格标准的苗木占抽样总数的95%以上,并无检疫对象和危险性森林有害生物。

4)栽植质量标准

①栽植密度大于设计初植密度的95%以上(立地条件不适宜造林的面积除外);

②人工造林地块无单块连片未栽植面积大于200平方米者(立地条件不适宜造林的面积除外);

③混交树种个数不得缺失;混交树种的实际种植比例误差小于5%;

④苗木支撑要绑紧扎实,同时不损伤苗木树皮,要求合格支撑率达到90%以上。

5)当年成活率标准

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0%。

6)竣工验收质量合格标准

①当年施工合格标准:满足上述各项质量合格标准;②整体竣工合格标准:各区块造林保存率要求达到85%以上。

5.2验收时间

林地清理、整地挖穴在各措施完成时进行验收,苗木质量在运输至场地后验收,栽植质量随种随验,种植成活率在2022年6-8月验收,后两年抚育质量验收分别在每年8-10月进行。

三、完工期:2022年3月15日前完成总任务亩数的30%;2022年3月底前完成总任务亩数的50%;2022年4月15日前完成总任务亩数的70%;2022年4月底前完成总任务亩数的80%;2022年5月15日前完成总任务亩数的90%;2022年5月底前完成总任务亩数的100%;如项目有整改,须在2022年6月底前完成。

四、付款期限及方式

合同签订后采购人向供应商支付合同总价10%的预付款(供应商应提交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出具的预付款保函或其他担保措施);完成所有任务亩数的种植并通过林地清理、整地挖穴、苗木质量、栽植质量、当年成活率等标准验收后采购人向供应商支付合同总价的70%;管护期满一年后,经抚育质量验收通过后采购人向供应商支付合同总价的10%;管护期满二年且整体竣工验收合格后采购人向供应商支付合同总价的10%。

履约保证金:合同签订后七个工作日内,供应商向采购人提交合同价的5%作为履约保证金(可采用保函方式提交),履约保证金在合同履约完毕后,采购人无息退还。

五、工作范围

根据招标文件,各供应商须按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完成下列工作:

1.提供完整成套的货物;

2.货物及相关附件的提供、运输、装卸、就位、施工、检验、通过验收;

3.完成各项施工、检验、验收等工作;提供各种数据资料;直至通过验收;

4.质保期内的质保服务;

5.售后服务的措施及承诺。

注意:以上其他工作内容的费用均包含在投标总价中。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