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说明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卫健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8〕20号) 要求,完成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四级及以上和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四级甲等建设目标,并结合城南新院建设规划及医院管理思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最先进的IT技术, 完成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实现医院业务的全面互联互通;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与创新患者服务流程,实现临床业务的智能辅助与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医疗活动中的差错,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加强医院学科科研建设,实现临床人工智能辅助。
在完成城南院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同时,实现新、老院区(含东城院区、结防所等院区)信息化的统筹建设工作,在本项目范围内实现多院区的同质化管理,有力保障“一院多区”核心业务的正常运转,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强化综合管理, 精细绩效考核,有效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与综合管理能力,为今后5-10年医院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按照“一院多区、一套标准、一个数据中心、一体化应用”的设计思路实施多院区业务应用的一体化合并,实现业务流程的同质化管理,优化医院医疗资源配置,重组院内业务流程,实现院区之间的高效协作,逐步将医院建设成为模式先进、流程优化、管理配套、支撑有力、运作髙效的现代化、智慧化、数字化医院。
通过本次项目建设在实现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前提下,完成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测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四级及以上的测评工作,以及达到智慧服务三级和智慧管理三级测评要求。
1、标准性和开放性
应用系统设计严格执行国际、国家有关标准和行业标准,遵循目前“一院多区”信息集成平台标准,采用业内标准的技术体系和设计方法,使系统具备与各种层次的平台的整合性和兼容性。
2.先进性和成熟性
采用的各类产品和技术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能够代表当今技术发展的趋势, 并确保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长期使用,规划应具有前瞻性。
3.扩展性
系统的可扩展性,前后兼容性好坏会影响系统的长期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技术架构对硬件和软件的扩展成本。
4.可靠性与稳定性
需要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应具备强大的容错机制和应急机制,一旦发生故障,可以快速转移或切换。
5.安全性
需要严格的权限管理、数据授权、隐私保护等功能。四、建设依据:
本项目建设主要依据国际和国内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和基 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体系,参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结合多年国内数字化医院建设经验和国内多家医院通过电子病历五级和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 的评测项目经验,紧紧围绕医院临床数据中心、运营数据中心、影像和文档数据中心三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按照现代化医院信息化六大业务领域(患者服务业务域、临床诊疗业务域、医疗辅助业务域、运营管理业务域、信息集成业务域、区域协同业务域)来对医院数字化建设进行评价和规划。
本项目主要参照标准和规范如下:
1医疗卫生行业及信息化政策法规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规范》
《临床检验结果共享系统互操作性规范》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20 版)》
2中国信息数据标准
《国家卫生信息化标准基础框架》
《中国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数据集》
《中国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
《卫生信息数据规范指南》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3国际医疗卫生数据标准
国际疾病分类 ICD-9 和 ICD-10 医学数字化影像通讯标准 DICOM3
系统化医学名称—临床术语标准 SNOMED CT 观测指标标识符逻辑命名和编码标准 LOINC 医疗卫生领域信息交换标准 HL7 V3
临床文档架构 CDA R2 医疗企业集成规范 IHE
4信息安全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五、项目建设内容:
序号 |
建设清单 |
功能简要描述 |
数量 |
1 |
HIS 系统建设 |
包括:一卡通管理系统、门(急)诊挂号、收费管理系统、门(急) 诊应急系统、门(急)诊医生工作站、门诊护士工作站、门诊统一预约系统、出入院管理系统、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手术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综合查询系统、基础配置维护管理系统等 |
1 |
2 |
LIS 系统建设 |
包括:临床检验系统、输血管理系统等 |
1 |
3 |
PACS 系统建设 |
包括:检查预约系统、影像 PACS/RIS 系统、超声信息系统、 内镜信息系统、病理信息系统等 |
1 |
4 |
全院消息管理系统建设 |
包括:消息接入管理、消息发布管理等 |
1 |
5 |
物资/耗材管理系统 |
包括:物资请领管理、高值耗材管理、二级库管理等 |
1 |
6 |
设备管理系统建设 |
包括:采购管理、设备管理等,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
1 |
7 |
集成平台建设 |
包含:医院信息集成引擎(HSB)、EMPI 主索引管理、员工主 索引管理系统、主数据管理、单点登录、配置监控管理、可视化平台管理等 |
1 |
8 |
临床数据中心建设 |
包括:患者统一视图、医嘱闭环管理、智慧运营大屏、运营决 策支持等系统 |
1 |
9 |
测评服务 |
包括: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服务、电子病历水平分级测评等服 务 |
1 |
10 |
临床辅助决策(CDSS) |
包含:院内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临床诊断支持系统建设、临 床知识库体系建设等 |
1 |
11 |
接口改造 |
包括:院内各应用系统接口、医保接口(含医保政策性改革涉及所有接口)、区域健康平台接口、电子健康卡(含双码融合 等政策性需改造接口)、电子票据系统等接口 |
1 |
详见采购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