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经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
项目编号:SDGP371000202102000308
项目概况说明: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鲁政办字〔2019〕105号)的要求,威海市开展了《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市级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更好谋划新时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发展路径,统筹部署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制定经区空间发展蓝图,发挥经区自然资源价值,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有机更新,充分衔接在编市级规划,开展《经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以下简称“分区规划”)的编制。
二、采购目标
采购标的需实现的功能或者目标: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是建立经区国土空间的总体安排,主要目的包括一是落实与衔接市级规划对经区的要求,并与市级规划形成互动;二是建立全区国土空间的战略谋划和总体布局;三是分解落实市级、分区规划内容,指导镇级规划的编制。
为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要求:①若投标人为小微企业,根据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及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的规定,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
②若投标人为监狱企业,根据财政部、司法部发布的《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的规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监狱企业视同小型、微型企业,享受评审中价格扣除的政府采购政策。监狱企业在价格评审中给予相应产品最终报价8%的价格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
③若投标人为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对残疾人福利性单位产品(货物)的价格给予6%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残疾人福利性单位需符合《财政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规定的条件,并提供《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属于小型、微型企业的,不再给予价格扣除。
4接受联合体响应的项目,供应商联合协议中约定,小型、微型企业和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合同金额占到合同总金额30%以上的,可给予联合体2%的价格扣除。监狱企业的协议合同金额占到联合体协议合同总金额30%以上的,可给予联合体8%的价格扣除。联合体各方均为小型、微型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和监狱企业的,联合体视同为小型、微型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和监狱企业。
三、采购预算
本项目包段的采购预算金额为6,000,000.00元。
四、采购方式
本项目包段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
第二部分 采购清单及技术参数
序号 |
分类 |
清单 分组 |
清单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功能与技术参数 |
1 |
服务 |
|
经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 |
1 |
宗 |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鲁政办字〔2019〕105号)的要求,威海市开展了《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市级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更好谋划新时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发展路径,统筹部署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制定经区空间发展蓝图,发挥经区自然资源价值,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有机更新,充分衔接在编市级规划,开展《经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以下简称“分区规划”)的编制。 一、 规划范围及期限 规划范围为经区全域,包括皇冠、西苑、凤林街道及崮山镇、泊于镇,国土陆域面积为168.49平方公里。 规划基期为2021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工作内容 为了加强经区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的统筹安排,采用“分区+镇”的规划编制模式,开展经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的相关工作。 “分区”规划主要承担区级统筹、与市级规划衔接及向镇级规划传导等职能,即统筹谋划经区管辖范围的国土空间资源配置,形成上下联动、区级统筹、镇级引导的分区规划方案。“镇”规划按照《山东省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要求,重点对分区规划内容进行落实,形成镇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部分: (一)摸清家底,形成一张底图 做好现状和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分析;开展三调基数转换工作,全面摸查建设用地底图底数情况;识别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潜在风险,识别重点问题,研判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规划编制的重点方向和重点内容。 (二)明确目标,建立管控指标体系 衔接落实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发展基础、条件、阶段和机遇等,明确经区总体定位与发展目标;建立可统计、可考核、可监督的规划指标体系,提出阶段性的规模控制目标。 (三)保护与开发平衡,谋划总体格局 1.协同发展,明确总体格局 立足威海市全局发展,协同区域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功能分工、重大设施等,落实生态、农业、历史文化等重要保护区域和廊道,合理安排城镇、产业开发轴带和重要节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制定多规合一、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总体格局。 2.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 细化落实市级划定三条控制线,结合经区实际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明确管控措施。 3.明确主体功能格局,优化布局三类空间 生态空间。落实市级规划对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和保护要求,划定生态保护区、自然保留区,建立生态安全格局。 农业空间。明确耕地资源总量和结构优化、布局调整目标,优化农业生产空间格局和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优化分类村庄布局格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城镇空间。以“产城融合”为导向,确定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特别用途区,分别明确各分区的核心管控目标、政策导向与准入规则。 海岸空间。对海岸线资源保护利用实施分类管控,明确需要保护的自然岸线及海岸线地区河口、沙滩、岛屿、滩涂、湿地、防护林等生态资源。统筹陆海布局,合理安排海岸线旅游、渔业、城镇、港口等功能。 (四)做实用地方案,绘制一张蓝图 1.编制用途管制方案 在市级规划的基础上,做实空间方案,形成全域二级类的用途管制方案。 2.划定城市重要控制线管控 在城镇开发边界内明确划定城市各类控制线,建立城市控制线体系,提出分级管控和规划传导要求。 3.划定详细规划单元,提出传导要求 确定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分方案,明确需要向各编制单元传导的功能定位、用地规模、人口规模、开发强度等核心指标、管控边界和要求,对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总量、结构、布局等分解落实。 (五)强化支撑,开展专项研究 各类专项规划研究。包括综合交通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绿地水系布局、城乡风貌特色、防灾减灾、城市存量更新、地下空间利用、产业发展、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村庄规划等。 (六)制定近期行动计划 围绕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对近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统筹安排,提出近期实施目标和重点任务,建立近期项目库,明确近期约束性指标、管控边界和管控要求。 (七)衔接管理,建立数据库 建设“一张图”数据库。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同步衔接《山东省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导则(试行)》、《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山东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数转换技术指南(试行)》等技术规程,以“三调”成果为基础,整合其他部门空间数据、审批管理类数据、社会经济类数据等各类规划编制所需数据和信息,形成全市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一张底图。将批准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时入库到本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规划“一张图”。 三、时间计划 经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按四个阶段开展工作,分别是: 一阶段:底数梳理与需求分析阶段,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底数底图梳理、需求预测与分析、开发边界划定、分区规划研究等工作。项目中标后十日内完成,成果获得采购人认可。 二阶段:“分区”规划阶段,完成区级规划编制,形成用途管制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战略、区域协同、城乡融合、海陆统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支撑体系、综合防灾、历史文化、各镇规划指引等内容。一阶段后三个月内完成,成果获得采购人认可。 三阶段:“镇”规划阶段,落实上一阶段工作要求,形成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体系。二阶段后三个月内完成,成果获得采购人认可。 四阶段:“分区+镇”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的整理汇编、上报、审批,计划2022年底前完成。 四、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均由规划文本、图件、数据库和附件构成,涉及的文、图、表、数应相辅相成,衔接一致。 (一)成果构成 1、规划文本(1个区级+2个镇级文本) 规划文本应当以条款格式表述规划结论,包括文本条文、必要的表格。文本条文应法条化,表述准确规范,简明扼要,突出政策性、针对性和规定性。 2、规划图件(区级+镇级相关图纸) 规划图件统一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作为空间基准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作为现状基础数据。图件比例尺应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实际,采用1:2000。 图件应符合相关制图规范要求,明确标示项目名称、图名、图号、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等。具体图纸列表参见附录四。 3、规划数据库(1个区级+2个镇级数据库) 规划数据库包括基础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按照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标准与规划编制工作同步建设、同步报批,并逐级报自然资源部备案,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4、附件 附件是对规划文本、图件的补充解释,包括规划说明、专家论证意见及修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的采纳情况、公众和有关部门意见及采纳情况等。 (二)成果格式 规划成果应以纸质文档和数字化文件两种形式提交。 纸质文档采用A4 幅面竖开本装订,规划图纸可采用A3 幅面印制并折页装订。 数字化文件采用通用的文件存储格式。规划文本可采用*.doc(*.docx)、pdf 格式,图纸采用*.jpg 格式,矢量数据采用*.shp 格式。 五、编制服务期限:1 年。 |
第三部分 技术要求
一、需执行的标准
1)国家相关标准:符合国家政策及相关标准规定
2)行业标准:符合行业相关标准
3)地方标准:无
4)其他标准: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国家标准按国家标准执行,如无国家标准按行业或地方及采购人要求执行。
二、实施及交付
1)质量要求
所出具的成果报告应符合国家、行业等相关标准。
2)安全要求
按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执行。
3)交付(实施)时间/服务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31日前
4)交付(实施)地点
规划范围为经区全域,包括皇冠、西苑、凤林街道及崮山镇、泊于镇,国土陆域面积为168.49平方公里。
5)付款方式
本项目分四次付款。
第一次付款:合同签订生效并具备实施条件后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金额的10%;
第二次付款:项目主要技术方案编制完成,经采购人技术审查同意后,支付合同总价款30%;
第三次付款:成果提交并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合格,经区财政金融局收到合格的《验收书》,审核同意采购人提报的用款申请后,支付合同总价款的30%;
第四次付款:余款即合同总价款的30%,于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一年,采购人出具《经区政府采购项目质量保证期内产品质量使用证明》后一次性付清。
中标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本单位的税务发票。
三、服务要求
1)服务标准
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国家标准按国家标准执行,如无国家标准按行业或地方及采购人要求执行。
2)服务期限和效率
一阶段:底数梳理与需求分析阶段,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底数底图梳理、需求预测与分析、开发边界划定、分区规划研究等工作。项目中标后十日内完成,成果获得采购人认可。
二阶段:“分区”规划阶段,完成区级规划编制,形成用途管制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战略、区域协同、城乡融合、海陆统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支撑体系、综合防灾、历史文化、各镇规划指引等内容。一阶段后三个月内完成,成果获得采购人认可。
三阶段:“镇”规划阶段,落实上一阶段工作要求,形成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体系。二阶段后三个月内完成,成果获得采购人认可。
四阶段:“分区+镇”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的整理汇编、上报、审批,计划2022年12月30日前完成。
四、验收标准
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及行业标准。
五、其他技术及服务要求
无
六、采购人拟采用的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
七、采购人拟采用采购方式的理由(非公开招标方式需要填写)
八、采购意向是否公开:是
九、是否收取各类涉企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否
十、是否为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否
十一、是否允许联合体响应:是
十二、对中小企业在资金支付期限、预付款比例等方面的优惠措施:无
十三、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其他未列明行业
十四、联系方式
采购人: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采购人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99号
联系人:丛程楠
联系电话:0631-598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