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购 需 求
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主要有蒋氏故里、弥勒圣地、山水胜景等三大优势旅游资源。近年来,经过新一轮雪窦山佛教名山建设,成果显现,以浙江佛学院、弥勒圣坛、应梦里、武岭西路改造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旅游配套项目建成,溪口随着“中国五大佛教名山”新名片知名度的显著提升,必将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溪口旅游发展面临一个全新的局面。
目前旅游客源以长三角为主,出行方式多为自驾游,而镇区现状路网规模不足、旅游交通与镇区交通混合、停车设施配建不足,旅游交通问题逐渐凸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感,交通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溪口旅游发展的瓶颈。因此编制《溪口镇旅游交通组织专项规划》是优化景区交通组织、助力溪口旅游能级跃升的必然要求。
本次规划范围为雪窦山风景名胜区范围54.86平方公里,研究范围为溪口镇范围381.6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示意图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其中,近期为2021-2025年。
明晰旅游发展格局。基于现状调研、规划资料梳理等方式,系统梳理与评估溪口镇旅游区位情况及旅游资源情况。
分析旅游市场现状。通过相关资料数据分析及有关部门的走访,了解目前溪口景区客流情况,摸清客流规模、理清客流时间分布、分析客群特征。
评估旅游交通现状。从出行特征、对外交通、内部交通、旅游交通组织这四方面详细分析溪口景区的旅游交通现状。
基于现状基础、规划解读、案例分析和趋势研判,开展未来规模预测,明确总体目标思路。
解读相关规划。重点对《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溪口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宁波雪窦山佛教名山建设总体策划与概念设计》等相关规划进行解读,明确相关规划要求和重点。
研究对标案例。选取国内典型对标案例,分析各个景区在规划及运营时值得参考之处,为溪口旅游交通组织专项规划提供相关借鉴经验。
研判发展趋势。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研判溪口旅游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
开展规模预测。在相关规划、对标案例及发展趋势的引导下,从客流规模和停车需求两个大方向对溪口未来旅游规模进行预测,为规划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提出总体目标与发展策略。综合以上研究,提出溪口旅游交通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及发展思路。
聚焦集散服务(集散中心选址)、对外交通、内部交通、智慧交通等方面,提出系统规划方案。
旅游集散中心规划。阐明溪口旅游集散中心选址新建的必要性,明确溪口新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定位、用地规模,确定选址方向、选址原则,提出新旅游集散中心的规划选址方案。同时,以新旅游集散中心为核心,提出溪口旅游集散体系重构的方案。
对外交通系统规划。从对外主干道路、对外公共交通两个层面出发,提出景区对外交通系统提升的规划策略。
景区交通组织规划。首先,提出景区游线建设的结构体系;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核心景点之间以及核心景点与集散中心之间的游线组织方案;最后,结合游线组织方案,提出游线提升的重点及策略。
智慧交通建设规划。以景区智慧交通的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智慧交通建设趋势,提出溪口景区智慧交通的建设重点及策略。
结合近期工作重点,策划近期行动方案,并制定项目库。重点聚焦名山名镇旅游环境提升视角,从道路品质提升、沿线景观提升、重要节点提升、标识系统提升、架空线整治提升、停车设施提升这等方向展开项目库的策划。
三、商务要求
服务期限 |
30天 |
履约保证金 |
履约保证金:无 |
付款条件 |
合同生效以及具备实施条件后,采购单位向中标单位预付至合同价的30%(对中小企业预付至合同价的40%);提交初步方案成果并经相关部门审议后支付至合同金额的 60%;提交正式成果后支付至合同金额的 100% 。 |
▲售后服务 |
要求中标单位在接到采购单位通知后 1 小时内作出实质性响应, 4小时内到现场解决问题。 |
投标文件有效期 |
自投标截止之日起90天 |
签订合同时间 |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30天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