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一)标准规范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和推荐性的国家标准总数已经超过 2000 项,虽然基本上覆盖了信息化领域的各个专业,但难以兼顾各行业的特殊要求,具体到涉水业务的相关规定较少。随着智慧城市在各地的实施推进,自 2016 年起我国相继颁布了 11 项已经实施,6 项即将实施的水务行业相关的国家标准。从总体上看,这些标准重在解决智慧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智慧城市评价、建设和信息化等方面, 但是标准数量较少、体系不够完整,仍然存在标准缺口。
“十三五”期间,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设置了“城市供水全过程监管平台整合及业务化运行示范”课题,并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建成了“城市供水系统监管业务平台”。结合课题研究,先后制定了《城镇供水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城镇供水信息系统安全规范》《城镇供水水质数据采集网络工程设计要求》《城市供
水系统监管平台结构设计及运行维护技术指南》《城市供水监管中大数据应用技术指南》《城市供水信息系统基础信息加工处理技术指南》等标准指南。
从上述标准规范的内容和数量可以看出,目前已颁布相关政策只填补了众多所需标准中的部分空白,距离构建完善的智慧水务信息化标准体系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项目的必要性
按照北京新型智慧城市总体建设要求,对智慧水务基础底座、应用及保障体系建 设要求逐步提高,目前已有的水务信息化标准体系不能够很好的支撑智慧水务建设, 亟需在总体规范、分类编码、传输交换、数据资源、图示表达、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水利工程智慧化标准体系等方面构建智慧水务标准体系,补充完善标准体系的建设。
智慧水务标准体系是北京市智慧水务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绩效评估的重要科学依据。标准体系的建设要以国家、行业标准为前提,以北京市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性文件为补充,以水务局内部现有各类标准规范、规章制度为基础,建立联系紧密、相互协调、层次分明、构成合理、相互支持、满足需求的一系列智慧水务标准,是本次北京市智慧水务建设的重要前置性任务之一。
总体目标: 最终实现一套智慧水务标准规范体系。
对照本次智慧水务“1+3+2”(一个基础底座、三个应用场景、两大体系)的总体架构,将本次智慧水务所需编制的标准规范总体轮廓和内在关系进行了框架设计,按照标准支撑层次共分为 8 类:总体要求、分类编码、传输交换、数据资源(数据资源及数据存储)、图示表达、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水利工程智慧化标准体系 8 类标准规范体系。各大类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总体要求是开展各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包括总体框架的要求。
(4)传输交换类标准,针对水务大数据的物联感知设备接入、视频监控设备接入以及数据水务数据交换等方面提供相应规范和依据。
1、现有标准,合理采用
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将遵循已发布的行业相关标准,涉及到国家标准和水务行业标准,要继承和贯彻实施;涉及到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要合理参考和采用。标准和规范的采用顺序是:先国家标准,后行业标准,最后国际标准。
2、面向行业,准确实用
面向水务行业发展新形势和新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标准规范,完善智慧水务相关标准。标准的制订要求准确实用,使执行者易于理解和执行。
3、前瞻性强,易于扩展
标准的制订和采用应具有前瞻性并成熟可用,满足易于扩展的需求,能够紧扣“智慧水务”目标要求,使之能适应技术和行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需求。
智慧水务 1.0 标准规范(二期)(第二包)。
项目工作内容为编制 5 套标准规范,包括《北京市智慧水务数据交换规约总则》、《北京市水务码应用接入规范》、《水务要素空间服务技术规范》、《北京市智慧水务应用系统建设指南》、《北京市水务数据中心运行管理规范》。
采购标的预算金额 93.5750 万元。
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其他未列明行业。
(一)本项目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二)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价格评审时,投标人为小型和微型企业的价格给予 10%的扣除;
(三)根据《财政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 号),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微企业;
(四)根据《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 号),监狱企业视同小微企业。
★(五)本项目采购产品必须为国产,不接受进口产品。
水利信息分类(SL701-2014);
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SL/Z376-2007);
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指南(GB/T 36333—2018);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SL/Z738-2016);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51240-2018);
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SL/T793-2020);
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14);
水利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SL588-2013);
水利信息网建设指南(SL434-2008);
水利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定(SL/Z332-2005);
水利信息系统建议书编制规定(SL/Z346-2006);
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SL/Z331-2005);
《北京市水务信息化绩效管理办法》。
北京市水利工程名称代码(DB11/T306-2005);
河流、流域名称代码(DB11/T 1172-2015);
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T 213—2020);
水利空间要素数据字典(SL729-2016);
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规范(SL730-2015);
水利数据交换规约(SL/T 783-2019);
水利数据目录服务规范(SL/T 799—2020);
水利信息公用数据元(SL475-2010);
水利信息核心元数据( SL473-2010);
水利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规范(SL478-2010);
水利一张图空间信息服务规范(SL/T 801—2020);
水文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T 324-2019);
水文数据目录服务规范(SL736-2016);
水资源管理信息对象代码编制规定(GB/T33113-2016);
地下水数据库表结构(DB11/T 247-2004);
机井代码编制规则 (DB11/T 546-2008);
水利工程数据库表结构 DB11/T55-2002);
水质数据库表结构(DB11/T 248-2004);
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T50594-2010);
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15);
旱情信息分类(SL546-2013);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SL483-2017);
湖泊代码(SL261-2017);
基础水文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SL324-2005);
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2015);
历史大洪水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SL591-2014);
人才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 SL453-2009);
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SL767-2018);
实时工情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577-2013);
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SL323-2005);
水利工程代码编制规范(SL213-2012);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700-2015);
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691-2014);
水利科技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SL458-2009);
水利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规范(SL478-2010);
水利政务信息编码规则与代码(SL200-2013);
水利政务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707-2015);
水利政务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707-2015);
水情信息编码(SL330-2011);
水土保持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513-2011);
水文数据 GIS 分类编码标准(SL385-2007);
水资源监控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SL380-2007);
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导则(SL365-2015);
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SL653-2013);
中国河流代码(SL249-2012)。
智慧城市 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 第 1 部分:总体要求(GB/T 36622.1-2018);
智慧城市 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 第 2 部分:目录管理与服务要求( GB/T 36622.2-2018);
智慧城市 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 第 3 部分:测试要求(GB/T 36622.3-2018)。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导则(SL675-2014);
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建设技术导则 (SL/Z349-2015);
水利信息化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指南 (SL/Z589-2013);
政府信息系统软件通用质量要求(DB11/T 338-2006);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2015);
水利统计通则(SL711-2015);
水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北京市水务信息化项目建设与验收管理办法;
北京市水务信息平台使用权限管理办法;
北京市水务局数字证书使用管理细则;
北京市水务信息化绩效管理办法。
水利数据中心管理规程 (SL604-2012);
水利信息网网络管理规程(SL444-2009);
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SL715-2015);
水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北京市水务信息化项目建设与验收管理办法;
北京市水务信息平台使用权限管理办法;
北京市水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
1、合同额:项目合同额控制在标的预算内;
2、质量:各标准成果评审合格率达到 100%;
3、完成时限:项目在实施期限内完成。
详情请见招标文件