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采购内容
本项目以飞云江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为主线,以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聚焦海塘防潮、山区防山洪、干流防洪水、水库安全等水利防汛重点,围绕监测感知、风险识别、联动管控,结合算据、算法、算力建设,构建流域洪涝潮灾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体系,实现流域防洪调度场景数字化、模拟智慧化、决策精准化,进一步提升水灾害防御决策支撑能力。
1.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在温州市水管理平台数据仓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建设温州市水利防灾减灾项目综合数据库。
2.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打造温州市水利防洪减灾风险统一研判应用场景支撑体系,建立全市海塘风险研判支撑能力建设、飞云江流域防洪研判支撑能力建设、山洪风险研判支撑能力建设、水库防洪安全支撑能力建设以及为上述场景智控应用提供的数字孪生平台支撑能力建设。
3.海塘防潮场景应用。结合实时台风路径及相关气象信息,通过构建沿海河口潮水位和干流洪水耦合的实时预报及预警模型,实时监测结合滚动预报成果,依据浙江省沿海警戒潮位五色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分析各段海塘风险,形成海塘五色预警、病险海塘风险、漫堤海塘风险等三张风险统计清单,研判温州市域内海塘防潮风险等级,并通过数字孪生应用模拟展示。
4.山洪灾害场景应用。根据水文实时监测信息、气象短临预报信息实现温州全域山洪灾害预报及预警功能。对飞云江流域重要支流,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建立三维数字预报预演模型。将风险研判、监测预警、预报预警、人员转移等重点环节场景化,在纵向、横向打通各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联动,开发一套山洪灾害防御全流程“可视、可知、可控、可预测”的数字化应用,实现山洪预警信息市、县、乡、村、企业一键送达,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御“四预”能力。本应用场景另需集成永嘉县、苍南县等县级山洪灾害预报成果,通过本应用场景进行风险分析研判。
5.干流洪水场景应用。建设飞云江流域洪水预报调度应用,结合区间产汇流、河道演进、沿海河口潮水位预报计算,构建飞云江流域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分析飞云江珊溪水库以下干流以及泗溪、玉泉溪、高楼溪、金潮港等重要支流洪水演进情况,结合水工程防御能力,研判沿江区域洪水漫堤淹没风险。形成流域洪水风险等级图。根据动态风险研判情况,向防指及重要成员单位发布预警信息,协同开展现场应急处置。
6.水库安全场景应用。针对飞云江流域8座大中型水库,结合水库调度规则,以及水库下游保护对象防洪标准,建立水库来水预报及防洪调度模型。自动计算结合人工干预方式进行水库的防洪调度,形成调度决策建议,根据已有调度方式,通过对运行策略的逐步修正与多次测算,得出最优的调度方案,为防洪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为防汛决策提供支持建议。综合分析全市20座大中型水库实时水位、蓄水量、可纳/供水量等运行状态,根据降雨预报预测水库来水量,结合水库除险加固情况、安全状态因素,综合研判水库风险,生成水库风险三色图。根据动态风险研判预警信息,全方位、多角度支撑防洪决策。
7.抢险资源管理。为温州市防洪物资、抢险队伍及避灾点提供查询、统计、增加、删除等管理功能,实现实时掌握防洪资源的动态管理。
8.温州防汛移动应用治理端。通过在浙政钉平台上架温州防汛治理端,实现工作人员能够随时随地查询办理温州防汛监测信息、预警信息、指挥调度、应急抢险等工作。
9.温州防汛移动应用服务端。为提升公众防御台风灾害的能力,提高公众的防汛减灾能力,向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洪涝潮风险信息,指导公众更科学合理地做好洪涝潮防御,在现有“浙里办”“防汛防台专题”中上架“这里易淹”和“这里危险”功能。
10.温州防洪减灾演练场景。建设温州防洪减灾演练平台,以台风暴雨致灾为主线,通过洪涝灾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体系,选择海塘防潮、小流域防山洪、干流防洪作为本次灾害防御演练场景,通过线上与线下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模拟进行全要素洪涝潮风险预报、风险分析、应急抢险等综合演练应用。
11.三级等保测评、政务信息系统密码测评。依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GB/T 39786—2021)等文件相关要求开展信息系统等级测评以及政务信息系统密码测评。
(二)数据库建设
1. 数据收集整理
收集温州市海塘、飞云江干流、小流域山洪灾害、大中型水库等相关资料。将海塘防潮、飞云江干流洪水、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安全所需的气象数据、精细化降雨网格数据、实时监测数据、水库基础数据,防洪调度数据,水利业务数据整理入库。
2. 数据库建设
基于温州市水利数据仓,在现有数据基础上,建设温州市水利防灾减灾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库、监测监控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模型数据库等内容。
要求投标人提供外部数据资源共享清单、对外共享数据清单表。
3. 系统数据对接开发
通过开发与温州市水管理平台的数据接口,实现与温州市水利数据仓和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交换。同时通过开发接口与省防洪减灾平台对接,打造全市统一风险研判应用场景,开发与永嘉五尺溪小流域模型及苍南小流域山洪预报模型数据对接接口。
(三)应用支撑体系建设
1. 海塘风险研判支撑能力建设
1) 沿海河口水位预报模型构建
要求构建涵盖浙江沿海的风暴潮和洪水耦合预报模型,实时预报温州沿海及三大江感潮河段任意断面潮水位(瓯江河口至梅岙,楠溪江河口至上塘,鳌江河口至水头),建立飞云江河口潮水位和干流洪水耦合预报模型,模型需要兼顾上游流域洪水与下游河口风暴潮,能够准确地模拟及预报洪潮耦合作用下的河口至赵山渡坝址以下以及金潮港感潮河段潮水位变化过程。并对以上海塘、防洪堤风险进行精准研判,形成风险清单。
要求投标人提供沿海河口水位预报模型的构建方式介绍。
2) 沿线海塘预警等级标准核定
要求收集温州市域海塘基础信息成果,结合不同岸段堤防设计高程及岸段位置,对各段海塘堤防关联潮位站信息及预警等级设置标准进行梳理核定。
3) 沿海河口水位预报实时滚动预报功能
要求能够主动获取实时雨水情及台风预报信息并处理成可供预报方案直接使用的数据格式,并执行实时滚动沿海河口水位预报计算,输出沙港头、瓯江口、江心屿、灵昆、洞头、瑞安、鳌江、霞关等8个潮位站点预报潮位过程,可查看沿线任意点位的预报潮位过程。
4) 海塘预警研判功能
要求对数值模型预报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统计海塘关联潮位站未来6h、12h、24h最高潮位数据及发生时间,自动匹配至不同海塘岸段,依据经核定的浙江省沿海警戒潮位值,划分红、橙、黄、蓝、绿五色预警等级,形成海塘风险等级五色图,同时筛选海塘等级为“三类塘”风险等级数据,接入平台总体数据库。
5) 沿海河口水位预报漫堤风险评估
要求结合不同海堤潮位过程预报成果及海塘设计潮位标准,分析研判不同海塘是否存在漫堤风险,形成漫堤风险清单,接入平台总体数据库。
6) 预报成果数据整编及报告编制
要求基于海塘预报结果,海塘预警信息以及沿海河口水位预报漫堤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海塘风险研判报告模板自动生成海塘风险研判成果报告。
2. 飞云江流域风险研判支撑能力建设
1) 资料收集
要求收集飞云江流域风险研判支撑能力建设需要的资料,主要包括:本次项目建设涉及各测站历史实测气象及水文数据;历史洪水灾害情况数据包括洪水过程、上游水库调度方案、分洪区启用方案、堤防溃决情况、淹没范围和淹没水深(水位)等;河道地形、水库、堤防、滚水坝和主要桥梁、涵洞、渠道构筑物资料;各类工程防洪标准、防洪特征水位、水库运用条件及经批准防洪应急抢险预案等资料。
2) 飞云江洪水预报模型建设
要求构建涵盖飞云江流域干流、重要支流的洪水预报模型,模型主要包含水文模型、一维水动力模型、二维洪水淹没模型,建立飞云江流域洪水预报预警综合模型,预测干流沿线风险,为风险研判模块提供核心支撑数据。
要求投标人提供飞云江流域预报建设方案,并提供相关模型介绍及流程图。
3) 沿线地方预警等级标准核定
要求根据飞云江堤防基础信息成果,结合不同岸段堤防设计高程及河段位置,对不同河段堤防关联信息及预警等级设置标准进行梳理核定。
4) 干流预警研判
要求对水文模型及一维水动力数值模型预报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统计不同预报方案条件下干流典型堤防断面未来24h最高水位数据及发生时间,自动匹配至不同岸段,划分红、橙、黄、蓝、绿五色预警等级,形成流域洪水风险等级五色图,接入平台总体数据库。
5) 干流漫堤风险评估
要求能够利用一维水动力洪水预报模型,分析研判不同河段是否存在漫堤风险,若研判发生干流漫堤风险时,可提示启动二维水动力淹没模型,对洪水方案进行演算分析,并结合不同岸段堤防及地面高程,计算分析干流沿程平原漫堤情况,梳理统计不同重要保护对象淹没水深,形成漫堤淹没风险清单,接入平台总体数据库。
6) 预报成果数据整编及报告编制
要求基于飞云江干流洪水预报模型结果,干流预警研判以及干流漫堤风险评估结果,通过干流预警研判报告模板自动生成飞云江流域风险研判成果报告。
7) 接口开发及系统集成
要求将飞云江干流洪水预报模型封装成模块,并分别基于飞云江干流洪水预报模型模块开发的干流预警研判、干流漫堤风险评价等应用接口,将应用接口作为计算引擎集成到系统中。
3. 水库防洪安全支撑能力建设
1) 资料收集
要求收集水库防洪安全纳蓄能力建设需要的资料,主要包括:本次项目建设涉及多个水库的基础资料、站网分布及雨量站控制权重情况、各测站历史实测水文数据、流域内的蒸发资料等,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到合理可靠的场次洪水资料,作为预报模型模拟的输入。
要求投标人提供合理的资料收集方案。
2) 水库预报模型构建
要求基于本次项目建设涉及飞云江流域8座大中型水库,根据实测径流、降雨及蒸发数据,在进行合理分区的基础上,选择合适水文模型来构建水库预报模型。其他水库采用暴雨推算方式或接入已建预报模型成果分析水库防洪安全。
要求投标人提供拓扑关系、预报模型构建、模型参数率定、预报精度评定等方案描述。
3) 水库调度模型构建
要求基于本次项目建设涉飞云江流域8座大中型水库,根据水库历史洪水及水库、重要断面的设计洪水,结合水库、闸坝、泄洪设施以及下游防洪要求等规则,建设防洪调度模型,利用实时更新的洪水预报信息,得出最优的调度方案,为防洪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为防汛决策提供支持建议。
要求投标人提供防洪调度模式、计算原理、调度效果评定等方案描述。
4) 珊溪水库防洪安全能力建设
要求基于以珊溪水库控制流域建立的水库来水预报及防洪调度模型,结合水库的调度规则及安全下泄流量,可匹配不同调度规则进行调洪演算,同时进行纳蓄能力分析,提供自动预报预警机制,为水库防洪工作提供辅助决策,精细水库调度方案。
5) 中型水库防洪安全纳蓄支撑能力建设
要求基于以中型水库控制流域建立的水库来水预报及防洪调度模型,同时进行纳蓄能力分析,提供自动预报预警机制,为水库防洪工作提供辅助决策。对全市19座中型水库(飞云江流域7座建有预报模型,其他12座中型水库采用单位线法或接入已建预报系统预报来水。)建设水库调度模型,结合水库的调度规则及安全下泄流量,可匹配不同调度规则进行调洪演算。
(四)数字孪生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平台基于时空数据引擎,将输入系统的所有的静态数据、动态数据通过时空结构(特别是空间结构)结构化成为一个有机体,对其他模块提供一切关于时空场景的服务。
通过全要素场景服务,应用层模块可以方便的根据空间坐标,时间轴,查询、检索在场景内的一切要素,包括但不限于:静态场景数据(例如任何坐标高程、道路长度、建筑高度、点实体属性等等)、动态场景数据(例如视频监控数据、水位监测数据等);数据层模块则可以将最新的时空数据更新到全要素场景服务中去。
数字孪生全要素场景平台作为整个数字孪生时空信息管理平台的核心,支撑Cloud云渲染,API以及数字孪生业务场景和数据库的联动呈现功能。
全要素场景平台又由全要素场景服务、场景分层结构以及城市渲染引擎构成。最底层涉及空间坐标转换,模型处理,城市骨架搭建以及渲染分级。
提供数字孪生应用平台主要包括元信息发布服务、城城市骨架测量分析服务、场景分级组织子模块、静态数据模块、动态数据模块、大规模场景渲染模块和LOD分层加载服务。
2. API场景调度服务系统
场景调度服务系统是一套由JavaScript语言开发的负责交涉Web页面和云渲染平台之间的编程接口,基于云渲染平台使用;用户可在WEB页面上创建任意HTML5 UI元素, 利用场景调度服务系统与三场景进行双向交互。兼容当前主流的JavaScript前端框架, 为前端开发人员提供快速便捷的开发接口。系统需至少实现功能有:自定义POI点、镜头行为、POI点聚合行为、路径行为、区域热力图、柱状热力图、点云热力图、路径热力图、迁徙图、战略图、区域轮廓、圆形区域轮廓、高亮区域、特效行为、可视域、覆盖物关联window、覆盖物移动、覆盖物框选、水晶体模式、控件功能。
3. 实时数据接入仿真平台
对于各类型水坝以及周边水域和场景进行高精度还原,并对水坝进行模型细化拆解,从而能匹配现实中设施多级调控后的真实反馈。主要包括机械动画、开闸放水动画和水位动态仿真
1) 机械动画
对本次项目水库闸门结构进行还原,对坝闸进行模型细化拆解,能匹配现实中设施多级调控后的机械动画。
2) 开闸放水动画
接入开闸实时数据,实现孪生三维场景中水坝闸门与真实闸门开合度一致,并根据闸门放水量展示不同的下游放水效果。
3) 水位动态仿真
接入水库和下游河道水位监测数据,实现水库和下游河道水位动态仿真。
4) 流域淹没推演分析
提供在三维地形环境下,根据洪水仿真模型输出的水深和流域河面宽度结果,在地形表面绘制出洪水淹没区域,并且根据输出结果中每个栅格的水深和水宽值,绘制出流域水深和水面宽度。主要包括数据模拟计算、格栅网格动画渲染、洪水深度颜色表达、淹没过程播放和淹没信息表达。
5) 数据模拟计算
通过洪水仿真模型将接收到降雨预报数据后自行进行模拟计算,根据洪水仿真模型输出的水深和流域河面宽度结果,在地形表面绘制出洪水淹没区域,并且根据输出结果中每个栅格的水深和水宽值,绘制出流域水深和水面宽度。
6) 栅网格动画渲染
通过格栅网格动画渲染演示洪水的淹没过程。
7) 洪水深度颜色表达
通过蓝色颜色的深浅显示洪水的淹没水深程度,颜色越深代表水位越高。
8) 淹没过程播放
淹没过程通过进度控制播放,进度条可以播放和暂停。
9) 淹没信息表达
淹没过程可以体现出整改过程的淹没时长、淹没格栅、最大淹没水深等信息。
4. 数字孪生建模区域
1) 流域数字底板构建
通过温州市地理信息数据(GIS数据)作为流域底板的底层数据,对此底层数据进行全要素场景自动化生成飞云江干流周边区域和永嘉五尺溪流域L2中精度数字底板流域场景。该项目可以生成的区域全要素场景,包括建筑高度、道路长度、河流长度、坐标高程、植物、水域等信息。
2) 水库水坝及水闸还原
提供对珊溪水库、赵山渡水库、南码道闸进行水坝水闸还原。
3) 流域河道和水库水岸还原
提供还原珊溪水库、峃口水文站、赵山渡水库、马屿断面和瑞安水文站(南码道闸)各点附近2公里河道L3(高精度),范围包含以水岸沿线形成的200m的范围。瑞安金潮港流域内选取1处1平方公里区域进行L3高精度还原。
4) 海塘还原
提供还原温州7处重点海塘各1kmL3(高精度),范围包含以海堤沿线形成的200m的范围。
数字孪生建设要求见下表:
地理空间数据技术最低要求:
底板级别 |
L1 |
L2 |
L3 |
||
模型分级特征 |
平面地表模型 |
精细地表模型 |
工程三维 BIM模型 |
||
地理空间数据 |
主要数据内容 |
DEM分辨率 |
网格优于30m,按数据年份进行更新 |
干流及主要支流重要河段格网大小优于15m,更新频率不少于1次/3年 |
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宜采用格网优于5m,在地形出现较大变化时应及时更新;建筑物格网大小优于2m,每年更新1次。 |
DOM分辨率 |
优于2m,更新:1次/年 |
流域防洪等重要业务重点关注区,分辨率优于20cm,更新频率不少于1次/3年 |
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格网优于1m,建筑物格网大小优于10m,每年更新1次。 |
||
DLG 分辨率 |
/ |
干流及主要支流重要河段格网大小优于15m,更新频率不少于1次/3年 |
/ |
||
倾斜摄影 |
/ |
流域防洪等重要业务重点关注区,分辨率优于 8cm,更新频率不少于1次/3年 |
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宜采用格网优于8cm,建筑物格网大小优于3cm,每年更新1次。 |
||
水下地形 |
/ |
干流及主要支流重要防洪河段大断面,断面间距 50-5000m、测点间距 1-20m,不少于 1次/3年 |
库区大断面和回水区重要断面水下地形优于1m,每年更新1—2次;淤积严重、冲淤变化明显或其他重点水下区域的水下地形,采样间隔应优于0.5m,每年更新1—2次 |
||
数据来源 |
历史遥感影像 |
倾斜摄影、激光点云、无人船 |
BIM 工程建模 |
||
数据范围 |
全流域 |
重点区域 |
重要水利工程 |
其他要求:
1) 矢量数据要求
1 包含建筑、道路、水域、绿地等类型矢量数据。
2 以.shp格式存储,包含.dbf属性表、.prj投影信息;坐标系优先使用WGS84。
3 建筑以面要素表达,必须包含高度或楼层数;可选字段,包括名称、类型或用途(商业、住宅等)。
4 道路以中央线表达,必须包含宽度或车道数;可选字段,包括名称、类型或等级(如高速、国道、主干道等)、层级(用于高架)、是否桥梁、是否隧道、是否双向。
5 水域以面要素表达,可选字段,包括名称、类型(如江、河、湖、海等)。
6 绿地以面要素表达,可选字段,包括名称、类型(如树林、草地、公园等)。
2) 影像(DOM)要求
1 提供DOM正射影像图,包含RGB波段、投影信息(WGS84坐标)。
2 像素分辨率在2m以内,部分核心区域可达到0.5m-1m。
3) 地形(DEM)要求
1 优先提供带有投影信息(WGS84坐标)的DEM栅格数据(如tif格式的栅格数据),使用float32或unsing short单波段。像素分辨率在30m以内,部分核心区域可提供10m。
2 如果没有DEM栅格数据,也可以提供该地区的等高线数据。
1. 海塘防潮
1) 海塘防潮预报
1 海塘基础信息
提供在地图上展示温州沿海一线海塘的基础信息,海塘视频监控信息。
2 抢险资源信息
提供在地图上展示温州市海塘风险区物资仓库信息、抢险队伍信息及避灾点信息
3 海塘潮位预报
结合温州已建潮位站数据,提供每天定时进行温州海塘潮位分析计算并呈现。提供预报温州沿海一线海塘最高潮位数据以及最高潮位到来时间。预报结果按照《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进行精度评定,预报精度需达到乙级精度以上。
2) 海塘防潮预演
1 海塘防潮预报结果预演
根据海塘防潮的预报结果,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在温州沿海一线海塘中选取7处重点海塘,提供L3精度预演未来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出现沿海河口水位预报时潮位上涨过程。统计海塘潮位数据、风险等级、出现的时间,漫堤后的面积及受淹区域信息。
2 海塘防潮自定义预演
提供自定义输入沿海河口水位预报潮位数值,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在温州沿海一线海塘中选取7处重点海塘,以L3精度预演未来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出现沿海河口水位预报时潮位上涨过程。统计海塘潮位数据、风险等级、出现的时间,漫堤后的面积及受淹区域信息。
3) 海塘防潮预警
1 预警监测
提供展示温州市海塘区域潮位监测预警信息、雨量监测预警信息、水位监测预警信息、沿海风情监测预警信息、海塘视频监控信息、以五色图展示实时和预报海塘风险预警等级
2 预警统计
提供按照海塘风险等级统计温州市海塘风险数量及各类风险等级对应的海塘长度,并生成海塘风险区域清单,统计因海塘风险应转移人员数量和转移数量。
3 预警管理
提供温州海塘防潮风险五色预警规则的设置,海塘防潮预警消息模板的管理、海塘预警发布、预警人员管理,并向应急等部门提供海塘预警发布接口。
4) 海塘防潮预案
提供温州沿海海塘防潮预案进行电子化处理,新建预案的编制、修改、删除、导出功能。
2 审核管理
提供海塘防潮预案编辑后的审核功能。
3 人员管理
提供各海塘相关预案执行人员的管理功能,实现海塘与预案执行人员的绑定。
4 信息发布
提供预案启动后信息发布功能,选择启动相关预案,经领导通过系统审批同意后,向相关负责人发布预案信息。
5 措施指导
提供启动预案时,系统自动关联该地区防潮预案中的抢险措施,指导用户进行应急响应工作。
6 信息关联
提供在电子地图中关联展示离预警区域最近的水利工程、抢险队伍、防汛物资仓库等。
7 转移路线
提供在电子地图中展示海塘防潮区域的人员转移路线。
8 执行监管
提供查看相关现场处置人员通过温州防汛移动应用治理端(浙政钉)上报的海塘防潮预案执行过程信息。
提供温州海塘防潮风险应急响应的响应变更、响应解除功能,同时提供成员联动功能,实现与各相关成员单位对海塘风险开展快速会商。
2. 干流防洪
1) 干流防洪预报
1 干流基础信息
提供在数字孪生应用上(L2精度)展示飞云江干流区域水库、堤防、水闸、重点保护对象等基础信息。
2 抢险资源信息
提供在数字孪生应用(L2精度)上展示飞云江流域内物资仓库信息、抢险队伍信息及避灾点信息
3 干流洪水预报
提供在数字孪生应用(L2精度)上,选取珊溪水库、峃口水文站、赵山渡水库、马屿断面、金潮港、瑞安水文站(南码道闸)6处断面每天定时进行飞云江干流自动洪水预报。展示各断面预测的最高水位、最高水位到来时间、预测洪峰流量、预测洪峰出现时间。预报结果按照《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进行精度评定,预报精度需达到乙级精度以上。
2) 干流防洪预演
1 干流防洪预报结果预演
提供通过数字孪生应用对飞云江整条干流(L2精度)和干流上选取珊溪水库、峃口水文站、赵山渡水库、马屿断面、瑞安水文站(南码道闸)和瑞安金潮港流域6处重点预演区域(L3精度)进行干流洪水演进预演,预演未来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出现干流洪水时水位上涨过程。同时系统统计展示干流洪水影响村镇、淹没面积、影响人口等信息。
2 干流防洪自定义工程调度措施预演
提供自定义输入降雨量,水库下泄流量等水库工程调度参数,通过数字孪生应用对飞云江整条干流(L2精度)和干流上选取珊溪水库、峃口水文站、赵山渡水库、马屿断面、瑞安水文站(南码道闸)和瑞安金潮港流域6处重点预演区域(L3精度)进行干流洪水演进预演。预演未来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出现干流洪水时水位上涨过程。同时系统统计展示干流洪水影响村镇、淹没面积、影响人口等信息。
3 飞云江干流协同调度方案优化比选
提供以河道预报断面、险工险段大断面作为水安全风险侦测参考点,根据流域风险最小化、灾害损失最小化等多目标调度目标,系统能够自动计算并给出多种调度方案对比和调度结果展示。
4 干流调度过程动态模拟
提供对飞云江干流水利工程(珊溪水库、赵山渡水库和南码道闸)L3精度的建模,对调度实时调度过程进行仿真展示。同时配合现场视频监控,将应用虚拟场景与现场实地场景相结合,让用户直观感受水利工程调度过程。
3) 干流防洪预警
1 预警监测
提供展示飞云江入海口潮位站实时监测信息,飞云江流域雨量监测预警信息、飞云江流域河道水位监测预警信息、飞云江流域水库水位监测预警信息、飞云江流域视频监控信息以及重要保护对象风险监测信息。
2 预警统计
提供飞云江干流雨量超警、河道超警、水库超汛、村庄风险数量,生成防洪风险区域清单,统计飞云江干流洪水风险应转移的人数、已转移的人数。
3 预警管理
提供飞云江流域洪水风险五色预警规则的设置,干流防洪预警消息模板的管理、干流防洪预警发布、干流防洪预警人员管理,并向应急等部门提供飞云江干流预警发布接口。
4) 干流防洪预案
1 预案编辑
提供飞云江干流防洪预案的电子化处理,新建预案的编制、修改、删除、导出功能。
2 审核管理
提供飞云江干流防洪预案编辑后的审核功能。
3 人员管理
提供飞云江干流防洪各相关预案执行人员的管理功能,实现与预案执行人员的绑定。
4 信息发布
提供飞云江干流防洪预案启动后信息发布功能,选择启动相关预案,经领导通过系统审批同意后,向相关负责人发布预案信息。
5 措施指导
当飞云江干流防洪启动预案时,系统自动关联飞云江干流防洪预案中的抢险措施,指导用户进行应急响应工作。
6 信息关联
提供在电子地图中关联展示离干流洪水风险区域最近的水利工程、抢险队伍、防汛物资仓库、避灾点等。
7 转移路线
8 执行监管
提供查看相关现场处置人员通过温州防汛移动应用治理端(浙政钉)上报的飞云江干流防洪预案执行过程信息。
9 协同指挥
提供飞云江干流防洪应急响应的响应变更、响应解除功能,同时提供成员联动功能,实现与各相关成员单位对飞云江干流防洪开展快速会商。
3. 山洪灾害
1) 山洪灾害预报
1 山洪风险识别一张图
展示小流域内村庄、河道、水库、堤防、水闸、重点保护对象、山洪风险区等预警、预报信息。
2 抢险资源信息
提供展示山洪灾害小流域内物资仓库信息、抢险队伍信息、避灾点信息及转移路径。
3 小流域洪水预报
提供选取重要小流域(飞云江流域重要支流,另集成永嘉县五尺溪等六条小流域,苍南县藻溪、坑门溪、照兰溪、双岳溪洪水预报建设成果。)河段、村落断面的水位、流量进行预报,系统每天定时进行自动进行断面水位分析计算并呈现。展示各断面预测的最高水位、最高水位到来时间、预测洪峰流量、预测洪峰出现时间。
2) 山洪灾害预演
1 小流域山洪灾害预报结果预演
提供数字孪生平台对飞云江重要小流域(L2精度)进行小流域洪水演进预演,预演未来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出现洪水时水位上涨过程。同时统计展示小流域山洪影响村镇、淹没面积、影响人口等信息。
2 小流域山洪灾害自定义风险预演
自定义输入降雨量,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对飞云江重要小流域(L2精度)洪水演进预演。预演未来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水位上涨过程。同时系统统计展示小流域山洪影响村镇、淹没面积、影响人口等信息。
3) 山洪灾害预警
1 预警监测
按照气象1小时、3小时、6小时短临预报,24小时、72小时气象预报,结合水文监测数据,对温州全域山洪灾害防御重要村落进行预警预报,将预报预警、风险研判、过程预演、人员转移等重点环节场景化,并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展示,形成山洪风险一张图。
2 预警统计
提供小流域山洪预警雨量超警、河道超警、水库超汛、村庄风险数量,生成小流域山洪风险区域清单,统计小流域山洪应转移的人数、已转移的人数。
3 预警管理
提供小流域山洪风险五色预警规则的设置,小流域山洪预警消息模板的管理、小流域山洪预警发布、小流域山洪预警人员管理,并向应急等部门提供小流域山洪预警发布接口。
4) 山洪灾害预案
1 预案编辑
提供小流域山洪灾害预案的电子化处理,新建预案的编制、修改、删除、导出功能。
2 审核管理
提供小流域山洪灾害预案编辑后的审核功能。
3 人员管理
提供小流域山洪灾害各相关预案执行人员的管理功能,实现与预案执行人员的绑定。
4 信息发布
提供小流域山洪灾害预案启动后信息发布功能,选择启动相关预案,经领导通过系统审批同意后,向相关负责人发布预案信息。
5 措施指导
当小流域山洪灾害启动预案时,系统自动关联小流域山洪灾害预案中的抢险措施,指导用户进行应急响应工作。
6 信息关联
提供在电子地图中关联展示离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域最近的水利工程、抢险队伍、防汛物资仓库、避灾点等。
7 转移路线
提供在电子地图中展示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域的人员转移路线。
8 执行监管
提供查看相关现场处置人员通过温州防汛移动应用治理端(浙政钉)上报的小流域山洪灾害预案执行过程信息。
9 协同指挥
提供小流域山洪灾害应急响应的响应变更、响应解除功能,同时提供成员联动功能,实现与各相关成员单位对小流域山洪灾害开展快速会商。
4. 水库安全
1) 水库信息管理
提供展示温州水库基础信息及安全管理等信息。
2) 安全状态研判
提供根据水库安全鉴定结论,展示水库安全方面状态。
3) 水库安全方面状态
提供按照红、黄、绿三种颜色对存在风险的水库进行划分,展示水库当前风险。
4) 水库防洪模块
1 水库防洪滚动预报
提供珊溪水库、百丈漈水库、赵山渡水库、林溪水库、三插溪水库、仙居水库、高岭头水一级水库、高岭头二级水库未来洪水滚动预报功能。
2 水库来水预报统计
提供珊溪水库、百丈漈水库、赵山渡水库、林溪水库、三插溪水库、仙居水库、高岭头水一级水库、高岭头二级水库定时计算并自动呈现水库的当前水位、最高水位、最高水位出现时间。
3 水库纳蓄能力分析
提供温州市20座大中型水库实测降水量、入库来水量、库容、可容纳雨量、下泄流量等关键要素的自动更新与展示。
4 水库防洪预警
提供珊溪水库、百丈漈水库、赵山渡水库、林溪水库、三插溪水库、仙居水库、高岭头水一级水库、高岭头二级水库未来水位可能超过预设特征水位时,系统实现自动防洪预警。
5 水库调洪演算
提供珊溪水库、百丈漈水库、赵山渡水库、林溪水库、三插溪水库、仙居水库、高岭头水一级水库、高岭头二级水库调洪场景下,提供人工干预接口,自动匹配该水库的调度规则,正、逆向推演,判断当前调度方案是否能满足防洪安全要求。
5. 防洪资源管理
提供温州市抢险物资仓库、抢险队伍、避灾点的查询、统计、新增、编辑、删除功能。
6. 温州防汛移动应用治理端(浙政钉)
1) 预警预报
提供温州天气预报、雨量超警、水库超汛、江河超警、山洪预警、潮位预报、干流预报、小流域洪水预报功能。
2) 信息审核通知服务
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水利防汛部门发布的防汛、防风、防台、抗旱和防冻的应急响应通知功能;对具有审核权限的用户提供系统发布的预警、预案信息审核功能。
3) 监测信息
提供汛情灾要、实时雨情、水库水情、江河水位、降雨分布、潮位监测、实时台风、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山洪内险、内涝监测、实时监控、海塘风险、干流风险、旱情预警功能。
4) 指挥调度
提供通过APP视频或语音通话功能,提供抢险物资、应急预案、预案执行功能。
5) 基础信息
提供河流水系、闸门监控、工情信息、资源检索、防汛知识、汛控计划、预警信息查询、传真接收功能。
6) 短时预报
提供辖区内未来1、3 小时内的降雨分布情况。以及展示移动端所在位置未来3小时内预报降雨情况。
7) 降雨情况
提供全市面雨量、面雨量最大区县、单站雨量最大站点,统计各区县面雨量,按照月统计和年统计,相较同期雨量数值和百分比。
8) 江河水情
提供温州主要江河的水位过程线。
9) 水库水情
提供全市大中型水库的当前平均蓄水量与总蓄水量的比值、常年平均蓄水量与往年平均蓄水量的比值,目前总的蓄水总量。
10) 我的关注
提供用户根据自主选择关注的雨量站、水库水位站和河道水位站实时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
11) 浙政钉上架
提供移动端浙政钉上架自查、上架审批、接入平台、压测及应用免登功能服务。
7. 温州防汛移动应用服务端(浙里办)
提升公众防御台风灾害的能力,提高公众的防汛减灾能力,向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洪涝潮信息,指导公众更科学合理地做好洪涝潮防御,提供以下功能:
1) 这里易淹
提供公众可以根据定位查看周边、家边、单位边容易被淹的地方,帮助公众了解身边的低洼易涝点。
2) 这里危险
提供面向公众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包括沿海河口水位预报影响区、山洪灾害危险区、江河洪水影响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强降雨网格。
8. 温州防洪减灾演练平台
1) 演练交互应用
演练交互的过程通过在系统上开发演练一张图,以演练流程为基准模拟进行台风灾害、小流域山洪、干流防洪灾害场景的应急抢险全过程人机互动演练。过程以趋近于模拟真实的现场情况,结合设定的抢险处理预案进行演练,从而使各级工作人员撑握应急抢险各环节的处置流程及具体内容,并且还原发现抢险过程中处置的不足之处,以便后续优化应急抢险预案。包括场景选择、演练启动、监测预警、预演淹没分析、风险统计、工程调度、抢险指挥、人员转移、抢险物资调拨、抢险队伍调度、演练总结功能。
2) 演练支撑应用
提供演练方案的演练编辑管理、演练人员管理和演练信息的模板配置和信息发送功能。
3) 抢险演练(移动端)
在温州防汛移动应用治理端(浙政钉)增加抢险演练模块,通过该模块用户能够接收到温州防洪减灾演练平台所发送的预警信息和应急响应信息,并通过该模块上报各演练抢险环节的情况,反馈预演执行过程中问题及执行结果。提供信息接收、演练执行和执行总结功能。
1. 信息安全设计
温州市水利防洪减灾项目为了达到等保二级要求,提供可靠有效的云主机安全防护措施,利用政务云的政务云现有安全产品。
2. 第三方软件测评
对温州市防洪减灾项目开展第三方软件测评,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易用性测试、容错测试等。
依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9),以《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GBT28449-2018)为测评输入,采取访谈、检查、测试等测评方法,按照相应的测评规程对制度文档、安全配置、相关人员等测评对象进行广度、深度等相应力度的单元测评、整体测评,对测评发现的风险项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最终得到相应的信息系统等级测评报告。信息系统等级测评工作共分为四项,即测评准备、方案编制、现场测评、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
4. 政务信息系统密码测评
(1)编制密码应用方案。组织相关单位编制密码应用方案,密码应用方案设计内容须与立项方案建设内容保持一致,确保后期建设可落地。(2)委托密评机构开展方案评估。密码应用方案编制完成后,委托密评机构开展方案评估。方案经过多轮修改通过评估后,密评机构将出具《密码应用方案评估报告》。(3)报密码管理部门审核。项目建设单位将通过评估的密码应用方案与密评机构出具的《密码应用方案评估报告》报送至密码管理部门审核。(4)项目开始建设,严格按照立项时通过评估的《密码应用方案》进行相应建设 (5)委托密评机构开展系统评估。若首次评估未通过,则密评机构将出具《整改建议》,项目建设单位需对系统进行相应整改.(6)报密码管理部门审核。项目建设单位将通过评估的密码应用方案与密评机构出具的系统《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报告》报送至密码管理部门审核。
序号 |
名称 |
主要内容 |
|||||||||||||||||||||||||||||||
一、数字孪生 |
1 |
数字孪生水利系统 |
元信息发布服务,元信息发布系统将全要素场景中拥有的要素与要素的结构信息以元信息、元数据的形式提供出来。 |
|||||||||||||||||||||||||||||||
城市骨架测量分析服务,城市骨架提供相应的测量分析服务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距离测量分析、面积测量分析等。 |
|||||||||||||||||||||||||||||||||
场景分级组织子模块,场景分级组织子系统,对于每个城市分块模型生成5种不同的细节程度,以符合从近到远的渲染需求。 |
|||||||||||||||||||||||||||||||||
静态数据模块,GIS、OSM、栅格化数据处理。 |
|||||||||||||||||||||||||||||||||
动态数据模块,网络及IOT设备的接入展示及权限管理。 |
|||||||||||||||||||||||||||||||||
大规模场景渲染模块,通过场景栅格化机制,将场景划分为了2km见方的长方形区域,每个区块Tile4平方公里,可支持无缝拼接的任意场景显示。 |
|||||||||||||||||||||||||||||||||
LOD分层加载服务,数字孪生场景支持L1-L3三个层级的LOD,根据可视距离自动切换,根据用户所需进行自由组合。 |
|||||||||||||||||||||||||||||||||
镜头行为,包含获取当前场景镜头信息、设置场景镜头、设置场景镜头空间、回到场景初始镜头、镜头绕场景中心点旋转、镜头沿着路径移动、镜头沿覆盖物移动 |
|||||||||||||||||||||||||||||||||
自定义POI点及POI点聚合,对POI点进行自定义筛选,根据相应的坐标、高度设置等设置、设置聚合服务地址、聚合数据筛选POI点类型对POI点进行设置 |
|||||||||||||||||||||||||||||||||
路径行为,设置坐标类型、高度、路径宽度高度等配置 |
|||||||||||||||||||||||||||||||||
对区域热力图、柱状热力图、点云热力图、路径热力图、迁徙图、战略图,配置相应坐标类型、样式类型、区域坐标、高度等设置。 |
|||||||||||||||||||||||||||||||||
对区域轮廓、圆形区域轮廓、高亮区域,设置坐标类型、坐标高度类型、样式类型、轮廓颜色、围栏高度、底部区域填充类型、坐标点、高度、镜头距离。 |
|||||||||||||||||||||||||||||||||
特效行为,配置特效行为坐标类型、样式类型、半径、坐标点、高度、坐标高度类型、旋转角度、文本内容,富文本内容、顶部文字是否跟踪朝向摄像机、镜头距离。 |
|||||||||||||||||||||||||||||||||
可视域,配置可视域坐标类型、坐标点、高度、坐标高度类型、可视域水平视角范围、可视域垂直视角范围、半径、可视域俯仰角、可视域偏航角、镜头距离。 |
|||||||||||||||||||||||||||||||||
对覆盖物关联、移动、框选配置覆盖物id、覆盖物类型、坐标类型、移动速度、是否循环、镜头距离等设置 |
|||||||||||||||||||||||||||||||||
水晶体模式,3D地图切换水晶体模式。 |
|||||||||||||||||||||||||||||||||
控件,包含测量工具、UE鼠标信息、24小时光照设置、天气变化配置、场景音效配置、分辨率配置。 |
|||||||||||||||||||||||||||||||||
二、应用软件(场景)定制开发费 |
|||||||||||||||||||||||||||||||||
2 |
海塘防潮应用场景 |
海塘防潮预报,结合海塘潮水位预报、实测潮水位与上下游预报潮水位过程线进行比对分析,研判潮水风险。 |
|||||||||||||||||||||||||||||||
海塘防潮预警:根据潮水位预报结果,研判海塘是否存在倒灌、漫塘风险,同时将海塘风险清单发送给相关联动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并对海塘预警消息、人员、发布进行管理。 |
|||||||||||||||||||||||||||||||||
海塘防潮预演:针对海塘防潮预报结果,对海塘水形势进行预演,形成五色风险管理。 |
|||||||||||||||||||||||||||||||||
3 |
干流防洪应用场景 |
干流防洪预报:包含干流基础信息、干流水利工程布置情况、控制站洪水预报与实测水位过程线对照展示以及洪量统计及降雨径流规律智慧分析管理。 |
|||||||||||||||||||||||||||||||
干流防洪预警:通过飞云江干流洪水预报模型预测飞云江干流各断面水位情况,结合两岸防洪堤高程,分析是否存在漫堤风险,并形成风险预警清单,将风险预警信息通过短信、语音、数据接口等方式通知相关单位和相应责任人,并对预警风险区域进行统计,同时对预警的发布规则进行管理。 |
|||||||||||||||||||||||||||||||||
干流防洪预演:按照不同暴雨等级,模拟其洪水演进过程,对两岸堤防进行风险分析,核定其防御标准,标注五色风险管理等级;对干流防洪调度措施进行预演,按不同调度方案优化比选,为科学精细化调度提供支撑。 |
|||||||||||||||||||||||||||||||||
4 |
山洪灾害应用场景 |
山洪灾害预报:根据气象暴雨预报信息,形成精准预报到乡镇、村级暴雨信息;对飞云江重要小流域进行山洪预报。将上诉预报信息在山洪风险识别一张图动态展示。 |
|||||||||||||||||||||||||||||||
山洪灾害预警:根据全市水雨情监测站点实测预警、暴雨预报预警以及山洪暴雨推求预报预警等信息,实时分析山区山洪风险 |
|||||||||||||||||||||||||||||||||
山洪灾害预警:动态研判山洪风险等级,统计风险村庄数量和转移人员,并生成小流域山洪风险清单预警信息,将预警信息通知相关单位和相应责任人,及时转移风险区人员。 |
|||||||||||||||||||||||||||||||||
山洪灾害预演:按照不同暴雨等级,对飞云江重要小流域模拟其山洪演进过程,对各村庄淹没风险进行分析研判,根据预演成果智能优化山洪预警指标。 |
|||||||||||||||||||||||||||||||||
5 |
预案管理 |
提供海塘防潮、飞云江干流防洪、小流域山洪预案的电子化处理。提供新建预案的编制、修改、删除、导出功能 |
|||||||||||||||||||||||||||||||
提供海塘防潮、飞云江干流防洪、小流域山洪预案审核管理 |
|||||||||||||||||||||||||||||||||
提供海塘防潮、飞云江干流防洪、小流域山洪预案各负责区域相关预案执行人员的管理功能,实现与预案执行人员的绑定 |
|||||||||||||||||||||||||||||||||
5 |
预案管理 |
提供海塘防潮、飞云江干流防洪、小流域山洪预案信息发布 |
|||||||||||||||||||||||||||||||
抢险措施指导,系统自动关联海塘防潮、飞云江干流防洪、小流域山洪预案中的抢险措施,根据不同预警等级,提供用户相应的预警响应措施,指导用户进行应急响应工作。 |
|||||||||||||||||||||||||||||||||
信息关联,自动在电子地图中关联展示离预警区域最近的水利工程、抢险队伍、防汛物资仓库 |
|||||||||||||||||||||||||||||||||
系统在电子地图中展示飞海塘防潮、飞云江干流防洪、小流域山洪区域的群众转移路线 |
|||||||||||||||||||||||||||||||||
预案执行监管,查看相关现场处置人员通过温州防汛移动应用治理端(浙政钉)接收到干流防洪预警预案信息后的信息反馈 |
|||||||||||||||||||||||||||||||||
协同指挥,海塘防潮、飞云江干流防洪、小流域山洪应急响应变更、解除和成员联动功能 |
|||||||||||||||||||||||||||||||||
6 |
水库安全应用场景 |
汇集水库位移、沉降、渗漏等信工程安全监测信息,掌握水库当前基本情况。 |
|||||||||||||||||||||||||||||||
安全状态研判,根据水库安全鉴定结论,分析水位情况、除险加固情况等水库安全方面状态。 |
|||||||||||||||||||||||||||||||||
水库风险综合研判,综合水库基本情况,安全状态、运行状态、水情雨情等多方面信息,分析水库综合风险等级。 |
|||||||||||||||||||||||||||||||||
水库防洪模块,包含水库防洪滚动预报,水库来水预报统计,水库纳蓄能力分析,水库防洪预警,水库调洪演算。 |
|||||||||||||||||||||||||||||||||
7 |
防洪资源管理 |
对防洪抢险物资和抢险队伍信息进行管理。 |
|||||||||||||||||||||||||||||||
8 |
防汛移动应用治理端 |
预警预报,通过多种方式动态分析雨量、水库、江河、山洪、潮位、干流、小流域洪水重要预报预警。 |
|||||||||||||||||||||||||||||||
信息通知服务,包含预警通知、审核管理。 |
|||||||||||||||||||||||||||||||||
汛情摘要,简要综述本市降雨情况,江河水位情况、水库水情情况和全市总体水旱灾害情况 |
|||||||||||||||||||||||||||||||||
8 |
防汛移动应用治理端 |
水雨情等信息,展示实时雨情、水库水情、江河水情、降雨分布、潮位监测,实现辖区内的水雨情站点信息查询,将辖区内的站点叠加到地图上,分布式的显示相关站点,并显示水库等关联水利工程剖面图、当前水位、库容、梅汛水位、蓄水率等信息,提供各个站点数值信息的查询、过程线功能。 |
|||||||||||||||||||||||||||||||
接入实时台风、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内涝监测等数据在移动治理端展示 |
|||||||||||||||||||||||||||||||||
实时监控,查看接入温州市水利视频监控应用的适配图像信息 |
|||||||||||||||||||||||||||||||||
风险展示,将本市山洪、海塘、干流、干旱风险情况展示至治理端平台 |
|||||||||||||||||||||||||||||||||
指挥调度,可以通过治理端进行视频通话,并提供抢险物资查看与管理,根据应急预案在治理端,查看任务信息,包括工程调度任务、人员转移任务、抢险处置任务,指导现场人员执行预案开展抢险工作。 |
|||||||||||||||||||||||||||||||||
基础信息,查看温州市河流水系、水利工程工情信息、汛控计划、闸门工情监控以及并支持对以上信息进行资源检索。 |
|||||||||||||||||||||||||||||||||
防汛知识,对法律法规、防汛预案、防汛百科文档资料的查询功能。 |
|||||||||||||||||||||||||||||||||
预警信息查询,调用温州市水管理平台预警短信发送、统计功能,可以根据年/月/日时间、预警类型、发送类型进行查询、发送。 |
|||||||||||||||||||||||||||||||||
传真接收,对接温州水利电子传真系统,可查看温州市水利局电子传真系统所接收的电子传真文件。 |
|||||||||||||||||||||||||||||||||
短时预报,在地图上滚动播放辖区内未来1、3小时内的降雨分布情况。 |
|||||||||||||||||||||||||||||||||
降雨情况,展示全市雨量站点,统计各区县雨量数据。以列表查询雨量信息,量级统计信息、统计各县最大降雨量、各县市平均雨量。 |
|||||||||||||||||||||||||||||||||
江河水情,展示温州主要江河的水位过程线。以列表方式展开查询全市各江河水文站当前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
|||||||||||||||||||||||||||||||||
8 |
防汛移动应用治理端 |
水库水情,展示全市大中型水库的蓄水信息,以列表方式展开查询全市各水库的当前水位、库容、梅汛水位、蓄水率 |
|||||||||||||||||||||||||||||||
我的关注,展示用户根据自主选择关注的雨量站、水库水位站和河道水位站实时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 |
|||||||||||||||||||||||||||||||||
接入稳定性监控平台,压测,应用免登 |
|||||||||||||||||||||||||||||||||
设备适配,对手机及pad进行针对性适配 |
|||||||||||||||||||||||||||||||||
9 |
公众服务端 |
含这里易淹和这里危险,提供受淹地点、区域、受淹情况查询功能,并发布海塘、山洪、洪水等危险区域预警 |
|||||||||||||||||||||||||||||||
10 |
防洪减灾演练 |
演练交互,包含场景选择、演练启动、监测预警、预演淹没分析、风险统计、工程调度、抢险指挥、人员转移、抢险物资调拨、抢险队伍调度、演练总结 |
|||||||||||||||||||||||||||||||
三、能力应用 |
|||||||||||||||||||||||||||||||||
11 |
海塘风险研判支撑能力建设 |
沿海河口水位预报模型构建:构建温州沿海河口水位预报和洪水耦合预报模型,模型兼顾上游洪水与下游河口天文潮,叠加台风影响因子,能够准确地模拟及预报洪潮耦合作用下的河口及沿岸潮位变化过程。 |
|||||||||||||||||||||||||||||||
沿线海塘预警等级标准核定:根据不同岸段堤防设计高程及岸段位置,对各段海塘关联潮位站信息及预警等级设置标准进行梳理核定。 |
|||||||||||||||||||||||||||||||||
沿海河口水位预报实时滚动预报功能:实时滚动预报计算沿海河口水位,输出沙港头、瓯江口、江心屿、龙湾、洞头、瑞安、鳌江、霞关等7个潮位站点预报、实测潮位过程,可查看沿海沿江任意点位的预报潮位过程。 |
|||||||||||||||||||||||||||||||||
海塘预警研判功能:统计海塘关联潮位站未来6h、12h、24h最高潮位数据及发生时间,自动匹配至不同海塘岸段,依据经核定沿海警戒潮位值,分析海塘沿线风险。 |
|||||||||||||||||||||||||||||||||
沿海河口水位预报漫堤风险评估:结合不同海堤潮位过程预报成果及海塘高程,分析研判不同海堤是否存在漫堤、倒灌风险,形成漫堤风险清单。 |
|||||||||||||||||||||||||||||||||
预报成果数据处理:根据预报成果、海塘预警信息以及风暴潮漫堤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海塘风险研判报告模板自动生成海塘风险研判成果报告。 |
|||||||||||||||||||||||||||||||||
海塘风险模型参数率定:以建国后对温州影响较大的台风为对象,预报沿江沿海潮水位情况,与实测值进行对照,率定各参数,预报精度达乙级以上。 |
|||||||||||||||||||||||||||||||||
飞云江干流洪水预报水文模型:依据流域气象部门雨量预报数据,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计算流域降雨产流,再根据单位线进行流域汇流计算,实现洪水预报。 |
|||||||||||||||||||||||||||||||||
飞云江干流洪水预报一维水动力模型:进行河道洪水演进计算,生成干流任意断面水位、流量过程及最大水位出现时间及洪峰出现时间等。 |
|||||||||||||||||||||||||||||||||
飞云江干流洪水预报二维水动力模型:建立二维洪水演进数学模型,进行洪水淹没演进计算,生成洪水演进过程、洪水淹没范围及淹没水深。 |
|||||||||||||||||||||||||||||||||
飞云江干流洪水预报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通过侧向连接方式实现一—二维数学模型的联解,一维河道漫堤或决堤后,进行洪水演进计算,生成淹没区域二维洪水演进过程,提高计算速度。 |
|||||||||||||||||||||||||||||||||
沿线地方预警等级标准核定:结合不同岸段堤防设计高程及河段位置,对不同河段堤防关联信息及预警等级设置标准进行梳理核定。 |
|||||||||||||||||||||||||||||||||
干流预警研判:按照预报方案,预测未来24h最高水位数据及发生时间,自动匹配至不同岸段,划分红、橙、黄、蓝、绿五色预警等级,形成干流洪水风险等级五色图。 |
|||||||||||||||||||||||||||||||||
干流漫堤风险评估:计算分析干流沿程河网漫堤情况,梳理统计不同重要保护对象淹没水深,形成漫堤淹没风险清单。 |
|||||||||||||||||||||||||||||||||
模型率定与精度评定:以建国后对飞云江流域影响较大的洪水为对象,预报飞云江干流洪水位,与实测值进行对照,率定各参数,预报精度达乙级以上。 |
|||||||||||||||||||||||||||||||||
干流风险模型数据服务 |
|||||||||||||||||||||||||||||||||
12 |
珊溪水库防洪安全纳蓄支撑能力建设 |
珊溪水库以上水分计算分区:根据历史水文特征,以三插溪水库、仙居水库、高岭头一级水库、高岭头二级水库为对象,划分独立计算单元,分析每个单元的产汇流特征。 |
|||||||||||||||||||||||||||||||
拓扑关系构建:绘制流域水利工程拓扑关系图,动态显示各水利工程水位、流量、调度信息等,绘制流域沿线水面线。 |
|||||||||||||||||||||||||||||||||
水库来水预报:根据气象预报降雨量,上游来水量、区间来水量以及库水面直接承接的雨量,计算水库来水量。 |
|||||||||||||||||||||||||||||||||
预报模型构建-纳蓄能力分析:根据水库来水预报成果,利用水量平衡结合水库特性曲线,分析计算未来来水量、可容纳库容、需泄洪量等。 |
|||||||||||||||||||||||||||||||||
模型参数率定:根据历史降雨洪水资料,对水库来水预报模型进行参数的优选和率定,结合流域暴雨中心位置,智慧优选模型参数。 |
|||||||||||||||||||||||||||||||||
洪水预报实时校正功能,提高预报精度。预报精度要求达乙级以上。 |
|||||||||||||||||||||||||||||||||
珊溪水库防洪调度模型建设,综合考虑发电、供水、安全等因素,结合实时水雨情信息,制定水库洪水调度方案。 |
|||||||||||||||||||||||||||||||||
结合上、下游防洪安全和水库防洪能力,正向、逆向分析水库安全下泄流量。 |
|||||||||||||||||||||||||||||||||
水库淹没风险分析:按照水库征地水位线,评定水库淹没风险。 |
|||||||||||||||||||||||||||||||||
13 |
中型水库防洪安全纳蓄支撑能力建设 |
水库预报模型:对飞云江流域百丈漈水库、林溪水库、赵山渡水库、三插溪水库、仙居水库、高岭头一级水库、高岭头二级水库制定预报模型,其他12座水库采用单位线计算来水量预报。 |
|||||||||||||||||||||||||||||||
水库调度模型构建:对飞云江流域百丈漈水库、林溪水库、赵山渡水库、三插溪水库、仙居水库、高岭头一级水库、高岭头二级水库制定精细化调度模型,其他12座中型水库通过简单正向、逆向分析水库安全下泄流量,制定水库调度方案。 |
|||||||||||||||||||||||||||||||||
参数率定及精度评定:通过复盘历史洪水,优化预报参数,预报精度达乙级以上。 |
|||||||||||||||||||||||||||||||||
14 |
仿真平台动画制作 |
含机械动画、开闸放水动画、水位动态仿真。通过与输入工程调度参数相结合,实现孪生三维场景中水库闸门、泵站运行、放水、水位变化的动态仿真。 |
|||||||||||||||||||||||||||||||
15 |
流域淹没推演分析 |
含数据推演、格栅网格动画渲染、洪水深度颜色表达、淹没过程播放、淹没信息表达。 |
|||||||||||||||||||||||||||||||
16 |
数字孪生数据 |
处理飞云江流域、温州小流域和温州沿海海塘区域DOM:0.25米,DEM:10米,矢量1:1000GIS数据,导人全要素素生成系统,自动生成三维基础场景 |
|||||||||||||||||||||||||||||||
L2流域底板,包含飞云江干流流域中精度数字底板建筑高度,道路长度,河流长度、坐标高程,水域等信息。 |
|||||||||||||||||||||||||||||||||
L3城市底板,瑞安金潮港流域内选取1处区域(约1平方公里)对植被、道路、路网、山体、水域等进行L3精度制作。 |
|||||||||||||||||||||||||||||||||
水坝水闸还原L3,还原2个水坝和1个水闸结构和材质(珊溪水库、赵山渡水库、南码道闸)。 |
|||||||||||||||||||||||||||||||||
河道还原L3,珊溪水库、峃口水文站、赵山渡水库、马屿断面和瑞安水文站(南码道闸)各点附近2公里河道L3(高精度)。 |
|||||||||||||||||||||||||||||||||
海堤还原L3,还原海堤7公里L3(高精度),范围包含以海堤沿线形成的200m的范围。 |
|||||||||||||||||||||||||||||||||
17 |
相关系统数据对接 |
接入浙江省山洪灾害防御平台数据 |
|||||||||||||||||||||||||||||||
四、其他 |
|||||||||||||||||||||||||||||||||
18 |
测评 |
等保测评(三级)、应用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
三、项目建设要求
1.交付使用地点:招标人指定地点。
2.本项目系统所有权归招标人所有。
3.建设实施计划:2022年9月底前,完成数据和业务调研,征求防台相关部门及其用户的意见。配置云资源以及云安全服务等。根据合同以及实施方案内容,进行应用的原型设计、效果图设计。山洪灾害防御模块上线;2022年10月底前,进行数据库建设、洪涝潮风险防控应用开发;2022年11月底前,最小系统上线;2023年3月,完成主体功能开发,进行测试并修改完善;2023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初步验收,并上线试运行;2023年10月底前,完成项目验收。
4. 中标供应商应根据采购人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质量,完成系统建设。如由于中标供应商原因未能按规定时间完成系统建设,采购人每天将按合同价的千分之一进行扣款;由于采购人的原因,则进度顺延。
5.▲中标供应商需在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安排项目技术人员驻场,在业主指定地点办公,直至三年免费运维期结束。
6.▲为响应国家相关的要求,对本项目建设的温州市水利防洪减灾项目建设提出多平台可适配的要求,进行信创终端适配,适配内容包括信创浏览器、操作系统适配以及后端服务应用迁移至信创环境的信创改造。
7.▲在等保测评以及政务信息系统密码测评中需要使用的软硬件产品,中标供应商有义务根据相关要求改造应用、购买有关产品以使本项目通过测评。
8.供应商须保证为本项目提供的均为正版软件,如在本项目范围内使用过程中出现版权或使用权纠纷,应由中标供应商负责,采购人和招标代理机构不承担责任。▲提供的软件产品涉及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都必须取得授权,授权使用单位为温州市水利局。
9.供应商须保证按照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水利业务“四预”基本技术要求(试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数字孪生流域共建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省水利厅《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统筹技术要求》《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统筹推进机制方案》等文件要求进行项目建设,满足《水利部关于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文件的所有要求。
10.供应商在模型搭建、图像渲染能力建设中,若需要额外的数据、硬件,则供应商自行购买、收集数据及硬件。
11. 项目验收要求
(1)初验:通过若干轮的开发、完善工作,并初步符合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要求,经试用达到系统初验的条件后,中标供应商可以向采购人提交系统初验的申请,并经采购人同意后组织项目初验。中标供应商应在验收开始前制定验收计划,提交采购人。系统初验的基本条件是:全面完成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工作,基本达到功能、性能、使用等方面的要求;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运行基本稳定,确保上线试运行后正常工作。
(2)试运行:初验合格后,经确认系统进入试运行期。在试运行期间,一方面要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保障用户能够正确的理解和使用系统,另一方面,要根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用户需求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系统。试运行期间要至少保证无重大事故发生。所有试运行期间的程序修改和软件变化都将在试运行结束后写入操作和维修手册中。并且建设完成后须形成至少包含海塘防潮、山区防山洪、干流防洪水、水库安全、海塘风险研判支撑能力、防洪安全纳蓄支撑能力等方面可复用的公共组件和能力注册至IRS。
(3)终验:达到了全部规定要求,并符合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要求,正式成功稳定运行至少6个月后,中标供应商应在提交全部相关文档、报告等交付物的前提下,可以向采购人提出系统验收的申请。甲方成立验收小组,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验收。验收时,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每一项技术、服务、安全标准的履约情况进行确认。验收结束后,应当出具验收书,列明各项标准的验收情况及项目总体评价,由验收双方共同签署。
(4)验收依据:验收根据相关需求说明书等为依据,对项目系统进行验收。
9.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的技术缺陷必须第一时间修改;提供7×24小时响应服务;2小时内做出明确响应和安排,4小时内做出故障诊断报告,2个工作日内给予解决意见。如需现场服务的,具有解决故障能力的工程师应在12小时内到达现场;在节假日,提供7×24小时不间断值班服务。-维护期满后,供应商应长期提供以下形式的技术支持服务:凡不涉及系统调整的,供应商为用户提供技术援助电话(解答用户在系统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操作方法),或远程网络解决的技术服务,并免收取服务费用。若电话咨询或远程网络服务形式不能解决问题,应指派技术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故障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10.培训要求:中标供应商须按照系统中的角色需要,有序组织对系统维护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员等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地点为温州市本地),以便对项目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保证项目验收移交后,项目采购单位能够胜任系统的全部运行、操作、维护和故障分析处理。供应商在投标文件中应制定详细的人员培训方案,培训费用由供应商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