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前注:
本采购需求中提出的服务方案仅为参考,如无明确限制,投标人可以进行优化,提供满足采购人实际需要的更优(或者性能实质上不低于的)服务方案,且此方案须经评标委员会评审认可。
一、采购需求前附表
序号 |
条款名称 |
内容、说明与要求 |
1 |
付款方式 |
第一阶段:合同签订后,支付设计费总额的20%; 第二阶段:设计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后,支付设计费总额的30%; 第三阶段:提交最终成果后,支付设计费总额的40%; 第四阶段:完成后期服务工作后,支付余款。 |
2 |
服务地点 |
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 |
3 |
服务期限 |
合同签订后180日历天内完成 |
4 |
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二、项目概况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工作的相关讲话精神,推行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落实市委、市政府“开展安巢经开区摆脱困境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高标准开展安巢经开区高铁片区城市设计工作,凸显风貌特色和城市空间形象。
高铁片区作为安巢经开区、巢湖城区的东部门户空间,承担着展现合肥市域东部现代门户空间形象和彰显国际化城区品质的重要职责,开展高铁片区城市设计工作,有助于落实高铁为中心的城市新中心空间格局,联动巢湖市区中心,发挥安巢开发区辐射作用,通过规划引领、要素集聚、品质提升,合理研究功能业态,配套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完善空间格局,塑造轮廓舒展、韵律起伏、富有特色的城市新区形象,支撑“城市新中心、东部新门户”的战略定位,助力安巢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打造独居魅力、活力典范的市域东部中心。
三、服务需求
(一)城市设计范围
结合区域建设情况,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两个阶段开展(设计范围见附件)。总体城市设计为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半汤街道)合巢芜高速以南区域,总用地面积约为17.78平方公里(不含周边区域山体规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包括高铁东站周边和西山片区两个区域,高铁东站周边片区具体为合巢芜高速、站前路、亚父东路、太湖山路、金巢大道、三星路及东部行政边界围合区域,总用地面积约6.21平方公里,西山片区具体为金山路、北外环路、华阳路、半汤路围合区域,总用地面积约3.16平方公里。
城市设计范围图
(二)城市设计内容
本次工作分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两个部分,两部分工作应互相衔接,共同推进。
1.总体城市设计内容要求
衔接区国土空间空间总体规划,深化现状特征、战略目标、发展主题、空间格局、城市风貌等研究,从宏观层面研究确定高铁片区城市风貌特色,注重与山水自然的共生关系,优化城市形态格局,明确公共空间体系等系统要求的总体设计。
(1)立足区域发展,摸底现状,研判核心问题
从区域视角识别片区在城市空间格局中的主要特征,明确和周边功能区的关系,加强现状资源要素、区位交通条件的分析,梳理上层次规划、相关规划对于片区的要求。对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公共配套、道路交通及公共空间等基本情况进行系统摸查,梳理片区现状存在的问题,研判本次规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
(2)落实战略定位,明确发展主题和目标
规划应着眼于新时代合肥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安巢经开区及高铁片区的新要求、新期待,凸显“城市新中心、东部新门户”的特点和地位,深挖地域特色,找准主题,明确高铁片区的战略定位、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突出生态宜居、活力多元的特色,发挥对全区辐射带动作用,对接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化研究与巢湖城区功能衔接与协调,细化功能构成。
(3)突出生态优先,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基于生态本底分析和生态保护要求,严守生态安全底线,衔接落实生态控制红线,重点考虑规划片区与岠嶂山、汤山及鼓山山体景区等区域级生态廊道、蓝绿空间之间的有机衔接,构建片区生态网络,明确生态廊道、生态绿带,综合运用海绵城市、低冲击开发等技术手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开发模式,打造舒适宜人,水绿融城的生态格局。
(4)围绕高质量发展,对接巢湖市旗山新区、马鞍山市含山等周边区域建设,科学构建城市空间格局
立足高铁片区的现状基础,紧密对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围绕“城市新中心、东部新门户”的总体定位,聚焦主导功能细化,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顺应自然、尊重现状,既要充分考虑现状条件的制约因素,也要注重空间规划布局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操性,遵循中华营城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明确整体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布局。
(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新时代和谐宜居典范的现代化城区
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落实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优质、公平、均衡的民生服务体系。突出宜居宜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能级。强调安全、韧性、高效,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6)凸显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城市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的关系,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构建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秩序,重点围绕“一轴两廊”(半汤路城市发展轴、大闸河生态景观廊、清溪河生态景观廊)塑造展现安徽风范、江淮风韵、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
2.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内容要求
从塑造整体形态、城市轴线、空间特色、公共空间、景观风貌、慢行系统、地下开发、重点项目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明确整体形态的总体骨架,划定规模适度、紧凑集约的强度分区,构建功能明确、连续贯通的公共空间体系,提出需要重点研究的节点和片区,塑造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空间意象。加强城市设计导控体系研究,强化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更好的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高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1)塑造整体形态
深入研究区域整体空间形态,从建筑密度、建筑高度、视线廊道、开放空间、主要界面、天际轮廓线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明确整体形态的总体骨架,形成城市设计方案。提出需要重点研究的节点和片区,匹配“城市新中心、东部新门户”的重要地位,塑造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空间意象。
(2)打造城市中轴线
对高铁片区主轴线开展详细设计,整体分析轴线沿线的业态构成、建筑风貌与形象特色,塑造格局鲜明、地域文化色彩浓厚的轴线景观,从建筑风貌、建筑退让、建筑组合、城市天际线塑造、城市夜景景观等方面对轴线进行系统性打造。
(3)展示空间特色
整合自然、历史与现代的景观资源,注意按不同功能分区建立有特色的标识性强的整体形象,提出总体空间设计概念与特色塑造要求,建成方便、舒适、美观的整体环境。对重要节点、敏感地区进行重点设计,明确建筑形态、空间界面、活动通道等要素,提出控制引导要求。
充分考虑公共活动体系的建立,场所的服务对象是人,坚持人本主义,以居民的活动特征为基础,研究活动路线和重点区域,建立完整的开放空间系统,营造生态、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加强街道空间的研究,重点考虑大闸河、金巢大道、亚父东路、凤凰山路、金山路和重点片区的城市界面、街道空间、景观风貌意向内容,并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
(4)强调公共空间
研究公共空间的平面和竖向形态,公共空间的主次、联系、方向、尺度和风格特征,公共空间的出入口、人流和车流的流线,提出空间系统组织、功能布局、形态设计、景观组织、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5)控制景观风貌
结合各功能分区,提出景观风貌控制引导要求,重点对建筑风格、整体材质色彩、户外家具、夜景灯光等进行系统性设计。提出保护生态水系、湿地及其他生态要素的保护性措施,明确公园、广场、水面、景观桥梁和生态湿地等景观要素的设计,做出相应的景观设计意向图。
(6)优化慢行系统
结合行为需求、自然环境等要素,组织慢行活动系统,并与城市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相衔接;对通道的尺度、服务设施、景观环境提出控制引导要求。
(7)加强地下开发
衔接巢湖东站高铁枢纽交通,实现地上、地面有机衔接,协调发展,形成以高铁站为核心的地上地面立体化空间网络体系。提出地下空间建设的组织、设计目标和引导要求,确定地下空间的功能;明确高铁站P+R停车场的用地布局;注重与周边地区地下建筑空间的连通及竖向上的衔接。
(8)策划重点项目
秉持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理念,以提升整体形象、城市品位为目标,对重点地块进行策划,注重高端化、特色化的业态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开发模式和策略,明确建设模式和实施路径。战略谋划一批近期实施的省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如产城融合创展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等重大公益性文化设施,争取纳入市级大建设计划。
(9)制定城市设计导则
以地块为单位,充分落实公共开敞空间、重点节点的控制要求,明确各地块的开发建设强度、空间形态、慢行系统、重要界面等内容,提出高层建筑的布局范围,对建筑高度控制(限高、限低)、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天际线等涉及城市空间形象的内容进行管控说明,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手段,指导和衔接下一步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现城市设计对各项建设的长期指导。
(三)成果要求
1.规划深度要求
本次规划成果要求总体城市设计层面应达到《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深度和要求。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应达到《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所规定的详细规划的重点控制区城市设计的深度和要求。
成果内容除满足国家规范标准要求外,还需满足地方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成果要求。
2.设计成果要求
(1)总体城市设计成果
主要包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需解释规划设计的相关思路与理念,明确相关规划数据与指标,应包含但不局限于规划设计要求中的全部内容。
规划图纸包括但不限于:
1)区位分析图
2)区域发展协调图
3)土地利用现状图
4)现状评价分析图
5)用地布局规划图
6)规划结构图
7)空间组织引导图
8)功能分析图
9)交通系统规划图
10)道路断面规划图
11)慢行系统规划图
12)景观风貌规划图
13)开放空间规划图
14)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图
15)公用设施规划图
1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17)绿地系统规划图
18)分期实施示意图
19)其他有助于说明规划设计意图的图纸
(2)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成果
成果主要包括说明书、规划图纸、城市设计导则,说明书应包含但不局限于城市设计要求中的全部内容。城市设计导则应对规划区段特色定位、空间结构、景观风貌系统、空间形态、公共空间系统、建筑群体与建筑风貌、环境景观设施等内容作出阐述,明确其控制或引导要求。
规划图纸包括但不限于:
1)总平面图
2)城市设计功能分区图
3)交通分析图
4)建筑高度分区控制图
5)开发强度分区控制图
6)城市重要界面天际线引导图
7)城市设计总体鸟瞰图
8)夜景效果图
9)重要节点效果图
10)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图
11)建筑风格色彩控制图
12)建筑界面控制图
13)公共空间规划图
14)竖向分析图
15)景观风貌规划图
16)城市设计控制图则
17)其他有助于说明规划设计意图的图纸
(3)多媒体汇报材料成果
成交后提供不少于10分钟的展现主要构思、设计方案及核心成果的多媒体汇报材料1份(PPSX或MP4格式)。
3.成果形式
应提交规划成果(纸制)为A3规格8套,其中图集部分规格可为 A3 或 A4折叠;提交规划成果电子光盘 1 套,内容为文字资料、所有图件及汇报文件(文字为 DOC或PDF 格式,图件包含 JPG 和 DWG 格式)。
四、报价要求
1、投标人应到项目所在地现场踏勘,以充分了解项目位置和特点,便于报价。
2、本项目报投标总价,投标人所报价格须包含本项目采购需求中的所有服务内容,中标后采购人不追加任何费用,请投标人谨慎报价。(注:未发现的投标遗漏,视同此遗漏已经包含在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中,签订合同时不得增补。)
五、人员配备
要求投标人须为本项目拟配备不少于5人的服务团队,其中包含项目负责人1名。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城市规划(或城乡规划)专业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或注册规划师资格,投标文件中提供服务团队人员名单(格式详见附件格式“七、人员配备”)、项目负责人相关证书以及投标人为项目团队人员缴纳的近三个月社保证明材料(任意一个月即可)扫描件或影印件,社保证明材料形式详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第37.3条,否则投标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